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为青年人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做法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dou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是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青年的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然而,当前青年人就业受家庭教养、同辈群体、社会环境等因素制约。为更好地促进青年人就业,笔者选取政府部门下属的公共职介这一视角,从公共职介的法律地位、合作机构、新型职业指导模式、实习基地和职业资格认证这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便为青年人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
  关键词:青年;精细化;职业指导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青年人就业的环境、条件、愿望和职业选择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即使是青年人这一最具创造活力的群体,其目前的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与时代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青年人就业不足和失业,使青年人无法充分参与社会活动,难以健康成长,现在无工作就意味着将来无保障,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展速度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反,青年人如果能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投入社会生产,无疑对自身和社会都是相互促进的好事:因此,分析制约青年人就业的因素,研究并解决好如何为青年人开展就业指导特别是“精细化”职业指导的问题.并非仅对青年人自身有益,更能积极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一、制约青年人就业的因素
  1、家庭教养。从劳动力市场来看,由家长代理子女办事或求职的比例不在少数,这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处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较弱;从家长角度来看,始终不愿意放手让青年人闯荡世界,将其纳入在“掌控范围”之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庇护过度;在不少家长的头脑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集合现代的工作岗位来说就是“做白领是可喜的,做蓝领是可耻的”。即使孩子做了这样的工作,家长们还是会千方百计地干预。这种“白领情结”造成了“技工荒”,大家都想坐在办公室里操作电脑,却没有人肯学习技术到第一线操作机器,人为地造成了青年求职者就业难的现象。二是家庭经济保护,除了家长提供经济来源,有部分青年依靠家庭房产出租获得收入,比外出工作的报酬还要高,生活不成问题,完全没有工作的想法,只是依赖租金过一天算一天。因此,对于部分家境优越的青年而言,就业不再是生存的需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问题。
  2、同辈群体。作者在调研中,发现青年求职容易出现扎推的现象。在一次青年座谈中,出席的青年中有50%的人就因为受到朋友的影响,曾经有过辞职和跳槽的行为。笔者所在学校招生就业处教师也反复提及,青年人在求职喜欢和朋友一起面试找工作。如果一群青年中有一个在某单位找到工作,那么周围的人也会跟着一起去。
  3、社会环境。尽管青年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这个社会大环境带来的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大学扩招、技校职校的大量减少、外来从业人员的大量涌入、教育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等问题都给青年就业带来了冲击。具体如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等现象制约着青年的市场化就业。
  通过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形成青年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弱、就业难,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且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相互交错、相互影响。如当前青年学历低、技能缺、无工作经历等个体因素,和我们教育体制的结构性矛盾、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项目设置不尽合理不无关系。再比如个人就业观念的主观偏差很难说和当前政府在青年就业配套政策的客观缺失无关联性。
  现如今,社会各界都在密切关注着青年就业这一社会难题。为了解决好青年的就业,我国一些教育理论者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提出要对青年进行“精细化”的职业指导''笔者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经历和经验,认为“精细化”的职业指导仅靠家庭和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作者尝试从政府部门下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如何为青年人提供“精细化”职业指导。
  二、为青年人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建议
  1、明确公共职介法律地位,健全公共职介职能。
  公共职介机构作为隶属于劳动保障部门的职能单位,除了提供职业介绍服务,还具有职业指导、开业指导、失业保险申领、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求职导航、青年见习和实习等多项服务功能。随着公共职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权威化、专业化的特点日益凸显。作为承担政府职能,带有政府背景的公共职介,正逐渐成为促进就业众多社会力量中一支有力的生力军。其所拥有的覆盖全市的,以市、区县、街镇、居委的四级就业服务网络,无论是在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落实,还是在开展各项基层的调研、统计和分析方面,都具备了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同时公共职介作为劳动部门下属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其免费无偿的公益性特征,在如今劳动力市场鱼龙混杂,各类中介机构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成为失业青年在寻找工作过程中,值得信赖的,可靠的中坚力量。
  (1)明确公共职介法律地位。2007年8月3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该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明确了公共职介的法律地位。该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服务:①就业政策法规咨询;②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④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⑤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⑥其他公共就业服务。这部法律的出台为公共职介明确了自身职能和定位,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2)健全公共职介职能,需做到如下三点:①提高公共职介服务的透明度。自觉维护公众获取信息的权利,积极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沟通方式,及时发布公共职介的工作情况,与公众保持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通过传递信息,使公众了解公共职介工作。②建立舆情监测机制,通过收集公众信息了解公众要求和意愿,及时调整自身的服务和行为,协调与企业和求职者的关系。公共职介可以通过加强新闻舆论宣传和公共职介咨询热线等多种方式,找准媒介需求与公共职介期望的结合点,以达到互相联动、各取所需的效果。③建立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通过日常行风监督,以及政府购买成果的方式,对公共职介的工作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年终考核以德、勤、能、绩为考核标准,每年根据完成工作目标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并以此作为成果购买的依据。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计划体制下,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弊端。同时提倡业绩优先、兼顾公平的服务理念,也将彻底改变传统公共职介等靠要的思想作风,促使公共职介主动出击,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来逐步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与地位,从而实现政府效能最大化。   2、建立青年求职导航站,提高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青年求职导航站是由公共职介与团区委合作建立的,集合了职业介绍机构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就业援助员、共青团、社工的力量,旨在为失业青年求职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机构。职业规划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而青年就业导航站正是为青年求职者提供了一盏职业生涯的指路明灯,它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
