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生成性探析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着多媒体运用不恰当、多媒体教学效率低等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多媒体教学没能做到充分的预设与多媒体教学生成性缺失有很大的关系。文章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生成性缺失的问题,探析影响多媒体教学生成性的因素,以及多媒体教学生成性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生成预设
  [作者简介]温守轰(1970- ),男,广西陆川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信息技术系,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朱红卫(1968- ),女,湖南邵阳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信息技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全宏瑞(1965- ),男,广西平乐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信息技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普通物理。(广西桂林541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改项目“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LSZ20093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7-0097-03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显示出非凡的生命力,并在新时期大大缓解了高校扩招和师资短缺的矛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文件》明确将多媒体教学作为一个评估指标,指出:“注意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技术有一定使用面,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并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高校普遍使用的先进教学手段,也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随着多媒体的逐步推广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书本搬家”“信息量大”“交互阻隔”“压制学生思维时间和空间”之类的针对多媒体教学的批评和质疑之声此起彼伏。多媒体教学中的低效和负面作用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实践研究和分析认为,造成多媒体教学低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没能处理好“预设”与“生成”。
  一、多媒体教学生成性的含义
  “预设”与“生成”是教育学演进过程中的两种教学思维方式。预设性思维先设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按这种设定来认识和控制事物的发展。生成性思维关注的是一次次具体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当下感受与表现,追求教师的选择与创造,所以它更有利于教学的自然开展和学生创造性的发展。预设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预先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准备状态,对未来教学所做的整体设计和构想。教师对教学的总体设计和达成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教学实施细节的具体安排,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
  生成是针对预设提出来的。郑金洲在他的《课改新课型》中对生成性教学的解释是这样的:“生成性教学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学生无目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以及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
  综上所述,所谓多媒体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依据不同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师生通过合作、交流、协商、探究,共同建构和升华教学主题的多媒体教学活动。
  二、多媒体教学“生成性”的缺失及其原因
  多媒体教学中“生成性”的缺失,实质是多媒体教学“生成性资源”的流失。叶澜教授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多媒体教学是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或积件来实现教学,而课件的制作都是在课前完成,在课堂上往往难以实现即时修改,以至于教师往往不去考虑根据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调整或修改教学内容。在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学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学生是忠实的听众,教师的整节课自始至终都是坐在多媒体控制台前,眼睛看着电脑屏幕,手操控着鼠标或键盘按键,按照自己预先设定的教学顺序一张张播放幻灯片,极少观察学生的反应,当然也很少与学生交流,更有甚者则是照“屏”宣科。“上课成了完成教案的过程,课堂成了教案剧,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群众演员和观众。”教师“控制”了课堂,多媒体教学没有了互动,学生参与性与积极性受到了抑制,质疑型教学资源和偶发型教学资源丧失了其生成的基础。另外,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手写板书相比,课件内容预设是一贯正确,难有教学内容错误出现的,这是多媒体教学过程错误型资源生成的又一大障碍。笔者认为,造成多媒体教学生成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人,即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
  1.教师原因。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面临着大量的必须处理的教学事件,这些教学事件都是不能提前规划与算计的,教师创造性的发挥至关重要。由于教师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培训,从而缺少对多媒体软硬件系统的了解和教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仍然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待现代教育媒体,从原来的“人灌”变成“机灌”,甚至“人机共灌”。课件制作缺乏理论指导,“书本搬家”的情况相当普遍,其结果就是信息的“量”过大,教师忙于频繁地切换屏幕而疏忽于讲解、引导和启发,挤占了学生的思维时间,同时学生也难以做好笔记。教学过程严格按照教师预设的步骤进行,师生失去了互动的源泉,教学成了单向传播,生成性教学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了多媒体课堂教学质量。
  2.学生原因。首先,学生缺乏质疑的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中小学,学生长期面临巨大的考试压力,追求高分成为师生共同的唯一的目标。课堂上,教师只关心那些考试内容,完全按照自己预设的顺序进行教学,极少考虑到要如何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条件和情境,学生所有行为几乎都是以接受为主,导致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低下。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教学,正如凯洛夫教育学所言:“教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项指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具有法律的性质”,缺乏向书本挑战、向教师质疑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思维惯性一直延伸到大学。
  其次,部分学生不善于利用多媒体学习。多媒体学习的过程本身也是生成学习的过程。生成学习理论认为,当学习者将进入听觉和视觉的信息组织成视觉和听觉的心理模型,并对这两种表征进行整合时,真正的学习才得以发生。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去建构,将多媒体各种通道的信息进行整合,学习的意义才能有效地形成。当前的表征适合于特定的任务或者与学习者原本的表征相适应时,就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反之,将影响学习者特别是先前经验丰富的学习者的学习,因为他们的先前知识往往使得他们对该事件有了适合自己的心理表征,而外在添加的图画可能不适合其本身的表征,从而妨碍其学习。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只顾看新奇的动画而不思考动画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有的学生只顾听声音而忘了看现象,有的学生甚至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而忘了应该学习的内容,还有的学生思维会随着画面的变化而浮想联翩,整个课堂下来收获甚少。
  三、多媒体教学生成性实施的途径与策略
  多媒体生成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态,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笔者认为,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主导者,多媒体教学生成性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本文从教师的视角探究多媒体教学生成性实施的途径与策略。
  1.关注学生,以学定教。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多媒体生成性教学毫无疑问需要多媒体技术的鼎力支持。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一直存在很多问题,教育效果也并非理论上说的那样乐观。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一直仅关注技术,而对技术下的学生却少有关注。我们常简单地、过度地追求技术的新潮和给教育带来的感官刺激,当遇到问题时,我们总考虑需要什么技术来解决,而不是这个技术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是以技术为本位,而不是以学生为本位,这种倾向非常危险。梅耶于2001年提出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对学生如何从文本和画面中建构知识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多媒体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认知加工,有意义学习发生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参与恰当的认知加工,包括选择文本、选择意象、组织文本、组织意象和整合。多媒体信息只有经历了这些认知加工才能为学习者真正地习得。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应该满足学生多种多样的生活形式需要,不仅包括认知,还包括理解、体验、感悟、内省、交往、探究、创造等多种需要。多媒体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应该成为多媒体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生长点,使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生命活动得到全身心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从关注技术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真正以人的发展为多媒体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建构,多媒体教学生成性才能真正实现。
