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温情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上拿着的稿纸满是密密麻麻的字,字迹有些潦草。
  这是年近八旬的母亲亲手撰写的回忆。
  “当一个人老了以后,总爱回忆过去的岁月。很多事情,总是反复出现在脑海中。回忆过去,常常会感到无限的快乐,那是一种幸福。”母亲以一种舒缓的笔调,逐字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回忆起最小的时候,那些童年、少年时代的学校,生活的自然环境、旧时的人文风景,那些故去的亲人,老师,那些同学及儿时的玩伴,总会感到一个人一生不论过得富裕还是贫穷,到了最后,能剩下的还是那些曾经有过的美好记忆。”
  读着这厚达数十页的手稿,虽然字迹有些潦草,我仍然能想象得出年近八旬的母亲,这些日子以来每晚趴在灯下,戴着老花眼镜书写时的快乐,甚至能想象得出母亲写到自己童年和哥哥放学后采桑养蚕时,脸上一定浮现出的微笑,或许还翻出了那几张保存了数十年的已经故去20多年的我的大舅舅年轻时的照片,仔细端详。
  “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滇中小城,城中只有一条从东到西的街道。街上商业繁荣,店铺林立,各种土特产及洋货店随处可见。民房多是土木结构的两层建筑,间或有几幢砖木的西洋建筑,那是一些洋派的富人的居所,都带有一个小花园。县城的中心有一座法国人的教堂,有一个法国来的神父,带着几个随从。这个神父懂医学,当地民众知道他懂医学,很多人会找他看病,他的西药都是自带的,给人看病,收费很低廉。”
  在母亲的笔下,1939年的滇中小城峨山县的旧时风景就这样慢慢呈现。
  母亲出生在昆明,母亲的祖父出身于峨山的书香世家,护国战争时投笔从戎,跟随蔡锷将军起兵讨袁,随后回防广州,一直做到军需处长的职务。不久遇上陈炯明叛变,驻防广州的滇军遭到血腥镇压,母亲的祖父死里逃生,回到昆明后退出军界,置办了一些产业。1939年,为躲避日本飞机空袭,带领全家老小回到故乡,购置了宅院田土,一家人得以在乱世中安顿下来。
  “那是一座二层楼的宅院,出了院门,有一片小树林,穿过小树林就是古城的城墙。院里有口井,在这座县城里,只要有宅院的人家里,都会有这么一口水井,井口很小,水很清,不需用桶去打水,只需用个水瓢就能取到水。那口小水井里的水似乎永远舀不完,无论你舀了多少水,只需片刻功夫,水就会自然满了。”
  “小城的东面有一条大河,河面很宽,河上有一座清末建成的大木桥,桥上有木结构的桥顶,走在桥上,无论下多大的雨都淋不着。”
  母亲在这里度过快乐的童年,母亲的祖父也因德高望重,被当地民众推为“三老”之一,“参加一些民间纠纷的调解,是一种不取分文报酬的事业”。
  对于母亲的祖父,我只是小时候见过他老人家的瓷像,戎装骑马的姿势,穿戴的军装样式和小时候看的电影《知音》里蔡将军的戎装类似,从字里行间里可以看出母亲非常怀念自己的祖父:“我的童年是在祖父的关爱中度过的,他教我习字,学作文,还时常给我讲故事,讲书讲诗词,我写字时,祖父时常在旁边磨墨,不时加以指导。”
  母亲在这座安静的小城里念的小学,“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而快乐,放学后,三五成群的去学校后面的小溪里游泳,去树林里采野花,哥哥爬树采摘了很多桑叶,我和我哥在家里养了很多的蚕子,我们学会了如何让一只蚕蛾下蛋在一张白绵纸上,在阳光下仔细观察那些小黑点是如何出现生命的悸动,这些小小的蚕虫是要吃切得细细的桑叶才能成活的。我们兄妹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树林里摘桑叶,看着一条条细而黑的小虫慢慢长大变白……我们养的蚕子又肥又大,当肥大的蚕子身体出现透明的金黄色时,蚕子就要吐丝了……我们用秸杆扎成分叉的“山”,蚕宝宝会自己上“山”去的,我们能看到它吐出第一口丝后慢慢把自己关闭在洁白茧子里,越结越厚,当蚕子将要变成蛾子破茧而出时,赶紧在旁边备下白绵纸,它们会飞到白棉纸上产下蛋,然后,它们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哥哥,我的大舅,从来是个严肃得令幼时的我畏惧的人,实在难以想象那么古板严谨之人也会有如此丰富的童年。
