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介绍校企合作班学生的特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及教学中如何提高在校学生的企业意识等。
关键词:校企合作;学生管理;企业意识;准员工
作者简介:曹著明(1981-),男,福建三明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助理讲师,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北京 100041)主要研究方向:数控加工技术。(北京 100176)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需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优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使校企合作班开展得积极有效是每个学校面临的问题。
北京电子职业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与北京SMC公司有着多年的合作,2004级SMC班是首届SMC校企合作班级,该班由我校与SMC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培养,学生毕业经考核合格后全部到该公司上班。该班要求以“准员工”模式管理。日常教学活动中渗入SMC的发展史及企业文化等;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习SMC的规章制度、5S内涵等,使学生对企业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企业意识,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最终全班26人中有25人顺利进入SMC公司上班,并有11人获奖学金,是全校获奖最多的班级,这大大鼓舞了全校师生。
一、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在办学模式上,国家十分提倡走校企合作之路,希望双方达成共识,实现双赢。职业教育是指向劳动者及后备劳动者传授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业务知识、技能和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而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
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储备优秀的可用之才,校企合作培训机制可以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校企合作可以使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能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校企合作于学校、于企业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企业可以在招工时就说明,凡在本企业服务满三年的员工,企业可以给他颁发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证书,而且员工本身不用花费任何费用,对员工和企业来说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为企业“量体裁衣”式地培养后备劳动者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企业拿出一部分钱培养在职员工,得到最实惠的好处有:通过三年有目的的培养,企业为自己培养了一批熟练的劳动力,不必再花人、财、物进行上岗培训;学校专门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比起一般打工者素质要高得多,他们熟知企业文化,懂得生产技术,具有良好的文化、思想素养,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可以当做企业为员工发放的社会福利,从而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提高企业对外宣传的知名度;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交流。
所以说,校企合作对企业和学校来讲是共赢的,是行之有效的。
二、校企合作班学生的特点
正常情况下,与学校合作办学的公司都是初具规模的,公司提供的待遇和奖学金相对比较丰厚,所以学生也就争相报名。以我院2004级SMC班来说,所有学生都是各全系挑出来的优秀学生,不管在学习态度上还是在为人处事上都是较优秀的,但对企业意识、对5S的理解还应深化教育。
学生的特点具体如下:
(1)学习态度较好,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各门功课的学习,但也有不少同学认为自己已经找到单位了,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下降,甚至认为只要及格就行了;学生容易只重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而忽略基础课,而很多时候这些基础课知识才是在企业工作中最常用到的。
(2)通过对企业的参观、学习,学生对企业环境、规章制度有所了解,但对5S的内涵、效率意识、企业与员工同命运共发展的意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3)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强,具备探索、创新意识,能踊跃参加班级、企业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渴望到企业顶岗实习。
(4)班级管理和学生活动与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融合不够。
三、校企合作班的管理
1.聘请相关专业老师担任班主任
校企合作班尽量配备相应专业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专业的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习,同时保证班级与企业能更好地沟通,能解决学生在专业上的疑惑;有条件的最好能聘请企业员工担任兼职班主任,并保持每周定期与学生交流,这样能把企业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
2.在班级活动中渲染企业文化,开展“准员工”管理
学生进入校企合作班就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企业的大门,就应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尊重企业文化。在班级施行“准员工”管理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应在学习中融入企业文化,比如介绍企业的历史、发展过程、企业文化等;其次,在班干部的称谓上可以采取企业模式,比如叫“部长”、“课长”、“小组长”等,让学生在班级、学校生活中处处感受企业文化;再次,在班级规章制度上施行“5S”管理,使学生在学校养成企业的工作态度,如果学生违反了相关条例也应参照企业的制度来执行,让学生明白在企业犯错误会有什么后果,让他们在无形当中养成企业意识;在评定学生的企业奖学金时不能单从学生成绩来考虑,应注重学生的平常表现和“5S”表现、参加班级、学校、企业活动等,应注重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企业的相关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相当于把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提前了,同时使他们的成本降低了,对三方来讲是三赢。
3.提供学生与企业“零接触”的机会
要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就需要学生与企业“零接触”,而“零接触”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能获得最直观、最深刻的体会,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这样能让学生由被动去变化改变成自己主动地变化。比如可以安排学生每周一天到企业实习,或者假期安排一周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也存在许多有待细化的地方,比如学生的日常管理、食宿、责任人、待遇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沟通和解决。
四、小结
总之,在校企合作班的管理中应处处体现企业文化;班级规章制度应与企业的规章制度相结合,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企业的准员工,应以企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应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与企业共发展的潜意识。在班级人数中也应保证有进有出的原则,达不到标准的坚决不能要。经济的大发展呼唤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优模式,我们只有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提升校企合作班级管理层次,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能工巧匠。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J].职教论坛,2003,(4):62-64.
[2]刘海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六零”模式——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的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成飚.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中人才培养的研究[J].消费导刊,2008,
(10).
