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传人的苦乐生活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khdnfoihsdflwd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人的眼中,65岁的段怡村老先生有些孤独。他有3个子女,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大家庭,而且他热心开朗,有不少朋友。可这样一个人怎么会给人一种比较孤独的感觉呢?
  
  记者来到兰州市东郊的桃树坪,实地探访了这位水车传承人的生活,也弄明白了他感到孤独的原因:没有知音和追随者的寂寞。
  段怡村老先生是2008年兰州市通过的4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之一。他掌握的兰州大水车制作技艺,与魏世发(鼓子)、陈增三(鼓子)、王德胜(永登皮影)3人共同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政府部门给予他们4人3 000元~4 800元之间不等的补助,以便让他们把所掌握的民族民间文化技艺传给后人。
  
  进士世家的水车传人
  
  兰州水车名气很大,可以说已经名扬世界了。兰州水车的引进者是明代中叶兰州进士段续。
  据段怡村老先生介绍,金城段氏祖籍山西太原府曲阳。明初,金城段氏先祖段鸣鹤随肃王来甘肃,后来落户金城。按照家谱计算,段怡村这一辈是第二十辈。自段续把水车引入兰州后,段氏族人也就陆续掌握了水车制作技艺,自此辈辈相传,生生不息,直到解放前后。
  自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这段时间内,兰州的水车制作技艺出现了传承断代。究其原因,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着西北的解放,长期战乱得以平息,全国上下兴起了建设高潮,象征着现代文明的电灯、电话在西北地区开始普及,大马力的电力提灌设备迅速取代了古老的水车,水车制作技艺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包括段怡村在内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抢救这门传统技艺。采访中段怡村先生告诉记者,自1980年至今,他走访了大量的老水车“做头”(水车制作的组织者)、老木匠,拜师学艺,悉心求教,终于了解掌握了传统的水车制作工艺,尤其是从他们手中学到了许多水车制作的不传之秘。20世纪90年代,他就开始制作水车了,如今已经制作了近40轮大小不一的水车。
  
  苦心求教掌握不传之秘
  
  这些简单介绍的背后,是一段段不同寻常的故事。在段师傅的指点下我们参观了他制作的水车。这几天,兰州天气很冷,而段师傅的车间内就更冷了。段师傅的车间就在他的小院内,共分为两部分,一间用彩条塑料搭起来的棚子,那是段师傅的成品存放点,而正对着成品存放车间的则是他的加工间,他家的一个厢房。看得出来,这两个地方并不能称之为车间,把他们当做车间纯粹是段师傅的无奈之举。
  在段师傅“成品库”里记者看到了一辆1.8 m高的水车。这辆水车已经基本装配完成,只剩水斗了。段师傅小心翼翼地掀开盖着的塑料布,轻轻转了一下,水车便缓缓地转动了起来。
  段师傅一边给我们演示水车的制作过程,一边讲述其中的艰辛。
  兰州水车虽然是从南方引进来的,但却与南方的水车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兰州水车比较高大。由于兰州的地形因素,兰州水车一般都比较大,因此在此次申报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时,专门把段师傅掌握的这项技艺称为“兰州大水车制作技艺”。据段师傅介绍,兰州水车之所以被称为“大水车”,根本原因是比较高大,一般水车12 m左右,大的达到了20 m,有些水车甚至超过了20 m。这是兰州水车最引人瞩目的地方,也是一个难点。曾经有外地人仿制兰州水车,但制作出来却不能顺利运转,有些只在丰水期运转,而枯水期则不能用。相比之下,解放前兰州的水车,却充分利用黄河的落差,形成了一整套的水车建设体系。民间传说中段续当年为了制造水车曾经三下江南,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水车太大、转动不灵活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段师傅已经掌握了一套不传之秘。
  其次,兰州水车取材带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兰州水车制作的材料基本上都是黄河边生长的榆树、柳树、槐树等。
  第三,兰州水车有着非常独特的制作工艺,不仅整个水车构造巧妙,而且每个零部件的外形构造也达到了极致,尤其是水车的巷道充分考虑黄河水势能,结合水车的大小形成了测算形式,总结出来了“金盆卧鱼”等水车巷道设计模式。采访中段怡村老先生告诉记者,在解放前,兰州水车的制作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外形和零部件的制作设计,已经达到当时工艺条件的极致。
  
