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十一个关键尺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oufangfang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以教评学”的课堂评价机制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学评教”的课堂评价机制及评价标准。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课堂教学评价又是教育评价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在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中,我们通用的做法是“以教评教”,即重在考查:教师教了什么、教师怎么教的、教师为何这么教、教师教得如何等等。也就是说,我们经常通过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的目标是否明确、教的方法是否科学、教的步骤是否合理、教的程序是否顺畅、教的语言是否畅达、教的姿态是否自如等方面的考查来评价教师教的质量和教的能力,相对而言,我们似乎不太关注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习得了什么、怎么习得的、习得如何、他们所习得的是不是自我需要习得的等等。正是在这种“以教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主导下,课堂教学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这种评教机制,说白了,就是对教师教的能力的怀疑、对教师教的水平的不信任、对教师教的良心和职业道德的不放心!在这种紧箍咒的威吓和念叨下,我们的教师在教什么、怎么教、为何教等方面不断地折腾,不知所措、痛苦不堪;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课堂学习景象是:有的学生因赶不上趟而疲于奔命,有的学生因无兴趣而厌倦不堪,有的学生事不关己而作壁上观,有的学生窃喜闲看教师表演,有的干脆开开小差甚至与教师对着干,……试问,如此情景,课堂教学效率能高吗?造成这种课堂教学局面的根本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所教的未必都是学生自我学习所需要的!学生需要的,教师不帮助他们去获得;学生不需要的,教师却要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地强行给予,由于你是老师、你是课堂教学中的领袖和权威,学生不接受么,既害怕你的威吓,又怕影响你的面子,只有勉为其难地被动接受,可就是有“不懂事”、“不领情”的学生在!面对如此学生,教师除了感叹“不争气”和“不可救药”、训斥“不成材”和“朽木不可雕”、站办公室或请家长外,好像再无他法。同行们,让我们细细回想一下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些事情,回想一下我们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唾沫横飞的情形,难道我们不因为自己的一些幼稚行为而感到好笑吗?我们似乎感觉很神圣,其实我们在学生心目中就真的那么神圣么?
  其实,课堂教学,远不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所描述的那么复杂,也不是一些理想教育主义者所想象的那么高深和神秘莫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维有智慧的生命体,是一群有学习经验、有学习欲望、有学习需要、有学习兴趣、有思想和追求的学习生命体,学习本身是他们现在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他们需要学什么、什么学习方式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情况、什么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最有利于达成他们的学习愿望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都应当根据学生情况作出最佳选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帮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学习潜能去清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去战胜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解决学习过程中急于解决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学习愿望、满足学习的需求、自我建构新的和更高的学习能力基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工作就是:组织、帮助、指导、促进;而这些基本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着“服务”(教师服务于学生,教服务于学)这一宗旨来展开,教师只要牢记了“服务”这一宗旨,你自然就不会抢夺课堂中学生主体的位置,你自然就摆正了你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将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展现出一幅令你激动不已和惊喜万分的感人局面!
  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理想乐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愿学、乐学、活学,要让课堂呈现出令人欢欣鼓舞的局面,就必须彻底改变“以教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建立起“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让教师从“以教带学”的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从而踏上“以教帮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新的征程,让“因材施教”的精髓在新的教学征程上焕发出崭新的光芒!
  我们认为,在建立“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中,必须考虑以下十一个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尺度:
  一、教师是否始终贯彻了“教师服务于学生,教服务于学”的宗旨;
  二、教师是否始终坚持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教师是否作好了组织、帮助、指导、促进等基本工作;
  四、教师是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师是否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学习潜能;
  六、教师是否帮助学生清除了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战胜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七、教师是否帮助学生自主达成了他们自己的学习愿望、满足了他们学习的需求、自我建构起了新的和更高的学习能力基点;
  八、学生是否愿学、乐学、活学,是否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九、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十、学生对自己课堂习得的满意度;
  十一、学生对教师课堂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简介:郭建华,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在读写结合中转变古诗学习方式,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热爱古诗,从而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关键词】读写 品鉴 古诗    在中国古代蔚为壮观的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诗歌是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它以琅琅上口的韵律、精炼的语句、含蓄深刻
【教学目的】  1.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深婉复杂的思想情感。  2.学习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读诗方法。  【教学重点】  知人论世,结合作者及其生平解读诗歌复杂深婉的情思。  【教学难点】  杜甫诗沉郁顿挫、含蓄深蕴的风格给学生深层次解读带来的难度。  【教学方法】  以诵读感受情思,以比较体味意蕴,以拓展提升审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思  请同学们一起
【摘 要】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优势,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在中学语文课中大量存在泛用甚至滥用的现象。只有转变观念,将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适度、灵活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才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多媒体 辅助 适度 灵活 精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多媒体计算机辅
【摘 要】在小说《雪白的木槿花》中,木槿花被作者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不仅象征着女人公形象的美丽与人格的善良,同时也象征着神圣纯真的人性力量。  【关键词】木槿花 美丽 善良 纯真     河南作家张中民先生的短篇小说《雪白的木槿花》(见《广州文艺》2009年第二期),以爱情为题材,通过对男女主人公冯刘氏与春祥伯爱情悲剧的描写,触及了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
【摘 要】语文课堂应该诗意芬芳,语文教学进程也应充满艺术性。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时刻处在诗意的氛围中,因为文学化的教育,才会脱离枯燥,才会远离平淡。本文从课堂导语设计、课堂教学进程、课堂教育过程等环节作了文学性的尝试。  【关键词】文学性 诗意化 教学进程 教育过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摘要】写议论文,不仅要强调“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有力”,尤需情理结合,融情于理,方能臻于极境。感情与理性结合的常用方式有以情定调、以情选材、以情驭材、直陈衷情、以像显情等。  【关键词】议论文 写作技巧 议论 抒情    提到写议论文,人们往往言必称“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有力”,强调“晓之以理”的一面,忽视甚至无视“情融于理,运之以情”的一面。歌德说过:“感情愈和理性结合,就愈高贵,到了
【摘 要】课改区选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平分秋色。全国课标卷以文学类文本中的小说阅读为重头戏,所以阅读教学的重点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掌握小说阅读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方法,以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 高考 小说阅读 方法    宁夏、海南、山东、广东四省区2007年率先启用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高考试卷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能够体现新课标自主性、选择性精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情境熏陶、诵读感悟、辩论讨论、联系现实的方法,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有利资源,寓枯燥的道德教育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真正达到“寓德于文,润物无声”的境界。  【关键词】情感态度 价值观 情境 诵读 辩论    语文新课标确定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到与知识能力并重的地位。但
【摘 要】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采用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四读法”,学生收获的是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享受的是人文诗化的课堂生活,它让诗歌教学更加诗意起来。  【关键词】诗歌鉴赏教学 “四读法” 同构共生 诗化课堂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首先要点燃学生朗读的欲望,探讨有效朗读的策略,把学生带到五彩斑斓的语言世界。采用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四读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音读 
【摘要】教育是育人工程,作文教学更是育人的工作。进入新世纪,以人为本、以悟为法、以真为准、以新为则的弘扬个性的写作教学在创新教育中正呈现出勃勃生机。在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人的价值获得充分重视的新形势下,在鼓励创新、倡导个性的课堂演练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知美、捕捉美、表现美,让极富生命活力的写作课堂充满快乐的信念,从而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他们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