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一到初三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不同,每一学年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或途径等也是有区分、有侧重、有层级的。每一年各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各有侧重的方法和途径。搞清楚这点,初中三年语文课,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可操作性,也有了特色。
【关键词】初中语文;目标内容;三年特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学科是长线学科,教师教学周期三年,学生学习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中三年时间,能塑造一名合格的初中学生,能锻炼一名年轻教师,能增添学校的办学业绩,也能凝成一个优秀的年级语文备课组团队。一个又一个“三年”过去,站在三年的终点回望三年的起点,每一个三年似曾相识,更多的却是不同: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理念……
初中语文新教材我们该怎么教?教师应该为学生学习语文做些什么?突出初中语文三个年级的教学重点和特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为学生学习语文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提供张扬个性的舞台和空间,三年语文课,就会年年有特色。三年以后,学生会由衷地说出,这是我想要的语文课,我在初中语文课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感谢初中语文老师。
初一年级语文教学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小学语文重形象直观,学生形象思维较强;初中语文重文字、重事理,是逻辑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初一这个过渡期,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朗读能力的培养以及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可以为初一新同学及其父母写一封“公开信”,让他们了解初中语文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学校创设的读书氛围等,提出学习建议,开出“推荐书目”,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初一第二学期学生有晚自习,可以把语文晚自习变成“名著名片观赏课”,要求学生一睹名片风采后写出200字的观后感。结合教材可以观看以下影片:《风雨故园》《城南旧事》《花木兰》(豫剧片断和动画片)《贝多芬传》《一曲难忘》《居里夫人》,音乐史诗《东方红》《音乐之声》,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片断,印度歌舞电影《花无百日红》,京剧《霸王别姬》片断,黄梅戏《天仙配》片断,越剧《梁祝》,电影《鲁滨孙漂流记》《童年》,专题片《地球脉动》《飞行与梦想》等。还可以让学生走近名家,编辑《鲁迅专刊》《冰心专刊》等;查找自然、科学知识相关资料;采访自己的父母,谈探险经历,等等。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上有了收集资料的兴趣,也逐步培养了收集资料的能力,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逐渐完成了小学到初中学习的过渡,他们看得多、听得多、说得多,也完成了知识上“量”的初步积累。
初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初中学习生活,他们渴望长大,渴望自由,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有选择。这一年是学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年,语文课堂教学重点已转向大量的文章阅读和写作,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时更要为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篇幅和人文内涵较之课文应更为丰富,易于引导学生认识大千世界,启迪心灵,陶冶情操,重在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丰富精神世界,培养人文精神,同时兼顾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实践。课外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人类的一切消遣活动中,阅读无疑是最高尚的。”(培根语)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学好母语、培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一个人成功乃至决定其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语文能力的提高还必须有“阅读量”的积累。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尤其名著的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途径。
在语文课阅读和写作中,教师要为学生介绍大量优秀读物,为他们树立优秀的人生榜样,通过演讲、优秀作文汇编、“我的一本课外书”等语文活动课形式给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展示自己的舞台和空间,引领他们追逐时尚,只要不被时尚所淹没。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做一个阳光少年,迈好人生重要的一步,也完成了认知上、语文学习上“质”的飞跃。
初三年级学生既有了知识的“量”的积累,又有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语文课上要教会他们思考更多的问题,教会学生判断是非,学会欣赏,追求人类的“真”“善”“美”。语文活动内容既注重主题的选择,又注重能力的提升,可进行文学、文化和文明的探讨,如“我所认识的孔子和孟子”“东西方寓言故事比较”“金钱与梦想”“开卷是否有益”“人性的善与恶”等,再辅以辩论赛、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他们在阅读、体验、表达中有语言的交锋,有思想的碰撞,有交流的困惑与收獲,有成长的疼痛与快乐。
磨刀不误砍柴工,不用说,初中三年中的起始年级非常重要,而每一年又各有特色。当学习接近尾声,同学们回忆初中三年语文课,就像经历了一次长途旅行,路途漫长艰辛,却饱览了沿途的美丽风光。有的同学记住了它们,并把它们作为永久的收藏,有的同学或许走得太匆忙。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面对中考,老师和学生都坚信:我付出了多少,就会有多少回报!