  易说难行传人难觅
  
  段师傅一边讲,一边给我们展示了他的制作技艺。段师傅的水车,全部用纯手工打造,整个水车上很少使用铁钉,几乎都是用传统工艺中的榫卯结构。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仅仅是水车水斗就采用了好几种办法,大小水斗各有特点,大的水斗采用了榫卯结构,再用传统的防渗材料处理;小的水斗则用整体掏挖,这样制作出来的水斗基本上杜绝了漏水,而且使用年限要长得多。
  段师傅的水车已经形成一整套的体系,同时也在外地创出了名声。他制作的水车系列从0.36 m~20 m都有,段师傅制作的最大的水车为8 m。2007年12月,江苏宿迁县专门来人到兰州请他制作了一轮直径大8 m的水车。而就在同时,内蒙古一位老人通过在兰州的亲戚希望段怡村老人为他制作一轮直径1 m的水车。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段怡村老人制作一轮水车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按照常理,他本不应承担那轮小水车,因为已经和江苏宿迁方面签订了协议,必须按时完成,为了满足那位内蒙古老人的愿望,他加班加点,制作出来了一轮小水车。
  随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兰州水车也走向了世界,许多人都喜欢各种各样的工艺水车,但对于段怡村老人而言,制作出能够浇灌田地的大水车仍然是他的愿望。
  在采访要结束时他说,这门大水车制作技艺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传承人的问题是首当其冲的,按照他和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他必须收一个徒弟,以便把这门传统技艺延续下去。可是,谁来当继承人呢?老人坦陈,现在他的水车基本上没有什么回报和收益,显然,没有收益是无法吸引现在的年轻人的。
  其次,困扰老人的问题是资金方面的问题。这些年来老人在水车技艺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仅申请了专利,而且也申请了商标,还有水车传承人的金字招牌。目前资金问题制约了他,段怡村老人说如果有一笔启动资金,他的水车制作就能走出小院,驶入黄河,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我们也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其他文献
十多年前,一部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人工智能》精准地描绘了人类技术文明的快速发展,令大批可提供服务的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并全面渗透到生活中的场景。如今,这样的科幻图景正在走入现实:从亚马逊仓库中自动装卸货物的机器人、富士康生产线装配零件的机器人、执行特殊危险任务的特种机器人及智能化军用无人机,各类用途的机器人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丰富的现实场景之中。  在中国,随着工业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智能化、互联
期刊
“北京二号”卫星是中英合作项目。由英国的萨里卫星技术公司研制,中国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则负责卫星在轨任务测控、卫星数据接收等运行管理,并组织数据产品的生产和相关服务的提供。据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二号”是国家核准的民用商业遥感卫星项目,已纳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   Weyl费米子被中国科学家发现  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研究员等率领的科
期刊
“济世灵丹千秋重,活人妙术万古传。”作为中医界妇科翘楚,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薪传近千年,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于2011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三晋大地上济世为民的“生生之学”。医乃仁术,仁者爱人,中医学肇自岐黄,贵为杏林一木的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近千年来,一直以医德仁术载誉中医妇科界,为百姓驱疾苦、谋健康,并在传、帮、带的有序承传体系中不断发扬壮大,继前人之艺,续后世千秋。本期传承,我
期刊
一面是传统的“招手叫车”,一面是新兴的“网络约车”。在过去的两年间,挟移动互联技术的“劲风”,“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多种网络约车丰富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收获服务好、价格低等赞誉的同时,网络约车也因为没资质、权责不清、缺乏监管的“野蛮生长”而遭遇多方质疑。然而,近期出台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却为其合法化带来了更多可能,“转正
期刊
北方的春天,乍暖还寒。这天天公作美,是出行的好天气。  这次要去的是忻州市热力有限公司,它是山西金邦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之一,归口管理单位为忻州市建设局。企业近几年刚刚成立,但发展迅速,已是金邦集团的招牌企业。    七个人傲立潮头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总人口约300万,其中非农业人口60余万。忻州古城至今已有将近1 800年的历史,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晋北锁钥”之称
期刊
西南大旱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中国西南五省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聚焦旱灾背后,是干旱暴露出对水利设施老化的隐忧和频繁的极端天气对人类发出的挑战。    双子机器人日本科学家4月3日推出一款以一名年轻女性为原型的仿真机器人——与原型如同双胞胎。“她”能够模仿人类多种表情和动作,几乎以假乱真。    3D报纸比利时体育报纸——《最后一小时体育报》近日推出了一期
期刊
他年轻时玩爵士、投身当代艺术、去印度学藏传佛教,直到30多岁才一心学陶,现已成为最能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民艺家。20多年来,他创作出的1?000多款生活器具呈现了“用之美”,他说:“我想去制作人们认为不起眼的东西,我唯一的信条就是把生活用具和现代美术不分界线地融入日常生活。”他就是日本手艺人——安藤雅信。  1992年,安藤雅信与同为民艺家的安藤明子结婚。从1998年开始,他们将一座百年日本古民居
期刊
妇科艺精 成宋而兴元  王氏始祖王厚先生,行医源于太原郡,北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率子孙迁居平遥东泉镇麦茭沟村。当时,在太原郡附近县署中平遥居住人口较多,而平遥东泉镇在古城的东南方向,是盛产中草药的地方,王氏为了采集中药之便利,才选定在这个风水宝地,该镇相距平遥古城约15千米,王厚也是从有记载以来首位王氏中医妇科的代表人物。王氏自此家传不断、名医辈出,并开创了三晋一带妇科之先河,是王氏妇科的形成初
期刊
王金权作为第二十八代代表性传承人,谨守祖训,从小便对祖国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目睹了广大农民贫病交加而又缺医少药的现状,更激发了他济世救人的志向。7岁开始熟读《药性赋》《医学三字经》,13岁起随父出诊行医、抄写处方,遍迹乡里,深得王氏妇科家传之道。18岁便能开始独立行医。此后,他边行医边学习,先后考入山西医学院中医专业、山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系统学习,1992年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深造专攻妇科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可是,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写诗,又写出了多少好诗呢?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可是,现在还有谁在读诗,还有多少人从内心里对诗心存敬意呢?  对于诗歌,我一向是喜爱的,曾经有两个厚的手抄本记录着喜欢的诗。至今,我还时不时诵读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它告诉我如何对待生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蔬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