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能力是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是否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从社会的需求出发,思考和探索中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其写作课的重要任务。这也是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基本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一探讨。
关键词:汉语言;教学;培养;写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在中职众多课程中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写作能力是最能彰显汉语言文学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基本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值得教师探讨的问题,必须重新审视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写作教学现状,分析造成写作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对策。
一、中职学生的语言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训练缺乏延续性
学生要想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需要平时的积累和训练,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想要学好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就要持续不间断的进行学习。作为汉语言文学基础能力的写作能力更是如此,学生需要在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经过不断的锻炼,才能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中职汉语言文学的写作教学往往不具备延续性的特点,只是在有写作课程时,并且在教师布置作业任务时学生才会动笔,在写作课结束后,学生就很少再去进行锻炼了,直到写作毕业论文的时候,学生才会重新学习写作,这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二)教学体系中“教”与“学”相脱节
当前的写作理论系统架构不合理,存在教学与理论相脱离的情况。从建国初起,我国高等教育写作理论体系几乎延续前苏联教学模式,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中职教学者不断探索和建构写作理论,一批批新的写作教材推出,让写作教学走向学术化、专业化的趋势。有的老师认为写作文章的过程是动态的、非静止的,把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对象等专业名词术语当作教学阐述对象。虽然这样教学能够将最新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增强了写作教学理论性和学术性,但是写作教學的教学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应该围绕写作技能训练逐步展开,这样的教学体系让“教”与“术”相互脱你,直接后果导致学生难学,老师无法展开教学。
(三)教学模式过于僵硬死板
当前,写作教学模式依然延续在封闭空间内,按照理论指导—学生写作—老师批改—作文点评这四个环节展开,同时老师教学方式依然延续填鸭式灌输教学形式。老师依然掌握教学主动权,使得学生的写作行为处于被动。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分水岭在于应该如何去把握教学主体。现代教学主体着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写作教学依然坚持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写作兴趣和积极性荡然无存。
二、中职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一)重视基础写作能力的培养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比较复杂,学生的写作功底普遍较低,在写作中容易犯基础性的错误,比如错别字、病句以及调理不清等等。对于不常见文体的写作更是连基本的格式都会出错,这种基础写作能力巩固不牢,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重视基础写作能力的培养,打好了基础才能做到更上一层楼。重视基础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基础写作能力有哪些要求,明确各种文字的格式,加强平时的写作,阅读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要做认真的检查,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小就不指出来,这样会让学生一直存在这样的错误,教师的严谨加上学生的认真,那么就可以克服写作中的一些常见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定位
汉语言写作教学目标应该全程贯穿素质教育的精神,同时包括三大教学目标,第一,写作教学育人为先,将写作教学和完善学生的人格有效结合起来。第二,建构起学生的写作专业知识体系。第三,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实际写作能力,将写作理论知识与写作能力逐渐转换成作文施教能力。一个合理写作教学目标设定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身内部写作欲望,从而将这一欲望投射入写作学习与写作训练这一人格实践之中,并对学生自身写作素养和汉语言综合思维能力(感悟力、写作能力、从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做一个整体性提升。
(三)突出学生论文写作中的个性
基础写作能力与论文写作能力只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写作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最终目的。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让学生成为作家、诗人,而是提供一个基础性能力培养的平台。为了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上更好地发展,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社会上的知名作家、诗人来校讲课,增强学生对作家、诗人群体的认识,为他们以后往这方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在专业课设置上,可以向小说、诗歌、戏曲等方面延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加其知识储备,即使以后学生不往这些方面发展,诗词歌赋的陶冶也有助于他们思想上的成熟和事业上的成功。在课外活动方面,可以创设语文角,组织专题、作家讨论组等,这不仅使文学爱好者有了一个讨论平台,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自学和表达能力。另外,新闻写作也是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又一表现形式,新闻事件有突发性的特点,其题材多种多样,撰写新闻通稿更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校广播站的工作,以记者的身份对学校老师或学生进行采访、编辑、发稿,体会新闻工作的流程,用自己的所长为全校师生服务,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近年,公务员报考热升温,学校应该紧随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开设申论、公文写作等选修课,为有志于报考公务员的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院校党委可以将本部门的公文写作交给学生来完成,最后由专业公文书写人员进行批改,给学生一个实践的平台。
