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重器之玉器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o283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古称“晋”,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其弟叔虞到今山西境内的唐国故地,叔虞之子燮父因唐地有河名晋水,所以改唐为晋,自称晋侯。经过几代晋侯的努力,晋国逐渐从“方百里”的小诸侯国跻身“春秋五霸”之列,称雄中原百余年。关于这段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被孜孜不倦的考古人揭开后,出土了大量有关晋文化的文物,其中以玉器为大宗,最为引人瞩目。
  晋侯墓地出土的玉器有各种礼玉,像玉戈、玉璧、玉璜、玉圭等;还出土了大量的佩玉,有大型的玉组佩和各种串饰、单佩等;也有像玉覆面、玉、玉握等等。这些玉器时代特征明显,工艺高超,器物精美,级别高贵,属于西周时期玉器的代表作。
  在西周时期,玉组佩的使用有严格的制度,使用范围仅限于王、公、侯等诸侯国国君及其夫人或有相应封号的贵族。特别是多璜的玉组佩,是区别贵贱、等级身份的标志之一。晋侯墓地出土的十几件成串的连珠玉组佩,每件都是极尽巧思,华丽无比,均代表了当时晋国的最高治玉水平。
  玉人
  高9.1厘米,宽3.3厘米。
  1992年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出土。
  玉质呈暗绿色。扁体,整体站立状,发饰为双龙纹组成,呈倒U字形,双龙尾在头顶部相交,卷起形成一穿孔。发冠与头部中间镂空,二龙头前部与头部和肩部相接。玉人后脑可见直发。圆脸,浓眉,大眼,宽鼻,扁嘴。身着高领衣,领下右侧开短衽,均刻交叉斜格纹,束腰,下呈梯形,中有箭镞形蔽膝,斜格纹为边,双脚的脚跟相连,脚尖上翘,整体皆为斜切刀法刻成的阴线勾勒轮廓。这件玉人袖手、长衫、有黼。黼裳为冕服而画斧纹者,与玉人黼裳之斧形相似。黼裳为后世之蔽膝,这件出土玉人上展现的服饰、发式为我们当代研究西周时期的服饰、民俗提供了依据。
  玉组佩
  最大璜长15.8厘米。
  1993年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63出土。
  这件玉组佩整体由玉璜、玉珩、玉管、料珠、玛瑙管等共204件各色玉饰组成,整体大致有三列,以5件大小不等的玉璜为主体,主体的5件玉璜都由红色的玛瑙管和绿松石串联起来,并且基本呈左右对称排列。整个玉组佩中玉璜数达45件之多,这些璜有半环状、扇形、蚕形,有的还雕琢出鱼尾式的曲棱和凸齿,璜和珩多为两面装饰,雕琢姿态各异,头部变体,有身尾相迭的双龙纹、双首鸟纹、人龙合体纹等。组佩下端2件玉雁更是晶莹剔透,昂首展翅,生动活波。还有两件玉蚕形璜,其中一只制作很是精美。所有的纹饰多用双勾技法,用西周典型的细阴线和一面坡粗阴线相结合的粗细阴线双勾法为主来刻画主题,线条婉转流畅,刚柔相济,形象生动富有韵律,工艺精湛。出土时长达一米多,可从墓主人的颈部一直覆盖到脚部。
  玉戈
  长36.2厘米。
  1993年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63出土。
  玉质呈黄褐色。长援起脊,内有一穿孔,两边有棱脊,通体抛光。内部两面纹饰相同,为一侧面人首神兽图案。神兽以尾支地作蹲踞状。“臣”字目,大耳,圆鼻下有一向内弯曲的大獠牙,下颌有一缕直垂至足的长髯。一臂弯曲,以手捋髯。手除拇指为人手指外,其余手指和脚趾均为猛兽利爪形。纹饰以双钩技法为主,并辅以极细的阴线。神兽头发细密,每毫米并列5~6条阴线。此戈制作精良,神兽题材诡异,纹饰深镂细刻,雕琢技艺高超,是一件罕见的玉器精品。同时代的青铜戈全国出土有很多,造型精美,但玉器戈如此精美雕刻的并不多见。在西周时,出土于墓主人胸部的大玉戈和玉圭一样,是一种端圭,用于象征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其功用是祭祀中的礼器。
  玉鹿
  高8.3厘米,长5.9厘米。
  1993年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63出土。
  整体呈黄褐色扁体片状。玉鹿为站立状,长角粗壮,分两杈向左右平展,前杈上扬,卷成两个大圆孔,后杈向后勾曲。鹿首“臣”字目,大耳,吻部前突,短尾,整体造型为鹿昂首观望,前胸挺出,后背拱起,后肢前曲,表现了鹿在起跑瞬间时的神态。体态丰润,体趾明显。体肌以两道圆弧线表现,简练明快。造型极富活力。
  玉覆面
  这两件分别是晋侯墓地M31和M92出土的玉覆面。制作复杂精美,造型严谨象形。M31的玉覆面由79件形质各异的玉件组成,周边围绕大小两种三角形片。大三角形尖端向内,小三角形尖端向外间隔排列。有些玉件上有纹饰,有的玉件是利用雕琢过的材料改制而成的。周人视死如生,不仅生前佩玉,并且认为在死后玉可以保护尸体,使人不朽,所以死后有大量玉器陪葬。许多的配饰在生前使用,死后又一起随葬入棺,有的覆盖在身体上,用以保护灵魂不朽。
  晋侯墓地出土的玉器,是山西博物院馆藏的精品文物,它们的艺术价值让每一个看到的观众震撼,从器形纹饰感受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它的研究价值让每一位专家学者驻足细想,感受晋文化的底蕴和厚重。
  (责编:禹默)
其他文献
