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校园武术的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wyldgw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青少年实际需求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探析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校园武术的发展路径,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分析我国现有校园武术的训练与竞赛的开展情况,总结归纳武术运动发展的规律,分析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校园武术进行创新发展可利用的经验和借鉴价值。得出以下结果:我国校园武术训练基础环节薄弱;青少年武术竞赛项逐渐被边缘化;青少年校园武术后备人才缺乏。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加强训练理论的学习,提高青少年训练过程的规范性;借助“体教融合”平台契机,加强学校与武术运动的结合;重视体教融合,完善青少年武术竞赛制度。
  1 研究目的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文件,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从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到教育、体育部门整合学校比赛、U(年龄段)系列比赛;从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到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校园授课的途径等一系列措施,这份文件以系统性解决的思路,力促体教融合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用实际方法解决难题,打开新的局面。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青少年实际需求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探析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校园武术的发展路径。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上下载与我国校园武术开展现状分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去图书馆借阅许多与武术运动和体教融合有关的书籍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丰富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
  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法。分析我国现有校园武术的训练与竞赛的开展情况,总结归纳武术运动发展的规律,分析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校园武术进行创新发展可利用的经验和借鉴价值。
  2.3 实地考察法
  通过实地走访大连市青少年武术训练基地、大连市业余体校、辽师大附属第二中学等自己能够亲身去到的青少年武术训练场所,观察并分析出其中的规律,并与教练员进行交流学习。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校园武术训练基础环节薄弱
  在这前期进行训练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时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还没有完全发育。结合实际来看,很多体育老师或教练员为了追求训练效果,对拉动青少年训练的力量缺乏把握,甚至让青少年超负荷的运动训练中,这种情况会使青少年在超负荷运动中容易疲劳、对训练的积极性也大幅下降。因此,要想掌握正确的训练强度,不仅要避免青少年在训练中对身体造成伤害,还要确保青少年对武术运动的积极热情,掌握合理的训练方法,才能将青少年的训练效率极大化。
  青少年武术训练掌握基础训练知识的情况,对青少年武术训练效果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保障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效率,必须稳定进行青少年武术训练的基础训练。青少年武术训练理论丰富,训练合理,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从目前的青少年武术训练活动过程看,教练的基础知识不能向青少年深入传授,青少年在进行武术训练时缺乏规范性,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良好的训练效率,并可能导致青少年身体受伤的危险,因此,加强对青少年陆上训练的基础训练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3.2 青少年武术竞赛项逐渐被边缘化
  现代体育的丰富发展使得很多学生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变得多姿多彩。虽然青少年学生的运动意识越来越强,但是武术项目的技术性要求较高,过度强调竞赛,会普遍缺乏趣味性,而且很少有人会选择难度大、又枯燥的武术项目作为运动手段,这就使武术运动项目成为少数人才从事的运动项目,因而降低了學生参加武术运动竞赛的积极性。因此,青少年学生对武术运动的态度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兴趣、无了解﹑无接触。武术运动的主要运动方式逐渐被其他球类运动和健身运动所替代,基础性武术运动的地位越来越不显著。不少学生参加武术运动会都变成“情非所以”,相反,有一些天赋的学生,在武术比赛前哪怕是旁观者也不想参与。
  3.3 青少年校园武术后备人才缺乏
  武术体育事业的魅力在于追求卓越、勇于挑战、引领时尚、传承文明,体育如果没有武术运动,就会缺少了活力;武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虽然竞技武术运动发展较好,但大量研究表明,中国的武术经历了几代武术人的努力才仅有几个项目冲出了亚洲,这是中国武术界莫大的悲哀,也是中国武术界一直试图想要改变的现状。因此,经验训练也成为了中国武术运动训练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影响中国武术运动发展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尽管,中国武术运动协会每年都进行各个级别武术教练员的上岗培训,但是,真正能够提高的教练员有也没有几个。短期培训只能解决方法和手段问题,而长期培养才能解决训练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风格的形成问题。因此,大力发展中国青少年武术运动,致力于进行青少年武术后备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贯彻“健康第一”理念,整合体育与教育资源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是体育本身即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要推进体育教育融合,应从研究体育教育“不兼容”入手,找出问题,消除缺点。其中,至少有两个这样的观察层面:一个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体育教育不足,另一个以竞技体育为对象的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不足。今年教师节,在清华附中,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武术协会正式签署《关于青少年武术运动发展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进青少年武术运动竞赛、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武术教练员培训等体系建设。面向全体青少年的体育教育不足,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伤病风险高发就是一种表征。因此,将现有体育和教育系统的资源重新整合配置,对现有发展体系重新梳理建构,让全体学生在成长中都能置身于足够的体育教育环境之中,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
  4.2 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加强训练理论的学习,提高青少年训练过程的规范性
  要加强基础训练过程规范引导,就需要对技能的教学和训练的科学性引起重视。因此,在规范性指导上,教练员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对其制定出一套合适的教学模式。并需要针对性地对团队训练方式进行完善和合理地改进,从而形成一套适合青少年发展的训练体系。结合实际来看,进行引导的方式可以是规范性地为学生进示范动作的演练。示范动作训练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方法,教练员在对青少年进行示范动作的展示时,示范动作需要更直观、更标准、更正确,使青少年运动员更容易接受并模仿,从而使得青少年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地进行基础训练。
  4.3 借助“体教融合”平台契机,加强学校与武术运动的结合
  体育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最有力武器。新时代体教融合确立了青少年培养一体化发展的新方向,体教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从普遍意义上实现全方位人才的教育,培养复合型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改变人们对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刻板印象。
