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内伤杂病有讲究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刘景源,40多年来从未脱离临床。他认为临床是中医的生命之根本和力量之源泉。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好医生”的三大标准:“精诚”——他道德水准高,为人善良;“精艺”——他医术高,诊疗有特色;“精心”——他对病人的态度好,责任心强。他在中医治疗内伤杂病、治疗眩晕方面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
  对医学科学有足够的敬畏
  刘景源教授说:“我走上中医之路,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父母都是教师,从小教我背诵古诗词、读古文,所以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历史。文、史、哲相通,所以上中学时,我觉得中医学哲理性强,有时尝试着看中医书籍,逐渐地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就毅然报考了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期间我每天坚持跑两万多米,以培养自己的毅力和耐力。大三后,我多次跟随老师下乡巡诊。当时很多患者无钱治病,忍成了大病才来就医。为此,我们跟当地的乡村医生一起去山上采药,自己配方,用验、便、廉的方法给病人治病,比如用花椒煮水或用食醋治疗胆道蛔虫……”
  “1969年,我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一直没有放弃临床。40多年来,我的体会是既要有过硬的技术,又要有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把病人的疾病治疗好。中医讲大医精诚,要有仁爱之心,把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要有强烈的同情心、责任心,这是每个医生应当具备的最基本标准。如今,子承父业,我的儿子也从事中医工作,他也是我的徒弟。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他能认真读书,好好做人。虽然今天医学科学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诊断不清、不能治的病还有很多,希望他们这一代人能对医学科学有足够的敬畏,要有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他说。
  刘景源教授曾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那段日子犹如昨日。他说,那次地震使他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真正领悟到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真谛。
  “1976年7月底,我在距唐山市较近的卢龙县医院带学生实习,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当时,我看到有很多的伤员遭受痛苦,非常痛心。我也目睹了在党组织领导下的抗震救灾工作,那时虽然伤员多、医护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医疗条件差,工作难度大,面临许多困难,但医护人员们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一直坚守在医疗点,度过了一个个日日夜夜……古人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但是由于预防措施得力,唐山大地震后并没有爆发传染病,这也使我充分地认识到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我之所以进入温病学领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我开始钻研多种感染性疾病,当然也包括各种传染病的辨证论治方法。40多年来,在继承前人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刘教授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他认为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侵袭人体,导致正邪相争;内伤发热的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在治疗上,外感发热以祛邪为主,邪去则热退;内伤发热以调理气血阴阳平衡为法,阴平阳秘则正安……刘教授介绍,近年来中医药学在参与治疗突发的新型传染病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内伤杂病治疗的“三因制宜”、“四诊合参”
  刘景源教授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域、不同体质的人,遣方用药应当有所区别。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痰饮水湿类病变趋多。这类病人因痰饮水湿郁阻,气血运行障碍,清阳不升,往往见形体倦怠,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如果诊为虚证,则越补越滞,反成胶着难解之势,应当用分消走泄法祛除痰饮水湿,浊气去则清阳自升。如果邪去而正气未复,可再议补益气血,切不可率进补益之品。临床有不少便秘患者,自述“大便干燥”,而屡投泻下或滋阴润下之品竟然罔效。细询之,多为“初头硬”而后溏滞。这类病人既非大肠燥热,又非大肠津亏,而是湿滞大肠以致大便黏滞不下,用分消走泄法祛湿行气,则腑气自通。还有不少人有一种误解,动不动就认为自己“肾虚”,其实在临床中肾虚者并不多见,反而是因误用壅补而变证丛生者屡见不鲜。
