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哀郢》是《楚辞·九章》里的重要作品,历代以来有关《哀郢》的释读众说纷纭,尤其是写作时间、创作背景、屈原流放行走的路线等问题的说法众多。
关键词:《哀郢》;写作时间;屈原;放流路线
一、作者
有关《哀郢》作者问题,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道“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①王逸认为《哀郢》的作者是屈原,洪兴祖、蒋骥都从此说。清末经学家廖季平提出历史上无屈原这个人的存在并且否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真实性②,依廖氏言《哀郢》一文就自然不是屈原的作品了。他的这种观点引起了学界的极大讨论,廖氏以经学家的眼光看待楚辞,没有严密的论证,这种观点没有任何史料依据。廖氏忽略了汉代的人有关屈原的证据存在,除了司马迁的记载外,西汉前期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刘向《新序·节士》篇记载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大夫也”③,班固《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④。大量史料都可以证明历史上是有屈原这个人存在的
近代学者朱东润先生没有否定屈原的存在,而是认为《楚辞》的作者另有其人。朱先生认为《哀郢》篇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或者他的臣下所作,《哀郢》一篇的主题不是郢都的可哀,而是别离郢都的可哀,郢是淮南国都寿春。⑤朱东润先生的这一说法虽然具有创新性,但是根据阜阳县双古堆一号出土的汉墓和文献资料的记载,可证明这一观点不可靠。1977年阜阳县夏侯灶的墓中出土两片汉简《楚辞》,据考证该汉简的时间应在汉文帝十五年前即公元前165年之前。⑥据《汉书》记载孝文帝八年,淮南王刘长的儿子年皆七、八岁,到文帝十五年时刘安约十四、五岁。刘安当时他还没有作乱,他和他的门下是不会有有别离淮南国都的可哀的;而且他并没有那么丰富的人生经历,不可能写出有“至今九年而不复”流放经历的《哀郢》,而且刘安入朝所作的《离骚传》是在汉武帝初年,师古曰“传为解说之” ⑦,而不是作《离骚》等篇,所以朱东润的这一说是不正确的。
总之,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距离屈原年代比较近的比较可信的资料,而且学术界大部分都认同屈原是《哀郢》的作者。
二、创作原因、写作背景
《哀郢》的创作原因、自古以来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周建忠先生总结了前人对《哀郢》创作意图研究的十种主要说法,⑧归结起来主要是以王逸、洪兴祖、蒋骥等人主张的“放逐思归”说和以汪瑗、王夫之、陆侃如、高亨、郭沫若等主张的“白起拔郢都”说为主流。除了这十种说法外,少数人如张中一、路百占认为是屈原为了复兴楚国采取的一系列行动。⑨然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汉代王逸认为屈原“言己虽被放逐,心在楚国,徘徊不忍去,蔽于谗谄、思见君而不得。”⑩王逸对“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理解道“言怀王不明,信用谗言而放逐己。”11王逸是说屈原被放逐在楚怀王时期,《哀郢》约作于顷襄王时期,写作原因是因为怀王听信谗言,屈原遭到放逐。朱熹《楚辞集注》认为写作原因是“屈原被放,时适会凶荒,人民离散,而原亦在行中,闵其流散,因以自伤”。12王夫之《楚辞通释》认为《哀郢》的创作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哀叹故都之弃捐、宗社之丘墟,人民之离散,顷襄之不能效死以拒秦,又为楚之宗社人民哀。”13饶宗颐先生认为“夫哀郢者哀其国之垂亡,非已亡而哀之也”14,饶先生是说屈原哀叹楚国将亡,不是哀叹楚国应灭亡。林庚先生从文本出发,认为“哀郢”并不是“破郢” ,郢都并没有被秦攻破,在屈原的作品里有“哀故都之日远”,而不是说故都的陷落。尤其是乱词部分“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他认为是《哀郢》原因是屈原想回到郢都而不能回去的感情。15笔者赞同林庚先生的观点,认为《哀郢》全文,主要是说屈原的流放路程和自己忠贞却遭流放,想回郢都为国尽力却不能回的愤懑之情。
历代以来对《哀郢》的创作时间更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主要是围绕作于顷襄王或者楚怀王时期的某一年。
明确提出《哀郢》的具体创作时间是明代的汪瑗。汪瑗在《楚辞集解》认为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原因是秦楚大战,楚国大败东北退保于陈城,秦赦免楚罪人而迁之东方,屈原亦在此中矣。这种说法与传统王逸等人的说法有很大的不同,汪瑗认为屈原和其他的老百姓是以战败国罪人的身份遭放逐,而不是被楚怀王或者顷襄王放逐,汪瑗并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据论证这一点,并且这种说法与文中“至今九年而不复”是矛盾的。关于时间问题,既然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那么根据“至今九年而不复”这句话可以分析出屈原被放逐是在顷襄王十二年。汪瑗说顷襄二十一年屈原被秦国流放,就不能解决“九年不复”的问题了。
