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的训练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朗读不仅是“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朗读,学生不仅在品味语言中受到熏陶感染,还锻炼了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通过朗读,教师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词句篇章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还可以检查学生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朗读;目标;方法;过程
  
  朗读,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朗读不仅是“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朗读,学生不仅在品味语言中受到熏陶感染,还锻炼了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通过朗读,教师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词句篇章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还可以检查学生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的感情等方面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和领悟。”
  一、朗读教学中存在不容乐观的现象和问题
  1.教学中表演的成分太多
  教学中教师用大量时间让同学们进行各样表演,有的又唱又跳,有的表演小品,还有的用方言进行开心蒙太奇。一节课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到5分钟,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朗读仅仅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这样的朗读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且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解分析、答问之后的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的就是四五个学生,其他学生只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朗读仅成了教学的点缀。
  4.朗读指导机械单调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融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涵。
  二、如何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1.朗读的目标应明确、具体
  朗读前应对学生提出要求或目的。初读时教师可要求读准字音,读对句读,通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对于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匆匆过场。对于美读,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读出人物个性。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进行朗读,要留出时间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若是个别朗读,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如果是集体朗读,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
  我在教文言文时,往往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要求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同时要求边听边动笔,在文中给生字词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句读。再练读,要求读准读通课文。然后个别学生朗读,要求读得准确而流利。接下去就引导学生赏析文章,必要时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最后要求整体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这样朗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并且每个朗读环节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学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思维始终在活动。学生对文章也加深了理解。
  2.读的方法应灵活、多样
  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地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指导学生朗读,使师生的朗读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律美、神韵美,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当需要激情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应教师范读。我在讲授《沁园春·雪》时,用激情澎湃的示范朗读使学生深受感染。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但是范读只能起到“示范启发”作用。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尽量留时间让学生练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文章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齐读。
  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的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以下介绍几种重要的朗读形式。
  (1)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
  (2)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的把握。
  (3)配乐朗读。乐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良好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
  (4)诵读,即背诵。这种朗读方式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3.朗读的过程应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性,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流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因此,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学生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此时适宜采用速度较快的轻声读或者默读。
  从朗读的主体角度来看,一般先由个别读,再到小组读,直至齐读。如此逐步的训练、指导,易于学生接收,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此外,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时,还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特点,允许学生多角度的独特的个人体验,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这堂课没有流行歌曲》中指出:“还是朗读,只有朗读,必须朗读!因为我知道有一种文字,不需要阐释,因为它本身就是心灵喷薄而出的太阳,她需要的只是普照、接纳、领悟和内化,还有什么能比朗读——来自于心灵的朗读更为重要呢?”这就是新课程理念的最好体现。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初中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OXC)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癎)的疗效、剂量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收集在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41例癫(癎)患儿.男23例,女18例;就诊年龄6个月~l5岁,平均7.70岁;病
摘 要: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生动活泼,又要科学严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谈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连兴趣都没有,那又怎么能学得好呢?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先
摘要: 后进生、学困生由于心理素质脆弱,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应在尊重他们人格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集体荣辱感,鼓励他们参加学习互助小组,因人因时因地地做思想工作,使他们的心理状态向好的方向转化。  关键词: 学困生 后进生 转化    所谓的后进生可理解为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诸方面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而学困生则指智力水平正常且沒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龄学生,不能达到预
评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评定,而学生往往对作文评语看得很重.作文评语的笼统往往会使教师的作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信心也会因此受到挫伤,写作
初中物理教学一直处于传统的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在唱独角戏。探究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对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做了具体的阐述。其次,
4月1日起,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下称《新规》),增加了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分值,对酒后驾驶的,一次记满12分。那么,《新规》铁律是否足以震慑铤
“情是教育的根”,教师若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教学便成功了一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生命,缺乏情感的课堂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活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语文更有魅力呢?  一、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情感互动的和谐环境  “水尝无
摘 要: 自1996年江苏省开始试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既不雷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又不等同于中专技校。它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它的发展有自身的特点,招收的学生也与普通高校和其它职业院校有所区别,所以学生的教育培养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文章根据对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的研究,从思想品德形成、学习态度转变、生活能力增强、心理发展加强等方面论述了
《阮玲玉》电影里的电影人形象并不少见,不过大多是虚构的,下面就让我们缩小范围,聚焦一些真实的人物吧。《阮玲玉》讲述了旧中国著名影星阮玲玉的凄惨人生,包括她转变戏路取
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新课程理念。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对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采取相同的手段实施教学,致使学生疲于应付、生吞活剥,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两极分化,出现差生“晕车”、优生“陪读”等不理想的现象,这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是根据新课程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