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借助示意图渗透唯物史观素养的有效应用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d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初一学生依然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过程中,对于具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较强,对于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整理能力相对比较弱。老师在教学实践时,可以用示意图为学习辅助方式,通过“线条、符号、文字来表示历史内容”[1],把复杂的事件通过“简洁直观的方式”[2]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解读分析示意图,把握历史事件发展的趋势,并从中能归纳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史观能赋予历史逻辑以清晰的主题。在《戊戌变法》一课教学中,教师尝试通过示意图帮助学生领悟“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3]这一唯物史观。
  一、问题背景
  (一)核心素养的要求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北京发布。它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看,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其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要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内容的解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第三分册主要内容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在面对民族危亡时,各阶层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求救亡图存之道,从洋务运动到太平天国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变革此起彼伏。而在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每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或革命,都是以思想的变革为前提”[4]。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社会变革的发生。初中学生应该要知道和理解思想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教学问题的呈现
  在实际教学中,初一学生往往是从情感角度体会先行者思想变化,很难从社会、历史传统与个人思考等方面多角度认识思想变革问题。对于具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较强,对于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整理能力相對比较弱,需要老师既要利用学生学习历史的优势,又要能跳出直观学习的局限,以更为特殊的方式完善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提升初中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中国近代思想变革之所以成为近代化先导,很重要的因素是西学东渐以外部冲击的方式改造中国思想文化内核,因而伴随着冲击力的强弱变化,进而影响社会。在面对这一现状时,笔者尝试以示意图为学习辅助方式,通过线条、符号、简洁词组来表示宏大复杂的近代思想变革关系,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历史想象构建分析示意图,构建思想变迁的基本逻辑,把握历史发展的路径,推导历史发展趋势,从中归纳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部编版教材第三分册《戊戌变法》一课是体现中国近代思想变迁最为重要的一环,有思想转折和社会运动方向性转折的特点,特别有助于让学生构建思想与社会关系,对学生落实唯物史观素养,学习中国近代历史有关键意义。维新变法思潮的形成,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发生。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是维新变法思想的集中体现,戊戌变法的影响也正是维新思潮硬性的写照。现以《戊戌变法》为例,浅谈借助示意图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唯物史观的有效应用。
  二、片段设计
  (一)片段一:建立康有为生平示意图,认识维新思想形成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康有为维新思想源于其个人经历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互动,是部分官僚地主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时代的主动转变,他们在“忧患刺激下经历着思想转轨的艰难和苦痛”[5]。从小深受儒学影响,与清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忠君爱国、经世致用等传统思想对他们影响极大。民族危难的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的失败都促使他们经历思想嬗变,努力想把“抵御外侮和改革内政合为一体”[6]。上书于朝廷、依赖于皇帝变法是他们以传统方式救亡图存追求改变历史的近代化,这显然是历史急剧变革时期的典型特征。康有为“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如何让学生感受社会现实对维新思想形成的影响和理解康有为等维新志士选择通过“上书”的方式实现自己改造社会的理想,笔者通过设计康有为生平示意图促进学生构建思想变迁图景(见图1)。
  这张示意图分为五幕,第一幕从康有为家庭背景开始,拉近学生和历史人物的距离,说明官僚地主家庭出身孩子会拥有哪些优势以及他们的成长之路,为康有为立志于科举之路提供理据。
  第二幕从五岁到十九岁,是康有为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准备科考而“大肆力于群书”时期。其间,康有为虽有接触到西方学说,但主要阅读书籍还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讲究忠君爱国和经世致用之学。通过补充康有为回忆的内容,感受康有为关心“苍生困苦”并“闷然而哭”的传统知识分子情怀,并从其言行中察觉康有为隐隐透露出充满热情且有些激进的性格特征。
  第三幕从十九岁到三十一岁,青年康有为有机会游历香港、上海,直接体验西方近代文明,在此期间大量阅读和西学有关的书籍,康有为对于“西学”的领悟由洋务派眼中的军事、经济领域开始拓展到政治、文化等更广泛的领域。“由直观而生羡慕,又羡慕而生比较,有比较而生追求”[7]。当康有为亲身感受到西方文明的力量后,对于如何救国难拯苍生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这是其变法维新思想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1883到1885年间的中法战争就发生在广西地区,在思想上逐渐成熟的康有为深切感受到国难民困,认为中国社会急需改良,而实现改良的途径是通过清政府从上而下推动社会变革,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在康有为的心中生发。   第四幕从1888年到1891年,31岁的康有第一次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明确提出变法维新。上书失败后,康有为回到家乡广州开办“万木草堂”,通过讲学、著书宣传变法维新思想,《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都是那一时期的著作。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体系逐步完善,其改革精神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康有为在广州地区名声鹊起,变法维新思想在一部分上层知识分子间流传开来。
  第五幕从1893年1895年,1895年38岁的康有为以举人的身份再次来到京师参加会试,恰逢中国甲午战败,准备和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时期。面对国家危难,上书朝廷成为康有为等知识分子的必然选择。联合各省一千多名举子上书这件事虽然流产了,但在当时引起极大社会反响。康有为的名字和他的变法主张也随着各地的举子们传到他们的家乡。接下来,以沿海各省为主开始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是之后维新思潮形成的重要原因,所以“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维新思想的形成是社會现实的反映。
  (二)片段二:制作变法维新过程示意图,认识变法维新思想是戊戌变法的先导。
  “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了,变法维新的思想却传播开来。在讲授完各地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之后,笔者通过维新思想发展示意图(如图2),借助箭头线条、圆框并辅以文字,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请同学们思考维新思想发展呈现出的趋势。示意图中的红色箭头线条是维新思潮形成中重要的历史事件,线上的文字突出地点和事件;外部红色圆框以一边相重合呈逐步扩大之势,反映出维新思想影响范围的扩大;圈中以照片突出康有为的核心地位和梁启超的重要作用,辅以文字说明维新思想影响人群的拓展。借助示意图的表达,帮助学生从地域、影响人群、主要活动方面感受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最终形成维新思潮。在这过程中,学生初步了解“变法维新思想形成——上书请求变法——维新思潮形成”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依据此示意图,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讨论,接下来的事态会如何发展。当学生能认识到维新志士还会上书积极要求变法,说明通过示意图演示变法维新思想的发展过程基本是成功的。