  近年来,因工作压力、紧张劳累、人际关系等因素,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进而导致心肝火旺者并不少见。临床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各种检查也没有异常发现,多诊为“亚健康”状态。这类病人,介于病与非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病态,其中尤以长期失眠者最为难治,投以养心安神类药物往往疗效不佳,而逍遥散、黄连阿胶汤类方剂加减则每多获效。中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强调辨证论治,这是尽人皆知的老生常谈,但真正的具体运用却并不简单,必须做到“四诊合参”,详审病情于毫厘之间,才能真正辨清症候,论治有据。刘教授说,要达到这种水平,必须多临床,勤思考,更要精读经典,以理论指导临床,这是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要终生为之奋斗的方向。
  中医治“眩晕”有5大疗法
  刘景源教授介绍,中医学中的“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觉旋转运动。“眩晕”发作时的特征常常是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运动,轻者闭目即止,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耳鸣,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
  病因虽有多种,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痰、瘀扰乱清空。本病位在头,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易于上扰头目,发为眩晕。朱丹溪说:“无痰则不作眩。”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虚则气血内亏,清窍失养;失运则痰湿中阻,风阳夹痰上扰,发为眩晕。《医学正传》还有“眩晕者,中风之渐也”的记载,提出了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中医对眩晕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证治疗一
  (1)肝阳上亢——症状有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失眠多梦,口苦易怒,重者见肢麻、震颤,恶心呕吐等。其治疗,轻者用平肝潜阳法,重者用镇肝熄风法,方用“天麻钩藤饮”或“镇肝熄风汤”加减。常用的中药有:天麻、钩藤、川牛膝、益母草、黄芩、决明子、茺蔚子、石决明、生牡蛎、磁石等。
  (2)痰湿中阻——症状有眩晕,头重如蒙,或视物旋转,胸闷,恶心纳差,痰多,嗜睡等。治疗用化痰祛湿法,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常用的中药有:半夏、白术、天麻、橘红、茯苓、甘草等。
  (3)气血亏虚——症状有眩晕,劳累后加重,神疲气短,心悸少寐,面色苍白等。治疗用补益气血法,方用“归脾汤”加减。常用的中药有:人参(或党参)、黄芪、当归、白术、茯神、白芍、熟地黄等。
  (4)肝肾阴虚——症状有眩晕,耳鸣,健忘,精神萎靡,少寐多梦,两目干涩等。治疗用滋养肝肾法,方用“左归饮”加减。常用的中药有:山药、熟地、山萸肉、枸杞子、怀牛膝、龟板胶等。
  (5)瘀血内阻—症状有眩晕,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疲倦乏力等。治疗用活血化瘀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的中药有: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柴胡、川芎、怀牛膝等。生活中如何摆脱“眩晕”的困扰
  对于“眩晕”的预防,刘景源教授在“饮食调养”、“精神调养”、“休息起居”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眩晕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宜,如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肉、油炸食品、酒类、辣椒等,患高血压病的人更应当慎食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晕症的急性发作期,应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眩晕病人的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平时要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保持情绪稳定。在眩晕的急性发作期一是要卧床休息,二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充分休息或充足睡眠后,其症状往往可以减轻或消失。
其他文献
