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公司新款4B40型发动机的开发

来源 :汽车与新动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mp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菱公司为新型ECLIPSE CROSS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开发了1款全新的小型发动机。通过应用直接喷射,以及其他降低排放与燃油耗的技术,新款4B40型发动机实现了驾驶性能与环保性能的进一步优化。关键词:热力发动机;直接喷射;涡轮增压;颗粒滤清器
  0 前言
  社会各界对汽车的要求与日俱增,不仅需要满足各国的燃油耗标准和排放法规,同时也应为驾驶人员提供愉悦的驾驶体验。由三菱公司推出的全新ECLIPSE CROSS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以大扭矩下的高响应性作为技术特点,从而使驾驶人員充分体验到新一代SUV的驾驶乐趣。研究人员为该车型专门开发了兼顾出色环保性能和优越驾驶性能的1.5 L 小型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本文就该款4B40型发动机及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进行了介绍。
  1 发动机概要
  新款4B40型发动机(图1)的主要开发目标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如下:
  (1)相比原2.4 L 自然吸气发动机,大幅提高了扭矩性能并降低了燃油耗,同时采用了小型涡轮增压系统。
  (2)为克服直接喷射系统存在的排气及噪声-振动-平顺性(NVH)等问题,采用了进气道喷射的方式。
  (3)为改善涡轮迟滞现象,研究人员为其配备了新一代小型涡轮增压器及电动废气门执行器(WGA)。
  (4)为了满足欧洲排放法规要求,研究人员为其配备了性能优越的汽油机颗粒过滤器(GPF)系统。
  表1为4B40型发动机性能参数。表2为发动机开发目标及采用的相关技术。图2为发动机扭矩特性曲线对比。图3为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改善效果示意图。
  2 发动机技术介绍
  2.1 兼用PI方式的DI系统
  4B40型发动机采用1款结合了PI方式的DI系统(图4)。通过DI系统,可在气缸内形成最佳混合气,研究人员为其选用了具有6个喷孔的多孔喷射器(侧喷)。DI系统的喷射压力为4~20 MPa。兼用PI方式的DI系统的喷射模式如图5所示。发动机DI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发动机整个运行工况范围内都使用PI方式来喷射燃油,而在高负荷工况区域,为实现缸内冷却,则会同时使用DI方式。发动机在低速高负荷领域会使用DI 系统进行2次喷射,通过降低喷雾贯穿距,减少燃烧室壁的燃油附着量,从而达到抑制颗粒物排放的目的。
  2.1.1 降低排放效果
  DI系统由于采用了高压喷射的方式,因此在细化喷雾颗粒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在冷态工况及喷油量较多的高负荷工况,燃烧室壁附着的燃油会产生扩散燃烧现象,成为颗粒物生成的主要原因,此时与PI方式相配合,可以抑制颗粒物的生成。
  2.1.2 燃油经济性改善效果
  DI系统可直接向缸内喷射高压燃油,但为此需要较高的喷射压力,从而需要配备驱动喷射泵及高压燃油系统,因此电力消耗会成为燃油经济性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低负荷工况领域,仅通过PI方式进行喷射,可以降低这一损失。
  2.1.3 降低DI喷油器容量
  在确保整机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还必须兼顾最大喷油量和最小喷油量。因此,采用具有优异的精细喷射控制能力的PI方式,可同时扩大整个喷射系统的动态范围,并使其具有最大流量。
  2.1.4 降低噪声
  在DI方式中,为产生较高的燃油压力,需要驱动高压泵,而高压泵及喷油器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噪声。因此,在低负荷工况区域中,通常仅采用PI方式,可有效降低此类工作噪声。
  2.1.5 清洁进气阀周边效果
  通过利用PI方式,可以清洁进气阀和进气道,防止气缸内出现积炭现象,同时确保燃料及润滑油性能的高度稳定。
  2.2 改良进气道
  为确保低速工况下的性能,1项重要的工作是缓和增压时的敲缸现象。为了改善燃烧过程,研究人员采用了可强化滚流并能促进缸内混合气流动的进气道(图6)。作为强化滚流的手段,利用直进气道增加正向滚流,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又利用气道下端边缘减少了逆向滚流。在各曲轴转角处滚流比分析结果(图7)中,给出了进气行程(上止点后105 °CA)和压缩行程(上止点前110 °CA)中缸内气体流动的分析结果(图8)。在进气行程中,通过强化滚流,使喷雾在气缸中心旋转流动,抑制了燃油在燃烧室内壁发生附着。在压缩行程中,由于活塞顶部采用了较为平坦的设计方案,可以使生成的滚流维持到压缩行程的上止点附近。滚流持续到点火前消失,由此可以提高紊流强度,从而达到提高燃烧速度的目的。
