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沉思的生活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l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触摸生活深处那并非人人可及的零散片段,并把那感觉留住。
  ★公众生活有种严厉的幽默,类似写作者的孤独。
  ★诗歌强有力地介入公众生活是很偶然的事情。生活是现实的,诗歌是超现实的,在两者之间,诗人应当保持怪诞的安详。
  ★生活的价值,在于它被看见,被注视,不然,它就是白白流失的生活。
  ★诗歌的价值,在于诗人给生活打下个人烙印的能力,也即诗人在自己所处语境中对生活本质的表达能力。但厘清大众身份和个人身份间的区别并不容易,稍一混淆,诗歌就会陷入机械性的泥潭。
  ★对于公众生活,诗人必须是个亲密的知情者。
  ★如果只是复述生活而毫无见地,就是盲目的写作。诗歌必须深入精神领域,寻求那高贵的东西。诗人应当直面这个时代的精神,挖掘并整理它们,而不是交给其他人来处理。
  ★要写好一首诗,得对生活有点紧张感才行。要用新的命名进行暗示,从中寻找新的道路和无限性。
  ★相信实证,相信物质,但不要轻信社会意义。要发现被忽视的视角,要写出无法归类的东西。要精确地捕捉到物象,并触及其中蕴藏的精神实质。
  ★被理解的生活,远比正朝前滚动的生活重要。
  ★真实性与个性密切相连,它取决于观察者而不是生活。
  ★诗人对公众生活应当持有强烈兴趣,但对于身边的喧响,诗人不是和大家一起欢呼,而是要去寻求那些声音的源头。
  ★写作,需要生活顺从地保持静止状态。只有浮躁者才认为生活目不暇接,世界并没有变,它仍然是人的世界。但生活的复杂性,往往会使人的标准失效。写作,则是重拾人的标准。
  ★人性没有清晰的轮廓。在公众生活中,事有始终,人性的开始与结束却不容易辨别。在事件、物象的联系中,准定与模糊是混合的。这不是公众生活的深度,而是写作的深度。写作所触及的,是深层情感的对等物,是存在的神秘性。
  ★诗是生活的起诉书。
  ★不可能有纯粹的静观,不可能抒写悲伤而无动于衷。
  ★生活中的小人物是被忽视的社会力量,人性弱点更容易不加掩藏地暴露,因而看上去会让人更揪心;要写他们对卑微尊严的寻求,哪怕是带有绝望味道的追求,虚空中仍有人性的意义存在,而且更有不驯之美,能让我们明白,生活的永恒性在于,受苦是不可避免的,救赎总是与苦难相连。这是生活的宗教,也是写作者的宗教。
  ★生活没有征得一些人的同意,就把他们裹了进去。诗歌要表现这些人为之忍受的东西。
  ★诗歌描写危机,提出问题,但不必给出答案。
  ★诗歌可以选择温和的表达方式,但不能没有强硬的立场。
  ★用诗歌描写节日、大型庆典活动是一种坏习惯,它容易使写作者的紧张感被弱化或消失掉。
  ★诗的意义也许不在当下,而在其永恒性,也即历史纪念意义。
  ★文字有留证和艺术两种功能,诗歌主要对后者负责。
  ★在生活中,发现诗意和写好一首诗是两码事。
  ★恰到好处的形式,关乎作品的真实性,也关系到写作的品质。在表达中,我选择尽量平和的语言。这样的方式更有真实感。相反,吓人、过于夸张的词语,让人不忍心把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放到作品中去,并让人觉得诗中的事也许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带来不真实的感觉。
  ★任何被描写的对象都有眼睛和心灵。诗要找到它们,表现那眼睛里的恐惧,或眼睛闭上时心脏的跳动。
  ★要让古老的眼睛出现在新的画面中,并传达出不一样的眼神。
  ★诗歌不是一种流行性、潮流性很强的艺术,它和生活的滚动有一定距离。它不一定非要寻求和生活同步,而是可以独立自足地发展。
  ★急于寻找筛选标准和急于断代都是轻率的。感觉比公式重要,年龄则毫无意义。
  ★诗人不必担心自己被公众生活抛弃。寂寞和隔离永远都是幻觉,就像没有完全的世外,即便是一个避世者,群山也会参与他的生活。
  ★诗人不必为自己的声音找不到回声而自责,因为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寻找自己的心灵镜像。为诗歌不被公众关注而焦虑是不必要的,因为诗人的坐标在语言中,而不在生活中。
