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地域文化的马嵬镇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ang89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中,与环境互相融合从而打上了地域恪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中国的城市特色普遍缺失,地域性文化正逐渐被抛弃和遗忘,乡村景观的地域特色将是中国保持特色景观的最后一块阵地。基于此,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挖掘乡村景观的价值,完善乡村景观特色风貌,使其形成完整、高效和多功能的新时期乡村景观,成为本论文研究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马嵬镇;地域文化;乡村景观
  一. “寻势而掘景”
  地域文化来源于对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生活的理解。对马嵬镇地域历史人文景观的研究要充分发掘地域文化,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予开拓和创新,重塑具有现代性与时代感的乡村景观.从自然环境入手,考察地理环境特征,这些是形成地域特色的物质基础,也是其实现的基礎。同时对乡村的资源特色、社会经济条件现状等因素做详细的调查分析,努力规划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保护发展现有的风景资源,探索发掘新的风景资源。风景资源对于景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它关乎到景区的整体品质,也关乎到地方城镇建设的空间质量。风景资源有现状既有的,也有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就在对地方传统文化挖掘与梳理的基础上,对现存以及曾经存在过的景观资源进行分类评价,从而提炼出最具地域特色的景观资源进行乡村景观规划。
  1.地方传统文化挖掘与梳理——汇文
  《周易.贲卦》有云:“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社会的变迁,文明的进步和更替是一日不见泰山。不得不审视当今社会,各种社会怪现象正在像雨后的春笋遍地展露,然而祖先的一句话在告诉我们要关乎人文。“文”是人的文化精神需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充分掌握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才能对当地的人文建设有深度的把握。无论是从地方特色的塑造,还是从地方百姓家园感的营造,又或是从旅游文化的差异性前提来说,对于地方文化的汇集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前期分析整理工作。地域文化景观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其显著的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形成较为完整的传统文化景观体系[1],对马嵬镇的景观规划进行设计之前,要对马嵬镇历史地方志图文史料进行的解读与自然生态景观的汇聚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提炼马嵬镇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要素。
  2.风景资源挖掘与规划——聚景
  “景”是人的艺术审美需求,“风景是社会感知的过程,由此建构起与社会过往意义丰富的关联。”[2]景观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风景和地理环境,而且包含着较多人类活动产物的文化形态,体现了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文化景观除了具有历史传承性外,还表现出社会文化的特性。正如英国地理学家阿兰·贝克( Alan R H Baker) 所言: “往日景观的形成与意义,反映了建构人们工作与生活于其中并加以创造、经历与表现的社会。但就其留存至今而言,往日景观作为文化记忆与特性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延续的意义。”[3]因此通过汇聚马嵬人文景观风貌,并且聚集山水景观特征,才能够完整的挖掘属于马嵬镇的地域特色文化。
  “直得玉妃子一身死,至今人识马嵬坡”。贵妃墓是马嵬镇景区知民度最高的景点,是景区内重要的历史文物,黄山宫是老子布道,“群仙荟聚”的道教洞天福地。弥经岁月,千年沧桑的长安丝路名驿马嵬驿。它们作为马嵬镇特有的地域文化遗迹,记载了关于马嵬镇丰富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信息。
  二.马嵬镇地域特色景观规划策略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马嵬镇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实际作为旅游资源的利用率极低,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村镇的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挖掘整理,提炼出地区特色,并进一步通过规划,使之融入村镇空间,融入地方人民的生活,使之得到长久的保护与传承,并赋予新的生命力。
  对马嵬镇的保护内容分自然景观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三部分[4]。自然环境是指自然地貌特征和山水景观,包括地理条件和气候。人文环境包括各个镇域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如贵妃墓,黄山宫等。生活环境是人们生活状态的体现,包括社会生产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宗教礼仪等方面。保护重点主要是贵妃墓、黄山宫、皇城遗址(明)、梳妆台等现存历史文化遗产。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及其环境的建设,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己造成文物及其环境污染的设施。
  2.恢复发展人文景观
  “恢复”运用保留性设计,改造再生性和再利用设计的综合方法,提炼地域文化中的特殊景观要素,用以塑造实现人们可利用的景观空间,来达到保护自然与人文双重价值的作用。千年古驿站文化,丝路漫漫,悠远而又繁华。老子讲道,群仙荟萃,贵妃文化,贵妃香魂,张嫣梳妆,充满情怀与眷恋的记忆。纯朴而崇高的地方精神传承,金城故迹,御史成才。地方景观艺术,梨花仙子,园栽丛非。军事文化,子仪练兵,姚兴干戈,刘谨诓驾,李敢之死。这些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可以规划黄山宫道教文化养生园、贵妃文化园、恢复马嵬八景。马嵬镇八景,包括北塬春意,南亩秋成,金城故迹,马嵬故垒,地涌双泉,宝寺晨钟,贵妃荒冢,围栽丛韭。规划恢复此八景,并结合用地布局形成低密度旅游景观区,以丰富和提升马嵬镇景区的景观品质。
  3提升乡村景观内涵
  “提升”通过改变乡村景观被多元文化冲击所带来的混乱现状,转变生活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环境质量和景观品质。 首先要改变产业发展模式,马嵬镇景区产业发展须摆脱传统单一固化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将镇区商业服务与旅游服务相结合,构建参与者与服务者一体化的旅游发展模式。将古朴传统的生活方式作为旅游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复合化,多元化的旅游发展模式。利用多元文化的叠合,将马嵬驿民俗文化园、黄山宫道教文化养生产业园、贵妃文化园三大旅游产业主园区整合,使之成为马嵬镇景区文化旅游的核心板块,构建一体化的服务设施,一体化的游赏线路,以及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使游客可以在单一时间维度感受多元维度的文化体验。其次使生活与产业相结合,通过“村民自营商业街”、“彩色农业展示区”、“村民自营农庄”的相互结合与模块化经营,构建马嵬镇景区乡土文化旅游板块。最后运用模块化的规划手段,结合马嵬镇景区的自身特点,将规划用地细碎化、模块化,使之能够与景区实际的旅游发展工程项目相一致,便于当地政府管理经营。
  三 总结