  (1)帮助失业青年认清市场和自身。引导青年求职者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帮助他们认清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和自身条件的优劣势。通过青年就业导航站,我们可以让这些职场新人们了解就业形势,市场需求以及供需状况,使他们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意识。
  (2)帮助失业青年明确职业目标。年轻人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和较高的领悟能力。一旦青年人定下目标,就可以沿着这个方面一步一步迈去,对于即将或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有目的地策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克服求职中的浮躁和盲目,使自己的选择更有针对性,为未来事业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3)辅导失业青年做好职业定位。职业规划需要结合社会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的个人条件,扬长避短制定个性化实施方案。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和圈内的人际关系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帮助该求职者进行职业定位,一方面需要根据他本人目前的状况以及原先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结合市场供需状况,鼓励他向这方面发展。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探索网上职业指导新形式,提高求职成功率。
  各地公共招聘网的建成,使得公共职介具备了基于互联网上的招聘求职平台,真正实现了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同样,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市民期望职业指导也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传统的指导要求被指导对象必须来到公共职介机构内,与指导老师面对面完成),如何将互联网这一先进手段与传统的职业指导结合起来,让青年人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得职业指导的帮助,将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就网上职业指导而言,可考虑以下两种方式:
  (1)为青年人当好职业选择参谋。职业选择分析决策是职业指导的关键,也是职业指导的最后环节。在这一过程中,要根据求职者的职业素质信息和用工单位的职业信息进行人职的选择匹配。即根据市场就业需求,职业竞争情况和求职人员的意向作出具体的职业选择参考意见。引导青年求职者顺利实现就业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目标的确定,即决定到某一用工单位去应聘;第二阶段是实现就业,即把就业目标变为就业行为。职业指导人员在通过网络帮助青年人在职业选择分析过程中,既要深入了解用工企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又要善于发现青年求职者身上的优势和潜在能力,为它们选择适合的岗位,鼓励求职者树立信心,挑战新职业。职业指导人员同时还应指出求职者身上的弱点。指导他通过职业培训等途径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克服困难,实现就业。职业指导人员的择业参谋作用如同为走在十字路口的人们,指引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2)辅导青年人找到正确的求职方法。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各种职业信息令求职者,特别是刚踏上社会的青年人眼花缭乱,招聘广告填满各种报刊媒体,更有全市联网的千百条职介招聘信息每天在电脑屏上不停地滚动。面对大量的职业信息,许多青年求职者不知所措,更有甚者至尽还不知道怎样去利用职业信息为自己寻找就业岗位。青年求职者对职业信心的认识是通过他的感官得到初步印象,感觉阶段对就业的认识是模糊的,公共职介可以利用网上职业指导,帮助和引导青年求职人员完成复杂的职业信息处理过程,比如:如何正确利用岗位关键字,或设置对岗位的具体要求来快速检索,从中找到自己期望的岗位,进而减少职业选择的盲目性;还可以通过网络辅导青年求职人员如何正确填写个人简历,增加其投出个人资料后获得企业面试的机会。静安区关于网上职业指导的具体设想是:依托公共招聘网的运作平台,找准职业指导切入点,有效组织青年人,调动求职愿望。结合青年人的特性,转变单一的说教模式,重点在找什么工作,怎么找工作这两个层面给予失业青年提供网上辅导。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心理测评和分析工具,激发青年人的求职愿望,解答他们的求职困惑。最终达到帮助青年人提高求职成功率的目的。
  4、加强公共职介为主导的培训,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促进青年就业的根本,在于加强青年的能力建设,加快青年整体素质的提高,总体提升青年参与市场竞争的人力资本优势。因此,大力发展以公共职介为主的职业培训,提高青年人的就业能力是当务之急。
  (1)加强公共职介为主导的培训。在德国,劳动部分高度重视青年人的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职业培训方面投入大量经费。现在联邦劳动局每年用于职业培训的费用达60亿马克,全国有60万人参加培训,其中青年人员要占到60%,平均培训期为7个月。各企业每年用于在职职工的培训的费用共达到270亿马克,占工资费用的3%。从统计上看,每个年龄组的学徒经过正规培训的比率都在90%以上。德国的职业培训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双轨制职业培训,相当于我国的就业前培训;转业培训,主要针对失业人员;在职进修,主要加强职工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和提高专业水平。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求职者对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愿望空前强烈。正因如此,培训市场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可是培训市场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培训机构的整体办学能力也会随之相应提高,当前培训市场鱼龙混杂,面对这样一个市场需求强烈,但供方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公共职介有义务要主动站出来,发挥好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有的主导作用,做大做强公共职介的培训市场,让更多的青年人享受到政府补贴培训的优惠政策,切实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作为公共职介结构而言,要发挥好在培训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整合与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主动与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开展合作。改变过去政府部门任何事都要管,却又都管不好的局面。通过加强对培训学校的引导,鼓励其设定一定比例的课程用于实践操作,通过加强对技术工种的实践培训提升培训效果。此外,还要加强对培训学校的日常监督与管理,逐步建立优胜劣汰的考核制度,对于不符合办学资质或考核不达标的学校坚决清退。