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良好的写作训练来支撑,所以,中职学校结合社会需要进行的课程改革和尝试会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欢迎。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只有结合当代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手法、提升教学质量,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四)课堂教学过程要及时渗入写作知识,让学生明白“学课文”和“写作文”的联系
教师在授课时每节课都要有“从写作视角”分析讲解的内容,并通过练习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如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背景练习如何选材,通过分析题目练习如何审题和拟题,通过学习词语练习遣词造句,通过分析段落结构练习如何拟写作提纲,通过总结段落的中心练习如何揭示主题。另外,精彩的语句要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仿写,实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使学生清楚读和写的联系。
(五)大胆改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视阅读教学,打牢双基,练好朗读、默读、背诵等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大胆为学生创设写作平台,使学生丰富知识,积累素材,使之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在潜移默化中领悟驾驭母语的方法。教材中涉及的篇目要敢于增删,选学内容更应放手“学”,放开“教”,课堂上要择时开展口头作文,逐步让学生由“说不出”到“出口成章”,课堂上要敢于让学生做“小老师”,积极开展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增加说的机会,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多布置观察作业,观察对象可固定也可随意,可为物也可为事,可全面也可片面,逐步让学生能够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分析、鉴赏能力。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会失去兴趣。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在班级内可以设立“写作园地”,开辟“文学角”,在学校成立文学社,有条件还可办校报,对优秀作品要逐级推荐,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写作才能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写作热情。
三、结语
受到教学方式、学生知识结构、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影响,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写作能力培养需要克服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抓住重点,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润生.论诗词教育与语文能力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徐炜.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写作教学系统化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汉语言;教学;培养;写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在中职众多课程中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写作能力是最能彰显汉语言文学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基本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值得教师探讨的问题,必须重新审视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写作教学现状,分析造成写作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对策。
一、中职学生的语言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训练缺乏延续性
学生要想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需要平时的积累和训练,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想要学好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就要持续不间断的进行学习。作为汉语言文学基础能力的写作能力更是如此,学生需要在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经过不断的锻炼,才能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中职汉语言文学的写作教学往往不具备延续性的特点,只是在有写作课程时,并且在教师布置作业任务时学生才会动笔,在写作课结束后,学生就很少再去进行锻炼了,直到写作毕业论文的时候,学生才会重新学习写作,这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二)教学体系中“教”与“学”相脱节
当前的写作理论系统架构不合理,存在教学与理论相脱离的情况。从建国初起,我国高等教育写作理论体系几乎延续前苏联教学模式,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中职教学者不断探索和建构写作理论,一批批新的写作教材推出,让写作教学走向学术化、专业化的趋势。有的老师认为写作文章的过程是动态的、非静止的,把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对象等专业名词术语当作教学阐述对象。虽然这样教学能够将最新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增强了写作教学理论性和学术性,但是写作教學的教学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应该围绕写作技能训练逐步展开,这样的教学体系让“教”与“术”相互脱你,直接后果导致学生难学,老师无法展开教学。
(三)教学模式过于僵硬死板
当前,写作教学模式依然延续在封闭空间内,按照理论指导—学生写作—老师批改—作文点评这四个环节展开,同时老师教学方式依然延续填鸭式灌输教学形式。老师依然掌握教学主动权,使得学生的写作行为处于被动。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分水岭在于应该如何去把握教学主体。现代教学主体着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写作教学依然坚持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写作兴趣和积极性荡然无存。