汪瑗的观点对后代影响很大,很多学者同意并在此基础提出新的观点。王夫之沿袭汪瑗的观点,认为是在顷襄王时秦打败楚国,使得楚国迁都于陈,屈原伤心哀叹所作。16郭沫若《屈原研究》沿袭王夫之的观点,认为是在顷襄二十一年国破迁陈时期,“至今九年而不复”的“九”是虚指,不是仅仅九年,屈原放逐是在顷襄王七年至二十一间十五年的时间17。 游国恩在前代的基础上认为屈原有两次被放经历,一在楚怀王朝一在顷襄王朝。第二次放逐的时间依据《史记》载当是顷襄王十三年屈原五十八岁被放于陵阳,原因是令尹子兰嫉妒,让上官大夫短屈,《哀郢》所作当在二十一年白起破郢后18。褚斌杰亦认为《哀郢》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秦白起攻克郢都以后,屈原在此时悲愤写下的哀歌。19汪瑗、王夫之、游国恩等的说法都与均认为是屈原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牵涉到时间问题,就需要考证屈原的生平了。郭沫若考证约生于在公元前340年,屈原作《哀郢》,游国恩认为约生于公元343年,林庚先生推测出屈约生于公元335年,差异较大的是胡念贻说是公元前353年,胡先生认為当时屈原可能已经去世了。20不管屈原的生卒年是在哪一年,纵观《哀郢》全文,通篇内容都于白起拔郢说无关。 学术界有很多人不同意汪氏“白起拔郢说”的观点,早在东汉时代的王逸以及宋代的朱熹、洪兴祖都丝毫没有提到《哀郢》是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郢都的说法。清代的蒋骥在《山带阁注楚辞》写道屈原写作《哀郢》是在顷襄王时期,但是与白起拔郢无关,云“原初被放,在怀王十六年之十八年,复用召之,有使齐之行。三十年,有会武关之谏,而怀王不从,卒死于秦。顷襄王立,复放屈原,然则怀王于原,屡黜屡用,其迁于江南,九年不复,故当在顷襄之世也。郁郁不通,谓有怀而不能自达也。”21今人聂石樵等学者同意王逸等人的说法,他《哀郢》是屈原悼念楚国,他推测哀郢作于顷襄王时代。22潘啸龙先生认为《哀郢》的主旨是哀念郢都,作于顷襄十三四年。23
谭戒甫先生根据《史记·楚世家》《史记·西南夷列传》等史料推测出《哀郢》不是哀念白起拔郢的郢都,而是哀庄蹻所暴之郢,屈原在怀王二十九年被流放,《哀郢》作于顷襄王七年。24原因是忧愁怀王时楚的失地与怀王客死秦国,为什么怀王在顷襄王三年的时候克死于秦,而谭先生所说的屈原作《哀郢》作于七年,中间的四年又怎么解释呢,谭先生的这一说法理由过于牵强。
汤炳正先生认为屈原是在顷襄王元年末被流放,正值秦楚大战时期,楚国大败,百姓流散,根据《惜诵》“愿春日以为糗芳”这句得出屈原被放启程在顷襄二年春。屈原在顷襄二年和大部分离散的百姓一起流亡,到九年后即顷襄王十、十一年写的《哀郢》。25 汤氏既然说屈原被放于顷襄王元年末,按照屈原的性格他不会等到第二年春才出发,而且“愿春日以为糗芳”这句话和“方仲春而东迁”并没有紧密的联系,屈原既然被流放,为什么等到九年之后才写《哀郢》,这些汤氏都没有说清楚,就推测屈原被放九年后写的《哀郢》。
林庚先生以为《哀郢》作于顷襄王二年二月,这一年也是怀王从秦国逃归被秦国追获,对屈原政治上打击很大,作《哀郢》既哀叹怀王的不幸又哀叹整个楚国。26王前程先生提出《哀郢》作于顷襄王四年,是屈原在放逐期间听到了楚怀王死于秦国的消息所作,主旨不是哀念楚国,而是抒发自己衷心却遭弃的悲愤心情。27
有学者提出《哀郢》作于楚怀王时期,而非顷襄时期。钱穆先生认为屈原应该死在楚怀王入秦之前,屈原在怀王时期被疏,放居汉北最少九年,《哀郢》可能不是屈原所作的。28钱玉趾先生根据《九章·抽思》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认为屈原在怀王十九年或者二十年被流放在汉北,怀王二十八年楚将景缺、唐昧被秦军所杀,推测他们把守的城市沦陷,屈原由汉北逃回郢都,屈原的不召而还又被楚怀王放逐,哀郢作于怀王二十九年左右。29钱氏从楚将被杀推测出城市陷落,既然汉北都陷落了,屈原从汉北逃回郢都是爱国的表现,怀王为什么又将他放逐,情理上不通。再者纵观全文尤其是最后的乱词部分,说明屈原思归而不得,不太可能是回过郢都。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王怒而疏屈平”,“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返”,“令尹子兰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30这些可以看出屈原在楚怀王时期是被“疏”,屈原在怀王时期被疏意为屈不被怀王宠信得到贬官,不是遭到放逐。31《离骚》是在屈原被怀王“疏”的背景下所作,在行文中没有看到屈原被流放,《离骚》主旨是屈原在黑暗的现实与自己的忠君美政理想之间的矛盾选择,而《哀郢》是屈原在顷襄王时期被“迁”是被放逐的,文中“方仲春而东迁”以及一些列的流亡路线,都可以说明《哀郢》应当作于顷襄王年间。根据《史记》的记载,屈原是在顷襄初年被放逐,具体时间不详,据推测应是在顷襄王元年到三年之间,《哀郢》的写作时间根据“至今九年而不复”应是顷襄王九年到十二年之间。
三、屈原的行走路线
屈原的行走路線是《哀郢》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历来学者们对屈原的行踪说法不一,主要集中在对“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凌阳侯之泛滥兮”、“背夏浦而西思兮”、“当陵阳之焉至兮”等诗句中地理名称的争议。
王逸认为“《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于江南之野,思君念国,忧心罔极。”32关于江南的地理范围有很多的争议,在先秦两汉时代,江南的地理范围有很多说法。现勾陈文献如下: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弊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其浮诸江南,以实海滨,亦惟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注曰:楚初都丹阳,在枝江,居江南,后徙郢都,在荆州府,在江北。别都鄂,亦在江之南。自荆州以南,皆楚所谓江南也。杜注:楚之云梦跨江南北。然以近日科学考察,当时无跨江南北之云梦泽。33
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天江南之梦。《左传·昭公三年》杜注:楚之云梦跨江南北。然以近日科学考察,当时无跨江南北之云梦泽。34
张仪说秦王曰,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都、江南。《战国策·卷三》35
