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灵性教育促进精神健康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研究者都认为目前的学生精神压力很大、自杀倾向比较严重。电子产品的开发使得人们的专注力下降、犯罪的可能性增加。同时社会整体也处于精神道德危机四伏的状态。社会和学校都过分强调技能教育和竞争思想不重视学生的美德开发、精神培养等灵性方面的需求。单纯地借助心理学来解决一些个人和社会的精神问题,势必有舍本逐末之嫌。抓教育,运用灵性的原则从源头开始关注人类的心灵的健康问题正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关键词:灵性健康 专注力 整全性 美德 灵性课堂 技能教育 竞争 合作 人类的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3(b)-0000-00
  
  1 整个社会的精神/灵性(Spirituality)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教育理念已不能满足目前人们的精神需求。国民精神(灵性)教育意识的忽视和教育改革步伐的缓慢直接或间接地酿成了不少个人和社会的悲剧。
  1.1 个人的精神问题
  近年来有不少的调查和研究指出,过去的几十年人类社会的精神健康问题急剧恶化。
  “据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2010年对部分省市的大学和中、小学生人格状况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受访初中学生中,有84%的人表示会有难过、压抑和焦虑;小学受访者中,有将近50%的学生近期都感受过愤怒、羞愧、委屈和丢脸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主要来自父母、老师给予的负面评价)。”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包括手机、计算机、网络游戏、聊天软件的发明,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专注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国精神科医生哈洛韦尔(Hallowell)指出过往十年间患上专注力缺乏症(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的人数上升了十倍⑵ 更有甚的是这些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游戏引发了很多未成年学生的犯罪行为。“2009年湖南省安仁县一男子沉迷网络‘反恐精英’杀人游戏,嫌虚拟世界里打打杀杀不过瘾,竟在现实中将六岁无辜小孩残忍杀害,类似的事例更举不胜举。”
  个人自杀现象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精神问题,据有关方面调查,自杀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五大死亡原因。近期关于学生自杀的报道更是层出不穷。
  普遍发生的精神健康问题就不单是个人问题,它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2 社会的精神问题
  目前盛行的价值观不是提倡人们过服务与奉献的生活,而是教人为自己的拥有感到骄傲。 “金钱万能”、“有权便有钱 ”的思想一直腐蚀着人们的精神。煤老板贪钱不顾安全隐患每年都造成很多人的死亡,另外还有三聚氰胺、瘦肉精、不合格奶粉等类似事件的频繁曝光不得不让人们深思社会上的很多人都是不惜一切代价拼命地追求物质财富而道德水平几乎到了沦丧的地步。
  当人们定义精神追求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时候,就错误地把物质基础放在首位,也错误地把精神追求等同于物质享受。这些思想引导着学生家长,教师,从而使孩子自出生就被淹没在金钱至上的环境中。
  
  2 精神/灵性教育的重要性
  2.1 精神/灵性(Spirituality)不只存在于宗教中
  很多人看到“灵性”这个词第一反应就会想到宗教,各大宗教的信徒都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祈祷,反省,冥想透过这种力量来提高自己灵性品质。其实“spirit”来源于希伯来文“ruach”,意思是风、呼吸或神圣力量。在健康的范畴,班克斯(Banks)、珀勒(Poehler)和罗素认为灵性是:a.与生俱来的能统合个人的力量;b.一种生命的意义,协助个人获得成就感;c.人与人之间共通的结合力量;d.个人的感受和信念,以及对超自然和无形力量的认知和看法。“灵性关乎人的感知和生命意义,关乎生命价值,人与人之间的爱、宽恕、信任、和平和希望,并非宗教信仰者所独有,每个人都需要。既然灵性是人活着的一部分,缺乏灵性的人就会变得残暴、空虚、无望或冷漠,亦容易生病……在崇尚资本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环境下,人类生活的整全性(wholeness)受到割裂,充斥着疏离感,在个人层面,身心灵被分割,不能整合;在社会层面,人类弱肉强食;在文化層面,人类失去了共同的价值观;在生态层面,人类剥削及污染天然资源。因为源自于我们内心的灵性,已经在这个世俗中无可避免地被忽视和遗漏……教育过程过分重视认知理性如逻辑分析,其他元素如感受、情绪、直觉及人际关系则被忽视”。
  2.2 用美德思想提高学生的灵性品质
  “按照亚里斯多德的理解,美德是对我们动物性的欲望加以控制的习惯”“儿童生来就具有要施舍、要做事、要服务的自然欲望。这种倾向如果不加利用,同时如果有其他动机来代替这种倾向,那么,一种积累起来的反对社会精神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哲学家阿巴斯·阿芬第(Abbás Effendi)把教育分为三类:“物质的教育、人文教育、灵性的教育。物质的教育是通过获取人体所需的营养以及物质上的舒适和安逸,与身体的生长和发育相关;人文教育关乎文明与进步—就是指:政治、管理、慈善事业、贸易、艺术和工艺、科学、重大发明和发现等,这些都是从本质上使人有别于动物的活动;灵性教育旨在获得各种神圣品质。”这些神圣品质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德,比如正直、勤奋、善良、诚实、宽容、谦卑等。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让受教育者获得这三类真正的知识,但是在这三类教育中灵性教育应该是其他两类教育的基础。
  很多问题发生后可以运用心理学去解决,心理学可以发现新现象,但是它无法真正洞察人类的本质。它确实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可是如果它拒绝研究人类的真正品质,那么它就不可能从根源上提供指导。
