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琐谈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lba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那么,在美术的教学,如何把“创新与想象”有机的融和在课堂教学中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走进学生心灵,体验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活跃,想像丰富,创新最强, 尤其现在的学生不太喜欢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的内容,往往喜欢自己选择的题材,用他们独特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虽然看起来幼稚,但表现得真实。
  在一次的美术课中,我问一个正在兴致勃勃画太空人的学生,你为什么画太空人,而不画老师教你的。他振振有词:“因为我喜欢,这些都是我自己想的,自己想的才有趣呢”。于是在他的笔下又出现了遥控机器人、外星火星……“你真是一个有想像力的好孩子”。我适时地给与了表扬和鼓励,在我的赞许和肯定下他感受自己那份创造的价值,在他的眼神中留露自信,同样在他欣喜的表情下,我读懂了学生心里那个缤纷的世界,创造的成功,自信的增强,价值的体现,這难道不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吗? 有一位伟人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可以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趣,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鱼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孩子们有思维,有想像力。如果从小加以诱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艺术修养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在美术课中不断自我创造、创新,有责任走进学生,去读懂孩子那勇于创造的童心……
  二 、 了解學生生活,巧置情景,调动学生的感知欲
  在一次给二年级上《下雨了》这一课,外面下起了小雨,我想:对于雨,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刻都有不同的感受,如果让孩子把这些感受画出来,一定很有意思。带着孩子到雨中去跑跑吧!孩子们在雨中玩得很快乐,同时,我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观察雨中有趣的事物。回来后,我让学生把刚才所见、所闻、所感画下来。瞧!画得多好:向前倾斜的身体和腿的动作,表现了行人在雨中匆匆赶跑的情景;人物的神态画得非常生动。你看他们低着脑袋,紧锁着眉头,瞪圆的眼睛望着前方,嘴唇闭得紧紧的,一副紧张而顽强的神态;好大的风啊!树叶纷纷飘落 下来,小姑娘的头发都飞了起来。她们用双手紧紧地握着伞,生怕一不小心,伞就被风刮走了,画得多有意思啊;走在雨中多么好,小花小草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小朋友的心情也被小雨冲刷得快快乐乐……我们的美术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正确引导,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事事处于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状态,让美术成为他们抒发情感、表现个性的载体,相信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会越来越高。
  三、 善待学生习作,积极引导,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构建“愉”、“悦”情感,学生学习新知总是在一定的情感中进行的。教师在传授新知前,教师应构建“愉”、“悦”的教学情感,使学生在一节课开始,就被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于如何“画”好某些物体,某些事情的概念已形成,但自然形成的“美”是画笔无法达到的。在教《彩墨游戏》一课中,我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彩色的世界,把不同折法的宣纸放入颜色(红、黄、蓝、绿)里,浸染颜色在相交的过程中形成间色补色,经过布局、留白、冲水的过程,打开后,形成美丽自然 的图案,同学们感到惊奇极了,“谁愿意为这幅画取个名字呢?同学们跃跃欲试,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有的名为“美丽的草原”、“湖光上色”、“神奇的树叶”……就是在这样一种随意、自由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们从现实中发现美,提炼美的创造能力。
  新课程倡导建立以“主动参与、勇于创新、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其中创新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创新不仅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要让学生亲身感知和体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与想象对我们来说永远都是新事物,仍需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完善。
  总之,美术作为一门思维性、创造性极强的学科,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释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让他们多想想,多做做,多看看,多说说,给学生提供创作的机会和舞台,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索创新。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使英语摒弃了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声、形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多角度的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教学资源,整合教育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我的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节省时间,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利用网络资源这一平台,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可节省大量时间。如在讲授“万圣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时,可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制
期刊
纵观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研究的相关主题研究比较少,其实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研究是以课堂为重点,以课堂为切入口,重点在课堂上开展对小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研究。我认为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从如下三大方面入手:  1.营造环境氛围,感受文化。  就拿教室的布置来说,我们就可以借鉴英美国家学校的经验,对教室进行特色化布置: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打造教室环境,像手工英语
期刊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怎样教好英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针对这些教学目标,结合儿童心理及认知特点,笔者尝试着将非语言交际融合到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来,试图通过此法来培养学生正确理
期刊
一、教会学生认真审题,重视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审题时正确解题的前提是从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已知量、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依关系,把数量关系从应用题中抽象 出来。有些应用题在叙述上较为抽象、冗长,学生看一遍还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理解也就困难。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将题目的叙述进行简化,抓住主要矛盾,把与解题有关的数量关系简化出来,就有利
期刊
一、数学活动中老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层次关系1.让幼儿能够先掌握的基础上然后再提问。这样可以有助于幼儿在脑海中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加以熟悉、整理、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操作的过程,这种利用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去动脑筋、想办法,还会发现规律,总结现象,这对幼儿学习数学活动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在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以后再进行有效的提问。我在数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先复习所学过的数学内容,而不
期刊
一、学具的有效使用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加发达,从而促进抽象思维的形成小学数学的许多内容都是比较形象、直观的,但是如何使学生能从形象思维的学习内容中得到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是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具的运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学具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有效地运用,就能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更加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二、有效的运用学具
期刊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创造性地发现和运用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把握文章基调,加深理解和感悟  一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或欢快,或激愤,或思念……通过教师的表情、语言及音乐的渲染等手段都会直接揭示出文本所表达的感情来。例如:我们讲《妈妈的爱》的时候,可以播放母爱为主题的歌曲导入,加上教师诗意的语言就可以立即把学生带入爱的海洋中来。 我们讲《我的“自白”书》时,
期刊
很多人都说体育课是最好上的了,谁都能教,愿意上就领着孩子玩玩,不愿意上就扔俩球让孩子自己玩去吧,学生高兴,老师清闲。其实事实远远不是这样,作为一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在学生没有教材,学校又没有较好的体育器材和场地的情况下,如何上好体育课,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更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谈谈个人的想法。  1. 用猜谜、讲故事等方法导入
期刊
一、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标准》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只有让数学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学习接受起来会更容易,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能更放松、更主动、更有自信、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学习活动会更积极,而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生活场景
期刊
音樂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表现创造还是鉴赏都要通过音乐实践活动、音乐创造活动来实现。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情,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师用自己的“情”来激发学生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