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红与彩凤:水乡女子文学梦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xw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南名镇同里明清街的深处,有一座古朴的园林式的民居客栈——正福草堂。二楼的亭廊上,一张旧式的茶几,两张小木椅,眼前一杯清茶,冒着缕缕热气。我与阿红相对而坐。此时,已近黄昏,隐约可见袅袅炊烟萦绕在古镇小巧的空间里。看落日的余辉在头顶的屋檐上渐行渐远,宛如在观赏一个远古的梦,在自己的生活中消逝。视野所及之处,是层叠有序、高低不等的瓦房,那层叠的旧瓦用它特有的方式无言地诉说着小镇点点滴滴的变迁。
  此时的阿红,脸上洋溢着丰富多彩的神情。突然想起我第一次读着她的小说《爆竹街》的情景。那个时候,我并不认识她,却被这细腻的文笔深深打动了,读着读着仿佛就被她不知不觉地带进了江南的某个小镇上,脚下有潺潺的流水,在缓缓流过的同时,也会点滴注入一个人灵魂的深处。能够写出这样文章的作者,该是怎样的一个江南女子?
  某一个日子,我们在电话里彼此相识。我听着她柔柔的话语,从电话机的千里之外,带着水乡的灵气,诗一般地传来。那时的阿红,在我心里被她的文章分成了两半:一半是现实生活中纤柔的女子,带着江南水乡女子特有的灵气与才气,千般的温柔,万般的小鸟依人;另一半则是个多愁善感、喜欢走在蒙蒙的细雨中吟诗感悟、喜欢在夏日的烈日中打着一把油纸伞畅怀各种梦想的女子。自此,我会常常收到她给我发来的电子邮件,我们用网络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交流着文学与生活。
  我们就这样由文学的相识走向相知,成为了能够彼此坦诚相待而又无话不谈的朋友。当阿红与她的文友彩凤陪着我走在同里水乡的小路上,感受着小桥流水的宁静与安详,感受着久违的淳朴时,我们站在小桥上,相对无言。不远处,有游人荡着小船缓缓远去,不由让我想起那首《谒金门》:溪声咽,溪上有人离别。别语叮咛和泪说,罗巾沾泪血。尽做钢肠如铁,到此也应愁绝。回首断山帆影灭,画船空载月。那个时刻,站在这样的情景中,望着远处的船只荡漾,也许我们都在想,多少岁月以前,一定有着一对恋人,在相同的情景下依依惜别;小船载着相爱的人远去,回首时,断山早已挡住了视线,空有离人对着清冷的明月泪如雨下。站在这样的小桥边,看着一条条小船远远近近地经过,才突然想起,同里这座小镇已经今非昔比了,她正在不断地接待着四面八方的游人,默默地讲述着自己的变迁。我们这些徜徉在文字里的平凡女子不过是对景思人思物罢了。
  在吴江的另一个古镇——震泽,阿红经营着一家文印店,过着悠然的生活。大多数时间里,她会用特有的感悟写写自己身边的人与事,以宽阔的心胸对待文字。在生活与文学中,她没有特别大的抉择,也没有过高的要求,一点一滴都是心灵最深刻的东西和最自然的流淌。生活在那样安静的小镇上,时刻感受着小镇的安详和宁静,哪怕在一块青石板上坐几分钟,低头的不经意间也会产生几许美丽的心情。“当自己老了的时候,能有一本书,是我发自内心的真实写作的作品,能够骄傲地告诉我的子孙,这是我的作品,那就很满足了。”说这话时,阿红端着一杯清茶,茶香伴着秋天的果香,和着客栈上空飘荡的古筝袅袅传入心底。这种久违的清静让我们彼此之间对生活与文学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感悟。
  第一次与彩凤见面时,她那特有的水乡气质一下就吸引了我。比我年长的彩凤,被我唤作姐姐,长着一张美丽的面容,她热爱的不仅是文学,更是生活。在同里古镇的热土上,她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好地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悠然地生活与工作着。我想,夜晚来临时,她会坐在自己的小屋前,端起一杯清茶,窗外的小镇已经完全地安静下来了,仿佛是进入了梦乡;她会打开一本书或者电脑去寻找心灵的安慰,在文字里徜徉,用文字诉说着内心的歌唱。
  彩凤的散文就像她的人一样温柔,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女人味,但就在这看似温柔的文章中,却能让人不时地感受到一股刚毅与坚强。文学是一个女人心中美好的梦,女人会用自己的思维与行动把梦想做到极致,让生活变得美好。当下,文学被经济大潮的热风吹得似乎是支离破碎,又似乎是繁花似锦。有人迷茫,有人困惑,有人一夜走红,真的可以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不管有多少艰辛与险阻,寂寞与无奈,在文学里徜徉着的那些女子们,却依然固守着自己的伊甸园,用细腻与丰富诠释着文学的春天。女人一旦喜欢上文学,就注定会比别人多一些寂寞、孤独和无奈,同样也会比别人多一些乐趣,多一些超凡脱俗的美丽气质!
