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科研人才对所在单位发展,对促进其科研领域进步,对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其成长又受到教育质量、行政化、现有考核评价机制、财政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从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加强团队建设,完善考评机制等方面着手是解决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农业科研;人才;建议
人才是第一资源,农业科研人才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资源和最宝贵财富,是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力量。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研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农业科研成果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增加。但是,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的战略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制约农业科研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涌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批顶尖科学家,部分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受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考核评价、经费保障等因素影响,部分农业科研团队中存在青年骨干数量不足、科研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导致农业科研总体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一)农业科研人才教育质量需提高
在我国,农民、农村、农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业从业人员,包括科研工作者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与其它行业科研工作相比,农业科研周期长、产出少、风险大、工作环境差。导致农业科研和教育领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强。导致农业类高等院校在师资力量、生源素质、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其它行业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大多数农业科研人才输在了起跑线上。与此同时,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与工学、理学、医学等专业相比,农业类硕士、博士学位教育的吸引力也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创新工作。
(二)农业科研管理存在行政化倾向
科研管理的行政化突出表现在人才和项目管理的行政化,行政资源与学术资源高度重合,有了“官位”、“职位”就有了占有甚至垄断学术资源的资本。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执行、考核等环节,行政干扰过多,违背科研规律。在人才队伍方面,领军人才社会活动频繁,干扰了正常的科研和学术工作。青年人才得不到锻炼机会,严重影响其成长。科研团队中的权威和行政意识浓厚,影响了团队的协作分工和团队创新能力培养。
(三)农业科研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机制,是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制度保障。农业科研涉及领域多、学科杂、范围广,与其它学科相比,考核评价制度建设相对不足。在农业科研人才考核评价过程中,评委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缺少科研文章、书籍编撰、技术推广等科技成果的科学定量化评价方法,相关评聘规则不稳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论资排辈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部分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农业科研人员工作方向不明确,科研动力不足,科研信仰缺失。
(四)农业科研的财政保障不足
我国农业科研的公益性地位已基本确定,但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待遇偏低、财政保障不足,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完善,在农业系统还普遍存在科研人员承担创收任务的现象。尽管农业科研资金投入有了大幅增加,但科研项目存在多头管理、重复投资,短期、一次性应急性经费多,长期、连续性研究资金投入少,极大的影响了农业科研队伍的稳定性和科研成果的可持续性。造成部分科研人员心态浮躁,出现拉关系、跑课题、虚报研究经费和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对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造成不利影响。
二、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同志指出“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决定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在于农业科研人才。只有建设一支科研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人才队伍,才能为农业科技进步保驾护航。
(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为人才成长提供经费保障
坚持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提高农业科研人员待遇水平,给予科研人员基本的财政经费保障和持续稳定科研经费支持,为科研人员摆脱创收任务创造条件。建立青年科研人才专项基金,重点向产业一线和青年科研人才倾斜。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农业科研,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二)建立平等竞争的农业科研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建立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农业科研人才引进机制。从农业科研事业发展需要和提高自出创新能力出发,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严格控制人才引进标准,提高人才引进效率,加强后续培养和服务,确保人才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建立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基础,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的,注重知识更新的农业科研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加强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和中青年科学家的选拔和培养。
(三)建立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建立以能力水平认定和业绩导向为核心的考核评价办法,引导科研人才向重要产业领域、重点应用项目、重点科研课题集聚,促进科研人才有序合理流动,培养科学精神和协作态度,形成创新团队。培育发展农业技术市场,加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有偿转让、自主转化政策体系,保障科技人才合法收益。
(四)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建立以科研单位为主体,推广和企业参与的基础性科研项目研发团队;建立以推广单位为主体,科研和企业共同参与的重大应用、集成性项目创新团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和推广共同参与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创新团队。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围绕主体业务和创新需求,构建以中青年专家为主体的创新团队。
*本文系果树研究所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0032013006。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农业科研;人才;建议
人才是第一资源,农业科研人才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资源和最宝贵财富,是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力量。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研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农业科研成果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增加。但是,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的战略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制约农业科研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涌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批顶尖科学家,部分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受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考核评价、经费保障等因素影响,部分农业科研团队中存在青年骨干数量不足、科研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导致农业科研总体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一)农业科研人才教育质量需提高
在我国,农民、农村、农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业从业人员,包括科研工作者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与其它行业科研工作相比,农业科研周期长、产出少、风险大、工作环境差。导致农业科研和教育领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强。导致农业类高等院校在师资力量、生源素质、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其它行业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大多数农业科研人才输在了起跑线上。与此同时,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与工学、理学、医学等专业相比,农业类硕士、博士学位教育的吸引力也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创新工作。
(二)农业科研管理存在行政化倾向
科研管理的行政化突出表现在人才和项目管理的行政化,行政资源与学术资源高度重合,有了“官位”、“职位”就有了占有甚至垄断学术资源的资本。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执行、考核等环节,行政干扰过多,违背科研规律。在人才队伍方面,领军人才社会活动频繁,干扰了正常的科研和学术工作。青年人才得不到锻炼机会,严重影响其成长。科研团队中的权威和行政意识浓厚,影响了团队的协作分工和团队创新能力培养。
(三)农业科研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机制,是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制度保障。农业科研涉及领域多、学科杂、范围广,与其它学科相比,考核评价制度建设相对不足。在农业科研人才考核评价过程中,评委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缺少科研文章、书籍编撰、技术推广等科技成果的科学定量化评价方法,相关评聘规则不稳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论资排辈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部分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农业科研人员工作方向不明确,科研动力不足,科研信仰缺失。
(四)农业科研的财政保障不足
我国农业科研的公益性地位已基本确定,但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待遇偏低、财政保障不足,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完善,在农业系统还普遍存在科研人员承担创收任务的现象。尽管农业科研资金投入有了大幅增加,但科研项目存在多头管理、重复投资,短期、一次性应急性经费多,长期、连续性研究资金投入少,极大的影响了农业科研队伍的稳定性和科研成果的可持续性。造成部分科研人员心态浮躁,出现拉关系、跑课题、虚报研究经费和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对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造成不利影响。
二、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同志指出“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决定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在于农业科研人才。只有建设一支科研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人才队伍,才能为农业科技进步保驾护航。
(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为人才成长提供经费保障
坚持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提高农业科研人员待遇水平,给予科研人员基本的财政经费保障和持续稳定科研经费支持,为科研人员摆脱创收任务创造条件。建立青年科研人才专项基金,重点向产业一线和青年科研人才倾斜。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农业科研,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二)建立平等竞争的农业科研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建立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农业科研人才引进机制。从农业科研事业发展需要和提高自出创新能力出发,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严格控制人才引进标准,提高人才引进效率,加强后续培养和服务,确保人才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建立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基础,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的,注重知识更新的农业科研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加强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和中青年科学家的选拔和培养。
(三)建立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建立以能力水平认定和业绩导向为核心的考核评价办法,引导科研人才向重要产业领域、重点应用项目、重点科研课题集聚,促进科研人才有序合理流动,培养科学精神和协作态度,形成创新团队。培育发展农业技术市场,加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有偿转让、自主转化政策体系,保障科技人才合法收益。
(四)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建立以科研单位为主体,推广和企业参与的基础性科研项目研发团队;建立以推广单位为主体,科研和企业共同参与的重大应用、集成性项目创新团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和推广共同参与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创新团队。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围绕主体业务和创新需求,构建以中青年专家为主体的创新团队。
*本文系果树研究所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0032013006。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