  “黑暗太多是因为光明没有照进来”在教育的初级阶段就用美德思想来引导受教育者个体。使这些受教育者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知道什么是自律、宽容、友爱、感恩,培养他们的超然、快乐、耐心、服务、适应性、荣誉等美德。譬如,当他们遇到困难或者受到批评时,可以利用超然的美德进行自我调节,这样就会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什么是超然?超然,就是体验你的情感,而不受情感的控制,就是在某种情境下,选择如何行动,而不是简单地做出反应。情感包括悲伤、幸福、失望、快乐、沮丧、愤怒等,它们都是自然而然的,每个人都有这些情感。超然,就是把理智和情感结合起来,这样你就不会被情感所约束)。
  同样,孩子从小培养了自律的美德,让自律成为习惯,就不会总是迷恋在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上。(什么是自律?纪律意味着控制,自律就是自我控制。自律,意味着去做你真正想要的事情,而不是在你的想法和感受之中做一片随风摇摆的树叶。自律,意味着选择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给你的生活带来秩序和效率)。
  杜威也说:(学校在社会方面的道德责任,就是)“要给儿童自制的能力,使他可以自己管理自己;不仅使他能适应正在变化的环境,还要使他有能力去形成和指挥这种变化。” 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自杀现象的出现。⑿同样在社会层面如果国家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流行的价值观强调什么是荣誉感、感恩和服务,很多人就不会以用不道德手段得来的财富为荣。整个社会也会多一份安定与和谐。
  2.3 用灵性思想发展学生的精神能力
  来自于新闻网的报道,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倒数第五。人本身具有构思事物的想象力、探求事物的思考力、了解事物的理解力和保存人所想象、思考、理解之内容的记忆力。这些能力是以人的潜能形式存在。 “教育活动的关注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为此,学校可以设置灵性课堂,专门安排一节思想课,让同学们静静地坐下,参考练瑜伽的方式(深呼吸,然后闭上眼睛去倾听周围的一切声音:风声、脚步声、还有内心不愉快的声音)让学生心灵得以沉淀,释放出过于兴奋或者悲伤的情绪,使身心回复到平静。学校也可以安排一节想象力的课(教师放一些轻音乐。当音乐里有波涛的声音就让学生想象大海,有鸟叫的声音就让学生想象森林等)来释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当然还可以通过表演、讲故事、诗歌朗诵等艺术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精神能力。
  
  3 影响受教育者灵性的增长的教育理念
  3.1 社会和学校都过分强调技能教育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一个人)应该立志于实现自己的道,坚定了志向以后,用德来加以据守,依靠仁的精神来处理一些事情,至于一些技艺,则游憩于仁德之中。”而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正好本末倒置及其重视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最终培养出的只是一批合格的适应社会的“知识性工具”。“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远比学习书本上的技术知识更重要。一个洁净、讨人喜欢、品格良好、行为端正的孩子,即使他没有学识,也胜于一个粗鲁、肮脏、品性不良却精通各门科学艺术的孩子。其原因在于:品行端正的孩子,即使没有学识,却对他人有益;而品性不良、行为不端的孩子,即使有知识,对他人会有害无益。因为教育工作中极少的“废品”,都会使人类遭受严重的损失。然而,如果把孩子培养成既有学识又品德良好的人,其结果则是锦上添花。
  3.2 在教育的过程中过分推崇竞争的思想
  竞争会暂时性地促进进步,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实际上导致了人类精神的扭曲,卓越的真正基础必须建立在个人对完美的本能向往中而不是在超越他人的欲望中。“‘必须消除学校中的一切竞争观念’,必须放弃‘打分数’,同样要结束‘筛选,这竞争的必然附属品’,因为它类似于一种形式的惩罚,尤其是依这样的一种思想设计的教育制度只能生产出‘因循守旧,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当然应该增加那些旨在让每个人都能了解他的学习进展状况的考核,但应该完全取消那些依据个人之间具有某种价值级差这个错误的逻辑而制定的竞争型考试。这种级差预设了一种单一的面向,而正是这种单一面向必然背叛了人类”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都要用合作的精神来取代竞争的思想,“知识和艺术方面的规律,应是互相合作和共同参加,而不是个人主义的竞争。”
  阿尔贝·雅卡尔说:“(人类)之所以是一个杰作就是因其相对于其他种类来讲具有前所未有的能力,能够给他自己制作一个比每个单个的人更复杂的作品:不是你,不是我,是我们。从那一刻我们集聚在一起,我们的能力是我们之间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自认为可以达成的。人类的本质就在于此。……引文可以用来支持这个断言,一个是卡尔·马克思的,他认为人类的本质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而在于人类的共同体中。作为首要的不是我+你+另外的你等等,而是能使‘我’得以实现‘我们’……总之,属于一个共同体是要以某种努力为条件的。作为个体与他人相通,这尤其意味着与你所提及的竞争作斗争,这种竞争意味着:我关注你并且我将超越你,我将摧毁你、统驭你……在西方社会这个果实中的虫子就是自以为是地教导孩子们作为个人要功成名就的意愿,比别人更成功,动作更快,成为公司总裁……这都有些什么意义?简直就是自杀。这点才是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们的。”
  
  參考文献
  [1] http://www.gzedu.gov.cn/jyxw/gnjyxw/201012/t20101215_11357.htm.
  [2] Wallis,C.& Steptoe S.(2006,January).Help !I’ve lost my focus .Time ,4,pp.32-37.Hallowell,E.M.(2006). CrazyBusy : overstretched, overbooked, and about to snap: strategies for coping in a world gone ADD.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3] http://baby.ifeng.com/news/detail_2010_12/08/3405965_0.shtml.
  [4] http://health.v1.cn/d/2010-11-13/1289610061600.shtml.
