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与“课堂生活”的断想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756_3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的颁布与实施,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方向变化,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什么是课堂生活呢?我的理解是课堂不仅是掌握真理的场所,更是发现真理的地方。既然是“生活”,就应不矫情,不做作,实实在在地关注学生的感受,就得让学生好好说话。让学生随时在课堂内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态度,展示他们对数学知识与教材的认知与构建的过程。可以说,这种变化表现在课堂教学将以开放式的教学思路、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信息交流、开放的习题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用数学”中“学数学”,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看到的就不是被封闭在“知”与“不知”的动态平衡上,而是开放到每一个学生充分活动的“问题”与“解决”的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一次次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
  下面是发生在教者所执教班级(六年级三班)课堂内的案例,也许能给我们留下一些新的思索空间。
  案例一:带分数乘法法则到底是什么
  在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后,接下来教学带分数乘法,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发现方法。学生出现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按照分子之积作分子,分母之积作分母的方法去做,另一种是依据带分数加法计算方法,想到带分数乘法是否可以整数部分相乘,分数部分相乘,然后把两部分积相加?我并没有做出判断,而是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判别对错,果然,很多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带分数乘法法则。持后一种方法的学生也心悦诚服、喜滋滋地坐了下去。因为尽管他们的思路是错误的,但是,他们依然得到了老师的鼓励——表扬他们敢想。
  (反思: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尽管有时类比推理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对知识的学习会产生负迁移,方法二很正常地反映了学生的思维特点,也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我们的目的不是批判错误,扼杀学生自己的思维,而是引导、疏理这些思维,使其思维的火花清晰而明确。我倒是觉得这错误的思维里映衬出几分可爱——只因为学生敢于类比,敢于去这么想。
  有时候埋怨学生不动脑筋,其实很多时候是老师一次次扼杀了学生想的冲动,剥夺了他们想的权力,因为每想错一次,老师总要截住他们的思维,而不是疏,不是导,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敢想,即使想了也不敢表达,而教育的悲哀和失败也莫过于此。
  相信持后一种方法的学生之所以心悦诚服,不仅是道理让其折服,更是老师的肯定与赞许,使其体面地坐下去,老师表扬的是他们的敢想。)
  案例二:这钱到底该怎么算。(对1.084元的认识)
  在第十一册数学教材P21有这样一道题:一筐西红柿上午卖出42千克,每千克1.1元。剩下的8千克,下午按每千克1元卖完。这筐西红柿平均每千克卖多少元?学生列式解答为:(1.1×42+1×8)÷(42+8)=1.084(元)。至此,教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就“1.084元”这一结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学生们看法挺多。
  甲学生指出: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得数应为1.084≈1.08(元),因为题中的结果精确到了“厘”,而生活中根本不用到“厘”,以元為单位算钱的题目不能保留三位小数,最多只能保留两位小数;
  乙学生说:应保留一位小数,即1.084≈1.1(元),因为现在菜场买菜都是以“角”为单位,在平时生活中都很少见到以“分”为单位的钱,算钱都四舍五入到“角”,根本就不算几分几分的;
  丙学生说不必对它们进行处理,因为题中没有要求,就让它留着;丁学生说,这是求平均数,在这里求平均数允许保留到“厘”。正如“人平做好事的次数”一样,比如我班人平做好事2.6次,这个2.6只是表示一个平均水平,并不代表实际做好事时为2.6次,而是具体的2次、5次、3次等的平均数,所以,这个2.6不能等于3。同样的道理,1.084元表示的是这筐西红柿平均每千克卖的价钱,我认为不必动它。
  (反思:能说这些学生的思维错了吗?甲生从知识的角度指出了1.084元应取1.08元的道理,乙生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阐述了自的观点,而丙生又从题目本身的特点解释了1.084元的含义,丁生从均数的角度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一道题的结论,有多种理解与认识,教者的初衷本是让学生明白丁生的观点,而最后还是放弃了,我被所有的答案说服了。)
  案例三:有感于“36比20多多少?”
