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成为新时代高素质的人才,是幼儿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和任务。
自信心的确立,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做父母的在这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七点建议:
1.父母要爱孩子,尊重他,这样他就会感到自己的价值。
2.不要在别人面前讲孩子的缺点,因为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由此可能会养成自暴自弃的习惯。
3.当孩子感到困难和苦恼时,应帮助孩子找到长处,这样,某些方面的不足就会以另一方面的特长来补偿,达到平衡。
4.帮助孩子分析他的优势。引导孩子向最可能成功的方面努力。
5.惩罚孩子时也要注意场合,特别注意在外人面前不要批评和惩罚孩子。
6.和教师交流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对那些尽了很大努力,还有差距的孩子,应适当降低要求。
7.避免过分保护。要使孩子成为有自信心的人,就应在孩子儿时加以培养。溺爱孩子会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显得力不从心。
具体来说该怎么样才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一、赏识和信任,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一些家长和老师的错误教育态度和行为,导致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粗暴和严厉,使幼儿在胆怯中失去了自信;讽刺和挖苦,使幼儿在自卑中失去了自信;冷漠和厌烦,使幼儿在失望中失去了自信;偏爱和歧视,使幼儿在愤恨中失去了自信;戏弄和欺骗,使幼儿在屈辱中失去了自信;批评和训斥,使幼儿在羞愧中失去了自信;溺爱和娇惯,使幼儿在懦弱中失去了自信等等。
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等都是给予幼儿的信任和支持,教师还应相信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相信”本身就是能带给孩子力量,让他们能有自信地做事,同时还要不吝啬地说:“你真聪明、你真行、你好棒”之类的话,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关怀与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中,支持的话语中树立自信。
二、体验成功,表扬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现代情绪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越多,期望值越低,自信心越弱,对好胜心强,意志力差,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再次尝试的愿望。这是儿童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所以每当孩子完成一步我们可以适当予鼓励,逐步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然而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有限,有的事情他们再怎么努力也暂时做不到,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勉强孩子,适当的时候还要帮他一把,这样则会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不至于给他们造成心理的阴影。
所以教师应分析每个幼儿发展的特点帮助幼儿获得成功,这样不仅对幼儿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应适当创造条件让幼儿获得成功并及时、恰当地加以肯定和鼓励,满足自尊心,客服自卑感,建立自信心,还要善于倾听他的意见,尊重他的合理要求,信任他们实行自己的力量,自我评价就高,自信心增強了。
三、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指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并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幼儿来说,自信心是奋力拼搏的精神支柱,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是幼儿必须具有的良好心理素质。早期的心理训练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尤为重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其一生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的目标,使幼儿能感受到实现目标后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其次,我们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可以采用表扬、鼓励、肯定的词语来帮助幼儿保持自信。
四、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一个在游戏中总做不好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会减少自信心,并由此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会越是不自信,形成恶性循环。成人应通过帮助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做的事来消除这种恶性循环。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
总之,自信心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奠基石,是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探索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使他们成为有足够勇气和充满自信的人。
自信心的确立,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做父母的在这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七点建议:
1.父母要爱孩子,尊重他,这样他就会感到自己的价值。
2.不要在别人面前讲孩子的缺点,因为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由此可能会养成自暴自弃的习惯。
3.当孩子感到困难和苦恼时,应帮助孩子找到长处,这样,某些方面的不足就会以另一方面的特长来补偿,达到平衡。
4.帮助孩子分析他的优势。引导孩子向最可能成功的方面努力。
5.惩罚孩子时也要注意场合,特别注意在外人面前不要批评和惩罚孩子。
6.和教师交流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对那些尽了很大努力,还有差距的孩子,应适当降低要求。
7.避免过分保护。要使孩子成为有自信心的人,就应在孩子儿时加以培养。溺爱孩子会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显得力不从心。
具体来说该怎么样才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一、赏识和信任,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一些家长和老师的错误教育态度和行为,导致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粗暴和严厉,使幼儿在胆怯中失去了自信;讽刺和挖苦,使幼儿在自卑中失去了自信;冷漠和厌烦,使幼儿在失望中失去了自信;偏爱和歧视,使幼儿在愤恨中失去了自信;戏弄和欺骗,使幼儿在屈辱中失去了自信;批评和训斥,使幼儿在羞愧中失去了自信;溺爱和娇惯,使幼儿在懦弱中失去了自信等等。
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等都是给予幼儿的信任和支持,教师还应相信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相信”本身就是能带给孩子力量,让他们能有自信地做事,同时还要不吝啬地说:“你真聪明、你真行、你好棒”之类的话,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关怀与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中,支持的话语中树立自信。
二、体验成功,表扬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现代情绪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越多,期望值越低,自信心越弱,对好胜心强,意志力差,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再次尝试的愿望。这是儿童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所以每当孩子完成一步我们可以适当予鼓励,逐步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然而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有限,有的事情他们再怎么努力也暂时做不到,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勉强孩子,适当的时候还要帮他一把,这样则会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不至于给他们造成心理的阴影。
所以教师应分析每个幼儿发展的特点帮助幼儿获得成功,这样不仅对幼儿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应适当创造条件让幼儿获得成功并及时、恰当地加以肯定和鼓励,满足自尊心,客服自卑感,建立自信心,还要善于倾听他的意见,尊重他的合理要求,信任他们实行自己的力量,自我评价就高,自信心增強了。
三、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指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并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幼儿来说,自信心是奋力拼搏的精神支柱,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是幼儿必须具有的良好心理素质。早期的心理训练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尤为重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其一生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的目标,使幼儿能感受到实现目标后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其次,我们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可以采用表扬、鼓励、肯定的词语来帮助幼儿保持自信。
四、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一个在游戏中总做不好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会减少自信心,并由此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会越是不自信,形成恶性循环。成人应通过帮助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做的事来消除这种恶性循环。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
总之,自信心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奠基石,是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探索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使他们成为有足够勇气和充满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