  2.3 改进增压技术
  为了改善中低速工况下的扭矩,研究人员为4B40型发动机配备了小型涡轮增压器。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采用斜流涡轮,改善了涡轮迟滞现象(图9)。另外,通过采用电动WGA,大幅改善了对增压的控制能力,实现了线性加速。作为提高增压器响应性控制力的具体案例,为迅速改善怠速至中等转速工况下的增压响应性,研究人员将废气阀设在了闭口附近。同时,通过关闭油门可以降低泵气损失,并降低燃油耗。
  2.4 排气歧管内置式气缸盖
  如图10所示,研究人员通过在气缸盖内设置排气歧管,并在外围设置冷却水套,可以降低高负荷工况下的涡轮入口温度,同时进一步优化增压效果,以此改善发动机性能。
  2.5 抑制敲缸现象
  为了抑制敲缸现象,研究人员改良了DI方式及进气道结构,优化了气缸内部气体流动过程,同时在燃烧室内进行强化冷却,这些方法对于抑制敲缸现象都非常有效。
  此外,研究人员还采用了在内部设置冷却水道的活塞及机油喷嘴,气门挺柱伞部为中空结构,同时选用了可实现自然吸气的排气阀(图11和图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充分提高了混合气燃烧速度。
  3 面向欧洲欧六d-TEMP排放法规采用的措施
  相比全球统一的轻型车测试循环(WLTC),欧六d-TEMP排放法规增加了针对高负荷工况的要求,并利用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RDE)试验法,大幅提高了对排放稳定性的要求。同时,对直喷汽油机而言,欧六d-TEMP排放法规还增加了对排放颗粒数(PN)的相关要求。为了应对上述排放法规,三菱公司的研究人员在车辆底部安装了GPF(图13)。为防止GPF中颗粒物(PM)堆积导致压力损耗增大及温度过度升高的现象,GPF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再生。
  如图14所示,研究人员需要根据发动机燃气中的PN量,以及炭烟模型预测PM堆积量。当预测值超出阈值后,系统就会控制GPF内的温度及氧浓度,进行GPF再生。
  4 总结
  研究人员通过采用以燃油直接喷射方式和改良气道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并配备WGA的小型涡轮增压器,实现了新一代SUV所需要的全扭矩驾驶功能及高环保性能。该发动机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如下。
  (1)研究人员通过采用DI+PI的方式,使4B40型发动机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并降低了PN,同时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另外,通过采用PI方式,可以对进气阀周边进行净化,由此确保了燃料等介质的化学稳定性。
  (2)研究人员通过采用带斜流涡轮的小型涡轮增压器,在中低转速及高扭矩的工况下,改善了增压迟滞现象。通过采用电动WGA,扩大了最大扭矩范围,提高了增压系统响应性。
  (3)为满足欧六d-TEMP排放法规,研究人员在催化器后段采用了GPF,通过对再生控制过程中各关键要素的机能进行模拟,实现了对发动机排放系统的有效控制。
  今后,排放法规还会更加严格,车辆的环保性能仍须进一步改善。进一步的开发目标主要包括降低废气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等。因此,车辆的驾驶乐趣与其制约因素将长期共存,是未来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人员通过技术优化,可进一步提高整车燃烧效率,改善节油技术,满足环保要求,并使车型产品具有更高的驾驶愉悦性。
  张冬梅 译自 自動車技術,2019(9)
  伍赛特 编辑
  (收稿时间:2020-12-04)
其他文献
无级变速器(CVT)正在逐渐成为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1项重要技术,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汽车的CO2排放。介绍了丰田汽车公司与日本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联合开发的新款CVT及相关技术。该款CVT采用传统的钢带结构,且增设了独特的起动齿轮机构,并围绕降低燃油耗、提高驾驶性能、实现轻量化等目标,引进了诸多新技术,从而使新款CVT具有换档平顺,速比范围宽广的特点。由此,发动机可在任何车速下均以最高效率运转,同时也
期刊
为解决实验室测试与实际使用柴油车排放之间的差距问题,汽车行业引入实际行驶排放(RDE)要求。现代柴油机技术证明,可以在宽泛行驶工况下实现车辆在道路上的低排放。研究进一步表明,通过综合采用一体化的排放控制技术,可以在超过欧六d RDE要求的宽泛行驶工况下实现持续的低氮氧化物(NOx)排放和低颗粒数量(PN)排放。采用稀薄氮氧化物捕集技术(LNT)与双剂量尿素喷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相结合,通