  2.提升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毫无疑问,多媒体教学的迅猛发展对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制作课件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课件设计完全符合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但同时我们应看到:高校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有些教师不懂课件制作的理论和思想,所制作的课件不符合教学的要求;也有些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些教师甚至不具备独立制作课件的能力。对于那些制作课件能力差的教师,上课的课件大多数来源于网上下载,并且不加修改便用之于课堂。上课时,教师受制于课件,采用线性形式播放课件,教师关注的是下一张幻灯片的内容,而非学生的反应;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关注的是幻灯片上写了些什么,而非教师讲了些什么。如此恶性循环,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缺失,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成性教学资源难以开发,严重阻碍了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生成。
  3.促进师生平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只有在公平、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才能实质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才能成为教师和学生一起思考和辩论的场所。
  首先,教师要在信息掌控上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放弃多媒体课堂独裁者、控制者的身份,教师应做“平等的首席”。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以至于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或不愿意)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踊跃参与创造条件,做好课堂的组织与引导者,促进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生成。再次,教师要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自己只是评价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在评价活动中要努力促使所有与评价有利益关系的人都积极参与、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和学生就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地交流,民主性评价融入多媒体教学的过程,是多媒体教学生成性实现的保障。
  4.提升教师智慧。师生互动是多媒体教学生成的前提和基础,而智慧型教师是促进师生互动的动力源。所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多媒体教学生成性的源泉。智慧型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尊重、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发展状态、兴趣需求、心理趋势、活动状态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契机,并加以发掘和利用,从而确定新的任务,制订新的方案,运用新的策略,形成新的教学流程的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毋庸置疑,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具有深厚和广博的专业知识,但不等于说就具有同样高度的教学智慧。也就是说,有着丰富专业知识的高校教师并非就是智慧型教师。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提升既受外部条件制约,又受教师本人内在因素的影响。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应该是从教师本身做起。首先,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把握多媒体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与策略。以理论指导教学,避免多媒体教学的盲目性。其次,教师不断地对多媒体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实践与反思是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基石。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各种看法主张,教师所接受的各种理论和学说,只有在实践与反思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多媒体教学中,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助反思的形式对多媒体教学的各个要素和环节进行分析与诊断,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教学智慧。再次,教师要进行多媒体教学研究。教学研究促使教师对教学现象的仔细分析与理论验证(或创新),有利于教师在问题解决的同时提高教学智慧。对多媒体教学现象分析得越透彻,对教学过程与结果的预见性就会越强,教师所能发挥的创造性也越大,并从中总结、积累、消化和吸收有益的经验,丰富和充实教师的教学智慧。
  5.充分“预设”与恰当“生成”相统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一样,都有一个计划、组织、激励、控制的过程,关注“生成”并非摈弃“预设”。预设和生成并非对立的两个元素,应注重预设与生成的协调统一。
  首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依据原有的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不是简单地将教材电子化,而是将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艺术和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是文字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在预设过程中尽可能进行多种考虑,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敏锐地捕捉到生成的契机。其次,设计弹性方案。弹性控制教学环节,重组教学内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生成。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预期生成时,要尝试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创设学习活动的条件,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需要,形成学生真正的内部的认知动机,调动学生的认知积极性,通过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去获得知识,并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异彩纷呈。多媒体教学既要充分预设,又要把握好生成,并使二者和谐共存,相互转化,使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成为研究性学习的理想场所,成为师生、生生互相交流、共享知识的理想舞台。
  
  [参考文献]
  [1]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08(2).
  [2]裴娣娜.教学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5]刘儒德,赵妍,柴松针,等.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6]袁雅琴,詹学伟.多媒体教学:喜忧参半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3-
  01-03.
  [7]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其他文献
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提出将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由北京市交通委牵头制定考核评价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出现了结果形式化、空泛化的现象,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现实问题,增强评估的有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评估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的公共管理思想是从研究公共权利的变迁中开始的,而公共管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和改造自然中产生利益关系的必然产物。所以,马克思主义的
水驱特征曲线是水驱开发油田固有的特征曲线,对于水驱油田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甲、乙、丙、丁水驱特征曲线单独使用时预测偏高或偏低的问题,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即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特别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
在机械制造专业的专业课程开发中,我们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将专业基础理论内容与工作岗位技能有机整合,进而形成新的专业课教学体系。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日报道,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内的公路上,一条身长18英尺(约5.5米)的巨蟒缓缓穿行,导致交通阻塞,巨蟒最后钻进公路上的洞里。尽管克鲁格国家公同野生动物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经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颈动脉狭
8月17日,从北京市规划国土委了解到,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南四环到北京新机场段)工程设计方案已获得批复,将进入前期准备阶段,计划2018年建成通车,规划还预留了向北延伸至南二环的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如今生活在农村里的学生反映到习作里的内容,大多脱离生活实际。他们放着熟悉的内容不写,偏偏去生搬硬套一些陌生的“范文”,七拼八凑成“新八股文”。针对这些不足,我着手进行了以“土”为主的习作研究,让学生写土风光,描土人物,述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