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首要环境,青少年时期又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性格,行为和习惯。家庭环境中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结构等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环境;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则越来越大,目前人们的心理健康情况是非常不乐观的。作为特殊群体的青少年,所面临的压力也是种类众多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直线的一个蜕变、转折、转型或转换最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压力,则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困惑和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问题。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中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是个体第一个接触并与其进行互动的环境,是青少年生活的首要环境,因此其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一、家庭生活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条件
家庭收入,父母素质和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是家庭条件的组成部分。据调查显示,高收入家庭,在满足孩子基本的物质生活的前提下,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更好的教育环境和精神与心理方面的支持。在这样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会比较自信,善于与人沟通和合作,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强。相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为孩子提供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少,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会出现落后的情况,容易出现性格自卑,社交能力比较弱,心里不平衡等现象。
一般而言,高收入家庭的父母素质相对会比较高,其所受的教育程度也比较高,除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环境外,他们会更加关注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能够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并能够利用经验引导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心理的发展会比较健康。反之,父母素质低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孩子的全面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家庭關系
家庭关系一般包括夫妻之间的关系和亲子之间的关系。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认知,表达内心情感,磨炼意志品格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夫妻关系三者达到平衡时,才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和谐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多为开朗乐观,乐于助人,善于表达。在不和谐家庭关系下成长的孩子,由于长期在争吵,冷战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其性格会变得缺乏安全感、孤独,时常忧虑和失落。吴念阳等人对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发现,在青少年家庭中至少存在一种不良的亲子关系占80%以上,不良类型的亲子关系容易产生烦躁、抑郁、攻击等等[1]。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未来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奠基石。家庭的教养方式是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家长管教和与孩子相处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形式,其类型分为权威性、专制型、放任型。
权威型教养方式是指在轻松、平等、民主和愉悦的家庭环境下,父母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既不过分放纵,也不强破专制。在权威性教养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一般与父母的关系较为亲密,心理健康,抗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强,很少出现自卑,抑郁等现象。
专制型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完全忽视孩子的想法,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忽视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交流。专制型家庭教养下的家庭环境,一般是不和谐,压抑和烦闷的。这种专制型教养方式会使孩子习惯依赖父母,遇到事情时听从父母的决定,没有自己的想法,并且经常感到怨愤和拘束,但也要表面服从。这样的孩子一般人际关系淡薄,冲突性格明显,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弱。
放任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几乎不会向孩子提出任何要求。放任型教养方式其表现形式一般表现为溺爱和忽视。部分父母只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对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尽力去满足,不注重对孩子的管教,过度的溺爱使孩子养成骄纵的性格,缺乏责任心,心理承受能力弱。还有一些父母完全不管教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在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一般对情感上的需求比较低,容易出现反社会心理和犯罪的现象。
三、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在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稳定的交流模式。其类型主要包括核心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不同的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核心家庭是指由父母双方和未满18周岁的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简单,没有复杂的亲属关系,家庭环境比较民主,父母双方一般比较乐于与孩子沟通交流,善于聆听孩子心理的声音,充分尊重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核心家庭长大的孩子,性格多为热情大方,阳光自信,能够很容易的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
单亲家庭是指与父亲或母亲单独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生活。A.Paettn等人通过对双亲家庭与单亲家庭青少年抑郁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单亲家庭青少年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倾向,且单亲父亲家庭的女孩抑郁程度更高[2]。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程度远不及在双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一方的爱,很容易出现性格缺陷,行为偏激,其性格多表现为冷漠,孤僻,懦弱等。
重组家庭是指与父母单独一方生活的青少年家庭,父母一方又重新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青少年与其生活在一起。青少年到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接触到新的成员关系,其中包括继父、继母、兄弟、姐妹等,无法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缺乏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排解心中的困惑与迷茫,导致性格出现暴躁,易怒,沉默寡言,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紧张。
结语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任何行为和言论都有可能影响到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结构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了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青少年的社会进程。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是复杂的,其中包括很多因素,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变量,也可以中间变量,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应以正确的角度去看待。在为子女营造良好的物质、经济基础的同时,要及时关注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轻松、愉悦、民主的家庭环境氛围,与孩子进行交流,聆听其心理真实的想法。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母更应该注重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孩子做榜样。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念阳,张东昀.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812-816.
[2]A.Patten, J.Christian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alifornia Adolescents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Support[J].Adolescent Health,1997(20):271-278.