“楚有江汉川泽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信巫鬼,重淫祀” 《汉书·地理志》 36
由于年代久远,单凭“江南”我们很难断定屈原流放的地理位置。还是从《哀郢》文本中去探讨屈原的流放路线。
大多数学者认为屈原在《哀郢》篇中的流放方位是东迁,蒋骥、姜亮夫、陆侃如、游国恩、刘永济、汤炳正等主张东迁,但是对东迁的具体路线说法不一致。
首先,对夏首的位置说法不一。王逸认为夏首是夏水口 ,船独流为浮。洪兴祖补注说夏首之南游人焉。37 王夫之认为夏首夏口是同一地方,意为西望汉水浮天际也。38郭沫若等从王夫之的说法。蒋骥认为夏首是夏水发源于江之处,西浮是舟行之曲处,路有西向者。39 陆侃如、高亨等认为夏首即汉口,由汉口泝江而上,谓西浮。40
夏首与夏口是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争论,赵逵夫先生援引蒋骥的《楚辞余论》关于夏首的见解和戴震《屈原赋通释》中的见解,考证出夏首、夏口的方位,如下图所示
41
其次,陵阳是否是地名亦有很多的争议。王逸等人主张陵阳不是地名,这一说法影响很大。王逸认为“当陵阳之焉至兮”中的陵阳不是地名,陵和凌相通,而是意欲腾驰,道安极也。42朱熹对陵阳也有疑惑,注为未详。43汪瑗认为该诗句意为“当谓陵阳之波起,而舟以当之也。”汪氏认为陵阳是大波,郭沫若沿用此说法,认为阳侯是波神,是“凌阳侯之泛滥兮”的简略语,意为乘风破浪。44潘啸龙先生亦从陵阳是大波之神说。45刘永济先生认为陵阳是陵扬,亦不是地名,这句话是屈原登高远望有所感触所发,言屈原当奋飞而不知所至。46
最早的释陵阳为地名的是洪兴祖,洪兴祖以为陵阳是地名,前汉丹阳郡,有陵阳仙人,陵阳是仙人子明所居的地方。47到了清代王夫之进一步完善陵阳的地点,认为是在安徽宣城。48清代的蒋骥最早并且详细的提出屈原的流放路线。蒋氏在《山带阁注楚辞》云“哀郢发郢而至陵阳,皆自西徂东。”蒋骥认为陵阳在当时的宁国池州之界,即汉书丹阳郡陵阳县。49宁国、池州在今安徽省南部,《汉书·地理志》记载“丹扬郡是武帝元封二年更名丹扬,故鄣,句容,泾,丹阳,石城,胡孰,陵阳,芜湖,黝,溧阳,歙,宣城。陵阳桑钦言淮水出东南,北入大江。”50蒋骥认为这次放逐陵阳的经历并不和王逸所说的放于江南说矛盾,蒋氏认为屈原在晚年的时候又被放逐在江南,过沅湘、终沉汨罗。不仅推测出《哀郢》的路线图,同时推测出《九章》其它篇屈原所走的路线,有抽思思美人路图、涉江路图、渔父怀沙路图,这就把屈原的整个迁谪踪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蒋骥的陵阳在安徽池州说,得到了后代很多人的赞同。2011年中国屈原学会在池州召开了“屈原与九华山(陵阳)学术会议”,蔡靖全和钱征等一些学者从历史、地理等文献和出土文献资料认为陵阳是当时楚国的重镇,《哀郢》中的陵阳就在九华山的脚下。51 但是学术界对陵阳是否是安徽池州还有很多的争议。
除了蒋骥的安徽陵阳说,还有一些陵阳是其他地域说的观点。学者在考证陵阳的时候往往与庐江联系起来,这与《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故淮南……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有关52。 赵逵夫先生援引《汉书·地理志》在“长沙国……庐水东至庐陵入湖汉”等文献资料认为庐江是庐水和庐水汇入后的赣水,在今江西省庐江即庐赣合流的部分,陵阳在江西省西部庐水的上游,与屈原所迁的“江南之野”距离较近。 53历代对庐江的地理范围不同,并且庐水和庐江是否在一处,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考证,赵逵夫先生的观点把庐江和庐水似乎等同了,很难使人信服。彭京士根据陵阳临江和字形字音相似的条件推测出陵阳是当时楚地的零阳,即现在的慈利县。54彭氏在文章中提出陵阳在汉高祖时期就叫零阳,那么汉代的王逸应该会知道这个地名的来历,注释中却没有涉及,潘氏的说法证据不确凿。黄崇浩认为陵阳是在湖南的北部门户岳阳。黄氏主要依据陵阳与“巴陵天岳”的关系推测,这样的解释太过于简单,且没有充分的史料做支撑。
总之,由于《哀郢》的创作年代久远,一些文献资料保存的不完整,使得《哀郢》的研究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03页。
② 孔党伯,袁謇正主编,《闻一多全集(5)楚辞编·乐府诗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页。
③ (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936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47页。
⑤ 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07月第1版,第389-393页。
⑥ 阜陽汉简整理组编,《阜阳汉简与楚辞》,中国韵文学刊,1987年版。
⑦具体参看(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44-2146页。
⑧ 周建忠,《<哀郢>作意研究史略》,中州学刊,2001年版第1期。
⑨ 参见张中一《屈赋-屈原南征反秦复郢斗争史诗新译》,吉安师专学报,1997年第5期;路百占《襄初屈原迁地为江南说质疑》,许昌师专学报,1984年第1期。
⑩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7页。
11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3页。
12 (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13 (清)王夫之撰,《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6-77页。
14 饶宗颐著,《楚辞地理考》,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版,第123页。
15林庚著,《林庚楚辞研究两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1页。
