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尽头是音乐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ang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满意”一直以来是每个老师的愿望。然而考试使得语文教学除了学课本、就是做习题。学生读书的时间很少,而且根本没有多少书可读。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学生大量的练习,老师口干舌燥,学生筋疲力尽。语文老师出力不讨好。尽管这样,语文考试也是大海捞针,语文教学的现状让我们在困惑中探索。
  识字教学——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汉字便有了识字教育,它是和中华文明史同步走过了漫长的道路。“汉字字字皆学问”。比如“人”字好似人的两条腿。秋:禾苗似火意味着成熟。休,人累了靠在树上休息。小学高年级虽说不再以识字为主,但是必要的汉字分析还是需要的比如“纽”、“誉”、“领袖”为什么引申为领导人,衣、食、住、行,人生四件大事。作为一件衣服,古人的领子、袖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此给学生分析,学生会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并从心底由衷地钦佩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学生就有了发现的眼睛。学生字时有时学生还会说出我没有想到的解释。虽然我不刻意要求学生去写生字,但是生字出错率降低,生字记得牢。
  阅读教学——彰显语言的文字魅力
  古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提倡多读。应试教育不可能让我们按着几十篇课文文章去读。语文需要的是开阔的视野,而且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小学生年龄特点,使得阅读教学难上加难。
  对于课文,专家曾提出,语文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一个"透"字,文章读透才能受到其思想的感染和感情的熏陶,化文章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才能体会到其表现手法,运用的妙处,才能形成语文能力。我认为文章应该讲深讲透,如果可能最好掘地三尺。
  作文教学——生活化个性化的写作
  语文老师有一种感受,面对七、八十名学生,真正能写好作文的并不多,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记流水账,要么抄作文。
  我的做法:告诉学生作文并不难,只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就是作文。关键是有自己的想法,勤于观察,我鼓励学生哪怕是打架的,只要不危及安全,你也可以去看。我要求学生记日记,要求字数多则不限,少则三、五十字。一周不限定篇数。
  口语训练——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做过精辟的阐述:语文的“语”就是口头语,“文”是指书面文字。学语文就是学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长期以来,轻语重文与我国传统有直接关系,虽然出现过百家争鸣,诸子游说各国,孔子还特设过“言语”一科,并且也曾出现过苏秦、张仪那样的雄辩家、演说家,但后来封建社会长期采用以文取士的制度,使“语”与“文”严重脱离,反观今天的课堂,有一种现象值得深思,学生年龄越小,举手发言的越多,越到高年级发言的越少,课堂气氛沉闷,关键原因在于我们平时很少注重口语训练,以为回答问题就是口语训练,这是很肤浅的。
  我重视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经常利用早读或者活动课和学生就课文、生活以及最近发生的事及有关话题和学生聊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甚至信口开河,目的是让学生多说,我们可以讲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生活琐事,不分成绩好坏,学生均可自由表达,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博览群书——阅读着,收获着,快乐着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凭什么摇动、推动、唤醒学生?靠的是我们的知识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不厌其烦强调教师的知识背景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他认为,对教师而言,在你的科学知识的海洋里,你所教给学生的那点知识,应当是沧海一粟。
  我们老师应该做一名爱书人,应该热爱读书。我们不必像古人三更灯火五更鸡,也不必头悬梁锥刺股。但是我们在闲暇里是可以读书的。
  最近教育部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171个新词,除了房奴、车奴等几个新词,其中绝大多数,我们如不上网查询,是一窍也不通。还有在学生中流行“火星文”,虽然这词汇不正规,但足以说明语言文字的时代性。语言是紧跟时代而发展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有机会去读,然后和学生交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实现教学相长。
  当我们不再以电视、网络为乐,当我们不再无聊、空虚,当我们手捧书香时,我们也就读懂了人生。
  关爱赏识——凸显教师的个人魅力
  你的课堂教学再生动,你的知识再丰富,如果没有爱心与快乐,语文教育就……,罗曼·罗兰说得好: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
  要想让学生爱学,就必须让学生喜欢你这位 老师。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就需要热情、真诚、幽默。让学生快乐轻松的学习,让每堂课都有笑声。
  因此,我总会用热情的开朗的性格对待每一个学生。班上只要有内向或成绩差的学生,我总是尽力去鼓励他们,等到他们有了自信,甚至放肆时,虽然心里有些生气,但我明白这不正是自己所要求的吗?
  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了和学生的交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 ,如何努力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教学中如果不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成为无本之末。在教学中总能看到以下几个场景:  情景一: 怕影响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扼杀学生可贵的人文精神。  那是一节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是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的“绍兴饮食文化”,是教师针对八年级教材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行为心理倾向。当学习者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出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主动自觉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去探求。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照顾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便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怎样才能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要能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把美融入教学,使教学过程充满美感,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状态中与教师一起享受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快乐。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既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达成和谐的交流,整个教学过程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怀着真挚的情感,创设一个充满美感的课堂,让学生亲近语文,体味语文课的情趣和韵味,享受语文学习的愉悦,在语
期刊
高效课堂的构建,如果不能落实教学主体,不能触动课堂教学,不能引起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变化,是难有实质性的成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有利于搞好小组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一、加强思想认识,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让学生明确的合作目标。  教师首先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获得提高,真正还学习主体地位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得出自己
期刊
参加教育工作几十年来,我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初中生更特殊,是一群懵懂无知、叛逆十足的孩子,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方法固然重要,出发点更重要,那就是爱。  我记得刚上班当班主任时,一切都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初出茅庐,冲劲儿十足,对工作热心有余,方法不足;对学生严厉有余,爱心不够。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比较简单、粗暴,一刀切,工作不到位,效果很不理想。随
期刊
学习是人类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学习活动中,语文学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相伴始终,从不间断,并且占用了最多的学习时间。然而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种情况对语文教学而言是一种危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无效教学。要想使学生全心投入语文学习,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目前有些语文课的正常教学
期刊
不知是温婉内敛的性格,使我在上学时就酷爱语文;还是文学的涓涓细流温润了我的情感。总之,尽管我的求学生涯曲曲折折,也无任何辉煌可言,却始终有一个闪光点,如一颗璀璨的星,照亮我因文学而日渐丰富多彩的内心。虽不夺目,却也有诗意的光辉。我想,这便是我与语文教学的缘分吧!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一年,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又加上刚一上班便被委以“毕业班”的重任,那份因得到领导赏识而迸发出来的激情,使我每
期刊
落实生本教育,关键要寻求一种简便实用易行有效的依托抓手,而这个依托抓手就是我们现在广为推行的“导学练案”。导学练案应集教案、学案、练案为一体,为了实现三维目标在课堂中的达成,根据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语文导学练案的编写应做到”四突现”。  一、指导思想上突现”学生”  教师在编写导学练案时要“以生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主,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良好习惯,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
期刊
议论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因为学生的理论水平还不高、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尚未达到相应的要求,所以议论文教学往往费时不少、收获不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议论文作文水平呢?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教师,融合众家之长,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训练方法。  一、先抓两头,归纳方法  文章开头开的好,能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能抓住读者的心,文章结尾收的好,能给读者以完美的感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
期刊
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生如果学好三年的初中语文教材,在考试中能 “盘活”教材,有效发掘教材资源,也就能占领中考作文的制高点。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优秀作文,很多都是直接得益于语文教材,考生如果能把教材学好用活,在考场上就能信手疾笔,且文采飞扬,极易写成佳文。“盘活”教材,应从三个方面为作文增添亮点。  一、含英咀华,积累名句,注重品味语言。  现行语文教材是一座富矿,新选文章绝大多数文质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