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常在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ergh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次听到先生的名字,是在石中英老师的“教育学原理”课堂上,那是2001年的春天,我读大一。“我的老师黄济先生”是石老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讲到某个教育概念或教育问题的时候,黄济先生的观点会被引用;讲到为学为人之道时,黄济先生的事迹则会被拿来做例证。十几年过去,石老师那自豪而仰慕的语气,仍然清晰地印在记忆里。当时就想,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能有这样神奇的魅力,赢得学生如此的敬仰?后来读过先生的《教育哲学通论》,听过先生的学术讲座,先生的思想、形象渐渐清晰具体起来,学识渊博,温良谦和,兼大师之才与君子之风——那时的我并没有想到,作为晚辈的我能如此幸运,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先生,更没有想到,能得到先生的亲自指导,真切地感受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2006年,还在读硕士的我开始在《中国教师》杂志兼职做编辑,彼时黄济先生正在杂志上开设“古典文化专栏”,向广大教师系统地讲解中国古典文化典籍。专栏稿件的相关事宜,是先生亲自来杂志社跟张瑞芳老师沟通,一开始我觉得很奇怪,后来知道那是先生的坚持,再后来也知道了,这是先生一贯的作风。先生的稿子每次都是骑着那辆“著名”的小三轮车亲自送到编辑部来,但是每次都不会匆匆来去,只要有机会,都会坐下来跟杂志社的编辑和工作人员聊几句,问问学业,谈谈工作,更多时候会从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问题出发引申开去,纵横中外,勾连古今,话题从教育到文化、时事都有。先生国学功底极深,记性也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讲解又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毫无说教感。记得有一次,先生因为刚写了关于《易经》的稿子,就在办公室给我们讲起了易经八卦。这个话题太深奥,知识储备不足如我辈一开始听得云山雾罩但又不敢吱声。先生看出了我们的不解,微微一笑,停下来从头讲起,在纸上边讲边画,结合自然现象、日常生活,把玄奥的知识融入大家熟悉的生活场景。这下我们都听懂了,隔壁办公室的美编、发行人员也都跑过来,听得津津有味,还拿出本子记下来,说要回去讲给孩子听。先生非常开心。于我们,这是一次珍贵的学习经历;而于先生,这只是他几十年教育生涯的一种习惯,所到之处皆为课堂,教授知识,传播文化,启迪思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现在回忆起那一屋子人围着先生听讲的场景,那不就是孔子理想中的“春风沂水”吗?
  200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北京师范大学与人民出版社合作策划编写“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教育纪实”一书,由顾明远先生任主编,副主编是我攻读博士学位的导师刘复兴老师,刘老师让我做项目秘书,负责编写、出版事务的协调、联络工作。黄济先生是新中国教育理论的重要开拓者,也是在“文化大革命”后为恢复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关键人物,“重建教育科学”一章的内容由先生撰写最为合适不过。先生不但一口答应参与编写,更是全力支持,几次工作会议都全程出席。会议上不但认真准备发言,提出宝贵的意见,还认真做笔记,谦虚地请其他老师提意见,而这些老师很多都是先生的学生乃至再传弟子。
  考虑到先生年事已高,刘老师安排我协助黄济先生做些搜集资料的工作,因此有机会跟先生有了更多的交往。2008年春夏之际撰写书稿的几个月里,差不多一周两三次,下午两三点钟,我在先生楼下按响门铃,走上楼梯,刚到门口,就会听到先生热情的招呼:“小王同志,你来了!”然后会亲自拿出干果、点心,解释说这是哪个学生、朋友看望他带来的,那是他自己在超市、小区门口买来的,笑眯眯地看着我品尝,让我想起家里的老祖母,每次放假回家,就是这样,搬出家里所有好吃好喝的,看着你吃下去才满足。而这之于黄先生,除了对于晚辈的疼爱之外,还是一种待人之礼: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年龄,先生都谦恭和善,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学生。先生待人礼数周全,又不肯麻烦别人。他的家里十分简朴,书房满满的都是书,书架已经发黄,很有些年头了,卧室里也堆满了书。书架很高,屋内空间又十分狭窄,每次先生找书,看着他瘦小的身躯在书架间腾挪,我都很担心想要帮忙,但先生总是说:“你不知道书都在哪里,我熟悉,我来找。”只有放在书架顶层不方便拿的时候,才会让我帮忙,并客气地说:“谢谢你。”工作时,时常会听到从另一间卧室传来的呻吟声,开始时我很诧异,后来才知道那是先生的夫人周老师(先生一直让我这么称呼),已卧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先生和一个阿姨照顾。
  先生虽已年届九旬,记忆力却非常好。几十年前的事情,人物、时间、地点等相关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虽是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但先生的思维并不拘泥于三十年。先生认为,重建教育科学,是建立在我国教育科学百年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的,因此有必要回顾教育科学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先生提出,教育学科的重建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清末民初的引进创建,到全国解放后的全面学苏和“文革”中的大破坏,再到改革开放后的重建和大发展。先生对当前教育学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也十分关注,认为教育学科的研究应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在研究中,要注意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研究与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关系。