  武术运动与学校相结合既是包含专业武术运动员能够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学习的路径,还包括由学校自主筹建的学校武术运动代表队。这一方面学校为专业运动员提供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为专业运动员退役后进入社会打好了基础。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当在校内范围内选拔一些较有运动天赋和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组建自己的武术运动队并进行业余训练。
  5 结语
  体教融合是我国体育和教育转型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变革和战略任务,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体育强国战略的层次上,提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对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行动指南具有重要意义。在执行体育融合任务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深刻理解体教融合的新意义、新理念和新方法,还需要制定精细化的设计实施方案,通过体教融合,转变发展观念,充分发挥体育的培养人才的作用。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新时期,充分利用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历史契机,大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是时代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排球在我国的地位已变得更加明显。随着我国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排球比赛的胜利,排球在我国国民心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我国应该积极利用青年运动员作为中国排球发展的基础,不断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排球本身存在一定的对抗性,这就说明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好体育锻炼。因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些许不同,在体育锻炼的实施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通过多层次的力
期刊
羌族特色村寨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色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能对特色村寨体育旅游的发展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对羌族特色村寨体育旅游发展优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促进羌族特色村寨体育旅游的发展路径,旨在能通过资源的有效开发,提高羌族特色村寨体育旅游发展的整体效果。  羌族特色村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时间较长,并且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色体育文化,具备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
期刊
终身体育理念是现代文明应有的生活观念,也是对体育教育本质的阐释。终身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弥补高校体育教学中不足的地方,而且能帮学生获得独立的体育思想和学习意愿,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身体素质。本文基于高校体操教育在终身体育理念下的发展优势和现状,从学校体育的教学方向出发,得出有效可行的策略方案,以期对未来将终身体育理念融入高校体操教育实践中的创新路径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我国正在实施以培
期刊
基于分析大学体育课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成效。主要通过体育教师创设体育环境,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控制运动频率,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树立正确思想,实现身心并重,充分发挥出体育这门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借助体育运动去调节学生的不良心理情绪,真正舒缓学生的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从而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获得健康的心理。  在时代的不断进步及变化背景下,大学的体育教育日益的丰富、多样,但是
期刊
现阶段,随着国家对于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大众身体素质的重视,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也逐渐增强,为了使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得到持久有序地开展,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对体育课程内容及时地进行改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意识。本文通过对全民健身运动和高校体育教学开展情况的研究,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有效地参考。  在全民健身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需要高度重视育人教学,这样既能传授
期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体育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大学足球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但在大学足球训练,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足球训练的有效性,所以为了帮助运动员在训练中提高运动水平,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掌握更多的足球技巧,便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影响因素对高校足球运动训练有效性的影响。  1 高校足球训练创新方法探索与设想  1.1 逐渐提高教练员的指导水平  为了让高校足球运动的效果增强,便
期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重视高校体育的发展。体育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提升高校学生体育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与时俱进,革新体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新课程目标的需要,构建一个成熟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1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内容直接影响了体育课堂
期刊
高职体育教育要落实健康第一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升。这需要做好教育创新,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本篇文章围绕高职体育教育探讨,提供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路径。  新时期高职体育教学要将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始终以育人为根本,在这个目标框架下组织学生锻炼,在过程中进行健身,同时要培养人文素养和为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将各个方面统
期刊
篮球运动现已发展成为高校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可以让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巧和比赛战术,让学生彰显风采和个性,进而让学生通过运动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素养,发展和提升身体的力量、速度和敏锐度,同时还可以活跃校园气氛,丰富高校学生的课外生活。高校体育教师应该重视篮球教学方式方法,设置合理的游戏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使篮球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得到切实的提升,进而助推高校体
期刊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审美教育,能够发展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在开展审美教育时,如果教师没有选择有效的方式,可能会增强学生对审美教育的排斥度。因此,为了保证当前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选择在其他的学科中来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扩大审美教育的影响力。基于此,本文就以体育教学为例,论析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  体育和美育是五育中的两大重要组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