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治疗前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成像(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39例DLBCL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接受18F-FDGPET/CT检查,采用SPSS 13.0软件评价SUVmax与预后因子、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的关系.结果 生发中心来源和非生发中心来源的DLBCL患者的中位SUVmax分别为11.6(5.3 ~ 18.7)和18.0(2.2~40.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有大肿块与无大肿块患者的中位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SUVmax与国际预后指数(IPI)、年龄、分期、体力状态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LDH)、结外病变个数及肿瘤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完全缓解和未完全缓解患者的中位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有效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与无效患者(疾病稳定+疾病进展)的中位SUVmax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43).分别设定10、15、20为SUVmax界限值,SUVmax低者与高者的完全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5、0.450、0.481),有效率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0、0.465、0.338);SU Vmax低者与高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26、0.441、0.623),2年总生存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7、0.123、0.362).结论 DLBCL疗前PET/CT的SUVmax预测预后意义在本组患者中不明确,目前还不能通过其来判断患者预后或指导治疗。
治疗前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意义
【摘 要】
: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治疗前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成像(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39例DLBCL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接受18F-FDGPET/CT检查,采用SPSS 13.0软件评价SUVmax与预后因子、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的关系.结果 生发中心
【机 构】
: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淋巴肿瘤内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淋巴肿
【出 处】
:
中华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2年92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患者女,14岁.因突发左侧腰部剧烈胀痛3d于2011年9月8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等症状.体格检查:左上腹扪及一直径约7.0 cm肿块,左肾区无叩击痛.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见左肾一约11.2 cm×5.3 cm巨大实性团块,内回声欠均匀,边界欠清,可见液性暗区,血供丰富.左肾动脉内径4.0 mm,血流无明显变化,未见明显肾动脉狭窄征象.下腔静脉左肾内血流呈回心方向,呼吸对血流
期刊
目的 观察蚓激酶雾化吸入是否减轻博来霉素诱发的大鼠肺纤维化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博来霉素组、蚓激酶组.博来霉素组和蚓激酶组用博来霉素制备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博来霉素.制模后第1天起,蚓激酶组每天1次雾化吸入蚓激酶,博来霉素组及对照组吸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第7、14、28天分别处死3组大鼠各8只,行肺组织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测定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含量
目的 探讨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97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系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57例,女40例,平均年龄(74±6)岁,根据治疗药物分为3组:乳果糖组32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二联活菌组)31例,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组(联合用药组)34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起效时间、疗效、不
目的 总结慢性肾下腹主动脉闭塞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中下肢血运观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慢性肾下腹主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对患者不同时间点通过各种方法对下肢血运进行观察.结果 术中各重要时间点足趾血氧饱和度(血流阻断前82%±6%;血流阻断后为23%±4%;解除阻断后1 min即恢复至66%±5%;关腹完
目的 探讨中国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1年或不治疗中位随访1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HERA研究为国际多中心、随机、开放Ⅲ期临床研究.入组患者为早期乳腺癌术后淋巴结阳性或高危淋巴结阴性,HER2阳性的女性,在完成了辅助或新辅助化疗、放疗(需要时)后随机接受曲妥珠单抗(商品名赫赛汀)辅助治疗1年、2年或观察(无赫赛汀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无病生存时间,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时间
目的 探讨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抑制剂对胰岛β细胞遭受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Transwell小室构建小鼠胰岛细胞株MIN6和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共培养系统.在共培养前2h,在RAW264.7巨噬细胞中分别加入A-FABP的抑制剂(5μmol/L).共培养48 h后,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上Toll样受体(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16例肝肿瘤患者,因肝脏肿瘤行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断肝方式为超声刀+LigaSure联合分离法,结合腔镜下切割缝合器.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PLC)7例,肝血管瘤6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癌
目的 观察水通道蛋白(AQP4)抗体对视神经脊髓炎(NMO),高危NMO(HR-NMO)及多发性硬化(MS)等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诊断及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352例中枢神经炎性脱髓鞘患者的临床资料,NMO患者106例,HR-NMO 84例包括视神经脊髓型MS (OSMS),纵向扩展的横贯性脊髓炎(LETM),复发性视神经炎(RON)及伴有自身免
20世纪60年代以前,凡急需钻颅探查、脑室造影、脑室体外引流的患者,均采用Dandy氏1918年首创的颅骨钻颅技术.但该手术必须在手术室实施,手术过程至少20道操作程序,并费时,使不少濒危患者因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而失去生命.1963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张庆林等提出原始构思和设计,并于1964年研制出完全不同于Dandy氏钻颅器的手枪式快速细孔钻颅器样品[1].该钻颅器仅3道操作程序、无需切开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