随着先生的讲述和回忆,整个中国教育学科建设的曲折历程在我眼前清晰起来,令我对于自己学习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先生讲起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文革”期间的轶事,乃至追溯新中国成立前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均能联系西方教育学和哲学的发展,妙趣横生,听来真是如沐春风。先生讲起某个问题,需要核对某个细节,常常会翻好几本书,甚至求教其他先生。一开始先生自己写出了一个完整的提纲,然后跟我“讨论”。我虽从本科开始学习教育学近十年,对于先生讲到的许多问题,并不能完全消化,所以说是“讨论”,更多的时候是我听先生讲述。我跟不上先生的思路,先生并不责怪,一边继续给我讲课,一边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路,修改原来的提纲。而在先生的启发下,我的思路也渐渐打开,能够帮助补充完善一些材料了。我提出的建议,不管有没有道理,先生都欣然接受,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一开始的提纲,先生都是亲自写出来,然后由我打印出来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后面篇幅渐长,每一稿上先生仍会写满修改意见,有时甚至会附上几页纸的补充材料。这章书稿的内容从提纲到初稿再到定稿,前前后后改了有十几稿。最后限于篇幅,很多历史细节与先生的观点并没有完全体现在书里。学莫便乎近其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有循循善诱的教育艺术。那些手稿,我打印完后先生都要拿回去,继续完善;而那些写满先生密密麻麻修订意见的打印稿,我则保存了下来,这珍贵的手稿,是永远的纪念。   在书稿写作中,我只是做了些协助工作,但在完稿后,先生却坚持署上我的名字,真是受宠若惊,诚惶诚恐。书出版后,先生要把稿费的大部分给我,我觉不妥,又拗不过先生,就悄悄地夹在书里想给先生留下,没想到很快被先生发现——先生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又给了我。那本书2010年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3年又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11年6月,我去给先生送奖金,告诉先生,我回到北师大做博士后了。先生很高兴,鼓励我好好做研究。先生不但把奖金全都给了我,还送了我一本新出的《国学十讲》,并且工工整整地题款,请我“指正”。
  最近几年里,很多次想去拜望先生,却从未成行,始终不敢、也不忍,总觉得去打扰先生是一种罪过。虽然知道如果上门请教,先生一定会欢迎,并给予指导和鼓励。总是看到先生不断地出新书,先生对某个教育热点话题发表文章,总是听到熟悉的老师讲,先生还有一系列的写作计划,先生的计划已经列到了多少年之后……亲眼目睹先生对待学术的认真态度,深知那一字一句耗费了先生多少心血,对于一个耄耋之年、经历过几十年坎坷动荡的老人来说,时间是多么的宝贵。难以想象,先生在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伴的间隙,完成一字一句,要克服多少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对于先生的了解愈多,愈感觉到先生精神的可贵与难得。我们能看到的是先生的平易近人,谦和恭谨,而先生一生大痛不言,大爱无疆,平易如水,厚重如山,人格学问境界之高之深,非常人所能体会,更不敢妄言企及。余生也晚,以我浅薄的阅历与驽钝的悟性,隔着整整一个甲子的时空,只能高山仰止。如今先生去了,我深深地遗憾;但是先生留下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永远感动激励着我——这应该也正是先生所期望的。
  在黄济先生追思堂里,翻看着先生的一部部手稿,研读着书稿上工整有力的字迹,看着遗像上的先生一如从前慈祥地注视着我们,仿佛先生还在身边,仿佛下一刻,先生就会微笑着推开英东楼哪个办公室的门,说,小王同志,你好。在灵堂里,看着先生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与先生有关的往事一一在脑海里浮现,那一刻竟然觉得出奇的平静而心安。是的,这就是先生给我的感觉一一先生一直在我们身边,有先生在我们就觉得有所依赖,可以安心。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先生历经山河变幻,岁月无常,始终从容淡定,质朴真诚,以慈爱温和的笑容面对世事,以智慧仁爱之心呵护晚辈,提携后进。是先生让我相信人格的力量,是先生让我相信长者的存在。先生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传递给我们信仰并坚持真理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与追求美好未来的力量。
  黄济先生九十岁诞辰的时候,学生亲友们提出“知者不惑,仁者无忧”,这正是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专注治学,孜孜以求,淡泊功利,超脱达观。作为一个后辈晚生,我想说:长者常在——这不仅是先生给予我们的温暖与关爱,更是先生传达给我们的对于这个世界的信心。在师大学习、工作、生活凡十三年,细细想来先生的影响伴随始终。能够得遇先生受其教诲何其幸运,先生的人格精神潜移默化,永远指引着我,警策着我,应该在今天这个时代安身立命,怎样去为人、为学、为师。
  (作者系郑州大学教育系讲师)
  (责任编辑:林静)
其他文献
最美校园培育现代绅士淑女  在四川省成都金堂市有一个国家AAA级景区,步入景区可见宏伟的亚特兰蒂斯风格弧形大楼,高耸的尖屋顶,辉煌的琉璃坡屋面,雍容华贵的红砖,大气沉稳的石材,闪着金光的条形窗,爬满藤蔓的墙面,炫彩灯光点亮的梦幻校园,世界哲学、艺术大师群雕、时尚前沿的校园步行街……这个占地500亩、耗资10亿元修建、2013年正式启用的景区,就是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下文简称“西航”)的新校区:四
