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hi7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寨建筑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通常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乡村振兴趋势下,部分相关的保护传承决策和村民现代生活需要有差异,导致空间活力降低。文章围绕河北省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现状,分析了其中的公共空间与空间活力,并简单概述了村寨建筑文化特征,进一步探讨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方向,涉及保护方式、传承主体、整体改造及差异化分类等。
  关键词:河北省;少数民族;村寨建筑;文化传承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北省民族领域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定位与作用发挥研究”(202013)、2020年度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海南黎族传统建筑形态基于海南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设计研究”(hsyx2020-39)研究成果。
  我国为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经过长期的演化发展逐渐产生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建筑文化。而特色村寨正是经历上千年的文明建设积累下来的文化精髓,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历史文化基因,同时通过建筑物的范式,记录并呈现出各民族的历史岁月,体现出不同时期各民族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形势。近些年,国内城市建设与现代化推进中,原有的民族文化遭到破坏。同时部分村寨全面拆建与改造,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民族特色风貌。
  一、河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现状
  (一)公共空间
  河北省内有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整体环境与文化氛围均饱含民族特色。单就冀北区域而言,设有十余个特色村寨,并分散在高原及山地地区,在空间分配以及习俗等维度,展现出汉族为主的村寨文化与经济建设情况。在此类村寨周边,自然条件较优,村民在人力建设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偏低,但因为受到满族、蒙古族观念的影响,强调休闲娱乐与“逐水而居”等理念,在河流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同时基于乡村振兴建设,总体的交通设置较优,但在旅游业逐渐推进的过程中,停车区域面积不足。另外,当地村民在思想层面上保持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比如在公共的文化空间中,村寨标志是其中需求度相对偏高的形式。也就是说,村民对和自身生活有关联的空间的诉求程度,会超过具有展示功能的空间。目前特色村寨基于民族文化传承,推进旅游业发展,其间大部分村民注重文化空间和商业空间的有效融合,兼顾功能与形式。相信通过深化此种融合,可以提高公共空间的活力。
  (二)空间活力
  对于空间活力的分析,需构建评价体系,实现量化评估。可将公共空间分成四个部分,即商业、文化、生态和交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商业空间的活力已然是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并随着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的高速发展,可达性是优化商业空间的主要考量方向,其次便是空间的功能综合程度。文化空间是围绕少数民族生活发展形成的。其中村寨建筑和民俗项目相对重要,而生态方面的关注度偏低。以公共空间的类型来看,商业空间的活力和可达性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功能次之;而民族特色元素相较于商店设施,在农家乐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对商业空间干扰性不强。文化空间的活力是受民族特色影响最大的,其中广场活力会受各类因素干扰。交通和生态在功能需求上比较单一,前者与可达性对应,强调安全与空间范围,后者则对应环境因素,且二者在空间层次方面的需求度均较弱[1]。
  二、河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特征
  建筑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方面——从地域划分角度来看,河北省与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比邻,位于民族文化交汇点,在历经百年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另外,村寨建筑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首先,民族特色方面。冀北和冀东主要分布满族和蒙古族,所以满族的云纹以及日月纹等得以大范围运用,在服装和建筑窗棂中都能看到,且该民族建筑基本是红黄两种颜色。而蒙古族拥有多种动物、植物的图腾和纹饰符号,无处不体现出对自然的崇敬,建筑方面多是蓝白两色,和草原景色相呼应。而在冀中南,回族村寨相对更多。该少数民族有特殊的宗教信仰,服饰多是白色,象征干净纯洁,建筑特色则以清真寺风格为主,色彩上包括绿、蓝、金三种颜色,一般住宿建筑设置红色。其次,建筑形式方面。冀北和冀东的满族、蒙古族居民相对偏多,满族源于渔猎民族,传统建筑是四合院,以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而蒙古族位于冀北,属于游牧民族,建筑是可迁移的,蒙古包蕴藏着天圆地方以及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冀中南的回族建筑,呈现出显著的宗教特色,按照中轴线排列。