16 参见(清)王夫之撰,《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7页。
17《 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5-36页。
18游国恩著、游宝谅编,《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三卷,中华书局, 2008年版,第288页,第294页,第301页。
19 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450页。
20 关于屈原生卒年的说法众说纷纭,本文所引用的材料参见《 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游国恩著、游宝谅编,《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三卷,中华书局, 2008年版。林庚著,《林庚楚辞研究两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本文亦参考了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474页列举的一些关于屈原生卒年的几种观点。 21 (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页。
22 聂石樵注《楚辞新注》,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6页。
23 潘啸龙著《国学大讲堂楚辞导读》,2008年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76页。
24谭戒甫《屈原“哀郢”的研究》,四川大学学报,1957年。
25汤炳正著,《汤炳正论楚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2-83页。
26 林庚著,《林庚楚辞研究两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27 王前程,《<哀郢>作于楚顷襄四年考论》,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8钱穆《楚辞地名考》,清华学报,1934年版。
29 中国屈原学会编,中国楚辞学(第十六辑),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钱玉趾,《<哀郢>的写作时间与主旨辩》,第163-164页。
30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81頁,第2484页,第2485页。
31关于屈原被疏和被迁学术界依然有很多的争议,有一次放逐说,两次放逐说,有一疏一放说,有一疏两放说、未遭放逐说等众多说法。周建忠先生在《屈原放逐问题辩证》一文有详细的论说,具体参看南都学刊,2002年版第7期。
32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0-121页,第132页。
33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19页。
34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44页。
35 (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0页。
36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66页。
37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3页。
38 (清)王夫之撰《楚辞通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4页。
39 (清)蒋骥撰《山带阁注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40 陆侃如、高亨、黄孝纾选注《楚辞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8页。
41 赵逵夫《<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荆州师专学报,1994年版,第4期。
42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5页。
43 (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44 郭沫若,《卷耳集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45潘啸龙著《国学大讲堂楚辞导读》,2008年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76页。
46 参见刘永济集,《屈赋音义详解屈赋释词》,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99页;苏雪林著,《楚骚新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
47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5页。
48 (清)王夫之撰《楚辞通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5页。
49 (清)蒋骥撰《山带阁注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页。
50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92页。
51 参见2011年11月24日到27日召开的九华山(陵阳)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蔡靖泉《楚人经营皖南与陵阳历史地位-兼论屈原是否到过陵阳》(摘要)和钱征《屈原与九华山》。
