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目标教学的新要求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目标教学的短板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发展完善,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新课改对教学目标的新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住它的前提条件,明确其依据是什么?应该是新《课标》、学段目标、教材目标、课程资源、班级学生。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住教学目标的标准。其标准有以下五点:
  1.课程目标与单元目标相结合,课题目标与课堂目标相统一,保持教学目标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2.制定教学目标应从单一的知识掌握跨跃到全面能力的发展。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学目标,除了知识目标外,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等能力目标,同时还要有情感目标、人格目标,价值取向等等。使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的根本转变,以适应素质教育。
  3.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要讲求科学,尊重实际。
  4.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便于检测。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生生字时,出示了这样一个教学目标,“学会本课五个生字”。根据这个目标,学生很难判断其标准,到底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学会?因为,根据“学会”这一词语的含义,此目标起码有三种理解:其一,会读;其二,会写;其三,会运用(如组词)。
  5.恰当界定目标的表述,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许多教师并不十分在意这个问题,因而在备课、上课中经常使用“掌握、学会、领会、懂得、体会、认识、理解、把握、培养”等词语来表述课时学目标,而这样的表述使教学目标显得笼统含糊、不够明确,在具体教学中是很难驾驭的。不对目标的表述也就是对目标的规定,根据教学目标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一般可用下列词语来表述知识与能力目标。如“说出、指出、写出、找出、解释、默写、背诵、区分、使用、会读、会写、会组词、会造句、会计算、能总结(或概括)……”等等。用这样的词语来表述相关教学目标,是比较规范和确切的。通过展示目标,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一目了然,对达标教学也会起到定向指导作用。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要求,恰当而正确的表述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新课改对达标教学的新要求。
  在达标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灵活的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使绝大部分学生达标,要多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坚持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新课改对形成性检测的新要求
  对编制形成性测试题应有严格的要求:
  1.对应目标分类编制检测试题,试题内容要全面,必须贯彻教学目标。
  2.测试题针对性要强,重点突出。
  3.测试题量要适当,必须是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4.测试题难易适中,不宜超标。
  5.测试题在不超标的前提下,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新课改对目标运用的新要求
  运用可分为一般运用和综合运用。一般运用主要适用于形成性测试和课堂作业,主要目的是进行教学目标的巩固练习,要求对应目标,有针对性的训练。综合运用,主要适用于课后作业、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测试,要求知识点密集、知识面广、多层次、综合性强的特点。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等熟练运用的地步。
  运用的过程也是教学反馈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反馈统计,为矫正做好准备工作,便于再达标。所以说,(再)反馈、(再)矫正、(再)达标,是个多次往复的循环过程,它不仅贯穿于达标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贯穿于整个目标教学之中。
  五、新课改对教学评价的新要求。
  新课改主张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因此,教学目标评价应多元化。在评价学生时,既要看他的学习成绩,更要看其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潜能潜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学习方法。
  改进评价方式和技巧也很重要,因为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积极、肯定、褒奖等正面评价对学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而过多的否定、批评等负面评价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抑制其进步。因此,应该持积极、肯定、负责的态度,多给予学生正面评价。只有坚持客观、公正、发展的科学态度,全面评价学生,才能使学生更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缩小区域、城乡、学校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由此可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蕴含着理念更新、战略转型、科学发展的重要意涵。  由于城关区的区域位置和多年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积淀,早在十年前就已开始并持续升温的“择校现象”,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我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虽然采取了“就近入学”来约
期刊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
期刊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有效的课堂管理  (一)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课堂常规管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学习的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应注重运用一些策略或技巧建立良好的常规,目的在于要学生能过专心于课堂活动、能够自我管理、能表现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期刊
面对“留守儿:章”问题的产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教育和关爱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建立“关工委”且出台相应的政策、研究“留守儿童”的问题,建立“留守儿童”长效管理教育机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网络体系,并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到了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  帮扶留守学生不仅要从宏观层面施以物质的帮助,更要从微观层面讲求关心之艺术,要针对农村留守
期刊
一、“开放”不等于“放开”  所谓开放式教学,即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积极引导下,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范式。它所要求的是,学生学得要轻松灵活,教师教得既有高度、宽度,还要有一定的深度。  开放式教学的关键是老师心中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次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好教学方案,最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允许学生要有不同的观点,且对学生中的不同观点尤其是有创见性的观
期刊
创新教育,目的在“新”,行为在“创”,成败在于“教育”。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选定了“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课题探讨和实验,并据此初步构建出以牛发展创新思维”方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自读-质疑-讨论-评价”。下面着重从发展创新思维的角度简述其教学构想。  一、自读  这里的“读”,主要指在预习和初读基础上的读,即理解性的读,边读边想。  在自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将呈现出如下趋势:  1.学有兴趣
期刊
新课改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和更新教学方法、策略,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方面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  1.要有新的教学观。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达到师生共进、共识、共享,它不再是教师单向的讲解。课堂教学关注的应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
期刊
初一年级是为六年的中学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抓好这一时期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尽快习惯并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摸索出一套适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初一学生能力的途径之一。那么,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指导呢?  一.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进行指导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名学生轻松获取知识的手段。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作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予以高度
期刊
分层教学,就是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在同一教学班里,由于主观、客观、先天、后天的影响,学生在个性、兴趣、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照顾一般,却忽视了各种差异的存在,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影响了教学效果。  分层次教学其实就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实施, “分层”教学可以一改“你有我有全都有”这种“一刀切”的
期刊
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和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问题。结合实践探索,我们提出了“三要素指导法”。  “三要素指导法”是以学生的学习、展示、评价为活动主线,培养学生有效预习、主动展示、准确评价的学习方法。  (一)以指导预习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践证明,预习是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预习不到位,课堂上就会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基础知识,挤占去了学生当堂训练探究的有效时机,学习效率和质量就将大打折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