《中国教师》:蔡老师您好!首先想请您谈谈酒店管理专业有什么特色?  蔡洪胜:首先,酒店管理专业是可以直接对应行业、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也就是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有一个明确的工作岗位。现在我们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直接对应的是北京或者全国各地的饭店或酒店。另外,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要具备语言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沟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比较好的理
张有国 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乡文沧村德斯立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教龄36年。澜沧江畔,他坚守了整整36个春秋,只为17岁时的一句承诺:让更多的娃娃走出大山。他省吃俭用,以校为家,用半生的辛勤工作践行自己的诺言。曾获中国名师联盟希望工程园丁奖、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我所在的这个地方十分偏僻,十分穷困,没什么人有文化,百姓靠种植玉米为生。17岁毕业以
数学学科严谨的结构、简洁的形式以及绝妙的变化,使其成为一门极具魅力的自然学科,也吸引着无数的数学爱好者对其不断地学习和钻研。然而,目前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  1.依赖心理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动力,总是认为教师可以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就会加强,失去了学习的
本刊讯 2016年9月7日上午,庆祝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暨2016·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安徽省芜湖市开幕,论坛主题为“ 教师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论坛由民进中央主办,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安徽师范大学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教师代表、民进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民进地方组织代表、安徽师范大学师生代表800余人参加了论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并讲话。她指出,在我
从学习教育学的时候起,笔者就一直在设想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算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者才能称得上是教育家。在教育史学的书籍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个被称为教育家的名字,但史书上记载的主要是这些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并未直言他们的哪个或者哪些思想与实践造就其成了著名的教育家。总体而言,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就是教育家,只是知道哪些人被世人称为教育家。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教育家,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价值。《论语》
春节期间火了“中国诗词大会”。这次诗词大会,激起了一些文人对当下传统诗词边缘化的焦虑。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师认为,武亦姝的走红反而说明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尴尬。他们举例说,有学生5次找到他们质问为什么要背这么多的古诗词。  教书25年,我也同样感慨学生不重视语文。比如,让我的学生背古诗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北京市2014年高考的背诵默写分数只有三分,结果第二年北京市相当多的考生放弃背诵古诗文,理由
一、问题的提出  1.从充分挖掘绘本教育元素的角度出发  众所周知,一本好的绘本,隐藏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元素。那么如何挖掘绘本中的教育元素,并且以一种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传达给他们是我们在绘本阅读中碰到的棘手的问题。一般来说,绘本的美术和语言,是幼儿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来感知和接受的,也是教师们能够挖掘和很好把握的。但是绘本的角色、场景、动作、对话、文字、心理活动、情感等教育元素,就需要有一个孩子们感兴
编者按  瓦西里·亞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卓越的教育家、教师。他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7岁开始投身教育工作。从1948年起至去世,他担任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帕夫雷什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但在32年的教育生涯中,他持之以恒地探索,孜孜不倦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2018年是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
初读《致青年教师》一书,我为其中丰富生动的教育故事所吸引,如饥似渴;再读此书,作者对教育鞭辟入里的思考和观点,令我神清气爽;三读此书,我在心灵深处不断地叩问自己,作为青年人,我是如何做教师和做教育的?  教育是项“慢”的艺术  吴非老师在书中反复提及这样一个观点:教育是项“慢”的艺术!他劝诫教师:“不要急!”是的,做教育急不得,学生的成长、教学的推进、教师的发展都需要一个积累、历练和摸索的过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