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声声入耳的读书声,引起了多少人对神圣学堂的向往。但不知曾几何时,我们的校园却越来越静,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离我们远去。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当前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越来越差,写作能力也随之下降,且不说让学生演讲、辩论,就连当众读一篇文章也会结结巴巴,不要说读出感情,读出抑扬顿挫,就是基本的断句、节奏也无法掌握。这些应算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初中教学的一个失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给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文朗读的要求。那么,要真正朗读好一篇文学作品,该做到哪些呢?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呢?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主要技巧及应培养的能力有:
一、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及注意朗读的技巧
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如重音、儿化音、停顿、速度、语调等。字音、语调都要力求准确,注意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拖腔;做到咬字吐词清楚明白;其次要求学生句读清楚,要把标点符号准确地读出来,要正确地划分音组,掌握好停顿的处所和停顿时间的长短,特别要注意读好中间没有标点的长句子;最后要求学生朗读时的语句要流利。另外,朗读要熟练,语势要流畅贯通,不停顿,能准确地读出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等等。总之,朗读时要正确地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正确领会朗读内容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美读、乐读、乐诵。如果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既和谐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氛围和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感染,学生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审美的追求,从而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境。
例如,在教授课文《春》时,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朱自清笔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它虽然无声无形,难以捉摸,但我们的语言大师却别出心裁,匠心独运,以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春天的活力: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它使无形无声的春天变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起来。在这样美好的情景氛围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春天的勃勃生机,感受着课文的意境美,感悟到课文语言的神韵美。
三、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朗读指导时,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就首先让学生从分析形象入手,从而体会意境;其次再从理解、领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文章。对中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把学生带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天地中去,并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心态。例如学习《春》,在分析、朗读课文时渗透鉴赏成分,可以先让学生闭目倾听朗读录音,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和联想,然后要求学生把听到的语言变成形象,变成画面……这使人真正感受到春的气息,闻到春的芳香,领略到春的风采,从而把自己的感情也融会在作品中,以达到物我统一的崇高境界,那谁还会忘记得了朱自清所描绘的春风春雨呢?又如在“春花图”中写桃、李、杏争芳吐艳,以联想秋天累累果实的虚写,开拓出极美的意境,又由花香引出蝶蜂,用成千上万蜜蜂的嗡响和大大小小的蝴蝶的飞舞衬托出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造物主与大自然的魅力紧紧地吸引住了读者,此情此景,谁能不从心底里感叹“自然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呢?这不能不唤起我们对春的活力由衷的赞美!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正是通过朗读、欣赏的情境来完成审美教育的。
四、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
领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朗读中的一个较高的要求,这是学生在熟读、乐读基础上才能真正体会出来的一种意境,只有读出了这种意境,学生才能真正陶醉于作品的情境中,领悟出作品的精髓来。如在教学朗读马致远的名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可以引导学生去领悟作品中的意境:“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虽然这首小令仅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却一字一词,一字一景,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动与静、明与暗、景与人的相互映衬,蕴含着丰富跌宕的感情和感人肺腑的意境。通过这样来领悟、朗读作品,学生才会享受到作品的美感,以及作品给人带来的感人魅力。
如何让学生从中体会、领悟作者的这种丰富想象,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对作品作更深层次的学习,让学生在体会、理解、领悟、感受作品中提高想象能力。如朗读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学生朗读这首诗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那夜里相思难眠,晨起对着镜子无心梳妆打扮的愁苦女子形象,那月夜之下,衣衫单薄的诗人正在吟诵着让人断肠的诗句……通过这样的启发想象,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只要从单纯传授知识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准确把握和充分发挥教材的这些特点,就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在教学中,易读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直接朗读,或单读,或分角色读、或齐读,形式多样;难读的作品,可以在老师带读后分类指导,反复诵读,灵活多变。总之,朗读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责编 雷 艳)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给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文朗读的要求。那么,要真正朗读好一篇文学作品,该做到哪些呢?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呢?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主要技巧及应培养的能力有:
一、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及注意朗读的技巧
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如重音、儿化音、停顿、速度、语调等。字音、语调都要力求准确,注意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拖腔;做到咬字吐词清楚明白;其次要求学生句读清楚,要把标点符号准确地读出来,要正确地划分音组,掌握好停顿的处所和停顿时间的长短,特别要注意读好中间没有标点的长句子;最后要求学生朗读时的语句要流利。另外,朗读要熟练,语势要流畅贯通,不停顿,能准确地读出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等等。总之,朗读时要正确地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正确领会朗读内容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美读、乐读、乐诵。如果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既和谐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氛围和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感染,学生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审美的追求,从而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境。
例如,在教授课文《春》时,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朱自清笔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它虽然无声无形,难以捉摸,但我们的语言大师却别出心裁,匠心独运,以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春天的活力: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它使无形无声的春天变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起来。在这样美好的情景氛围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春天的勃勃生机,感受着课文的意境美,感悟到课文语言的神韵美。
三、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朗读指导时,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就首先让学生从分析形象入手,从而体会意境;其次再从理解、领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文章。对中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把学生带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天地中去,并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心态。例如学习《春》,在分析、朗读课文时渗透鉴赏成分,可以先让学生闭目倾听朗读录音,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和联想,然后要求学生把听到的语言变成形象,变成画面……这使人真正感受到春的气息,闻到春的芳香,领略到春的风采,从而把自己的感情也融会在作品中,以达到物我统一的崇高境界,那谁还会忘记得了朱自清所描绘的春风春雨呢?又如在“春花图”中写桃、李、杏争芳吐艳,以联想秋天累累果实的虚写,开拓出极美的意境,又由花香引出蝶蜂,用成千上万蜜蜂的嗡响和大大小小的蝴蝶的飞舞衬托出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造物主与大自然的魅力紧紧地吸引住了读者,此情此景,谁能不从心底里感叹“自然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呢?这不能不唤起我们对春的活力由衷的赞美!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正是通过朗读、欣赏的情境来完成审美教育的。
四、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
领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朗读中的一个较高的要求,这是学生在熟读、乐读基础上才能真正体会出来的一种意境,只有读出了这种意境,学生才能真正陶醉于作品的情境中,领悟出作品的精髓来。如在教学朗读马致远的名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可以引导学生去领悟作品中的意境:“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虽然这首小令仅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却一字一词,一字一景,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动与静、明与暗、景与人的相互映衬,蕴含着丰富跌宕的感情和感人肺腑的意境。通过这样来领悟、朗读作品,学生才会享受到作品的美感,以及作品给人带来的感人魅力。
如何让学生从中体会、领悟作者的这种丰富想象,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对作品作更深层次的学习,让学生在体会、理解、领悟、感受作品中提高想象能力。如朗读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学生朗读这首诗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那夜里相思难眠,晨起对着镜子无心梳妆打扮的愁苦女子形象,那月夜之下,衣衫单薄的诗人正在吟诵着让人断肠的诗句……通过这样的启发想象,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只要从单纯传授知识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准确把握和充分发挥教材的这些特点,就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在教学中,易读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直接朗读,或单读,或分角色读、或齐读,形式多样;难读的作品,可以在老师带读后分类指导,反复诵读,灵活多变。总之,朗读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