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的一场大火让巴黎丽兹酒店的“新妆亮相”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好在这次事故没有让粉丝等待太久,酒店客房自六月开放预订。往昔的文艺光环是这间酒店人气不衰的筹码。海明成因为太爱这里的酒吧,于1944年的夏天亲自带领盟军解放了这间传奇酒店。半个世纪后,为纪念这位伟大作家的青睐,这里的酒吧正式更名为“海明成酒吧”。直到现在,这里依旧是作家和书评家举办文学沙龙的热门选择;在时装周期间,酒吧里则挤满了设计师、超模、时装编辑和明星,如果香奈儿女士还在世,不知是否会加入其中。
“海明成酒吧”是老派经典的代表,这种融合了社交和商务功能的Lounge的诞生标志着新型城市酒店时代的到来,这场变革从1809年波士顿交易所咖啡馆酒店(ExchangeCoffee House)开始,随后波及伦敦、巴黎和纽约等国际都市。纽约瑞吉酒店的国王科尔酒吧(King Cole Bar&Salon)也是“前辈”之一,流行甚广的“血腥玛丽”诞生于此,玛丽莲·梦露、约翰·列侬和传奇名嫒贝比·佩利也都是国王科尔的老主顾。2013年,酒店耗资数百万美元的翻修工程竣工,国王科尔酒吧也转变为国王科尔酒吧沙龙。酒吧的陈设和风格没有太大改变,创作于1096年的著名壁画《老国王科尔》仍被精心保留,最大的改变或许要数它的菜单——纽约知名厨师兼餐厅经营者约翰·德鲁奇融入国际风味创造了全新的餐饮体验,呼应多元融合的纽约城市文化。
这场翻修或多或少折射了两个世纪以来酒店Lounge的演变,就像喜达屋集团W品牌的全球领导人安东尼·英厄姆(Anthony Ingham)所说:“以前去酒吧喝一杯是人们的社交方式,如今个性的餐厅成为都市人社交的新选择,打造集美食、美酒于一,本的多功能空间才是新方向。”
这种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也影响着Lounge的空间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设计酒店脱胎于低迷的经济环境和人们希望抛开战争阴影的心理,但也刷新了人们对空间设计的遐想;紧接着的21世纪,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又带来了另一波冲击。两者叠加的结果是空间功能的多元化,而其间的体验也要足够丰富和新奇,美食只是其中一部分,还要有艺术展、沙龙、派对等形式。“酒店Lounge和大堂吧功能相对单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功能的活跃场地才是人们需要的。”这是建筑设计师约翰·波特曼的总结。
空间只是个开始
正是基于这些观察,2011年艾美创驿大堂(HUB)理念重新定义了传统酒店的大堂Lounge,使之转变为社交聚会空间。全新的社交元素包括由法国新浪潮乐队打造的音乐播放列表和“艾美气泡酒计划”。喜达屋大中华区喜来登、成斯汀和艾美品牌经理孔乐说:“宾客抵达酒店的最初十分钟,本验决定了他整段入住旅程的感受,因此,我们在艾美创驿大堂做出不同的尝试,每个艾美创驿大堂还会配备咖啡大师,无论你希望在白天喝杯咖啡,还是希望在夜晚与朋友小酌,我们都希望艾美能满足旅客及本地精英的诉求。”
去年九月揭幕的荷兰阿姆斯特丹W酒店同样也通过空间融合的方式为WLounge赋予了更灵活的社交气氛。这间酒店的建筑前身是建于1903年的电话局。“这段具有象征意味的历史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电话局帮助人们连接彼此,正如W酒店一直以来打造的宾客体验。因此我们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这间酒店,并且将‘连接’和‘交换’作为贯通酒店设计的核心理念。”w酒店全球品牌设计副总裁泰特·雅各布斯(Ted Jacobs)谈道。阿姆斯特丹W酒店选择了能俯瞰运河广场的顶层作为W Lounge的所在,360°全景落地玻璃让城市风光一览无余。客人可在这里点上一杯酒,晒一整个下午的太阳,看运河波光闪烁,看广场人来人往。饿了,直接移步Mr.Porter's扒房饱餐一顿。酒廊和餐厅之间相互连通,这是酒店对“连接”和“交换”的致意。这么一来,更宽大的空间和相对富余的位置让客人能够更好地享受社交乐趣,调酒师和大厨也得以更近的距离跟宾客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美食美酒兼得