  我也想起小时候母亲常对我念叨说要教我养蚕,可惜城市里没有桑树,养蚕的计划始终没有实现。
  母亲是个浪漫而感性的人,同时也是个极其单纯的人,她的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不会掩饰,不会遮掩,甚至有时显得不会“说话”,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有时侯,我很羡慕母亲,一个人能单纯一辈子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母亲的祖父在那个男人拥有三妻四妾非常寻常的年代里,一生没有纳过妾,母亲的祖母去世后十年的漫长岁月里,也没有续弦。在母亲的眼里,她的祖父是坚贞爱情的捍卫者,她的姑姑更是个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子的人。
  母亲的姑姑在随父驻防广州时,嫁给了一个广州籍的军官,怀孕五个月时,姑父想娶一房小妾,于是她在悲愤中投了珠江自尽,“她带着对父母的思念,对丈夫背叛爱情的失望,带着腹中的孩子,一怒之下跳了珠江。这是一个多么凄凉的爱情故事。祖父母痛失唯一的爱女,由于悲伤过度,祖母不久就去了,留下一生只爱她一人的丈夫去陪伴自己的爱女。”
  我想,母亲写这段文字时,一定眼角挂着泪珠。母亲是个眼泪很浅的人,看书看戏,看到悲惨的情节都会流泪,至今仍然记得粉碎四人帮后,当时伤痕文学盛行,母亲历来喜欢读小说,那时家里订阅的《人民文学》和《十月》,就经常刊载那些苦情的文字,我经常看见母亲拿块手帕,边读边擦眼泪,有时侯一本杂志读完,眼睛都是红肿的。即便是到了现在,近八旬的高龄,还经常看见她边看电视剧边抹眼泪,我小时候不懂事,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哭,笑过母亲一次,还被恼羞成怒的母亲揍过一巴掌。
  想起昨晚回家吃饭,母亲见我来了,赶紧拿出自己写的这份文稿递给我,待我略看几页后,小心翼翼地问我写得好不好,听我说了句很好后,母亲脸上露出那种如释重负的表情,晚饭时,母亲还很骄傲地告诉哥哥,说自己写的文字,连你妹妹都表扬了呢。其实岂止是表扬,我拿回来后仔细阅读,读着读着,心里涌出如何的感动,母亲却是不知道的。
  也许人到老了的时候,都会活在回忆里。几年前,母亲就把我和哥哥小时候的很多黑白照片,按照年龄顺序分别整理成册,注明拍摄年龄。母亲可能会忘记自己的钱包钥匙搁哪了,但绝不会忘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在给我的那本影集里一张父亲给小时候的我喂饭时拍摄的照片旁边,母亲写上拍这张照片时,我的父亲是如何小心的喂给我饭,生怕喂急了噎着孩子,种种细节,在母亲的记忆里从未被淡忘。
  想起自己很小的时候,母亲手把手教我写的第一个字“人”,第二个字“手”,原来竟是母亲自己读初小时的国文课,在那个把《三字经》视为大毒草的年代里,家里不敢有这些毒草书,母亲只能凭借记忆悄悄教我背人之初,背唐诗,教我唱《秋水伊人》。现在想来,母亲一直给我灌输的都是她自己曾经学过的,是美,是善的东西。
  时间很无情,母亲现在已是满头白发,牙齿也掉了一半,耳朵严重失聪,和她说话得凑近了大声说,母亲老了,真的太老了,坐着都会打磕睡,母亲的身子也越来越輕,脾气有时越来越像小孩,母亲现在最大的满足就是亲手做几样菜,和自己的儿女们吃顿饭,最大的欢喜就是能和儿女们聊聊天,说说话。
  那晚,我临走时告诉母亲,我希望她再接着写下去,母亲的回忆只写到了49年,我告诉母亲,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平民也有回忆的权力。
  如同现在,我读着这些质朴的文字,感受着一位八旬老人穿越半个多世纪的美好情怀,所有的温馨与感动,盈塞其间,久久不能忘怀!