身为一位广为观众熟知的女演员,最近岳秀清“红艳艳”地端坐两位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士中间——一位是“金鸡”奖影帝、一位即将出国深造,而且两人同为黑白搭配。这个不可多得的三口之家究竟珍藏着哪些“甜蜜蜜”呢?  谈起“家有老大”这个敏感话题,帅气的儿子毫不犹豫地爆料:“大事我爸管!剩下的事我妈负责。”吴刚显得十分坦然:“我老觉得我应该是老大。”而岳秀清却和父子俩意见不一:“对我来说,我们家老大应该是我儿子
期刊
笑有什么不好?但在近日播出的央视《新闻1+1》节目中,来自中国社科院的嘉宾唐钧教授,就因为在节目上解读两起民工冻死事件时面带笑容,被网友批为“冷血无情”。之后唐钧表示,自己面相就是如此,自己脸上的笑与对待此事的态度并无关系,“我们在谈论政策,并不是在谈论民工的死”。他表示,做节目当晚他回到家中,看到了网上的指责声,并于当晚发布微博道歉,“如果我的‘笑’伤害了你,我表示真诚的道歉。”14日早上,唐钧
期刊
一个正常弯曲的颈椎,如同一条富有弹性的扁担。当脊椎结构异常,扁担歪了、拧了或者太直了,都无法正常工作,会引发各种问题。当脊椎出现侧弯、直立、反张、弯曲过度导致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时,需要“正本清源”——找找脊椎的问题。中美脊骨神经医师学会会长、美国脊柱矫正医学博士董安立告诉记者。  董立安博士讲:可以说脊椎病无处不在,只是有些人症状不明显或不严重,不影响正常生活。比如,经常坐办公室的人来说,比较容
期刊
本报讯 为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20周年,33集电视剧《刘伯承元帅》从12月19日起登陆CCTV-1黄金档。该剧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等牵头组织拍摄,今年3月在重庆开县开机。全剧从刘帅早年人伍写到其担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为止,展现了其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业绩,这也是刘伯承光辉的一生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完整地搬上荧屏。  再现元帅传奇一生  刘伯承元帅是我党我军重
期刊
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周继朴大夫指出:隆冬时节,干燥的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在中老年人群中,特别是两种表现为以咳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比较常见,应注意积极预防和治疗。  寒冷季节,两种咳喘易高发  周继朴大夫说: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因为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所以在冬春季更易高发。  1 哮喘多在幼年发病,夜间发作明显。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危
期刊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80岁了。不知现在80岁的人,有几位能拿出自己5岁时的照片。我于1933年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出生在北京一个中医世家。在我5岁那年,即1938年,我父亲领我去一家照相馆照了张相,你们看这张照片(图1)像我吗?如今照片里的小姑娘,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了(图4)。  12岁的时候,我考上了北京市立第一女子中学。现在我仍记得,每天我骑着一辆除了车铃不响其他部位都响的破自行车,从宣武区
期刊
本报讯 蛇年伊始,荧屏再度迎来大剧恶战。BTV影视频道这次主打谍战牌,由于震,阿朵,陈楚翰等共同主演的谍战年代戏《专列一号》将于2月23日隆重开播。该剧讲述的是1949年10月,新中国的几百个科学家准备去苏联学习科学技术,海外某敌特组织纠集一批亡命之徒,欲炸毁列车,阻挠此次行动。为了确保专列的安全,安保部队的优秀特工乔长军与警员盖振海分别打人敌特内部并与敌特们展开了斗志斗勇的较量。  于震“卧底英
期刊
本报讯 蛇年开年大戏《乡6》在江苏、辽宁、天津、山东、黑龙江五大卫视播出后,屡创收视奇迹,几乎霸占了春节期间的电视荧屏。对此,本山传媒副总裁刘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市场决定我们拍什么戏。《乡6》的收视率遥遥领先,所以我们今年会继续《乡7》的拍摄。”记者了解到,《乡7》的剧本依旧由张继操刀,目前已进入筹备工作。而《乡6》剧情中,随着王大拿破产,本山戏份大增;在《乡7》中,本山是继续“男一号”之路
期刊
《新白娘子传奇》、86版《两游记》、《亮剑》、《还珠格格》等电视剧都是寒假荧屏的常客,有些播了几千次。这个纪录还在不断被刷新。其中《亮剑》一部剧就被曝重播了3000次。目前某网站公布电视剧重播榜,86版《西游记》至今已被重播超过2000次,《亮剑》仅5年就重播了3000多次,湖南卫视曾经一年就重播了《还珠格格》13次。《家有儿女》、《喜羊羊与灰太狼》、《武林外传》、《王子变青蛙》、《浪漫满屋》,港
期刊
最近,天气比往年寒冷许多,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着实有点冻人!常常会听到一些女性朋友说:“我的手脚怎么总是冷冰冰的。”女性手脚冰凉的原因是什么?会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样改善手脚冰凉的情况?据中医专家介绍,有54%的女性都有发冷的现象。下面告诉那些在冬季爱手脚冰凉的人一些缓解手脚冰凉的方法。  缓解招数一:勤运动、勤甩手  建议容易手脚冰凉的朋友一早起来做做运动,健走是最佳选择,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