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人机交互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yid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视飞行的由来
  在现代飞机设计中,尤其是战斗机,经常会提到一条非常重要的人机交互设计原则——“双手握杆,平视飞行”。“双手握杆”是指将武器和雷达等重要控制器安装到战斗机的驾驶杆和油门杆上,以保证飞行员在作战飞行时双手不离开操纵杆,也就是所谓的HOTAS(Hands On Throttle and Stick)技术。“平视飞行”则是指飞行员在飞行或作战时保持抬头状态,不需要频繁低头查看仪表,可在观察舱外飞行环境的同时获取各类飞行信息。之所以提出平视飞行,是因为人的眼睛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时会有一定的聚焦适应时间,虽然时间较短,但对于高速飞行或机动作战的飞机来说,其对飞行安全和作战绩效的影响仍是不容忽视的。另外,频繁的抬头和低头还会造成飞行疲劳和对飞行态势感知(SA,Situation Awareness)的下降。平视飞行设计原则可以降低飞行员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避免出现注意力中断、态势感知丧失、视觉负荷大和眼睛焦距调整产生的延迟等不利现象。
   HUD应运而生
  如何才能实现平视飞行呢?设计人员设计了一种可将飞行信息与驾驶舱外视景结合的装置,即HUD。其实,HUD的前身可认为是使用在早期战斗机上的光学瞄准器。这种瞄准器最早出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已经被广泛利用了。光学瞄准器是利用光学反射原理,将环状的瞄准圈光网投射安装于座舱前端的一片玻璃上,或者直接投射到座舱罩的前面,投射的影像对于肉眼的焦距是定在无限远的距离面上,当飞行员瞄准目标的时候就不会妨碍到眼睛对外界的观察。当技术进步可以支持更多的飞行状态信息集合在一起,以文字或数字形式投射在座舱前方的固定装置上时,HUD就出现了。HUD也是利用光学反射的原理,将重要的飞行相关信息投射在一片玻璃上面。这片玻璃位于座舱前端,高度大致与飞行员的眼睛成水平,投射的光线以平行光的形式进入飞行员的眼睛,这样投射的文字和影像就可以调整显示于焦距无限远的距离上面,飞行员透过HUD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地将外界的景象与HUD显示的信息资料融合在一起。HUD的出现基本满足了平视飞行设计原则的要求,具有增强操作情景意识,减少操作技术失误,为非正常操作状况提供识别和改出指引,提高对非正常状况的感知能力,改善操作品质等应用优势。
  HUD主要显示与飞行安全和作战绩效有着重要关系的信息,譬如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航向、垂直速率变化、飞机倾斜角度等。当使用于战斗环境时,还会加上目标搜索瞄准信息、武器与发射相关信息、预估命中点等。此外,HUD的显示内容还可以根据不同状况而变换,例如巡航模式、空空作战模式、防拥模式等。
   HUD的应用及发展
  第一架使用HUD的军用战斗机是由北美航空(North American Aviation)为美国海军设计生产的A-5“民团团员”舰载机。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是在1975年由法国达索(Dassault)飞机公司首先装配于Mercure(法语“水星”之意)客机上。20世纪70年代晚期,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McDonnell-Douglas Corporation)飞机公司在生产的MD-80系列飞机上也开始采用HUD。自197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航空界对HUD的认识和使用开始越来越普及。除了美国以外,其他国家也开始陆续购买或者研发相关系统。
  随着飞机自动化控制的程度和飞行仪表的整合度越来越高,飞行员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频繁观察大量仪表,操控众多设备,因此HUD几乎可以涵盖飞行或作战所需的基本信息,从而成为现代飞机的主飞行显示器。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都可安装HUD。鉴于HUD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性能,新一代的战斗机也大都安装了HUD,如俄罗斯的T-50、美国的F-22以及中国的歼20等,并且从一些新闻图片猜测,应该都是新型的衍射式平视显示器。随着技术的进步,HUD的功能越来越多,其技术也开始向商用飞机和其它民用领域普及。在商用飞机上,HUD主要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如雨、雪、雾天气或夜间,帮助飞行员在着陆时确定机场跑道的位置,以保证飞行安全。根据最新研究结论,在所有民航起飞和着陆事故中,68%的事故可以通过使用HUD避免或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中国民航计划到2020年,旗下所有航空公司全面使用HUD。鉴于HUD的方便性以及确实能够提高飞机安全性和操作绩效,“平视飞行”这条人机交互设计原则在现代飞机设计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HUD已经成了全球主流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甚至民机不可或缺的设备,并且该人机交互设计原则还有着快速向其它民用领域扩展的趋势。
  到目前为止,HUD经历了反射式、衍射式等不同时期的发展,成像技术也逐渐由传统的用阴极射线管(CRT)向硅基液晶(LCOS)图像源、数字微镜装置(DMD)和透射型LCD等新技术发展。由于新技术的使用,新型HUD的视场、清晰度、稳定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改进。此外,HUD的发展还体现在了显示内容、使用方式等多个方面。比如,为了提供增强的视觉图像,提高驾驶员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的情景意识,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与庞巴迪宇航集团最近进行了一系列飞行测试,将增强视景系统(EVS)和合成视景系统(SVS)等技术融合到HUD之中。初步结果显示,在HUD上显示合成视景时,仪表着陆系统(ILS)的横向精度提高了70%,纵向精度提高了25%。Elbit Systems推出了一款名为Skylens的可穿戴式平视显示器,旨在为飞行员提供更好的视野。该系统易于安装,适合在迷雾或黑暗中进行导航辅助,虽然称之为可穿戴式HUD,但其更类似于下文介绍的头盔显示器。