52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68页。
53赵逵夫《<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荆州师专学报,1994年版,第4期。
54彭京士《<哀郢>“陵阳”考辨》,职大学刊,1997年第1期。
关键词:《哀郢》;写作时间;屈原;放流路线
一、作者
有关《哀郢》作者问题,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道“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①王逸认为《哀郢》的作者是屈原,洪兴祖、蒋骥都从此说。清末经学家廖季平提出历史上无屈原这个人的存在并且否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真实性②,依廖氏言《哀郢》一文就自然不是屈原的作品了。他的这种观点引起了学界的极大讨论,廖氏以经学家的眼光看待楚辞,没有严密的论证,这种观点没有任何史料依据。廖氏忽略了汉代的人有关屈原的证据存在,除了司马迁的记载外,西汉前期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刘向《新序·节士》篇记载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大夫也”③,班固《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④。大量史料都可以证明历史上是有屈原这个人存在的
近代学者朱东润先生没有否定屈原的存在,而是认为《楚辞》的作者另有其人。朱先生认为《哀郢》篇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或者他的臣下所作,《哀郢》一篇的主题不是郢都的可哀,而是别离郢都的可哀,郢是淮南国都寿春。⑤朱东润先生的这一说法虽然具有创新性,但是根据阜阳县双古堆一号出土的汉墓和文献资料的记载,可证明这一观点不可靠。1977年阜阳县夏侯灶的墓中出土两片汉简《楚辞》,据考证该汉简的时间应在汉文帝十五年前即公元前165年之前。⑥据《汉书》记载孝文帝八年,淮南王刘长的儿子年皆七、八岁,到文帝十五年时刘安约十四、五岁。刘安当时他还没有作乱,他和他的门下是不会有有别离淮南国都的可哀的;而且他并没有那么丰富的人生经历,不可能写出有“至今九年而不复”流放经历的《哀郢》,而且刘安入朝所作的《离骚传》是在汉武帝初年,师古曰“传为解说之” ⑦,而不是作《离骚》等篇,所以朱东润的这一说是不正确的。
总之,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距离屈原年代比较近的比较可信的资料,而且学术界大部分都认同屈原是《哀郢》的作者。
二、创作原因、写作背景
《哀郢》的创作原因、自古以来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周建忠先生总结了前人对《哀郢》创作意图研究的十种主要说法,⑧归结起来主要是以王逸、洪兴祖、蒋骥等人主张的“放逐思归”说和以汪瑗、王夫之、陆侃如、高亨、郭沫若等主张的“白起拔郢都”说为主流。除了这十种说法外,少数人如张中一、路百占认为是屈原为了复兴楚国采取的一系列行动。⑨然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汉代王逸认为屈原“言己虽被放逐,心在楚国,徘徊不忍去,蔽于谗谄、思见君而不得。”⑩王逸对“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理解道“言怀王不明,信用谗言而放逐己。”11王逸是说屈原被放逐在楚怀王时期,《哀郢》约作于顷襄王时期,写作原因是因为怀王听信谗言,屈原遭到放逐。朱熹《楚辞集注》认为写作原因是“屈原被放,时适会凶荒,人民离散,而原亦在行中,闵其流散,因以自伤”。12王夫之《楚辞通释》认为《哀郢》的创作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哀叹故都之弃捐、宗社之丘墟,人民之离散,顷襄之不能效死以拒秦,又为楚之宗社人民哀。”13饶宗颐先生认为“夫哀郢者哀其国之垂亡,非已亡而哀之也”14,饶先生是说屈原哀叹楚国将亡,不是哀叹楚国应灭亡。林庚先生从文本出发,认为“哀郢”并不是“破郢” ,郢都并没有被秦攻破,在屈原的作品里有“哀故都之日远”,而不是说故都的陷落。尤其是乱词部分“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他认为是《哀郢》原因是屈原想回到郢都而不能回去的感情。15笔者赞同林庚先生的观点,认为《哀郢》全文,主要是说屈原的流放路程和自己忠贞却遭流放,想回郢都为国尽力却不能回的愤懑之情。
历代以来对《哀郢》的创作时间更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主要是围绕作于顷襄王或者楚怀王时期的某一年。
明确提出《哀郢》的具体创作时间是明代的汪瑗。汪瑗在《楚辞集解》认为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原因是秦楚大战,楚国大败东北退保于陈城,秦赦免楚罪人而迁之东方,屈原亦在此中矣。这种说法与传统王逸等人的说法有很大的不同,汪瑗认为屈原和其他的老百姓是以战败国罪人的身份遭放逐,而不是被楚怀王或者顷襄王放逐,汪瑗并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据论证这一点,并且这种说法与文中“至今九年而不复”是矛盾的。关于时间问题,既然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那么根据“至今九年而不复”这句话可以分析出屈原被放逐是在顷襄王十二年。汪瑗说顷襄二十一年屈原被秦国流放,就不能解决“九年不复”的问题了。