  [5] 参见Exod.10:13和Gen.6:17,参见Oxford Reference Online Premium.(2009)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R. L. Banks, D. L. Poehler , and R. D. Russell ,“Spirit and human –spiritual interaction as a factor in health and in health education,”Health Education 15,no. 5(1984):16-18.
  [7] 刘雅诗.结合科学与宗教的智慧[M]. 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巴哈伊澳门总会、澳门新纪元国际出版社,274页.
  [8] [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詹姆斯·菲泽著.西方哲学史(第七版)[M]. 中华书局,第721页.
  [9] 杜威,教育中的道德原理(Moral Principles in Education),1909,第22页.
  [10] 琳达·凯夫林·波普夫、丹·波普夫、约翰·凯夫林.家庭美德指南[M].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06,第90页.
  [11]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2010/11-24/2676413.shtml.
  [12] 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第4 页.
  [13] 骆承烈,楷木.孔子论学[M].新华出版社出版,1992:69.
  [14] [法]阿尔贝·雅卡尔、皮埃尔·玛南、阿兰·雷诺.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6: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当前存在的师德建设问题给学校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一情况,分析了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师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并阐述了师德建设与学校发展二者关系。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安教乐教是学校健康稳步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勇于创新是学校长久发展的基石和动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师德建设二者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
对引进的 10种棕榈科植物的生态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多数植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在18~ 2 8℃之间 ,低于 10℃表现生长停滞状态 ,寒害或冻害温度在 8~ - 7℃之间 ,温度达 33℃以
摘 要:本文结合了作者的物理教学经验,对新教学理念和新思维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b)-0103-01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前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很多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了自己的物理教学经验,我尝试了以下的新
人们常把数学比作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还具有至高的美。这美就体现在,数学活动中蕴含了无穷的创造因素。因此,我们
简要介绍了什么是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发展概况的介绍和比较,指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着重复建设问题,并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的重复建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与问。问题是学习的心脏,政治教学就是111绕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而进行的。提问是发动,是启迪,是交流,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必
从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根据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强化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转化图书馆员的行为理念和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等
从当前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实际出发,从技术和组织两个方面就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的实现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
摘 要:图示理论是当前英语教学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激活图式的方法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图示 图式理论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065-01      1 图示理论背景  1781年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首先提出认知图式的概念。随后,20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知识外溢"的关键过程,研究中将此过程进行深度的剖析,划分为三个阶段,有针对性地选取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相对指标,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