  ★边缘是一个更加广大的空间。实际上,不管生活怎么变化,对诗歌的需求永无止境。
  ★诗,归根结底是极其单纯的艺术,是对生活和语言的感觉。敏锐的感觉是基本的诗歌哲学。
  ★公众生活的信息量过于繁复巨大,深思的目的在于学会牺牲。
  ★诗是一种罕见的艺术。诗人的精神世界,在生活那里,是无名或罕为人知的。即便在评论家那里,也常常体现为一种主观叙事。
  ★生活出现在一首诗里的时候需要包含的要素:1、判断性细节;2、物象在其物理之外的特性;3、寄寓于外部世界的写作者的个人隐喻;4、把物象联系起来的那些关键性的东西;5、怎样表达(比表达了什么更重要)。
  ★知道一种诗歌理论只需要几分钟或几个小时,而知道怎样去写,一生还是显得太短。最难的是对词语的感觉,不同的词以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效果,和对这种效果的理解。这需要嗅觉、洞察力。
  ★写作应当是一种挑衅行为,哪怕是自己正持有的写作观。
  ★物象是一种情感器官。物象更明了它和写作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它会左右一首诗的成败。
  ★发现错觉恍如在制造错觉。要研究哪些是应该被重视的。要理解,并理解理解的局限性。
  ★细节越具体,一首诗就越概括。在深层体验区域,人们的认同感更有一致性。
  ★要有一种训练有素的意识,并以此来确定要写什么?意义何在?一首诗不但要表达出作者的见解,还要让人看到不容置疑的事实。
  ★必须同写作对象决斗。此中过程,任何画意般的修饰都是污蔑。被过度拔高的善良更具欺骗性。诗应当诚实,不能让一个成年人降低到以儿童的心智来接受某种幻觉。
  ★诗不是激情,是怎样处理激情。
  ★哲思是更高形式的抒情。
  ★所有的公众生活都是写作者的个人生活,诗人应当安心地呆在自己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中,在可怕而又令人兴奋的时代,寻找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片段,并借以界定人的位置和人性的继续存在。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4年6月28-30日 ,“新沂旅游、窑湾古镇、华棠酒业杯”全国第二届大众文学颁奖典礼与采风笔会在新沂市举行。此次活动由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新沂市旅游局、新沂市人口与计生局、香港斌达苏商投资集团、窑湾华棠绿豆烧酒业有限公司、大众文化杂志社徐州工作站、徐州市花厅书画院、徐州市风雅颂传媒公司主办。会上,为申海芹等20名荣获全国第二届大众文学奖、张同民等36名荣获“窑湾古镇、华棠酒业杯” 全
期刊
我的母亲今年八十有二,和大多数母亲一样历经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艰辛和坎坷,抚养我们几个儿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而今却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想起这些,总让我回忆起母亲年轻时操持家业的情景。  童年,母亲对我们管的还是很严的,尤其是母亲告诫我们这些孩子说:“人再穷也不能偷,偷东西让警察抓住是要坐牢的,蹲那里人一辈子就完了、、、、、、”  ‘虽然母亲没有多高的文化,但用最简单的方法教育我们确实给我们留
期刊
与瓷相遇,是命里的某种缘分。这种缘分,可以发生在同性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异性之间。但瓷,一定是个女人。  与瓷相遇,想到青花,想到兰草,那首由周杰伦唱红的《青花瓷》风靡全球,全在于词作者方文山的生花妙笔,悟透了瓷的人生。“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瓷,眉峰如黛,锁住前世的光阴和雨水,多青白,如善睐的明眸,多水墨,如晕染的山水,少五颜六色的花俏,低调,内敛,不张扬,不
期刊