汪瑗的观点对后代影响很大,很多学者同意并在此基础提出新的观点。王夫之沿袭汪瑗的观点,认为是在顷襄王时秦打败楚国,使得楚国迁都于陈,屈原伤心哀叹所作。16郭沫若《屈原研究》沿袭王夫之的观点,认为是在顷襄二十一年国破迁陈时期,“至今九年而不复”的“九”是虚指,不是仅仅九年,屈原放逐是在顷襄王七年至二十一间十五年的时间17。 游国恩在前代的基础上认为屈原有两次被放经历,一在楚怀王朝一在顷襄王朝。第二次放逐的时间依据《史记》载当是顷襄王十三年屈原五十八岁被放于陵阳,原因是令尹子兰嫉妒,让上官大夫短屈,《哀郢》所作当在二十一年白起破郢后18。褚斌杰亦认为《哀郢》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秦白起攻克郢都以后,屈原在此时悲愤写下的哀歌。19汪瑗、王夫之、游国恩等的说法都与均认为是屈原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牵涉到时间问题,就需要考证屈原的生平了。郭沫若考证约生于在公元前340年,屈原作《哀郢》,游国恩认为约生于公元343年,林庚先生推测出屈约生于公元335年,差异较大的是胡念贻说是公元前353年,胡先生认為当时屈原可能已经去世了。20不管屈原的生卒年是在哪一年,纵观《哀郢》全文,通篇内容都于白起拔郢说无关。 学术界有很多人不同意汪氏“白起拔郢说”的观点,早在东汉时代的王逸以及宋代的朱熹、洪兴祖都丝毫没有提到《哀郢》是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郢都的说法。清代的蒋骥在《山带阁注楚辞》写道屈原写作《哀郢》是在顷襄王时期,但是与白起拔郢无关,云“原初被放,在怀王十六年之十八年,复用召之,有使齐之行。三十年,有会武关之谏,而怀王不从,卒死于秦。顷襄王立,复放屈原,然则怀王于原,屡黜屡用,其迁于江南,九年不复,故当在顷襄之世也。郁郁不通,谓有怀而不能自达也。”21今人聂石樵等学者同意王逸等人的说法,他《哀郢》是屈原悼念楚国,他推测哀郢作于顷襄王时代。22潘啸龙先生认为《哀郢》的主旨是哀念郢都,作于顷襄十三四年。23
谭戒甫先生根据《史记·楚世家》《史记·西南夷列传》等史料推测出《哀郢》不是哀念白起拔郢的郢都,而是哀庄蹻所暴之郢,屈原在怀王二十九年被流放,《哀郢》作于顷襄王七年。24原因是忧愁怀王时楚的失地与怀王客死秦国,为什么怀王在顷襄王三年的时候克死于秦,而谭先生所说的屈原作《哀郢》作于七年,中间的四年又怎么解释呢,谭先生的这一说法理由过于牵强。
汤炳正先生认为屈原是在顷襄王元年末被流放,正值秦楚大战时期,楚国大败,百姓流散,根据《惜诵》“愿春日以为糗芳”这句得出屈原被放启程在顷襄二年春。屈原在顷襄二年和大部分离散的百姓一起流亡,到九年后即顷襄王十、十一年写的《哀郢》。25 汤氏既然说屈原被放于顷襄王元年末,按照屈原的性格他不会等到第二年春才出发,而且“愿春日以为糗芳”这句话和“方仲春而东迁”并没有紧密的联系,屈原既然被流放,为什么等到九年之后才写《哀郢》,这些汤氏都没有说清楚,就推测屈原被放九年后写的《哀郢》。
林庚先生以为《哀郢》作于顷襄王二年二月,这一年也是怀王从秦国逃归被秦国追获,对屈原政治上打击很大,作《哀郢》既哀叹怀王的不幸又哀叹整个楚国。26王前程先生提出《哀郢》作于顷襄王四年,是屈原在放逐期间听到了楚怀王死于秦国的消息所作,主旨不是哀念楚国,而是抒发自己衷心却遭弃的悲愤心情。27
有学者提出《哀郢》作于楚怀王时期,而非顷襄时期。钱穆先生认为屈原应该死在楚怀王入秦之前,屈原在怀王时期被疏,放居汉北最少九年,《哀郢》可能不是屈原所作的。28钱玉趾先生根据《九章·抽思》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认为屈原在怀王十九年或者二十年被流放在汉北,怀王二十八年楚将景缺、唐昧被秦军所杀,推测他们把守的城市沦陷,屈原由汉北逃回郢都,屈原的不召而还又被楚怀王放逐,哀郢作于怀王二十九年左右。29钱氏从楚将被杀推测出城市陷落,既然汉北都陷落了,屈原从汉北逃回郢都是爱国的表现,怀王为什么又将他放逐,情理上不通。再者纵观全文尤其是最后的乱词部分,说明屈原思归而不得,不太可能是回过郢都。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王怒而疏屈平”,“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返”,“令尹子兰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30这些可以看出屈原在楚怀王时期是被“疏”,屈原在怀王时期被疏意为屈不被怀王宠信得到贬官,不是遭到放逐。31《离骚》是在屈原被怀王“疏”的背景下所作,在行文中没有看到屈原被流放,《离骚》主旨是屈原在黑暗的现实与自己的忠君美政理想之间的矛盾选择,而《哀郢》是屈原在顷襄王时期被“迁”是被放逐的,文中“方仲春而东迁”以及一些列的流亡路线,都可以说明《哀郢》应当作于顷襄王年间。根据《史记》的记载,屈原是在顷襄初年被放逐,具体时间不详,据推测应是在顷襄王元年到三年之间,《哀郢》的写作时间根据“至今九年而不复”应是顷襄王九年到十二年之间。
三、屈原的行走路线
屈原的行走路線是《哀郢》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历来学者们对屈原的行踪说法不一,主要集中在对“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凌阳侯之泛滥兮”、“背夏浦而西思兮”、“当陵阳之焉至兮”等诗句中地理名称的争议。
王逸认为“《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于江南之野,思君念国,忧心罔极。”32关于江南的地理范围有很多的争议,在先秦两汉时代,江南的地理范围有很多说法。现勾陈文献如下: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弊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其浮诸江南,以实海滨,亦惟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注曰:楚初都丹阳,在枝江,居江南,后徙郢都,在荆州府,在江北。别都鄂,亦在江之南。自荆州以南,皆楚所谓江南也。杜注:楚之云梦跨江南北。然以近日科学考察,当时无跨江南北之云梦泽。33
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天江南之梦。《左传·昭公三年》杜注:楚之云梦跨江南北。然以近日科学考察,当时无跨江南北之云梦泽。34
张仪说秦王曰,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都、江南。《战国策·卷三》35