  地域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的发掘与讨论是保护地域文化的前提。在进行设计之前,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景观资源。马嵬镇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通过“汇文、聚景”的方法、整理出马嵬镇的历史文化资源景观,人文传说景观,自然山水环境特征,与非物质人文景观。这些是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提,对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具有积极地导向作用,提炼出马嵬镇的特色景观资源,以保护传统地域文化为发展的准则。在改造过程中,将提炼总结的文化资源与景区规划设计紧密结合,使地域文化充分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展示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石忆邵,陈田.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 报,2009,2
  [2] 张晨霞.帝尧传说、文化景观与地域认同—晋南地方政府的景观生产路径之考察[J].文化遗产,2003
  [3][英]阿兰·R.H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阙维民译,北京: 商务 印书馆.2008 :150-151
  [4] 任远.胜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专业工学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论述工学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将创业教育和实践操作在体验的过程中贯彻始终,形成适应新时期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使新时期艺术设计类专业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关键词】:高等教育;艺术设计;工学结合;有效模式;政策制度  一、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教育现状  我国
期刊
【摘要】:传统村落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形成的,它们相互联系,共同发展。本文以土家习俗“糊仓”为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石堰坪村传统村落景观二者间的关系,并对石堰坪村传统村落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途径提出阶段性的建议。  【关键词】:糊仓文化;传统村落景观;石堰坪村;关系  我国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源于传统村落,源于农耕生活,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它的无形性决定了其
期刊
艺术作为一种形式,是人本身区别于自然的前提,艺术的体验是人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官感受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对于艺术的来源与概念无论是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还是中国古代的模仿说、西方的祭祀说,其实质都在于对于生活本身中人对于外界的感受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没有人就没有艺术,谈艺术也就更无从谈起。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形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的形式创造某
期刊
【摘要】:背景墙是室内空间设计的装饰重点,电视背景墙设计在室内空间装饰中尤为重要,美观的电视背景墙不仅能够突出房间主人的品味和眼光,同时也能够使人在看电视时拥有愉悦的心情。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对于家居室内设计的追求也日渐提高。电视背景墙设计是家居整体设计装修风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研究背景,本文首先主要概括了室内设计与背景墙设计的发展,同时研究了室内电
期刊
【摘要】:自手风琴艺术传入中国后不断汲取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中俄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手风琴艺术。经历了百年多时间的发展和完善,中国手风琴艺术已经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并在国际上获得多项大奖。笔者认为,民族化表现手法的应用是推动我国手风琴艺术发展的一大“法宝”。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手风琴艺术对民族化表现手法的应用及创新。同时,以《天女散花》为实例,剖析了民族化手风琴艺术的特殊技巧,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
期刊
【摘要】: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加速了郑州经济的腾飞,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首、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郑州城市形象则显得尤为重要。郑州市人口相对集中,外来人口很多,城区规模不断扩大,道路建设也在加速,新道路的增速不论对外来人口还是郑州土著而言,寻路难、认路难便成了生活中一个重要问题。良好的城市道路视觉导向系统,是城市外在形象和内在文明程度的体现,有效合利的建立并完善的城市视觉导向系统则显得尤为重
期刊
【摘要】:中国五十六個名族都有自己的服饰文化,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而中国北方民族服饰款式多样、造型丰富、工艺美观、有着北方名族服饰风格独有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所以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国服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不仅是中国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服饰文化之中也是中国服饰文化的标志性代表之一。在我们历史
期刊
【摘要】:平面設计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历程,平面设计是一种无声的交流语言,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及地区、拥有不同的语言文化的群体,均可以通过对平面图形的感知来掌握平面设计所具有的内涵及传递的思想。平面设计是将分散性的图形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具有深刻内涵的多维思考设计思维,之后运用到所需环境内容中,从而传达设计者思想的表现形式。本次研究从平面设计发展的现状入手,进行平面设计融合现代艺术的分析和讨论,观察平面设
期刊
回忆百年,还看今朝,已是2016年,此时毛尔盖·桑木丹大师诞辰一百零二年周年之际。此刻,我们心怀激动,面临心潮澎湃的时刻都为大师的一生著书立说而奋然向前;也是向大师孜孜不倦的精神而执着耕耘;更为大师的所作所为向奋勇执着的人们传递心灵的启迪,让他们在大师的思想氛围下沐浴智慧的升华,让他们在大师的平易近人中融会生活的哲理,让他们在大师一生的执着里追求人生的行囊……  出生平凡 印留童年  平凡在生活中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诠释动机论”的翻译理论,从对翻译过程的划分、对译者的要求和对翻译研究的作用三个方面探讨了“诠释动机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诠释动机论;翻译;译者主体性  一、引言  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在他的著作《通天塔之后》中提出了“诠释动机论”的翻译观,关注翻译的动态过程,创造性地提出了翻译的四个具体步骤:信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