其他文献
“不论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印度洋是通向7个海的要冲,21世纪世界的命运将在印度洋上见分晓。”这是美国海军著名战略家马汉说过的一句名言。印度人多年来信奉这句话,一直大力发展远洋海军。而航空母舰是远洋海军必不可少的装备,要想控制印度洋,必须装备航空母舰。对这一观点,印度也坚信不疑。  “维克兰特”号的重生  2013年8月12日,印度首艘国产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在印度南部港口科钦正式下水
空中国民警卫队作为美国的重要武装力量,除了配属美国空军执行作战任务被世人熟知,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民间空中巡逻队”(CAP),在美国国内担负着重要的飞行任务。CAP成立75年来,一直是美国空军的重要附属力量,近年来也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力求在核心任务、武器装备、人才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从而更好地融入美国空军的“整体部队”(Total Force)建设。  CAP的杰出代表:第174战斗机联队  美国
AC-130“飞行炮艇”Air GunshiP  相信很多航迷小伙伴都玩儿过纸飞机,只是简单的折叠,就可以将一张纸变成纸飞机,然后用力一掷,比比大家谁的飞机飞得远。不过,小伙伴们你们肯定不知道,纸飞机的秘密和惊喜远远不止这些。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工具,我们就能够制作非常漂亮、形状各异的纸飞机。我们就请王勋邦老师带领大家走进这个神奇的纸飞机世界!  凶猛的空中炮艇/美國攻击机  号称对地攻击之王,以美国
航空工业素有“工业之花”的美名,是代表一国科技、经济和国防水平的重要标志。而集现代科技之大成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又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可见航空发动机在航空工业乃至整个工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由于研制一种新型燃气涡轮发动机需要投入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经费,航空工业强国为了降低风险,往往采取核心机发展战略和衍生发展的方法。即在一种核心机基础上,研制出涡桨、涡轴、涡扇等发动机,或者在一种成熟发动
透过舷窗,苏黎世城和阿尔卑斯山脉已尽现眼前。这个面积仅有4万千米2的国家,山脉、河流、湖泊、森林,铺陈开一幅美丽到极致的画卷。  但這画卷般的美丽却丝毫不能引起笔者半点的兴奋,倒不是因为来过数次导致的审美疲劳,而是一个翘盼多年的拍摄梦,两天前被击碎所致。一年前,应一位日本航空摄影师之约,计划赴瑞士拍摄瑞士空军阿尔卑斯山地火力演习。这是我多年想要实现的夙愿,为了此行,置办了登雪山所需的各种行头,从脚
空中俯瞰受阅舰艇编队受阅的战略核潜艇新型攻击型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水下攻击群:常规潜艇  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人民海军48艘战舰铁流澎湃,76架战机振翅欲飞,10000余名官兵雄姿英发。这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是新时代人民海军的豪迈亮相。  舰阵如虹、白浪如练……这挺进深蓝的壮美航迹,凝聚了近70年来人民海军的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战争。而这场大战从开始到结束,空军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参战数量之多、活动范围之广、战果之显著、所起作用之大,都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空军辉煌战绩的取得离不开背后航空工业的支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里,航空科技飞速发展。到二战爆发时,世界各工业强国的航空工业科研与生产水平都已达到空前高度。以美国为例,其在二战期间共生产各型飞机30余万架,而其他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出席了美国空军学院2016级毕业典礼仪式并发表了演讲。演讲中,奥巴马与即将毕业的空军学员们分享了他就任美国总统和三军总司令七年来的经验教训,向即将退休的空军参谋长马克·威尔什表达了敬意,并再一次强调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军队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任何军队都无法与之匹敌。  面对未来的空军军官,奥巴马着重强调了联合作战的重要性。奥巴马说,在2015年美国在叙利亚实施
2015年9月有外刊报道称,位于中国某地的海军航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该基地规模很大,今后有可能成为中国海军最大的综合基地与前沿指挥中心,未来中国国产航母也将部署于此。  有关中国海军航空母舰和航母基地的话题,一直备受广大关心祖国国防建设的人们关注。其中吸引大多数人眼球的,主要是航母基地对空中、海面与水下防御系统等与作战相关的内容。其实,航母基地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于此,比普通军港更加复杂。
奥匈本土工厂的成长  1917年初,奥匈陆军航空队急切的想要寻求一种新的战斗机,因为其时他们所使用的主力机型布兰登堡D.I战斗机看起来已经不再符合要求,而且其继续挖潜升级的余地也已经很小了。事实上,来自德国的布兰登堡D.I是奥匈帝国自1916年秋开始以来的标准战斗机,它是陆军航空队所使用的第一种双翼战斗机,其性能与之前的主力装备福克单翼机相比有着显著提高。但是,在空中力量对比瞬息万变的一战时期,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