作者简介:郑宇(1997-),女,汉族,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硕士,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赵晓明(1972-),男,汉族,吉林省四平市,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012)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环境;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则越来越大,目前人们的心理健康情况是非常不乐观的。作为特殊群体的青少年,所面临的压力也是种类众多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直线的一个蜕变、转折、转型或转换最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压力,则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困惑和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问题。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中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是个体第一个接触并与其进行互动的环境,是青少年生活的首要环境,因此其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一、家庭生活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条件
家庭收入,父母素质和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是家庭条件的组成部分。据调查显示,高收入家庭,在满足孩子基本的物质生活的前提下,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更好的教育环境和精神与心理方面的支持。在这样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会比较自信,善于与人沟通和合作,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强。相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为孩子提供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少,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会出现落后的情况,容易出现性格自卑,社交能力比较弱,心里不平衡等现象。
一般而言,高收入家庭的父母素质相对会比较高,其所受的教育程度也比较高,除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环境外,他们会更加关注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能够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并能够利用经验引导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心理的发展会比较健康。反之,父母素质低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孩子的全面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家庭關系
家庭关系一般包括夫妻之间的关系和亲子之间的关系。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认知,表达内心情感,磨炼意志品格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夫妻关系三者达到平衡时,才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和谐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多为开朗乐观,乐于助人,善于表达。在不和谐家庭关系下成长的孩子,由于长期在争吵,冷战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其性格会变得缺乏安全感、孤独,时常忧虑和失落。吴念阳等人对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发现,在青少年家庭中至少存在一种不良的亲子关系占80%以上,不良类型的亲子关系容易产生烦躁、抑郁、攻击等等[1]。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未来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奠基石。家庭的教养方式是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家长管教和与孩子相处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形式,其类型分为权威性、专制型、放任型。
权威型教养方式是指在轻松、平等、民主和愉悦的家庭环境下,父母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既不过分放纵,也不强破专制。在权威性教养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一般与父母的关系较为亲密,心理健康,抗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强,很少出现自卑,抑郁等现象。
专制型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完全忽视孩子的想法,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忽视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交流。专制型家庭教养下的家庭环境,一般是不和谐,压抑和烦闷的。这种专制型教养方式会使孩子习惯依赖父母,遇到事情时听从父母的决定,没有自己的想法,并且经常感到怨愤和拘束,但也要表面服从。这样的孩子一般人际关系淡薄,冲突性格明显,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弱。
放任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几乎不会向孩子提出任何要求。放任型教养方式其表现形式一般表现为溺爱和忽视。部分父母只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对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尽力去满足,不注重对孩子的管教,过度的溺爱使孩子养成骄纵的性格,缺乏责任心,心理承受能力弱。还有一些父母完全不管教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在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一般对情感上的需求比较低,容易出现反社会心理和犯罪的现象。
三、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在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稳定的交流模式。其类型主要包括核心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不同的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核心家庭是指由父母双方和未满18周岁的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简单,没有复杂的亲属关系,家庭环境比较民主,父母双方一般比较乐于与孩子沟通交流,善于聆听孩子心理的声音,充分尊重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核心家庭长大的孩子,性格多为热情大方,阳光自信,能够很容易的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
单亲家庭是指与父亲或母亲单独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生活。A.Paettn等人通过对双亲家庭与单亲家庭青少年抑郁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单亲家庭青少年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倾向,且单亲父亲家庭的女孩抑郁程度更高[2]。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程度远不及在双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一方的爱,很容易出现性格缺陷,行为偏激,其性格多表现为冷漠,孤僻,懦弱等。
重组家庭是指与父母单独一方生活的青少年家庭,父母一方又重新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青少年与其生活在一起。青少年到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接触到新的成员关系,其中包括继父、继母、兄弟、姐妹等,无法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缺乏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排解心中的困惑与迷茫,导致性格出现暴躁,易怒,沉默寡言,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紧张。
结语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任何行为和言论都有可能影响到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结构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了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青少年的社会进程。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是复杂的,其中包括很多因素,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变量,也可以中间变量,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应以正确的角度去看待。在为子女营造良好的物质、经济基础的同时,要及时关注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轻松、愉悦、民主的家庭环境氛围,与孩子进行交流,聆听其心理真实的想法。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母更应该注重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孩子做榜样。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念阳,张东昀.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812-816.
[2]A.Patten, J.Christian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alifornia Adolescents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Support[J].Adolescent Health,1997(20):271-278.
作者简介:郑宇(1997-),女,汉族,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硕士,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赵晓明(1972-),男,汉族,吉林省四平市,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