说到Lounge和美食的结合,早在2010年,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就开出了第一家Flair酒吧,随后Flair的分号进入了天津、成都。丽思卡尔顿酒店集团亚太区运营总监理查德·洛伊恩贝格尔(Richard Leuenberger)回忆说:“Flair最初的理念就是把鸡尾酒吧和亚洲小食(Asian Tapas)结合,让客人在舒适的环境中既能享受美酒,又能有可口的小食。”而Flair对Lounge设计的最大创意应该是将原本藏在“深处”、最好不要打扰客人的吧台区域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如今在纽约、香港等地十分流行的餐吧概念其实和Flair极其类似。彼此陌生的都市白领下班后,拥坐在吧台周围,调酒师和配餐师技艺超群的表演成为用餐,本验的一部分,总是独自吃饭的白领再也不会觉得沉闷。若是约上二三好友,一旁的散座也能满足相对独立的空间需求,这种形式恰恰映照了如今的都市文化和白领生活方式。
北京瑰丽酒店在这方面的创新似乎更具有想象力——去年夏天开业的“赤”不仅开创了酒店经营火锅餐厅的先河,更是以优秀而专业的酒水单刷新了城中美食家的用餐,本验。除了供应各种生鲜食材让你开心任性地涮涮涮,有着十多年酒吧管理经验的餐厅经理Rock Zhang为“赤”精选各种生啤、葡萄酒和日本清酒,让传统的火锅体验立刻不凡起来。有趣的是,在酒店的魅酒吧开业前,不少客人为了喝一杯专程跑到“赤”来。
“赤”从外表和内里都很像酒吧:调酒台、啤酒罐、红酒柜,光影幽暗。对于这种大胆的尝试,Rock告诉我:“‘赤’既不是纯餐厅,也不能算酒吧。这种混搭正好能将我之前的工作经验延续进来,同时又有创新。”他为“赤”亲自挑选了出色的调酒师,在他看来,“‘赤’一进门就是吧台,调酒师在这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必备的调酒功夫,他们与客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很关键”。目前看来,“赤”的试水还算成功——鸡尾酒替代了酸梅汤和北冰洋,成为每桌客人必点的饮料。“京城白鸽”“胡同代基里”等具有北京风韵的特调鸡尾酒很受欢迎,而“山地”、荔枝苏打、紫苏玛格丽塔是Ro&的独家推荐。
打造社交时刻
不论空间的新变化,还是美食的加磅,在弗雷塔格(Jan Freitag)看来,这些发生在Lounge的变化都是为了打造更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社交氛围。这位史密斯旅行研究机构(Smith Travel Research)的高级副总裁指出:“睡觉休息和沐浴洗漱只是酒店非常基本的功能,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酒店里打造一个社交便利、邻里友好的空间。”在喜达屋集团于去年八月宣布的“喜来登2020”计划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推出“Paked”全新大堂吧菜单。其实早在这项升级计划之前,纽约时代广场喜来登酒店Lounge的Social Hour(乐聚时光)就已赢得一片好口碑。酒店邀请葡萄酒专家联合酒店餐厅团队为Social Hour定制了一份特别酒单,客人可以在这一时段内以极高的性价比享受到世界上最受好评的葡萄酒——两盎司只需要五美元。随后,全球超过四百多家喜来登酒店陆续加入了这一美酒品鉴与社交体验计划。来自喜来登品牌内部的一份研究显示,体验过喜来登乐聚时光试点活动后,95%的宾客称他们“非常可能”或“可能”再次参加乐聚时光并推荐给他人。
喜来登的这项计划是为住店客人营造社交氛围,更进一步的尝试是吸引当地人光临酒店,在让住客,本味到更纯正的当地况味之时,也把酒店的角色提升到所在社区的地标性地位。英国伦敦及其周边的独立精品酒店在这方面总是引领风潮,且更为大胆。20世纪末的工业化发展让伦敦的肖迪奇区域(Shoreditch)被艺术家和文创人士彻底雅痞化,从Boundary Hotel开始,这里成为新型酒店形态的实验区和战场。Ace Hotel互相连通的果汁吧、咖啡吧、大堂酒廊以及餐厅Hoi Polloi在2013年亮相时颇让人惊喜。如今“晚辈”The Hoxton Shoreditch又做出了新的尝试。“快闪”(Pop up)是这个酒店的核心概念,酒店每周都举办精心策划的主题活动:画展、瑜伽课、美须工坊,和城中当红博主一起购物……这些不断更新的活动不限于住客参与,酒店的这一举措实质上是鼓励当地人加入其中,这也与肖迪奇区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活跃的青年文化非常吻合。酒店的公共空间也,本现着“快闪”的概念,在客房以外,The Hoxton将The Apartment区域划分为食品间、起居室、图书馆、书房、游戏室……白天,它们可以举办小至六人的头脑风暴会议,也可以承载多达二百五十人的大型发布会,每个空间都可以通过移动墙进行自由分割和组合。到了晚上,这里又化身为Lounge,可举办各种派对或酒水品鉴。如果你想在白天来酒店喝杯啤酒、吃个汉堡,那么在同一层的另一个等大空间内则是全天候的餐饮吧,低调的Checkin前台将两者相连。毕竟,这间酒店在打破常规和界限方面真得很在行——在五月的每个周日,酒店都会邀请瑜伽大师杰西卡·斯凯(Jessica Skye)来举办健康派对,还有来自肖迪奇的人气DJ打碟,健康饮品和小食一同奉上。好了,写到这里,我要去报名了!