  学完分数应用题后,有这样一道题:甲数是36,乙数是20,甲
  比乙数多几分之几?学生列式:(36-20)÷20=4∕5后,有学生提出:“老师,如果不问‘多几分之几’,而问‘36比20多多少?’该如何解答?”教者当时愣了一下,很多学生也感到茫然,是啊,这个问题问得真好! 36比20多多少?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好像又没有那么简单。我又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说说,并讲道理。” 经过一番议论与斟酌,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学生说,36比20多1,36-20=16这是两个数量直接在比大小;反过来可以说20比36少16,
  乙学生说:36比20多4/5,我是这样想的,36比20多的部分占20的4/5,也就是说36比20多4/5;20比36少4∕9,20比36少的部分占36的4∕9,20比36少4∕9;
  丙学生说,36比20多80%,这是从百分率的角度提出的。
  丁学生说,老师,我发现了,4比5少多少,既可以是少具体的数量,也可以是少的分率或百分数。4比5少多少?简单的问题也挺复杂。至此,学生们恍然大悟。
  (反思: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先得提出聪明的问题。感谢学生给予老师的灵感,一道文字题经过这么一改,就成为一道开放性的问题了。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自觉地加以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把两个数相比的问题完整而全面地涉及到了。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对同一问题便有了不同的认识角度与解答方法,看问题也就能“横看成岭侧成峰”了。)
  (湖南省岳阳市长炼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教育模式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教育模式;提升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延展,小学语文教学也在积极追求完善和升级。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起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具有基础性的特征,直接影响着其他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为了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软实力,促进教育事业的稳定建设及发展,我国开始不断加大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积极提升启蒙教育阶段的综合质量及水平,为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支撑。本文着眼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现实条件,了解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现状
期刊
摘 要:积极的让幼儿园家长走进育儿大课堂,是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配合班级教师工作最直接最简单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幼儿园家长做义工的过程当中,既提高了家长的育儿水平,也可是层次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理解教师的艰辛,那怎样的活动组织模式会让幼儿园家长义工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呢?我将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观察在本文当中提出幼儿园家长义工活动组织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幼儿园 家长义工 组织模式  每一个孩
期刊
摘 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轻负高效”已成为时代主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绘本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应用并拓展语音知识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在绘本的辅助下,多数学生能在当堂课中完成识记重点单词,掌握核心句型,运用朗读技巧等任务。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复述整个绘本故事。生生有所得,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课堂”。  关键词:英语绘本;轻负高效;智慧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落实和发展,农村教学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进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农村学校的各物理教师开始重视物理实验的进行和落实。在过去,物理教师没有认识到实验开展的必要性和意义。因此,便会产生课程效率低下的情况,学生也无法产生应有的学习兴趣。没有物理实验的加持,学生很难对一些抽象、复杂的知识點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延续和发展,各教师开始意识到进行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开始不断的
期刊
摘 要: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时,要注重立足于教学内容设计游戏,还应重视设计趣味性游戏、益智类游戏等等,不仅将教材内容与游戏融合起来,还要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学习、思考知识,并在幼师的引导下,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完成游戏中的任务,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增强幼儿团结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实践探讨  引言  在学前教
期刊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若要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想要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需要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中包含许多抽象性的概念,将数学游戏融入其中,可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其中的知识较为抽象,而且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大多数属于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但推理的过程中却可以融入数学游戏的内容。本文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为主题进行探究,提出了融入数学游戏的办法与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概念;实践探究 
期刊
摘 要:趣味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主要趋势之一,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的提升都有相当积极的作用。文章基于此,首先从三个角度概述了趣味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就如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开展趣味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营造趣味化的教学氛围、构建趣味化的教学内容、实施趣味化的教学手段、采用趣味化的教学评价,希望对数学教学活动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寓教于乐;趣味教学;  数学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核
期刊
摘 要: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扮演着极其特殊的角色。游戏能释放幼儿的天性,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让幼儿更加热爱生活。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开展游戏化教学不仅符合幼兒的心理预期,其还是一项有益的教育举措。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试论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施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施策略  引言  幼儿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校的学生教育,因为幼儿具备活泼好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