[4]罗安双.培养高技能人才 走校企合作之路[J].市场论坛,
2007,(10).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校企合作;学生管理;企业意识;准员工
作者简介:曹著明(1981-),男,福建三明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助理讲师,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北京 100041)主要研究方向:数控加工技术。(北京 100176)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需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优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使校企合作班开展得积极有效是每个学校面临的问题。
北京电子职业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与北京SMC公司有着多年的合作,2004级SMC班是首届SMC校企合作班级,该班由我校与SMC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培养,学生毕业经考核合格后全部到该公司上班。该班要求以“准员工”模式管理。日常教学活动中渗入SMC的发展史及企业文化等;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习SMC的规章制度、5S内涵等,使学生对企业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企业意识,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最终全班26人中有25人顺利进入SMC公司上班,并有11人获奖学金,是全校获奖最多的班级,这大大鼓舞了全校师生。
一、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在办学模式上,国家十分提倡走校企合作之路,希望双方达成共识,实现双赢。职业教育是指向劳动者及后备劳动者传授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业务知识、技能和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而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
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储备优秀的可用之才,校企合作培训机制可以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校企合作可以使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能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校企合作于学校、于企业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企业可以在招工时就说明,凡在本企业服务满三年的员工,企业可以给他颁发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证书,而且员工本身不用花费任何费用,对员工和企业来说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为企业“量体裁衣”式地培养后备劳动者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企业拿出一部分钱培养在职员工,得到最实惠的好处有:通过三年有目的的培养,企业为自己培养了一批熟练的劳动力,不必再花人、财、物进行上岗培训;学校专门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比起一般打工者素质要高得多,他们熟知企业文化,懂得生产技术,具有良好的文化、思想素养,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可以当做企业为员工发放的社会福利,从而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提高企业对外宣传的知名度;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交流。
所以说,校企合作对企业和学校来讲是共赢的,是行之有效的。
二、校企合作班学生的特点
正常情况下,与学校合作办学的公司都是初具规模的,公司提供的待遇和奖学金相对比较丰厚,所以学生也就争相报名。以我院2004级SMC班来说,所有学生都是各全系挑出来的优秀学生,不管在学习态度上还是在为人处事上都是较优秀的,但对企业意识、对5S的理解还应深化教育。
学生的特点具体如下:
(1)学习态度较好,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各门功课的学习,但也有不少同学认为自己已经找到单位了,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下降,甚至认为只要及格就行了;学生容易只重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而忽略基础课,而很多时候这些基础课知识才是在企业工作中最常用到的。
(2)通过对企业的参观、学习,学生对企业环境、规章制度有所了解,但对5S的内涵、效率意识、企业与员工同命运共发展的意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3)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强,具备探索、创新意识,能踊跃参加班级、企业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渴望到企业顶岗实习。
(4)班级管理和学生活动与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融合不够。
三、校企合作班的管理
1.聘请相关专业老师担任班主任
校企合作班尽量配备相应专业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专业的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习,同时保证班级与企业能更好地沟通,能解决学生在专业上的疑惑;有条件的最好能聘请企业员工担任兼职班主任,并保持每周定期与学生交流,这样能把企业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
2.在班级活动中渲染企业文化,开展“准员工”管理
学生进入校企合作班就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企业的大门,就应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尊重企业文化。在班级施行“准员工”管理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应在学习中融入企业文化,比如介绍企业的历史、发展过程、企业文化等;其次,在班干部的称谓上可以采取企业模式,比如叫“部长”、“课长”、“小组长”等,让学生在班级、学校生活中处处感受企业文化;再次,在班级规章制度上施行“5S”管理,使学生在学校养成企业的工作态度,如果学生违反了相关条例也应参照企业的制度来执行,让学生明白在企业犯错误会有什么后果,让他们在无形当中养成企业意识;在评定学生的企业奖学金时不能单从学生成绩来考虑,应注重学生的平常表现和“5S”表现、参加班级、学校、企业活动等,应注重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企业的相关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相当于把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提前了,同时使他们的成本降低了,对三方来讲是三赢。
3.提供学生与企业“零接触”的机会
要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就需要学生与企业“零接触”,而“零接触”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能获得最直观、最深刻的体会,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这样能让学生由被动去变化改变成自己主动地变化。比如可以安排学生每周一天到企业实习,或者假期安排一周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也存在许多有待细化的地方,比如学生的日常管理、食宿、责任人、待遇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沟通和解决。
四、小结
总之,在校企合作班的管理中应处处体现企业文化;班级规章制度应与企业的规章制度相结合,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企业的准员工,应以企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应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与企业共发展的潜意识。在班级人数中也应保证有进有出的原则,达不到标准的坚决不能要。经济的大发展呼唤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优模式,我们只有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提升校企合作班级管理层次,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能工巧匠。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J].职教论坛,2003,(4):62-64.
[2]刘海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六零”模式——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的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成飚.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中人才培养的研究[J].消费导刊,2008,
(10).
[4]罗安双.培养高技能人才 走校企合作之路[J].市场论坛,
2007,(10).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