“海明成酒吧”是老派经典的代表,这种融合了社交和商务功能的Lounge的诞生标志着新型城市酒店时代的到来,这场变革从1809年波士顿交易所咖啡馆酒店(ExchangeCoffee House)开始,随后波及伦敦、巴黎和纽约等国际都市。纽约瑞吉酒店的国王科尔酒吧(King Cole Bar&Salon)也是“前辈”之一,流行甚广的“血腥玛丽”诞生于此,玛丽莲·梦露、约翰·列侬和传奇名嫒贝比·佩利也都是国王科尔的老主顾。2013年,酒店耗资数百万美元的翻修工程竣工,国王科尔酒吧也转变为国王科尔酒吧沙龙。酒吧的陈设和风格没有太大改变,创作于1096年的著名壁画《老国王科尔》仍被精心保留,最大的改变或许要数它的菜单——纽约知名厨师兼餐厅经营者约翰·德鲁奇融入国际风味创造了全新的餐饮体验,呼应多元融合的纽约城市文化。
这场翻修或多或少折射了两个世纪以来酒店Lounge的演变,就像喜达屋集团W品牌的全球领导人安东尼·英厄姆(Anthony Ingham)所说:“以前去酒吧喝一杯是人们的社交方式,如今个性的餐厅成为都市人社交的新选择,打造集美食、美酒于一,本的多功能空间才是新方向。”
这种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也影响着Lounge的空间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设计酒店脱胎于低迷的经济环境和人们希望抛开战争阴影的心理,但也刷新了人们对空间设计的遐想;紧接着的21世纪,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又带来了另一波冲击。两者叠加的结果是空间功能的多元化,而其间的体验也要足够丰富和新奇,美食只是其中一部分,还要有艺术展、沙龙、派对等形式。“酒店Lounge和大堂吧功能相对单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功能的活跃场地才是人们需要的。”这是建筑设计师约翰·波特曼的总结。
空间只是个开始
正是基于这些观察,2011年艾美创驿大堂(HUB)理念重新定义了传统酒店的大堂Lounge,使之转变为社交聚会空间。全新的社交元素包括由法国新浪潮乐队打造的音乐播放列表和“艾美气泡酒计划”。喜达屋大中华区喜来登、成斯汀和艾美品牌经理孔乐说:“宾客抵达酒店的最初十分钟,本验决定了他整段入住旅程的感受,因此,我们在艾美创驿大堂做出不同的尝试,每个艾美创驿大堂还会配备咖啡大师,无论你希望在白天喝杯咖啡,还是希望在夜晚与朋友小酌,我们都希望艾美能满足旅客及本地精英的诉求。”
去年九月揭幕的荷兰阿姆斯特丹W酒店同样也通过空间融合的方式为WLounge赋予了更灵活的社交气氛。这间酒店的建筑前身是建于1903年的电话局。“这段具有象征意味的历史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电话局帮助人们连接彼此,正如W酒店一直以来打造的宾客体验。因此我们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这间酒店,并且将‘连接’和‘交换’作为贯通酒店设计的核心理念。”w酒店全球品牌设计副总裁泰特·雅各布斯(Ted Jacobs)谈道。阿姆斯特丹W酒店选择了能俯瞰运河广场的顶层作为W Lounge的所在,360°全景落地玻璃让城市风光一览无余。客人可在这里点上一杯酒,晒一整个下午的太阳,看运河波光闪烁,看广场人来人往。饿了,直接移步Mr.Porter's扒房饱餐一顿。酒廊和餐厅之间相互连通,这是酒店对“连接”和“交换”的致意。这么一来,更宽大的空间和相对富余的位置让客人能够更好地享受社交乐趣,调酒师和大厨也得以更近的距离跟宾客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美食美酒兼得
说到Lounge和美食的结合,早在2010年,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就开出了第一家Flair酒吧,随后Flair的分号进入了天津、成都。丽思卡尔顿酒店集团亚太区运营总监理查德·洛伊恩贝格尔(Richard Leuenberger)回忆说:“Flair最初的理念就是把鸡尾酒吧和亚洲小食(Asian Tapas)结合,让客人在舒适的环境中既能享受美酒,又能有可口的小食。”而Flair对Lounge设计的最大创意应该是将原本藏在“深处”、最好不要打扰客人的吧台区域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如今在纽约、香港等地十分流行的餐吧概念其实和Flair极其类似。彼此陌生的都市白领下班后,拥坐在吧台周围,调酒师和配餐师技艺超群的表演成为用餐,本验的一部分,总是独自吃饭的白领再也不会觉得沉闷。若是约上二三好友,一旁的散座也能满足相对独立的空间需求,这种形式恰恰映照了如今的都市文化和白领生活方式。