  (2)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德国是一个在实施“实习”较为成功的国家,据统计,接受过实习训练的德国青年约占60%-70%。实习既包括真正进入公司企业的正式训练,也有在学校进行的以天计或以小时计的间接训练。通过实习,将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实行了较为成功的整合。公共职介也完全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将一些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纳入到政府实习(实训)基地中来,通过优先推荐人才、提供税收方蕊的优惠以及适当的政府实习经费补贴等手段,吸引和鼓励企业积极加入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这种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法,给进入社会前的青年上好“预备课”。
  5、加大职业指导资格证书培训,提升职业指导队伍的综合素质。
  专业权威的职介机构同样也需要专业的工作团队,而要提升职业指导队伍的能力,职业指导资格认证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开展职业指导资格培训,除了可以完善职业指导员的知识结构,提升政策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让一部分业务能力突出的职业指导人员,通过竞争脱颖而出。具体做法是:尝试与专业的技术培训公司合作,由专业的培训公司提供师资和教材,结合职业指导员的工作内容和需要,根据不同的等级开展职业指导资格证书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就业理论与就业形势、沟通技巧、职业生涯规划、信息采集与处理、社区工作技巧、冲突管理等内容。职业指导员完成学习课程,通过考核后即可获得职业指导员资格证书。公共职介还可规定,凡今后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都要求必须持证上岗。
  青年是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青年的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只要全社会都来关注青年人的职业指导,尤其是精细化的职业指导,那这个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的解决,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实验室经济模式作为技术创新的新形式,是“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结合,被认为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创新模式。本文在比较了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试图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我国实验室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并分析了我国企业发展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实验室经济模式”的必要性,提出发展实验室经济应该以企业作为主体。  关键词:实验室经济;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  
期刊
摘要: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各中职学校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之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要环节。本文以云南省实施的“三生教育”为理论依据,把“三生教育”作为中职学生岗前培训的核心内容,旨在探讨中职学生岗前培训的有效模式,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角色的转变,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生;岗前培训;三生教育  一、
期刊
Abstract: Eco-feminism ,a new and developing theory, is the third high tide of Feminist movement, which is still regarded as the most wonderfully exotic flower in the theories of Feminism. Eco-feminis
期刊
摘要:学校文化能够综合反映学棱的软实力,是对教育教学本质和学校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探究和激活.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文化软实力是学棱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文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实训文化、活动文化、大赛文化、规划文化八个方面,对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职校文化作探讨,这是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期刊
摘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纵观全国高校,以“奖、勤、助、贷、补、免”的经济资助模式已广泛应用,贫困大学生的助困励志教育相对薄弱,未能形成相应的育人模式,虽然政府、学校和社会均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但仍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助因励志;育人模式;对策  国家自实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至今,逐年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各
期刊
Abstract: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reveals the quest of Harry and Hemingway and their puzzlement about existence. This paper will mak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quest plot in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IFLA(国际图联)29个国家的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分析,从图书馆本身与读者两个角度对图书馆权利进行分析并做出阐述。  关键词:图书馆权利;国际图联;职业道德规范  l、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与图书馆权利  1.1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与图书馆权利的关系  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图书馆员对维护和促进图书馆权利以及知识自由的承诺,而图书馆员也应以之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南,属于指导性的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我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信息的传递也越来越快捷,我国网民更习惯将自己的观点、看法等公布于网络,成为越来越多的“自媒体”。而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也融入了网络氛围中。我们就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联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依托高校教育资源,将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教育平台,积极引导高校网络舆情走向,促
期刊
摘要:英语自主学习研究是近年来外语教育界的热点,本文认为自主学习要处理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两方面的关系。自主意识是前提,自主能力是表现及目的,两者关系是学与习、知与行的统一。在处理这一关系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但是并非弱化,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全方面提高各项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能力;角色转变  1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人本主义心理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不同,中职枝要根据就业教育的特点,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职业道德、劳动、技术和纪律上,并结合学校实际,以职教特色鲜明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  关键词:校园文化;职教特色;学生;良好个性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