  路上的花草树木,天气的阴晴变化,人生的离情别绪,都会成为热爱文学的女子的伤感或快乐。“做文的女人爱做梦”,很久以前,有人这样告诉过我。是啊,女人天生爱做梦,而做文的女人梦想多。正是带着这些梦想和文字,才让她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快乐;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美丽多情的女子,文学才永远不会老去。在文学这条独木桥上,这些女子正在用她们特有的灵气与才气,在繁华与喧嚣间,述说着文学的落寞和辉煌。
其他文献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朕乃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来时欢喜去时悲,枉在人间走一回。  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只因当初一念差,黄袍披却紫袈裟。  朕乃西方一纳子,如何落在帝王家。  叹僧家,真清净,最可夸,离红尘。  受了
期刊
萧衍,梁武帝。他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多黄帝中可以说是堪称翘楚。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则更为突出。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  梁武帝(464─549),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萧衍博学能文,长于音乐诗赋,并擅书法。齐时,为“竟陵八友”之一。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
期刊
编者按:2014年6月28-30日 ,“新沂旅游、窑湾古镇、华棠酒业杯”全国第二届大众文学颁奖典礼与采风笔会在新沂市举行。此次活动由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新沂市旅游局、新沂市人口与计生局、香港斌达苏商投资集团、窑湾华棠绿豆烧酒业有限公司、大众文化杂志社徐州工作站、徐州市花厅书画院、徐州市风雅颂传媒公司主办。会上,为申海芹等20名荣获全国第二届大众文学奖、张同民等36名荣获“窑湾古镇、华棠酒业杯” 全
期刊
我的母亲今年八十有二,和大多数母亲一样历经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艰辛和坎坷,抚养我们几个儿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而今却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想起这些,总让我回忆起母亲年轻时操持家业的情景。  童年,母亲对我们管的还是很严的,尤其是母亲告诫我们这些孩子说:“人再穷也不能偷,偷东西让警察抓住是要坐牢的,蹲那里人一辈子就完了、、、、、、”  ‘虽然母亲没有多高的文化,但用最简单的方法教育我们确实给我们留
期刊
与瓷相遇,是命里的某种缘分。这种缘分,可以发生在同性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异性之间。但瓷,一定是个女人。  与瓷相遇,想到青花,想到兰草,那首由周杰伦唱红的《青花瓷》风靡全球,全在于词作者方文山的生花妙笔,悟透了瓷的人生。“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瓷,眉峰如黛,锁住前世的光阴和雨水,多青白,如善睐的明眸,多水墨,如晕染的山水,少五颜六色的花俏,低调,内敛,不张扬,不
期刊
这是谁的意旨?让翠竹在流水上写诗  料是神的旨意,蜻蜓因风而起  风不饮泣 云驻依依 若天空之翼  横溪  一只野蜂令人神旺 一株绿荷溅飞流光  碧碧,茫茫 柔韧腰肢,清浅风姿  漫山竹林 春情挥霍之地  横溪 在此 相爱就是天堂  相拥生成力量  笛声幽丽 于静夜迸放  青青翠竹 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 证我本心  人间几回初相见——  前世今生 種种冤或缘  雄飞雌从 鸥鹭舞翩跹  我来横溪 如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把腐败问题视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大问题。现已成了国人的共识。虽然反腐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毕竟在举国反腐。然而,另一个大问题却还不曾引起国人的重视。那就是:从上到下造假。其实,从上到下造假,同样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  先讲从上到下造假问题的严重性。举几个突出事例:  2009年上半年,各地方政府上报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为
期刊
当“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人们的生活节奏又一切如常的时候,读到徐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5.12,考问中国》,仿佛被日常琐碎遮蔽的记忆闸门訇然打开了。作为与徐良文一起奔赴灾区采访的同行者,我感到尤为亲切,这一切并没有远离。曾经在灾区山山水水间奋战的那些人,曾经在灾难的日日夜夜发生的那些事,如此清晰、如此迫近、如此强烈地牵扯着我的感情,相信也会同样地撞击着众多读者的心弦。  出色的报告
期刊
好声音,好诗歌,珠联璧合;高境界,高品位,名家众多。中秋佳节来临之际,2014年9月7日下午,由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江苏省朗诵协会、逸庐书院主办的“风雅诵”2014中秋诗会,在莫愁湖公园抱月楼成功举办。  江苏省朗诵协会会长、著名演员高英,江苏省朗诵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副校长严翔,江苏省朗诵协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毕一鸣,江苏省朗诵协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周凯,
期刊
刘金先生寿年86岁,于2008年10月23日驾鹤西去,到现在快一周年了。我与刘金先生深交20多年,未曾谋面,先生健在时,我曾多次说过要去上海见面,以叙衷心,但终究未能如愿。现在想来,不禁悔愧交并!  先生于我,惠助甚多。他不仅是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介绍人之一,也是我文学路上一位竭诚的领路人。我的长篇处女作《红颜怨》1988年出版时,刘先生刚刚从《文学报》总编辑的位子上离休不久。记得是1988年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