  三、基于乡村振兴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
  保护及传承方向
  (一)创新保护传承方式
  首先,对现有并保存较好的特色建筑落实保护举措。同时确保建筑风格和周边生态有机融合,并对独特的建造技术加以挖掘,尽量恢复历史原状。部分村寨中的某栋建筑或建筑群都具备历史文化意义,对此的保护传承方式应偏向文物处理,实行修缮稳定,规避火灾隐患等。其次,改建和村寨总体风格不适宜的新建筑体。受到乡村振兴的带动,村寨的旅游业得以发展,导致新的建筑结构及物料出现在村寨内。其中部分资金不足的村民,一般会选择建设比较简单的建筑用于居住,掺杂在传统建筑群内。此类建筑忽略了特色村寨原本的风貌环境,打破了总体的协调感。最后,推进建筑更新期间,新建项目需符合民族文化,当然考虑到现代生活习惯,可在建筑的外体上应用传统特色元素,内部则进行现代式的装修。而为保障建筑质量,也要引用现代建筑物料完成主体架构[2]。
  (二)正视极端蜕变形态
  极端蜕变的形态主要有再衰败和异化两类,前者是指通过外部资本支持,出现短期繁荣景象,而后逐渐回归到原本状态。该种情况在国内乡村地区较为常见,尤其体现在整体发展偏弱的少数民族村落。而引发再衰败现象的因素有市场方面、村寨本身发展动力有限、保护传承不受重视等,仅强调对表层的整改,不具备长效动力。后者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极为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民族特色等方面保存完好,经过整体治理后,成为特色旅游村寨,可以说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但该类村寨注重旅游体验感,将现代人们的旅游需要和经济收益定为建设的首要考虑因素,未能和村寨原有文化相互协调,具有明显的商业化特征。由此引发的不良变化体现为多种新元素进入,和特色村寨的景观不匹配。对此,需正视上述现象,把握当代村寨建筑方面的文化保护及传承。   (三)明确保护传承主体
  基于乡村振兴,实行保护传承的主体包括两类:其一是本地原住民。可鼓励本地的人才返乡建设,并将先进经验融入保护传承建设中,以提高对产业建设及文化保护等发展方向的选择适宜性。普通村民是村寨的主人,更是特色文化的继承者,其既运用村寨的基础设施,又了解本地生态条件和民间工艺等,对保护与传承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其二是由外部迁移的新住民。如今城乡沟通频繁,大量的城市居民下乡工作或生活,并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中。此类住民通常带来资金与信息,把外来元素和本地文化相互融合,继而成为传承主体。该类主体根据自身对于村寨的体会及需要,为保护建设提供新的观念。目前,在乡村振兴中,出现越俎代庖的情况,无法根据村寨内的居民需求进行总体规划建设,采用城市发展理念实施乡村建设,此种问题需要及时纠正[3]。
  (四)推进村寨整体改造
  从文化生态角度而言,要将保护与传承的村寨看作整体,强调统筹生态特点,换言之,需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的改造。其一,保障村寨原有特征的统一性。少数民族的村寨,其文化意义不仅彰显于建筑实体和有关附属元素表面,还蕴藏在宗教观念、生活习惯、风俗特色等中,二者应放在相同的生态圈中。因此,保护传承建筑文化,需兼顾对古建筑的修缮和思想层面、行为方式等。其二,保障村寨整体性。建筑是文化的关键构成要素,能营造出特色文化氛围。可选择建设展览馆及博物馆等,确保保护行为的整体性,但切忌直接将城市模式照搬应用,因为会弱化本地人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旅游开发中,降低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度,维护民族生态条件的整体化。其三,保留村寨建筑原真性。原有村寨空间已经构成稳定的生态体系,各维度相互作用。在少数民族的村寨建筑文化中,原真性体现在文化涵养的真实与自然中。
  (五)挖掘文化的差异性
  一方面,根据文化同源类似及互补,完成总体分类,构建区域性的协作联盟,继而形成村寨群。从地域布局的角度来看,村寨存在明显的集聚特点,各类资源及产品等也都有关联,所以通过建设同质旅游集群,能发挥出连片效应。同时在集群中,找出各村寨的差异性,共同打造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把现有村寨根据实际保留情况加以分类,并结合本地人的现实需要,制定发展方向。简单来说,部分村寨偏向于原生态,自然条件较佳,建筑基本是传统结构;而部分村寨的改造程度较深,原本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传统民俗项目衰落。因此,要基于现状差异,寻求发展路径,解决文化传承和现代化生活需要之间的冲突。
  (六)提高风貌的协调性
  目前在特色村寨建设中,传统建筑及文化保护和本地人改变现有落后条件之间存有冲突,为此需注重整体的协调性。首先,明确分类保护原则,可细化分成:原样保护,传统民居与名人故居作为文物处理;原样新建,仿造历史样式及材料等,建造民居,实行局部改造;创新建筑,新架构及工艺等搭配传统的民族元素。其次,明确限制新建的构筑物规模及装饰等,提炼出村寨原本的文化元素,保障传承效果。为此发掘出村寨的民族文化与建筑特色,采用现代设计方式,构建出与之协调的群落风格。最后,保护传统构筑物,将历史记忆保存下来,并促使新建实体和村寨风光相协调,融入民族文化,继承村寨风貌格局[4]。
  总之,少数民族区域始终是我国发展建设的焦点,维护并创建兼顾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村寨,推动乡村振兴,是少数民族区域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而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中,需平衡建筑文化的保護传承和经济发展,注重回归本源,打造出长效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雷丽川,饶敏琪,吴昕.安哈彝寨传统建筑文化在民居改造中的延续与发展[J].居舍,2019(8):6-7.