期刊
内燃机已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1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成果。通过设计、工艺和材料性能的改进,内燃机的功率密度和制动热效率显著提高。随着计算机仿真能力的巨大进步,针对这2个领域的探索和开发得以大幅提升。目前,材料技术已成为内燃机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总结了为活塞、活塞环、连杆和衬套应用开发的一系列替代材料的设计优势。选择福特Ecoboost 2.3 L RS发动机作为基准发动机,利用这些材料的改进特性
期刊
随着柴油机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对提高发动机整体热效率的期望,对各种燃烧方式进行了研究和研究。获取更高效率的途径之一是减少缸内传热。探索了1种旨在通过提高活塞温度来减少缸内传热的概念。为了提高活塞温度并理想地减少缸内传热,对零油冷(ZOC)活塞进行了研究。为了研究这1技术,对测试发动机进行了修改,以使其停用活塞油冷,从而可以评估其对诸如有效热效率(BTE)、活塞温度和排放等参数的影响。该发动机配
期刊
建彬1 陶士明2  介绍柴油中含水形态对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影响,通过分析柴油滤清器油水分离效率,区别ISO 16332:2018标准和SAE J1488:2010标准试验方法的不同点,并就如何正确客观评价1款滤清器的油水分离效率进行了探讨,用于指导柴油油水分离器的设计制造和性能评价。  滤清器; 油水分离效率;试验方法  0 前言  随着柴油机技术的进步和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 发动机对燃油过滤系统的
期刊
为实现零排放目标,选用氢发动机作为重型载货汽车的动力装置,以此替代燃料电池装置和纯电驱动系统。重点介绍了由Keyou公司开发,并采用了高废气再循环(EGR)稀薄燃烧过程的氢发动机。氢燃料;废气再循环;稀薄燃烧  0 前言  气候变化长期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清晰地证实了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以温室效应为例,该现象主要由CO2排放物所导致,而CO2很大程度上是由柴油、汽油或天然气等化
期刊
采用表面涂层是减少内燃机摩擦损失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配气机构中,优化挺柱和凸轮轴之间的摩擦接触具有较高的技术潜力。Schaeffler公司提出了1种采用纳米结构的摩擦催化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系统,可在受应力作用的表面形成保护性摩擦膜。  摩擦;磨损;涂层;挺柱;效率  0 前言  根据统计,由于摩擦和磨损等现象的存在,各类设备在运作过程中约损失25%的能量。根据Holmberg等[1]的分析,
期刊
减少燃油耗和废气排放一直是柴油机开发的重点。基于“动态停缸(DSF)”系统可以同时实现这2个目标。为了证明该项技术的优势,Tula公司和FEV公司针对不同发动机类型和试验循环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并基于完整的动力总成平台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模型。  柴油机;停缸;燃油耗;排放;仿真  ①为了符合本行业计量习惯,本文仍沿用部分非法定单位——编注。  0 前言  全球范围内的柴油机排放法规将会越来越严格。以
期刊
中国燃油耗法规与排放法规的不断发展,对汽车发动机的燃油耗和排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燃油耗和排放。介绍了1种由上汽集团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两级智能可变气门升程(I-VVL)系统。结合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仿真分析,设计了该系统的核心结构。开发了一整套适用于该系统的零件加工工艺,并完成了配气机构性能试验和耐久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I-VVL系统结构紧凑,对周边零部
期刊
交通运输领域温室气体(GHG)减排压力的日益增大对整个汽车行业提出了挑战。由于新发布的欧洲车队CO2排放目标要求在未来几年内大幅减少CO2排放。基于2021年数据,欧盟要求到2025年CO2排放目标减少15%,到2030年减少31%。研究人员为此提出了大量建议,确保开发出成本低、排放少的车型,以满足市场需求。柴油动力车,尤其是轻型柴油车已经成为近年来CO2减排的主要研究方向,其减排效果主要在于燃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