“楚有江汉川泽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信巫鬼,重淫祀” 《汉书·地理志》 36
由于年代久远,单凭“江南”我们很难断定屈原流放的地理位置。还是从《哀郢》文本中去探讨屈原的流放路线。
大多数学者认为屈原在《哀郢》篇中的流放方位是东迁,蒋骥、姜亮夫、陆侃如、游国恩、刘永济、汤炳正等主张东迁,但是对东迁的具体路线说法不一致。
首先,对夏首的位置说法不一。王逸认为夏首是夏水口 ,船独流为浮。洪兴祖补注说夏首之南游人焉。37 王夫之认为夏首夏口是同一地方,意为西望汉水浮天际也。38郭沫若等从王夫之的说法。蒋骥认为夏首是夏水发源于江之处,西浮是舟行之曲处,路有西向者。39 陆侃如、高亨等认为夏首即汉口,由汉口泝江而上,谓西浮。40
夏首与夏口是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争论,赵逵夫先生援引蒋骥的《楚辞余论》关于夏首的见解和戴震《屈原赋通释》中的见解,考证出夏首、夏口的方位,如下图所示
最早的释陵阳为地名的是洪兴祖,洪兴祖以为陵阳是地名,前汉丹阳郡,有陵阳仙人,陵阳是仙人子明所居的地方。47到了清代王夫之进一步完善陵阳的地点,认为是在安徽宣城。48清代的蒋骥最早并且详细的提出屈原的流放路线。蒋氏在《山带阁注楚辞》云“哀郢发郢而至陵阳,皆自西徂东。”蒋骥认为陵阳在当时的宁国池州之界,即汉书丹阳郡陵阳县。49宁国、池州在今安徽省南部,《汉书·地理志》记载“丹扬郡是武帝元封二年更名丹扬,故鄣,句容,泾,丹阳,石城,胡孰,陵阳,芜湖,黝,溧阳,歙,宣城。陵阳桑钦言淮水出东南,北入大江。”50蒋骥认为这次放逐陵阳的经历并不和王逸所说的放于江南说矛盾,蒋氏认为屈原在晚年的时候又被放逐在江南,过沅湘、终沉汨罗。不仅推测出《哀郢》的路线图,同时推测出《九章》其它篇屈原所走的路线,有抽思思美人路图、涉江路图、渔父怀沙路图,这就把屈原的整个迁谪踪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蒋骥的陵阳在安徽池州说,得到了后代很多人的赞同。2011年中国屈原学会在池州召开了“屈原与九华山(陵阳)学术会议”,蔡靖全和钱征等一些学者从历史、地理等文献和出土文献资料认为陵阳是当时楚国的重镇,《哀郢》中的陵阳就在九华山的脚下。51 但是学术界对陵阳是否是安徽池州还有很多的争议。
除了蒋骥的安徽陵阳说,还有一些陵阳是其他地域说的观点。学者在考证陵阳的时候往往与庐江联系起来,这与《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故淮南……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有关52。 赵逵夫先生援引《汉书·地理志》在“长沙国……庐水东至庐陵入湖汉”等文献资料认为庐江是庐水和庐水汇入后的赣水,在今江西省庐江即庐赣合流的部分,陵阳在江西省西部庐水的上游,与屈原所迁的“江南之野”距离较近。 53历代对庐江的地理范围不同,并且庐水和庐江是否在一处,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考证,赵逵夫先生的观点把庐江和庐水似乎等同了,很难使人信服。彭京士根据陵阳临江和字形字音相似的条件推测出陵阳是当时楚地的零阳,即现在的慈利县。54彭氏在文章中提出陵阳在汉高祖时期就叫零阳,那么汉代的王逸应该会知道这个地名的来历,注释中却没有涉及,潘氏的说法证据不确凿。黄崇浩认为陵阳是在湖南的北部门户岳阳。黄氏主要依据陵阳与“巴陵天岳”的关系推测,这样的解释太过于简单,且没有充分的史料做支撑。
总之,由于《哀郢》的创作年代久远,一些文献资料保存的不完整,使得《哀郢》的研究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03页。
② 孔党伯,袁謇正主编,《闻一多全集(5)楚辞编·乐府诗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页。
③ (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936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47页。
⑤ 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07月第1版,第389-393页。
⑥ 阜陽汉简整理组编,《阜阳汉简与楚辞》,中国韵文学刊,1987年版。
⑦具体参看(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44-2146页。
⑧ 周建忠,《<哀郢>作意研究史略》,中州学刊,2001年版第1期。
⑨ 参见张中一《屈赋-屈原南征反秦复郢斗争史诗新译》,吉安师专学报,1997年第5期;路百占《襄初屈原迁地为江南说质疑》,许昌师专学报,1984年第1期。
⑩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7页。
11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3页。
12 (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13 (清)王夫之撰,《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6-77页。
14 饶宗颐著,《楚辞地理考》,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版,第123页。
15林庚著,《林庚楚辞研究两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1页。
16 参见(清)王夫之撰,《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7页。
17《 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5-36页。
18游国恩著、游宝谅编,《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三卷,中华书局, 2008年版,第288页,第294页,第301页。
