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语文质疑能力的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apri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从“正确认识学生的质疑,创设民主课堂;调动积极性,鼓励质疑;教给学生方法,质疑有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从设问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和疑难性质疑三个层次提出具体质疑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能力;培养;提升;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的地方很多。字、词、句、篇章的教学,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也是主要的部分。其实,语文教学还有一个方面也是值得语文教师好好探索和努力的,这个方面就是学生的思维发展。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教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能力及思维发展中,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其中很重要的能力之一。
  为此,笔者探究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看法。
  一、 正确认识学生的质疑,创设民主课堂
  民主的课堂可以给学生创造愉悦的氛围,学生可以比较自由地表达想法。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让学生敢于质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质疑能力对发展思维的重要性,不能做到鼓励学生质疑,他们觉得学生的质疑都是错误的,或者觉得学生的质疑都是很幼稚的。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质疑。
  教学《落花生》一课时,一位教师写完课题,请学生读课题,一学生突然问道:“什么是落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这位教师突然被这一学生一问,很生气地说:“谁让你说话了?坐下!”这位学生听到教师这一句话,心情可想而知。以后这位学生还会再提问质疑吗?笔者想,很难了,甚至可以说,以后这位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也会下降。所以,没有正确的认识学生的质疑,教师就不会创设民主的课堂,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就无从培养。
  同样教学《落花生》一课,另一位教师写完课题,就请学生对课题进行提问。一学生问道:“什么是落花生?”教师听了,微微一笑,说:“看来你很好奇嘛,会问问题。”一学生问道:“为什么叫落花生?”教师说:“看来你很爱思考哦。”教师这样的评价,学生感受到了尊重,更感受到了一种鼓励。接着,又有三四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问题没有雷同的,而且都很有水平,教师都一一给予了肯定。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就能正确认识学生的质疑,他知道学生质疑就说明学生在积极思考,应该鼓励质疑。这样的师生互动使课堂气氛很愉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 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质疑
  有了民主的課堂,学生就能安心质疑。但是,并不是学生都能主动质疑。质疑就是一种思考,不想质疑,就是不想思考;不会质疑,就是不会思考。所以,接着要解决的是让学生质疑,想思考。而激发学生想质疑,很重要的还是要激发兴趣,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最基本的方法应该是鼓励、表扬。上面提到的同样教学《落花生》一课的第二位教师,能做到好好评价学生的质疑,肯定学生的质疑,学生质疑的兴趣自然而然会得到激发。
  而对于不是很积极思考的学生,鼓励可能作用不大。这时候,合适地表扬可以发挥大作用。笔者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一个平时很淘气的孩子,不是很爱思考,让他主动提问题基本回答是“不会”。这节课,不知怎么回事,他突然举手说:“教师,课文都没有出现‘落花生’三个字,题目为什么不用‘花生’?”他这一问,引起了学生的极大注意。因为学生也知道他平时很少提问的。笔者看到他竟然能主动提出问题,心里也是欣喜。笔者不想错过表扬他有思考能质疑的机会,故意说:“对呀,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有想到呀?”看到笔者惊讶的样子,这位学生很是得意。他看到其他学生也是冥思苦想的样子,更加得意了。笔者这时又说:“看来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水平哦,都把大家难住了,真厉害呀!”笔者这一夸赞,他眼里都放出光了。他的几个好伙伴竟鼓起掌来了,笔者也赶紧跟着鼓掌,全班也一起鼓掌了。他倒不好意思了,脸开始红起来了。这节课之后,他就开始主动提问题了,上课的状态有了很大的转变,期末语文考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 教给学生方法,质疑有路径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上册第二单元是“提问”的阅读策略。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较系统地教给学生一些质疑方法,让学生有方法质疑。
  在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可以先鼓励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提问。可以针对课题的着重点提问,如有学生问:“为什么是五粒豆,不是三粒四粒?”有学生问:“这五粒豆都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对课题质疑,可以增强学生对题目的感受,对语言的感受,也有利于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接着可以随着《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故事的展开,鼓励学生针对五粒豆的对话进行提问。“‘整个世界都变黄啦!’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要说自己胖?”通过引导学生对故事中对话的提问,学生就能主动思考书中角色的处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学生也能更好地感受人物的心情,对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更完整的感悟。
  故事理解完了,可以在回顾环节,让学生针对开头和结尾进行质疑。“‘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开头?”“开头这句话好吗?”“结尾写那个小女孩快乐地微笑着好不好?”“结尾写那个小女孩注视着豌豆花是什么意思?”“结尾为什么说是豌豆花呢?”通过这些质疑,学生能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慢慢探索开头结尾的作用。
  之后,引导学生一起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小组交流,仿照下面的问题清单,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通过对问题的整理,学生能逐步明确提问质疑的方向和步骤。
  当然,质疑的方法很多,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三处进行质疑。   (一)不理解、不明白处要质疑
  《白鹭》一课短小优美,但又不好理解。学习这一课时,不少学生都会提出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如“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是什么意思?有学生想知道,自然就会质疑。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不懂就问,不理解、不明白的也要大胆提问,特别是在古诗词方面,确实有不少地方难理解。
  (二)似懂非懂處要质疑
  《白鹭》一课中“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是反问句,意思是白鹭是一首很优美的歌。但是为什么说它是一首歌呢?开头已经写白鹭是一首诗了,现在又写白鹭是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用这样似懂非懂的句子,鼓励学生质疑,可以提高质疑的水平,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再如“——不,歌未免太铿锵了。”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而且又另起一段,有什么作用?这样的质疑,也可以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带动更多学生想质疑,敢质疑。
  (三)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细节处要质疑
  《白鹭》“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样的句子,似乎重复使用了一首诗,但同时前面说是诗,后面说是散文诗。一般学生可能不会关注到这些字词的区别,可能会忽略这样表达的作用。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这样的语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
