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吸引教育”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引教育”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它强调教师施教的民主化、师生交往的平等化、课堂教学的形象化。强调要让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使教师成为“最具魅力”的人,使学校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场所,从而完成教育目标。“吸引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青睐。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加强“吸引教育”的学习,更要善于应用“吸引教育”。作为影响“吸引教育”实施的关键因素的教师个体,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最具魅力”的人,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形成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吸引
  
  “吸引教育”认为:教育应该是合作、配合的过程。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因此,面对这样一群富有活力的孩子,面对一双双充满希望,充满期待的眼睛,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只有“因材施教”、“以爱施教”,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之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营造师生间彼此沟通,心心相印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对自己产生热爱之情。开学的第一堂语文课,我详细地介绍了自已的兴趣、爱好,并表示愿意成为他们知心的朋友。或许是年龄差距小,他们经常找我谈困惑,谈理想谈人生。我积极地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为他们的成功喝彩。其实,这是一种感情投资,不知不觉中一种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形成。随着这种关系的形成和日益巩固,信任的目光便会充满学生的双眼,学生便会对忙碌的教师敞开心扉。作为教育者,教师就凭这种信任、这种依恋紧紧地把学生“吸引”在自己身边。作为受教育的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这种感情带入其学习过程中,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使学习成为自己愿意做且乐于做的事情。
  
  二、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形成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吸引
  
  有位学者说得好:“教师要面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宝藏。”作为语文教师,这方面的要求似乎更高。我们不仅得具备广博的语言知识、深厚的文学修养,还应掌握一定相应学科的文化知识;在诗歌教学时能整段乃至全篇的背诵,文学典故随手拈来、运用自如;在作文教学时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快速写出下水作文;在谈到时事政治时能慷慨激昂、妙语连珠、观点鲜明……这些无疑都会对学生造成一种“吸引”。我清楚地记得在讲授有关句子的语法成分时,我从他们知道的英语句式导入,当我用流畅的英文讲完一句话时,他们投来敬佩的目光。已掌握的英语语法知识,使他们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知识”让我的腰板挺得更直,它让我的学生为之着迷!
  
  三、在展示新型教师形象的过程中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气质”吸引
  
  教师气质是教师人格和个性的外化,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聪慧、自信、机敏、幽默、雅致等。一个语文教师的优秀教学气质来源于其心理品质及学识基础:热爱生活,有着真诚美好的情感,有着良好的审美修养,对生活的美和教育的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与体验,总是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在教育实践中创造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更是对形象好、气质好的教师有着格外的一份“偏爱”。作为“美的使者”,语文教师应十分看重自己的仪表及服饰,至少要整洁、大方。当然,这种打扮要恰到好处,要能充分展示教师的审美修养,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到无论是上语文课,还是看到语文老师的外貌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在创设教学活动情境的过程中形成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吸引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中适应教学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职业语言。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特有的魅力,拨动学生的“情弦”。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所以,语文教学语言要特别注意简洁、流畅,并具有启发性。另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以动情的语言创设浓厚的艺术氛围。如在执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采用配乐朗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教师充满真情的朗诵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诗歌教学就在教师精心铺就的浓浓的艺术氛围中诗意地展开了。2.教师的幽默也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3.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如果厉声厉语地指责、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相反,教师若采用灵活含蓄的语言,则能使学生消除窘态、缓和气氛、深化理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4.恰如其分地运用体态语,既是教学的要求,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需要。教师每一个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都会使学生感到一种爱的鼓舞、一种情感的交融,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到亲切,产生一种归属感,继而迷恋课堂,迷恋教师。
  “吸引教育”是一种借助心灵接触,注重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也正是这种理念让教师凭借自身的综合魅力,像一块磁铁,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在自己周围。只要我们善于研究“吸引教育”,善于运用“吸引教育”,就一定能给学生无限“吸引”!
  (陈俊伟,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
其他文献
【正】 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为我们开启了通感艺术的大门,此后,一些有心人试图探索通感艺术的奥秘。但,迄今为止,仍有许多学者认为通感是一种修辞格,他们想在修辞格中
【正】 “死”,在人们心目中是个恐怖、不祥的字眼,说到死,往往要用委婉的表达方式来称代。修辞学讲“死”的替代语多称为“委婉语”、“婉辞”。在各民族语言的称代语中,“
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以及我国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近年来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潮。然而,处于数据爆炸的时代,拥有许多机会的同时风险也伴随着。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人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贫民百姓,都有许多谦辞和敬辞。为了便于阅读古籍,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我们有必要对古人谦辞和敬辞的常用词
新“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制定,是从“三个维度”确立的,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习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作的欲望,可以从下几方面人手:
在新课程理念下,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哪些语文活动能让学生难以忘怀?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最受学生欢迎?  笔者认为,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可持续发展,有如下举措可供借鉴。    一、让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意识常驻学生心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语文意识,可达到在知识和能力
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效率的提高而不断进步与演变,产业竞争力的高低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西北20个民族自治县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竞争力进行
2013年5月初,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顺利获取由美国船级社签发的第4张海洋平台用管证书。该证书有效期至2018年4月3日,覆盖的钢级有:X42N、X52Q、A333Gr.6、S355J2H、Q345D;钢
语文教学中的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但追求虚假的繁荣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的老师一上课便开宗明义,直奔主题:"祥林嫂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物形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但长期以来写作教学的功效低下的情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