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黄鳝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农村人,对捕捉黄鳝并不陌生。
  钓黄鳝一般是在农忙过后,持续的时间最长,也是捕鳝中最见功力的。工具制作是,拿一根自行车车辋的钢丝,或布伞上的钢丝,将一端的头部磨尖,放在烈火中烧红,用钳弯成钩,冷却后,用细麻线密密绑紧在一根筷子或细竹梢上便成了。然后戴上斗笠或草帽,拎着尼龙网封口的竹篓,带几条蚯蚓,便可上田埂沟渠钓黄鳝了。
  精于此道的人,善于观察鳝洞的真伪,善于判断洞内有无黄鳝,甚至能猜出黄鳝的大小。一般来说,洞口光滑,水色清晰,说明黄鳝出没,洞内有货。观察得细的,还可分辨洞口水量的微妙变化,稍微有些波纹,则能断定穴内有货;若带有蚯蚓的钩子伸入洞内,洞口的水有细微升落,则洞中之物已动无疑。
  贪吃或餓极的黄鳝极易上钩,也有钓者操之过急或操作不当让其脱钩的。火候和技法很重要,精到的人不紧不慢,凭手感拿捏火候。感觉那物已触动钩子,不是立即拉钩,而是略等几秒,迅速往下一送,再将钩子往右或往左一旋一使劲,然后匀劲拉出来。这一送,目的是使钩子尽可能深入黄鳝嘴内;一旋,是使钩子改变方向,钩住黄鳝的上颚或下颚;一使劲,是使钩子扎深扎牢;而匀劲拉钩子,是防止用力过猛扎歪鳝嘴反使其脱钩。确实有脱钩的,不是用力过猛,便是本身扎得不牢。还有,在弯曲的洞穴内,黄鳝的绞劲是成倍增加的。
  脱钩的黄鳝,再想引它上钩,并非易事。也有继续上钩的,那可能是扎得不疼,或者确是饿极———贪嘴不留穷性命。大部分脱钩之物,吸取了教训,不肯咬钩。施钩之人,猫着腰一蹲老半天,耐心终于不敌那物,只好下次再来。也有见惯世面或吃过苦头的黄鳝,横竖不咬钩,只是小心翼翼地厮磨,与人斗智斗勇。钩子拔出,蚯蚓已无,装上蚯蚓再探入洞内,仍是如此,白送了饵食,白耗了工夫。
  这时,人与黄鳝较量起了耐心,也玩起了毅力和意志。当终于无法诱其上钩时,施钩者会叹气:“唉,这条老黄鳝!”“老黄鳝”三个字在我家乡是带贬义的话:狡猾。人精,就不许黄鳝精?至于有性子躁而烈的人,见钓不出老黄鳝,干脆用铁锨破埂掘洞而捕之,则已是大开杀戒,与“钓”字无缘,亦已索然无味了。
其他文献
河豚不劝让  河豚用一个青花的大汤盆端上来,我没敢动筷子,也没有人让我。夏大哥在我耳边悄悄地说:“兄弟,吃河豚有个规矩,互相之间不劝让。为什么不劝让呢?这是你自愿的,你敢吃就吃,不敢吃,你就没有这个口福了。”  那我就吃吧。拿起筷子刚要夹,夏大哥又把我拦住了:“等一等!”吃河豚还有一个规矩,就是要由厨师先品尝,厨师尝完了没发生什么事,再由河豚店的老板品尝。他要当着客人的面吃上一两口,没事了,这个时
期刊
开春就备料  大年三十晚上吃团年饭,在抗日战争岁月的湖南乡下,纵然是殷实人家,准备一道主菜,前后也要整整一年。  不要以为这是什么稀罕的山珍海味,用料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鸡一只,肘子两个,五花肉一斤半,晚稻米两升,红枣两斤,鸡蛋二十个。  先说鸡。当年开春孵出几窝小鸡,养到小公鸡红冠子冒出来不久,择温暖晴天,请走乡串户的阉鸡匠割去小公鸡蚕豆大的睾丸,一直养到年底,年三十早晨挑选最健壮肥硕的一只宰
期刊
1970年秋,我被派到延(安)宜(川)公路上做工修路时,向涛河君借到一部《第三帝國的兴亡》,我一下子便被吸引住了。  我一边读一边做笔记。这部书的篇幅奇长,仅上卷就有八百多页。我每天一下工就读,一读就读到半夜三更,临离开石皮村时还是没能读完。我只好硬着头皮向涛河君说明:想带回下熟畔村去读。涛河君沉吟半晌方才答应,他叮嘱说,书主一个月后会亲自去取。  石皮村离下熟畔村120里路,我背着沉甸甸的《第三