  同时,在质疑的路径上,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质疑。
  1. 设问性质疑
  设问性质疑也就是自问自答式质疑,就是引导学生自己选定自学的方向,通过自学解决疑问。例如,初读课文时,对字词、课文内容的疏通性质疑。学习《冀中的地道战》一课时,初读课文,学生会发现不少字词是自己不能马上明白的,比如“大扫荡”“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孑口”等等。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通课文,理解课文。这样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同时,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把同学的问题进行梳理,整理出问题清单,更有效地从各方面问题入手,进行阅读和思考。这样的质疑适合比较难读懂的课文,适合比较长的课文。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更多时间质疑、梳理、阅读、解答、交流,最终形成较好的学习路径,养成较好的学习、思考的习惯。
  2. 推敲性质疑
  推敲性质疑就是学生对不理解、似懂非懂、易忽略的地方进行质疑,并试图解疑,形成自己的观点,提升思考力。在进行《搭石》一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段落安排进行质疑,从而理解文章段落结构的特点,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样富有含义的句子进行推敲性质疑,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先说联结着故乡的小路,再写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再带着这样的疑问,逐段阅读。学生随着逐段阅读理解,慢慢就能体会到搭石是家乡独有的一种过河方式,它可以联结到小路,搭石更是乡亲们互帮互助的重要体现,乡亲们的互帮互助就是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和谐又美好的。然后使学生形成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疑难性质疑
  有一些疑问,学生即使通读课文也无法解答,那就是疑难性质疑。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时,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寻找哪些地方表现了“中国文化史”“不可估量”。但是,学生并不能理解“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即使是通过课文反复阅读,也是不能得到解答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补充相关材料,让学生知道圆明园在当时世界的地位和价值,这样学生的视野能延伸到更宽广的世界。正因为有了这一疑难性的质疑,学生的阅读更有深度了,理解也更有广度了。
  参考文献:
  [1]李颖.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7.
  [2]刘丽萍.小学生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实践探索[J].教师教学发展能力研究,2018.
  [3]曾雅霜.小学生语文质疑能力培养之我见[J].华夏教师,2019.
  [4]田艳萍.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质疑能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
  作者简介:林瑞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的教学不仅需注重语文知识的讲解,而且还需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听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的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是高中生实现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基础,阅读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而写作是将学习的知识展示给外界的过程。因此,教师需注重学生自身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 引言  核心素养要求下,学生相关的学习
摘 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和居家学习已经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对于农村的初中学生而言,居家阅读也成为其语文阅读学习的主要途径。但是教师、学生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影响了居家阅读的成效。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以及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从而使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居家阅读。  关键词:农村;居家阅读;初中教学  一、 引言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初中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但是在疫情期间
在中国革命事业的建设以及伟大进程当中,我国伟大的党的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党建创新性相结合,将中国共产党的党建融入新时代的发展进程当中,形成了属于中国特色的独
摘 要: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中单元整合阅读策略的应用,主要通过整合单元生字,进行简单识字指导;整理单元课文,设置诵读目的任务;单元文本对比,展开层次阅读训练;结合单元主题,实施课堂随笔拓展四种途径,对单元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彻底改变传统一课一教形式,从而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的阅读素养与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阅读;单元整合阅读策略;教学应用  一、
初中毕业的学生,经过七年制高端贯通培养,获得本科学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个途径;同时促进了教育公平,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
摘 要:教师应教给学生作文技巧,同时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并且把作文训练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实践练笔上,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引导小学生开展作文练笔,通过模仿借鉴、创造改编、修改作文等方式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练笔;方式;水平  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一个令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头痛的话题。在现实的小学作文训练中,语文教师知
我国提倡建立可持续发展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以及资源之间的关系.基于这种理念,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我国以及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预
在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的与此同时,其能耗还在迅速增多.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社会的坏境之下,有必要对于互联网数据中心展开科学合理的能效评估,以推动互联网数据合理
摘 要:现阶段,小学教育在主管部门的要求下,正在积极努力地推进素质教育。而新出台的教育发展指导理念要求小学各科教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当地调整实践课程的课时,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汉语在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正在扩大。因此,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当中的地位也随之提升,诸多教师越发重视对于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小学语文教师长时间的不懈努
晋陕民间宗祠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宗祠建筑中的石刻、砖雕、木雕和彩绘等装饰艺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技术价值.但因民间宗祠年代久远,分布也较为分散,导致晋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