  接下来,笔者引入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陷入民族危亡这一时代背景。面对“瓜分豆剖”的现状,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阐述变法主张。光绪皇帝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于1898年6月下“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正式开始。到这里,笔者逐步展示维新变法过程示意图(如图3)。
  此示意图沿袭示意图2,和上图略有不同的是:把历史事件发生的地方换成了时间,即把广州、京师换成1891年和1895年。这样的调整是建立在学生对事件的空间移动已了解的基础上。在培养学生从时间角度整理维新变法运动发展的过程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历史事件的特性,从而发现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思想形成——上书请求变法——维新思潮形成——下诏决定变法”这一历史过程。笔者再通过蓝色箭头线条,基于学生发言,归纳出维新思想和变法实践之间的关系。通过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变革先于社会变革,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三、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转型、大变革,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评价等也在发生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胜任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全球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一种可迁移的能力。戊戌变法本身是中国近代“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的典型事件,运用示意图让学生立足直观但又能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构建基本的历史认知逻辑,这对于学习中国近代史乃至历史学科能力、学习品质的培养都有显性意义。教师可以在连续的阶段教学中制定有深刻历史思维意义但又直观鲜明的示意图,把历史的宏观与史实的细节结合在一起。然而只通过一堂课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老师具有全面把控教材的能力,示意图的有效应用不失为一种理清历史知识之间内在关系,构建完整历史认知结构的好方法。
  【注释】
  [1][2] 林新:《知识示意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中学课程资源》 2017年第2期。
  [3][4] 凤光宇:《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实践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04页。
  [5][6][7]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第145、58页。
其他文献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一百六十五)  德国启蒙运动孕育并发展于政治长期分裂、国家尚未统一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期间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以文学为阵地,抨击封建制度,促进民族统一,构建民族自信,重塑民族文化。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剧作家,他以文学作为武器,写出以市民悲剧《爱米丽雅·迦绿蒂》为代表的多篇作品,揭露和批判了十八世纪德意志社会的猥琐偏狭、封建意识
从教多年来,我一直在心底扣问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一堂精彩的历史课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明确的主题和鲜活的内容?抑或是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史料?思来想去,我仍觉得缺少点什么。历史课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在历史课上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我思考中的困惑。困惑之际,著名发明家张开逊教授的一段话引发了我的深思。他认为:第一,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客观
课文辅助系统作为从属于课文系统的体例结构,更多体现出编写者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可辅助教师“保证学生理解历史规律,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技能”[1]。本文选取新加坡世界历史教科书系列中《All About History : Unit3 Bi-Polarity and the Cold War》[2]一册(以下简称为霍德版)与我国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下)[3](以下简称部编版)作为样本,
一、原题  33.(11分)大禹治水﹒利国利民  材料一:汉武帝高度重视兴修水利。在长安附近开掘漕渠,方便了长安附近的运输,还可以灌溉田地一万余顷。此外关中地区修建了白渠、灵轵渠等工程。白渠灌溉得力,收益田地年年丰收。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兴修水利工程的背景(2分)  材料二:开挖大运河是这个短命王朝最
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历史解释素养水平1至水平4的表现程度可概括为:认识历史结论;理解现实问题;评判历史解释;提出历史见解。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平均地权是个重要的历史概念。但仅仅依靠教材和教参的描述,是很难弄懂这个概念的。为此,笔者查阅了平均地权的相关资料,结果发现:平均地权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其进行符合高中教学要求的深度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着眼于此,笔者以“平均地权”为核心,设计了一份学案。学案主要包括五段材料和五个问题,依次探讨平均地权的思想来源、内容演变以及国共两党的不同实践。现将学案的使用,以及家国
某高中历史教学QQ群上,曾有老师提交一道关于伏尔泰论述当时法国政治状况的单选题,询问题中C选项“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被排除的理由。  群里的A老师认为排除C项的原因是:西方历史中没有“封建君主专制”、“封建专制”这种称谓。而笔者认为:承认“封建君主专制”这一概念的存在,是分析这一试题以及教学相关知识点的前提,所以不赞成A老师的分析思路。  在笔者看来,与A老师的分歧不仅直接来自对“封建”这个概念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由于历史的叙事具有因时而变的特征,因此,在教学中,该素养的落地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今天身处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目标实现的新时代,历史课堂更需要渗透强烈的现实关怀,让历史常读常新。  关于辛亥革命,在传统革命史叙事中,我们常将革命党人和新军等力量的起义作为主要讲述内容,革命引发满清灭亡、帝制结束和民国成立,是一个历史演进的必然过程。
“在主要指标设置上,草案中有7个是民生福祉类的,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各民生领域。”国务院新闻办3月8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就“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相关内容,同与会媒体作了介绍。  审查、讨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全国人大代表、驻马店市市长 朱是西  驻马店地处黄淮平原,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恰好是驻马店小麦收获的季节,全国人大代表、驻马店市市长朱是西表示,全市上下将勇扛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有力保证粮食持续稳产增产。  朱是西说,驻马店是全国、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常年粮食产量140亿斤,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超过80亿斤。其中,小麦产量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