这是谁的意旨?让翠竹在流水上写诗  料是神的旨意,蜻蜓因风而起  风不饮泣 云驻依依 若天空之翼  横溪  一只野蜂令人神旺 一株绿荷溅飞流光  碧碧,茫茫 柔韧腰肢,清浅风姿  漫山竹林 春情挥霍之地  横溪 在此 相爱就是天堂  相拥生成力量  笛声幽丽 于静夜迸放  青青翠竹 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 证我本心  人间几回初相见——  前世今生 種种冤或缘  雄飞雌从 鸥鹭舞翩跹  我来横溪 如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把腐败问题视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大问题。现已成了国人的共识。虽然反腐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毕竟在举国反腐。然而,另一个大问题却还不曾引起国人的重视。那就是:从上到下造假。其实,从上到下造假,同样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  先讲从上到下造假问题的严重性。举几个突出事例:  2009年上半年,各地方政府上报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为
期刊
当“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人们的生活节奏又一切如常的时候,读到徐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5.12,考问中国》,仿佛被日常琐碎遮蔽的记忆闸门訇然打开了。作为与徐良文一起奔赴灾区采访的同行者,我感到尤为亲切,这一切并没有远离。曾经在灾区山山水水间奋战的那些人,曾经在灾难的日日夜夜发生的那些事,如此清晰、如此迫近、如此强烈地牵扯着我的感情,相信也会同样地撞击着众多读者的心弦。  出色的报告
期刊
好声音,好诗歌,珠联璧合;高境界,高品位,名家众多。中秋佳节来临之际,2014年9月7日下午,由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江苏省朗诵协会、逸庐书院主办的“风雅诵”2014中秋诗会,在莫愁湖公园抱月楼成功举办。  江苏省朗诵协会会长、著名演员高英,江苏省朗诵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副校长严翔,江苏省朗诵协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毕一鸣,江苏省朗诵协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周凯,
期刊
刘金先生寿年86岁,于2008年10月23日驾鹤西去,到现在快一周年了。我与刘金先生深交20多年,未曾谋面,先生健在时,我曾多次说过要去上海见面,以叙衷心,但终究未能如愿。现在想来,不禁悔愧交并!  先生于我,惠助甚多。他不仅是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介绍人之一,也是我文学路上一位竭诚的领路人。我的长篇处女作《红颜怨》1988年出版时,刘先生刚刚从《文学报》总编辑的位子上离休不久。记得是1988年底,
期刊
在江南名镇同里明清街的深处,有一座古朴的园林式的民居客栈——正福草堂。二楼的亭廊上,一张旧式的茶几,两张小木椅,眼前一杯清茶,冒着缕缕热气。我与阿红相对而坐。此时,已近黄昏,隐约可见袅袅炊烟萦绕在古镇小巧的空间里。看落日的余辉在头顶的屋檐上渐行渐远,宛如在观赏一个远古的梦,在自己的生活中消逝。视野所及之处,是层叠有序、高低不等的瓦房,那层叠的旧瓦用它特有的方式无言地诉说着小镇点点滴滴的变迁。  此
期刊
初遇L,我18,他22。  我是他学生,他是我老师。他留着平头,牙齿是那样白,笑容是那样灿烂,衣服永远是白衬衫、牛仔裤,讲课永远是那样生动有趣,让人百听不厌。  暑假刚过,学校通知说,我们班今天来了新的班主任。睡过午觉的同学们都纷纷向班级跑去。我身体不舒服,起床晚了,到阶梯教室的拐角处,听到预备铃响起,就像听到拉响的警报一样,发疯的向楼上冲去,差点撞到走在前面的男生身上。我怒目圆睁的回头瞪了那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