期刊
穷困的日子里,粮食和柴火像一对孪生兄弟,庄稼人挨饿的同时,往往还有缺少柴火的烦恼。  无米下炊时,村人会向亲眷朋友赊借度日,不觉得寒碜;但缺柴火,农人不好意思张口向他家借用,没了柴火便是失面子,便是懒惰的表现。农人为获得柴火,煞费苦心。  有年冬天,荡口鹅真荡的芦苇丛里发现黑泥,可以燃烧,远近农民都争抢着去挖掘。父亲和两个兄弟摇着船,冒着刺骨的寒冷,在水里挖掘一天,运回大半船的黑泥,高兴得像运回了
期刊
天气与人息息相关。周瑜借一场东风打败了曹操,拿破仑因一场雨兵败滑铁卢。最依靠天气生活的是农民,须臾不可离开。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天气预报也只是近年才兴起的一门科学,多少年来,农民都是凭经验来判断阴晴。  据我所知,直到解放初,农民预报天气有四招儿。一是观察天象:“横云风,直云雨”“云彩往西,王母娘娘穿蓑衣”“日落昏黄,来日风狂”“月亮毛茸茸,明日刮大风”“东虹忽雷西虹雨,北虹出来卖儿女”;二是
期刊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单纯高脂血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循证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
在那个年代,听敌台是犯法的,我就亲眼见过公安人员将听敌台者铐进监狱了。这从反面告诉我,听敌台一定是相当有趣、相当刺激啊。可惜我没有收音机。  1973年,我哥上了大学,成为我们方家第一个大学生,尽管是“工农兵学员”。他放暑假时,带回一个收音机。我可高兴坏了,一天到晚不离开收音机。我哥走时,就把收音机留给我。  收音机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只有公社干部中的少数人才有。15岁的我,除了公社干部,竟成了民
期刊
当年,老爷爷临退休时,跟厂长套近乎,完成了一桩心愿,让在老家教书的二叔顶了职,进厂做学徒。而且,他还极具前瞻性地挤出一间14平方米的平房,供二叔结婚做新房。  二叔腿有残疾。那年头,城里的姑娘找对象先对男方目测,再拐弯抹角地考察家底,有没有基本的“大件”。亲戚朋友介绍过好几个姑娘,一见他瘸着腿走路,就开始皱眉头;勉强继续的,借名义参观完住房,发现里面没多少像样的摆设,心里彻底发凉。  相亲遭遇如此
期刊
晚上出去散步,见一家商店门口有人说书,便饶有兴致地过去围观,不知不觉竟站着听到了月亮偏西,曲终人散。  小时候,我就特别爱听说书。那时候出现在村子里的说书人,没有田连元、单田芳等名家那样正统,定场诗也不讲究。记得有位皮肤黝黑的女说书人,开场白是:“黑猪白羊,稳坐两旁,听我这破喉咙烂嗓子南腔北调,与你慢慢地道来一回。”众乡亲也不介意被称作“黑猪白羊”,全都安静下来,洗耳恭听。  小村里的说书人嬉笑怒
期刊
淘来旧器材  有一年五月,首都人民支援延安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给有北京知青插队的村子赠送一台三用半导体收音机。自从有了这台收音机之后,村上一下子变得热闹了。队长怕村民们不会使用这洋玩意儿,便让我们知青把收音机保管好。每到晚上,村民们挤到我们住的窑洞里,只是为了听一段新闻,或听一段戏曲。看到这个情况,我们几个知青在一起琢磨,既然这是一台三用的半导体收音机,我们为何不能把它所有的功能都开发出来,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