二、中职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一)重视基础写作能力的培养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比较复杂,学生的写作功底普遍较低,在写作中容易犯基础性的错误,比如错别字、病句以及调理不清等等。对于不常见文体的写作更是连基本的格式都会出错,这种基础写作能力巩固不牢,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重视基础写作能力的培养,打好了基础才能做到更上一层楼。重视基础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基础写作能力有哪些要求,明确各种文字的格式,加强平时的写作,阅读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要做认真的检查,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小就不指出来,这样会让学生一直存在这样的错误,教师的严谨加上学生的认真,那么就可以克服写作中的一些常见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定位
汉语言写作教学目标应该全程贯穿素质教育的精神,同时包括三大教学目标,第一,写作教学育人为先,将写作教学和完善学生的人格有效结合起来。第二,建构起学生的写作专业知识体系。第三,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实际写作能力,将写作理论知识与写作能力逐渐转换成作文施教能力。一个合理写作教学目标设定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身内部写作欲望,从而将这一欲望投射入写作学习与写作训练这一人格实践之中,并对学生自身写作素养和汉语言综合思维能力(感悟力、写作能力、从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做一个整体性提升。
(三)突出学生论文写作中的个性
基础写作能力与论文写作能力只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写作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最终目的。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让学生成为作家、诗人,而是提供一个基础性能力培养的平台。为了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上更好地发展,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社会上的知名作家、诗人来校讲课,增强学生对作家、诗人群体的认识,为他们以后往这方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在专业课设置上,可以向小说、诗歌、戏曲等方面延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加其知识储备,即使以后学生不往这些方面发展,诗词歌赋的陶冶也有助于他们思想上的成熟和事业上的成功。在课外活动方面,可以创设语文角,组织专题、作家讨论组等,这不仅使文学爱好者有了一个讨论平台,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自学和表达能力。另外,新闻写作也是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又一表现形式,新闻事件有突发性的特点,其题材多种多样,撰写新闻通稿更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校广播站的工作,以记者的身份对学校老师或学生进行采访、编辑、发稿,体会新闻工作的流程,用自己的所长为全校师生服务,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近年,公务员报考热升温,学校应该紧随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开设申论、公文写作等选修课,为有志于报考公务员的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院校党委可以将本部门的公文写作交给学生来完成,最后由专业公文书写人员进行批改,给学生一个实践的平台。
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良好的写作训练来支撑,所以,中职学校结合社会需要进行的课程改革和尝试会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欢迎。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只有结合当代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手法、提升教学质量,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四)课堂教学过程要及时渗入写作知识,让学生明白“学课文”和“写作文”的联系
教师在授课时每节课都要有“从写作视角”分析讲解的内容,并通过练习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如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背景练习如何选材,通过分析题目练习如何审题和拟题,通过学习词语练习遣词造句,通过分析段落结构练习如何拟写作提纲,通过总结段落的中心练习如何揭示主题。另外,精彩的语句要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仿写,实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使学生清楚读和写的联系。
(五)大胆改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视阅读教学,打牢双基,练好朗读、默读、背诵等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大胆为学生创设写作平台,使学生丰富知识,积累素材,使之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在潜移默化中领悟驾驭母语的方法。教材中涉及的篇目要敢于增删,选学内容更应放手“学”,放开“教”,课堂上要择时开展口头作文,逐步让学生由“说不出”到“出口成章”,课堂上要敢于让学生做“小老师”,积极开展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增加说的机会,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多布置观察作业,观察对象可固定也可随意,可为物也可为事,可全面也可片面,逐步让学生能够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分析、鉴赏能力。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会失去兴趣。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在班级内可以设立“写作园地”,开辟“文学角”,在学校成立文学社,有条件还可办校报,对优秀作品要逐级推荐,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写作才能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写作热情。
三、结语
受到教学方式、学生知识结构、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影响,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写作能力培养需要克服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抓住重点,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润生.论诗词教育与语文能力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徐炜.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写作教学系统化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