1、早期螺钿  原始螺钿的概念是指中国夏商周到汉魏这一时间大跨度的范围内,以贝壳做为镶嵌物使用的器物。贝壳为自然物质,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况且一些海贝又是人们长期使用的一种货币,地位十分重要,又兼具艺术欣赏,易于保存的特点,以至于今日仍是手工艺术之中的一个门类。新石器时代贝类广泛作为工具、饰品使用,作为镶嵌材料使用。在新石器早期北方的兴隆洼文化就已出现嵌贝壳的玉人面饰。此后则不绝,商
期刊
静静的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又一片枯叶在窗外盘旋,跳动着它生命的最后一支旋舞,窗台上一盆含苞待放的菊花,这一切都告诉我——秋天到了。  秋天,是一个容易怀念的季节。此时此刻,很多已经渐渐远离我们的人和事又浮现在眼前,最让我浮想联翩并感慨良多的是藏界前辈王世襄先生的一生,屈指算来,王世襄离开我们已经五周年了。  提起王世襄先生,人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生活在一个拜物的时代,那些关于王世襄“世家子弟”、
期刊
(接上期)  二、天津博物馆的铜禁  高23厘米 长126厘米 宽46.6厘米  长方形台座,中空无底。前后两面各置两排长方形孔,上下各8个;左右两面亦置两排长方形孔,上下各2个。四面边框均饰有精美的长尾龙纹。禁面上有3个凸起的椭圆形子口,中间的子口略小于两边子口。子口可用于嵌置酒器的圈足,至于当时究竟放置什么器物,长期以来虽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因同出器物早已流散,现已无法确定。这件铜禁是目前发现
期刊
我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玩浅绛彩瓷,买的第一件藏品是汪兴藜的“青花纹与刘备招亲图浅绛大瓶”。那是在辽西古昌黎义县的一家寄卖行,大瓶虽身有裂纹,且缺耳一只,但66厘米的高大器型和三层青花纹饰,一面浅绛人物,一面书法诗作,既有纪年款,又有署名,这样的彩瓷作品,着实让人喜欢。在看惯了满世界的瓷器包括官窑器在内大都为匠人之作的时候,见到这样具有书卷气象和文人韵致的大瓶,自然令人眼目一新,于是毫不犹疑地花
期刊
在《高尚的艺术家并不热衷“打假”》一文中,诸位专家就艺术家是否应该“打假”的话题畅所欲言,基本对当代艺术家“打假”的合理性产生了共识。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艺术家本人“看走眼”的情况却也屡见不鲜。那么,艺术家以何种态度鉴定自己的作品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对艺术品的“打假”,究竟采取什么渠道和方式才最合理有效?下面,我们请业内专家继续往深入探讨一番。  画家误判真假的情况并不少见  我不否
期刊
壹 一堆“粪便”值500万港元?  如今的观众看艺术品已经到了麻木不仁的状态,人们往往不去深究作品的优和劣、好与怀,只会留意价位和知名度,无论多恶的画、多丑的作品,只要价位极高,马上就围上来一群人。当然,大多数人都是一些失语的观望者,即使是一些火眼金睛的智者,往往也三缄其口,宁愿做沉默的羔羊。  一个世纪以来,艺术品只是数字的游戏,我们看到的是99%的垃圾品和1%的艺术品。虽然他们用尽了所有的名词
期刊
《西厢记》以其曲折而美满的结局,优美而诙谐的唱词,成为明清景德镇瓷器常用的装饰题材。山西博物院馆藏的一件五彩《西厢记》故事碗(图1、2、3),形体硕大,情节全面,精描细画,五彩缤纷,堪称《西厢记》故事题材瓷器中的精品。  该碗撇口,深腹,圈足,底书青花“制”字方款。口沿内锦地上有四个海棠形开光,开光内绘杂宝,外壁绘五彩《西厢记》故事。  一、图像考证  碗外壁共绘二十四个多边形,从口到底分三层排列
期刊
去年,笔者一位年长的朋友担忧孩子不懂也不喜爱他收藏的瓷器,将来他多年的心血可能会被糟蹋掉,于是电话邀我和另两位收藏爱好者到他家中挑选喜欢的瓷器进行转让。夏天的上海酷暑难耐,八月的某一天,四十摄氏度,连知了都热得不再出声,逼人的暑气依然没有阻挡我们去寻宝的高涨热情,我们三人相约同行。  这位老友收藏了三十余载,故所藏甚多。从橱顶到床底,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板箱,里面亦塞满了无数带锦盒包装的或只是用泡泡
期刊
东方网记者方翔6月3日报道:在昨天举行的北京保利201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齐白石1947年创作的《花鸟四屏》镜心,估价2800万至4800万元,最终以4850万元被著名策划人叶茂中竞拍得到,而随后一些业内资深媒体人便在微信上透露,这件作品在2010年北京的另外一场大型拍卖会上的成交价达到了9200万元。  2010年秋拍,亿元神话愈演愈烈。但从今天来看,许多当年的泡沫都纷纷破灭,像2010年1
期刊
明确意义上的“文人瓷”,始于清咸丰年间以程门为代表的文人用浅绛彩拟元人之法绘画于瓷上的瓷器。程门之子程言于1895年在“浅绛山水人物将军罐”上的绘画,诠释了文人瓷的“六如之法”(图1)。至民国时,以“珠山八友”为首的绘瓷艺人们或以新彩作画,或继续拟“六如之法”,迅速地确立了民国新“文人瓷”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民国文人瓷的快速推广与发展。  一、推翻封建帝制,新文人瓷闪亮登场  1898年6月11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