【关键词】初中语文;目标内容;三年特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学科是长线学科,教师教学周期三年,学生学习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中三年时间,能塑造一名合格的初中学生,能锻炼一名年轻教师,能增添学校的办学业绩,也能凝成一个优秀的年级语文备课组团队。一个又一个“三年”过去,站在三年的终点回望三年的起点,每一个三年似曾相识,更多的却是不同: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理念……
初中语文新教材我们该怎么教?教师应该为学生学习语文做些什么?突出初中语文三个年级的教学重点和特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为学生学习语文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提供张扬个性的舞台和空间,三年语文课,就会年年有特色。三年以后,学生会由衷地说出,这是我想要的语文课,我在初中语文课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感谢初中语文老师。
初一年级语文教学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小学语文重形象直观,学生形象思维较强;初中语文重文字、重事理,是逻辑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初一这个过渡期,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朗读能力的培养以及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可以为初一新同学及其父母写一封“公开信”,让他们了解初中语文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学校创设的读书氛围等,提出学习建议,开出“推荐书目”,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初一第二学期学生有晚自习,可以把语文晚自习变成“名著名片观赏课”,要求学生一睹名片风采后写出200字的观后感。结合教材可以观看以下影片:《风雨故园》《城南旧事》《花木兰》(豫剧片断和动画片)《贝多芬传》《一曲难忘》《居里夫人》,音乐史诗《东方红》《音乐之声》,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片断,印度歌舞电影《花无百日红》,京剧《霸王别姬》片断,黄梅戏《天仙配》片断,越剧《梁祝》,电影《鲁滨孙漂流记》《童年》,专题片《地球脉动》《飞行与梦想》等。还可以让学生走近名家,编辑《鲁迅专刊》《冰心专刊》等;查找自然、科学知识相关资料;采访自己的父母,谈探险经历,等等。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上有了收集资料的兴趣,也逐步培养了收集资料的能力,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逐渐完成了小学到初中学习的过渡,他们看得多、听得多、说得多,也完成了知识上“量”的初步积累。
初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初中学习生活,他们渴望长大,渴望自由,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有选择。这一年是学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年,语文课堂教学重点已转向大量的文章阅读和写作,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时更要为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篇幅和人文内涵较之课文应更为丰富,易于引导学生认识大千世界,启迪心灵,陶冶情操,重在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丰富精神世界,培养人文精神,同时兼顾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实践。课外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人类的一切消遣活动中,阅读无疑是最高尚的。”(培根语)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学好母语、培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一个人成功乃至决定其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语文能力的提高还必须有“阅读量”的积累。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尤其名著的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途径。
在语文课阅读和写作中,教师要为学生介绍大量优秀读物,为他们树立优秀的人生榜样,通过演讲、优秀作文汇编、“我的一本课外书”等语文活动课形式给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展示自己的舞台和空间,引领他们追逐时尚,只要不被时尚所淹没。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做一个阳光少年,迈好人生重要的一步,也完成了认知上、语文学习上“质”的飞跃。
初三年级学生既有了知识的“量”的积累,又有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语文课上要教会他们思考更多的问题,教会学生判断是非,学会欣赏,追求人类的“真”“善”“美”。语文活动内容既注重主题的选择,又注重能力的提升,可进行文学、文化和文明的探讨,如“我所认识的孔子和孟子”“东西方寓言故事比较”“金钱与梦想”“开卷是否有益”“人性的善与恶”等,再辅以辩论赛、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他们在阅读、体验、表达中有语言的交锋,有思想的碰撞,有交流的困惑与收獲,有成长的疼痛与快乐。
磨刀不误砍柴工,不用说,初中三年中的起始年级非常重要,而每一年又各有特色。当学习接近尾声,同学们回忆初中三年语文课,就像经历了一次长途旅行,路途漫长艰辛,却饱览了沿途的美丽风光。有的同学记住了它们,并把它们作为永久的收藏,有的同学或许走得太匆忙。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面对中考,老师和学生都坚信:我付出了多少,就会有多少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