其他文献
听海螺  在巉岩的尖锐之上  等待一些念头的苏醒,一些故事  传神的炸裂。四肢的力量悄然萌发  夜色继续温柔且嘶哑  在色彩的海洋里泅渡  孤寂的薄船帆倚靠微温的脸颊  漩涡处的遗辉似烟雾袅袅升腾  听,雷和雨击打后一层层剥落  托起长满种子的春天,与消逝  相龃龉的无限辩解  凉沙之上,白净月光毫不吝啬的吹拂  向南、向西、向東也向北  吹得音波撤退的寒山小径满是星辰  手指夹住的扉页,时常瘦若
期刊
客 居  客居春山  许多年不见的空  被一片叶子罩住了眼睛  没有尘土入泥泞  雨水有自己的思考  大江大河浩浩荡荡  想着山也穷水也尽  想着一大片白云  客居山顶,赐我阴影  那多年前的轻轻一笑  青苔上一朵小花绽放  命运无法做自己的主人  我于天地处取水还乡  嘉峪关  一个男人渴望夜色  从孤独转向辽阔  而风声寂寞  破旧的车站寂寞  异乡人在梦中撞见故乡  醒来时  明月高高在上 
期刊
看风景的地方  我的呼吸同阳光一样匀称  因此托住了小屋的胎盘  分娩出现在的这个模样  花是四季红  虫子是松毛虫  诗行爬行着,正穿过荒原草坡  还有一些书,倚窗  看高山和河流  它们都眨着眼睛  我不敢对它们吆喝些什么  只有露珠说  青草又长了一茬  我想读生死离别,囊括一生  可手心里长不出长青藤,橄榄枝  想什么都比忧伤好一些  比如眼前这条河  比如那一道闪电  替我擦亮了眼睛  
期刊
被洗的月亮  月亮在唐朝以前  还不算明亮。到唐朝的时候  被诗人洗了N次  到宋朝的时候  被词人洗了N+1次  到元朝的时候  被作曲家洗了N+2次  就這样,月亮在每一个朝代  都被洗了又洗。到我这里  我也不遗余力  于是,被泪水洗过的月亮  月光分外明亮  生病的月亮  生病的月亮没有升上天空  今夜被黑暗掌控  没有月光  我少打捞起很多乡愁  月亮,是故乡藤蔓上结出的硕果  乡愁供养
期刊
作者简介:虞兵科,70后,出生于浙江舟山六横岛,现在基层社区工作。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歌作品散见《诗林》《火花》《中华文学》《大河诗歌》《中国诗影响》《浙江诗人》《星河》等刊物,出版有散文集《潮起潮落》和诗歌合集《中国诗人印象》。  我是鱼的影子  收拾好满身的鳞片,然后把自己  扶上浪的脊背。破碎的月光无法缝补  在伤口上,撒上冰冷的火焰  我只想用隔世的疼痛,惊醒酣睡的鱼群  活在背面的是岛屿
期刊
绣 匠  构廓,构简;盘针线,盘姿  繡足爪,绣活  苏瓦手面对一张布帛,布帛也面对他  苏瓦手转身,顺形体徊旋纹路  撒针。针迹细如鱼籽,长于命里无声的低吟:  大一点的布帛,做卖品  小一点的布帛,做梁上落梦的抱枕  苏瓦手住在刺绣镇上  一屋子的绣线,绣针,绣剪  一辈子的绣职,绣民,锦绣肝肠  掘 路  整整一个下午  父亲都用这人间的酒在胃液里掘路  顺便掘开黏膜、结石、螺杆菌  像掘出
期刊
浪漫的梦  一条水泥铺成的路,从家门口开始蔓延  没有边际。春天从那里开始  冬天有几个?我掐着指头做精确计算  手指已不够用  桥边那棵杨柳的根系裸露  洪水反复冲击。月亮昏昏欲睡  木瓦房里的白炽灯终于还是熄灭  一个浪漫的梦,我返回十岁那年  稻草人  来,干了这碗  然后慷慨赴死  身影定格在新翻开的犁铧上  不受任何指使,任凭  威逼利诱  不参與纷争的枫树叶隐居到泥土  冬月不停地发展
期刊
不经过河流的脚才是我们的脚  14年我秘密参加一个没有目的地的旅行团  同行人中有一个叫阿蛮  那次我们计划进入深山——无人到过  有水的地方,阿蛮总把脚放进去  “阿蛮,快回来这条路上  和你的同伴一起”  我们曾呼唤他  直到领队把此行目的变成  走得如士兵一样整齐:方便管理。  阿蛮,一个人淌进河流  我们以为这种孤独会令他开心  旅途的最后几天他  消失了  没有一个人觉得奇怪,大概  他
期刊
回 来  鸣笛不再带着方言土语多好  速度意外地快过奔跑的时光多好  一副外地牌照  而成为外地的一个当地人多好  可此刻,我要在确信苍老的故乡  还没有完全忘记你的面孔之前  在所有道路还没有完全化掉冰雪之前  就让一辆外地牌照的汽车  八百里加急不浪费一秒地回来  我在想,过年了  故乡想见多少亲人  我就该让多少外地牌照  都平安地回来  世 界  世界那么大  我独爱一份小  大漠浩瀚,只
期刊
两行小叶榕  两行小叶榕,  在长新树叶。  去年有一棵被风吹断了  今年数了数,还是两行  在树下经过的人,  也都习以为常。  这有什么好说的  这又有什么好说的。  我见过那么多死掉的人。  熟悉的,和陌生的  我见过那么多死掉的人  无法证明自己曾经活过  我朝向迂阔的天空  我朝向迂阔的天空,  宽广的没有意义。  为何没有折翅的鸟;为何没有  鸟喙下,快要逃不脱的飞虫  我的善啊,在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