19 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450页。
20 关于屈原生卒年的说法众说纷纭,本文所引用的材料参见《 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游国恩著、游宝谅编,《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三卷,中华书局, 2008年版。林庚著,《林庚楚辞研究两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本文亦参考了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474页列举的一些关于屈原生卒年的几种观点。 21 (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页。
22 聂石樵注《楚辞新注》,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6页。
23 潘啸龙著《国学大讲堂楚辞导读》,2008年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76页。
24谭戒甫《屈原“哀郢”的研究》,四川大学学报,1957年。
25汤炳正著,《汤炳正论楚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2-83页。
26 林庚著,《林庚楚辞研究两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27 王前程,《<哀郢>作于楚顷襄四年考论》,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8钱穆《楚辞地名考》,清华学报,1934年版。
29 中国屈原学会编,中国楚辞学(第十六辑),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钱玉趾,《<哀郢>的写作时间与主旨辩》,第163-164页。
30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81頁,第2484页,第2485页。
31关于屈原被疏和被迁学术界依然有很多的争议,有一次放逐说,两次放逐说,有一疏一放说,有一疏两放说、未遭放逐说等众多说法。周建忠先生在《屈原放逐问题辩证》一文有详细的论说,具体参看南都学刊,2002年版第7期。
32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0-121页,第132页。
33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19页。
34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44页。
35 (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0页。
36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66页。
37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3页。
38 (清)王夫之撰《楚辞通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4页。
39 (清)蒋骥撰《山带阁注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40 陆侃如、高亨、黄孝纾选注《楚辞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8页。
41 赵逵夫《<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荆州师专学报,1994年版,第4期。
42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5页。
43 (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44 郭沫若,《卷耳集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45潘啸龙著《国学大讲堂楚辞导读》,2008年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76页。
46 参见刘永济集,《屈赋音义详解屈赋释词》,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99页;苏雪林著,《楚骚新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
47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5页。
48 (清)王夫之撰《楚辞通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5页。
49 (清)蒋骥撰《山带阁注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页。
50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92页。
51 参见2011年11月24日到27日召开的九华山(陵阳)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蔡靖泉《楚人经营皖南与陵阳历史地位-兼论屈原是否到过陵阳》(摘要)和钱征《屈原与九华山》。
52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68页。
53赵逵夫《<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荆州师专学报,1994年版,第4期。
54彭京士《<哀郢>“陵阳”考辨》,职大学刊,199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