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ONGQ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仍阻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个人肤浅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只有学生爱上物理,对物理知识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探究的欲望,才会积极地去学习物理。
  1.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兴趣。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类的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科学实验的实践。很多物理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的品质就是在科学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的。物理教学中认真做好一系列有效的实验,点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励状态,可以把学生的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活化。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很好地利用各种教具,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功能:用现象清楚、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创设有声有色、形象直观的情境;用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分组实验,创设生动活泼、热烈讨论的情境,从而促使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提高能力。
  2.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师生的双边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中声音、动画等多方面的刺激及丰富多彩的直观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如物理“序言”课的教学,可以播放一些物理知识的科教影视片,如火箭的发射过程、静电现象、雨后的彩虹等等,这样既可以通过神奇而又非常实际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对这门学科以及它的知识结构、体系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讲授万有引力内容时,可以先放一段有关神州七号飞船的录像,引导学生走进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3.教师授课时以良好的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富有情趣、幽默、诱导的教学方法是培养物理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将死的知识讲活,对枯燥无味的内容进行丰富的语言加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用生动形象的实例进行类比,这样,学生们自然会爱上物理。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的认知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去探讨知识的奥秘。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勉,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融洽、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学生也就会具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怎样去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呢?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自主探究,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探究活动,不但提高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创新思维和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以及教师的指导得当,让学生在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去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入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涉及的东西。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电工、无线电工程、无线电测向、摄影、各种模型小组等,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新的科技领域的探索、千姿百态的科学幻想,启发学生搞些小发明、小制作,做些小实验等等,尽可能让学生多动嘴、动脑、动手,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新的意向,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才能。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课外活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天地。
  在这样活动中,学生们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平等自由地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判断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设计方案,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积极进行创新实践,争取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
一、初中生物课程中性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青少年发生性行为已经不是个别案例。早在07年的时候,广州、香港、澳门、台北开展了一项名为“青少年网上亲密关系”的调查。调查对象是15岁左右的中学生,有效问卷3000多份。调查显示,40%多的受访者表示很想触摸对方,约30%的受访者有性幻想。浙江大学生性现状调查更能说明问题。“大学生性病及艾滋病关联知识、危险意识、性行为及态度”研究课题组对该省两所综合性大学的
期刊
摘 要:根据任务型教学和语言学理论,文章论述了任务型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内涵、概念及其它们的关系,对任务型教学核心“做中学,学中用”的理解,以促进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知识 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 交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进行学习,体验用英语学习、学会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是强调“做中学,学中用”的一种语
期刊
正如美国一位专栏作家所说:“地球变平了,地球变小了,地球变热了,地球变体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以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为本。德育教育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世纪,初中德育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新的理念。  一、关于德育理念的探讨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阐述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理念,转变观念,把以“教”为重心转变以“学”为重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生物课堂 素质教育 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提出的初衷,旨在克服长期片面追求升学率所造成的弊端,从这种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应试教育仅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而素质教育则将促进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目标,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素质教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新课改的实现和新课标的落实搭建起了实用平台。然而,如何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构,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创新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把学生作为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是整合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整合的主要目的;整合的研究发展应侧重
期刊
现行美术课堂教学体制中,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恰当的艺术批评手段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更为鲜见。实践证明,艺术批评的结果对学生的艺术创作起着相当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视觉认知能力和审美修养的提高;艺术批评既可以在美术理论教学(如鉴赏课)中运用,也可以在技能训练课中实践。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恰当地运用艺术批评手段来进行教学,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下面就谈谈我的观点以及我在课堂教学
期刊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欲望。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分析问题,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这方面的潜能挖掘释放出来,不断注入开发创新意识的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
期刊
多年来,我一直在对初中美术的兴趣教学进行尝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狠下功夫,尤其是善于激发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课产生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认为上美术课心里没有压力,而且能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下面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要拓开教学的趣味性,首先是教师才识广泛,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
期刊
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建立于教育过程是师生生命相遇过程的教育认识论,把教学视为一种生活,把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视为不能重复、不可逆转的生命活动。无疑,这是一种真正富有前瞻意义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作为现代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坚持践行这一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创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境界,并逐步形成这方面的教学素养。  如何在课堂上追求和创造动态生成的教学境界呢?笔者想借助一个
期刊
长期以来,聋校作文教学一直难以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聋生习作兴趣不高,习作时感到没有材料可写,“虚假习作”比较普遍,习作量相对偏少。根源在于教师们大多忽视了习作指导这个重要环节。因为聋生写作是认识世界、吸收内化相关信息之后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间所需吸纳的信息包含“表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鉴于此,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切实淡化作文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