  [2]忻益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公共空间活力营建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8.
  [3]彭晓烈,高鑫.乡村振兴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60-64.
  [4]王鑫.传统民族村寨文化与建筑的保护研究初探:以丹巴甲居藏寨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1):228-229.
  作者单位:
   河北美术学院、海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山西大学作为百年老校,历史悠久,在教育、建筑方面都体现了社会背景下的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代山西大学的校园建筑在新建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当地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教育程度、人文特点以及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出现了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迥异的西洋式建筑元素,同时也有现代建筑的影子。基于此,文章以山西大学坞城校区20世纪50—80年代建筑为研究对象,简单阐述山西
高职高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专题化教学要正确处理概论课专题设计与教材的关系,正确处理专题设计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正确处理专题讲授与实践教
摘要:公众科学是科学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双重作用结果。近代以来,在自然志研究传统的影响下,公众科学经历了漫长的、自发的萌发过程,进入21世纪,公众科学正式诞生,并开始了建制化的发展。公众科学的发展动因,既包括科学研究的内在驱动因素,也包括来自外部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的拉动因素。其中,内在驱动因素主要有数据采集和处理需求、降低科研成本的需求;外部的拉动因素主要涉及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
马克思文本的解读与马克思本真思想的把握之间始终存在"间距".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虽难以真正"还原"其本真思想,但仍具有重要意义.文本解读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思想的起点,只有在充分了解马克思思想内核的基础上,把握其观照与改变现存状况的实践力量,发展马克思的思想才具有现实可能,否则"发展"只能沦为一种虚幻的纯理论"建构".在解读马克思文本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全面把握与分类交叉研究、国际视野与国内视野以及不迷信权威与尊重已有研究成果三对关系的统一,形塑一种理解和吸收马克思思想的新范式,澄清马克思思想与其所展露方法论的
摘 要:建筑是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条件,是人类在社会生活的物质环境,同时人类全部的精神生活也离不开建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随之进步,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在艺术设计范畴里的中国建筑设计也因为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关键词:时代审美;建筑;变化;中国  一、时代审美与建筑的关系  建筑的特征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研究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对建筑的影响,其实就是学
针对现阶段社会性侵案件频发以及国内儿童性教育并不普及、性别歧视问题以及面对家长的抵触等难题,分析儿童性教育绘本的发展趋势,总结出韩国引进版儿童性教育绘本的发展趋势
本文在研究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后,实践以“360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为平台的,整合现有的办学资源,提出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一个多维梯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书店是商业建筑的一种,其销售的书籍是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书店同时还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高地,书店的经营状况、书店建筑空间的演变备受社会关注.文章梳理了我国书店的发
《罗莎·卢森堡全集》的编辑出版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21世纪成为一项大型的国际合作项目,这期间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思想历程.早在20世纪20年代,列宁就计划在俄国出版《罗莎·卢森堡全集》,但没有真正启动.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20世纪70年代民主德国中央政治局决定编辑出版《罗莎·卢森堡全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全球化运动中认识到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的价值,开始在编辑《罗莎·卢森堡全集》的过程中将她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来看待.英文版《罗莎·卢森堡全集》的编辑出版代表了
近代德国存在着作为普遍主义的世界历史和特殊的历史主义之间的对立,在历史主体问题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黑格尔试图综合康德的普遍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赫尔德、萨维尼等人特殊主义的历史观,构建一种既含有普遍性也蕴含特殊性的新历史理论.然而,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主体的确定存在着其理论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在直接扬弃黑格尔唯心史观和批判历史主义基础上创建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也是一种普遍的世界历史理论,一方面,它强调历史的普遍性,即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具体普遍性;另一方面,它明确了普遍历史的现实主体即承担着推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