北京瑰丽酒店在这方面的创新似乎更具有想象力——去年夏天开业的“赤”不仅开创了酒店经营火锅餐厅的先河,更是以优秀而专业的酒水单刷新了城中美食家的用餐,本验。除了供应各种生鲜食材让你开心任性地涮涮涮,有着十多年酒吧管理经验的餐厅经理Rock Zhang为“赤”精选各种生啤、葡萄酒和日本清酒,让传统的火锅体验立刻不凡起来。有趣的是,在酒店的魅酒吧开业前,不少客人为了喝一杯专程跑到“赤”来。
“赤”从外表和内里都很像酒吧:调酒台、啤酒罐、红酒柜,光影幽暗。对于这种大胆的尝试,Rock告诉我:“‘赤’既不是纯餐厅,也不能算酒吧。这种混搭正好能将我之前的工作经验延续进来,同时又有创新。”他为“赤”亲自挑选了出色的调酒师,在他看来,“‘赤’一进门就是吧台,调酒师在这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必备的调酒功夫,他们与客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很关键”。目前看来,“赤”的试水还算成功——鸡尾酒替代了酸梅汤和北冰洋,成为每桌客人必点的饮料。“京城白鸽”“胡同代基里”等具有北京风韵的特调鸡尾酒很受欢迎,而“山地”、荔枝苏打、紫苏玛格丽塔是Ro&的独家推荐。
打造社交时刻
不论空间的新变化,还是美食的加磅,在弗雷塔格(Jan Freitag)看来,这些发生在Lounge的变化都是为了打造更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社交氛围。这位史密斯旅行研究机构(Smith Travel Research)的高级副总裁指出:“睡觉休息和沐浴洗漱只是酒店非常基本的功能,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酒店里打造一个社交便利、邻里友好的空间。”在喜达屋集团于去年八月宣布的“喜来登2020”计划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推出“Paked”全新大堂吧菜单。其实早在这项升级计划之前,纽约时代广场喜来登酒店Lounge的Social Hour(乐聚时光)就已赢得一片好口碑。酒店邀请葡萄酒专家联合酒店餐厅团队为Social Hour定制了一份特别酒单,客人可以在这一时段内以极高的性价比享受到世界上最受好评的葡萄酒——两盎司只需要五美元。随后,全球超过四百多家喜来登酒店陆续加入了这一美酒品鉴与社交体验计划。来自喜来登品牌内部的一份研究显示,体验过喜来登乐聚时光试点活动后,95%的宾客称他们“非常可能”或“可能”再次参加乐聚时光并推荐给他人。
喜来登的这项计划是为住店客人营造社交氛围,更进一步的尝试是吸引当地人光临酒店,在让住客,本味到更纯正的当地况味之时,也把酒店的角色提升到所在社区的地标性地位。英国伦敦及其周边的独立精品酒店在这方面总是引领风潮,且更为大胆。20世纪末的工业化发展让伦敦的肖迪奇区域(Shoreditch)被艺术家和文创人士彻底雅痞化,从Boundary Hotel开始,这里成为新型酒店形态的实验区和战场。Ace Hotel互相连通的果汁吧、咖啡吧、大堂酒廊以及餐厅Hoi Polloi在2013年亮相时颇让人惊喜。如今“晚辈”The Hoxton Shoreditch又做出了新的尝试。“快闪”(Pop up)是这个酒店的核心概念,酒店每周都举办精心策划的主题活动:画展、瑜伽课、美须工坊,和城中当红博主一起购物……这些不断更新的活动不限于住客参与,酒店的这一举措实质上是鼓励当地人加入其中,这也与肖迪奇区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活跃的青年文化非常吻合。酒店的公共空间也,本现着“快闪”的概念,在客房以外,The Hoxton将The Apartment区域划分为食品间、起居室、图书馆、书房、游戏室……白天,它们可以举办小至六人的头脑风暴会议,也可以承载多达二百五十人的大型发布会,每个空间都可以通过移动墙进行自由分割和组合。到了晚上,这里又化身为Lounge,可举办各种派对或酒水品鉴。如果你想在白天来酒店喝杯啤酒、吃个汉堡,那么在同一层的另一个等大空间内则是全天候的餐饮吧,低调的Checkin前台将两者相连。毕竟,这间酒店在打破常规和界限方面真得很在行——在五月的每个周日,酒店都会邀请瑜伽大师杰西卡·斯凯(Jessica Skye)来举办健康派对,还有来自肖迪奇的人气DJ打碟,健康饮品和小食一同奉上。好了,写到这里,我要去报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