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载速率对PEMFC电堆动态响应的影响

来源 :电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50 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在不同变载速率下的电压响应进行分析,将整个响应时间分为突变时间t1和稳定时间t2.随着加载速率的升高,电压响应的t1缩短,t2延长;而卸载速率对t1和t2的影响不明显.对变载过程中单体电池的电压一致性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加载速率的升高,瞬时单体电池的电压均方差(MSE)升高,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变差;而卸载速率对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影响不明显.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学前教育史课程的教学实际,在课程思政思想引领下进行PBL教学改革,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以问题为中心,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进程为主线,开展跨学科研究;以学生为主体,合作研读教育经典;以过程为依据,实施综合评价.PBL教学改革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有助于培育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高尚的教育情怀、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及团队精神,进而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培养“德才兼备”的幼儿教育新型人才.
在国家实施百万社会扩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针对新的教育教学群体,精准实施“传道、授业、解惑”,掌握教育教学群体现状及需求,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以实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战略目标.为摸清社会扩招学生现状,笔者采用问卷法,对所在学校首届(2019级)社会扩招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旨在了解社会扩招生源背景、教学需求及对社会扩招政策认知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实证研究社会扩招学生各方面的状况,发现生源地基本集中本省等特点,针对特点提出相关建议,为教育部门及教学工作者围绕该群体制订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需求,各门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要解决相关问题,必须从课程的课程思政现状分析入手,着重从教师、课程和课堂3个维度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本文分析了电路与磁路课程思政现状,并就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3个重点提出了电路与磁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宁镇地区现有旅游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本文由此提出根据宁镇现有的情况,对宁镇地区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提出针对以文化创新为驱动发展宁镇旅游内涵、推动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创新,以发展需求为导向做出地区特色,以新媒体为依托提升地区知名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今后宁镇地区乡镇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采用柔性基底负载高度取向的碳纳米管(CNT)透明导电薄膜,并在CNT上恒电位沉积WOx,制备WOx/CNT复合薄膜电致变色柔性电极,研究CNT厚度和WOx沉积时间对电极电化学储能和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CNT厚度的增加,可提高薄膜的导电性和单位面积上WOx的沉积量,进而提升复合薄膜的性能;在适当范围内延长WOx沉积时间,可提升单位面积的沉积量及复合薄膜的性能,但沉积时间过长会导致WOx团聚,不利于性能的提高.当CNT厚度为200 nm、WOx沉积时间为1200 s时,制备的薄膜电极在-0.4~0.4 V进行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专业化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工匠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高校思政课堂中,教师应当为学生阐释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并且让学生深入了解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学习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榜样引领、职业教学、主题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该文具体探究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途径,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探究不同低气压和加热方式对热失控特性的影响,对荷电状态(SOC)为100%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进行高温热失控实验,用动压变温舱和ISO-9705烟气分析仪采集特征参数.在不同低气压(90 kPa、70 kPa、50 kPa和30 kPa)条件下,底部接触加热时的电池表面中心温度、热释放速率(HRR)和耗氧量均大于中部辐射加热,且都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气压为50 kPa时电池表面最大温差为58.0℃;与中部辐射相比,底部接触的火焰温度和HRR平均分别高出150.0℃和2.905 kW.相对高气压下,底部接触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恒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和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PITT),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LiNi0.65 Co0.15 Mn0.2 O2及负极石墨的表观化学扩散系数D.通过dU/dQ及阻抗,研究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相变对D的影响.3种方法测得的正、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D变化趋势一致.正极的D随脱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过充时,D逐渐降低.负极的D随着嵌锂量的增加,出现两个最小值,整体表现为“W”形.正极LiNi0.65 Co0.15 Mn0.2 O2的D大于负极石墨.3种方法测得的正、负极的D
针对传统的极限学习机(ELM)算法对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效果不佳,以及已有改进ELM算法中鲜有关注输入层与隐藏层的“局部”连接等问题,提出改进算法A,即把ELM输入层与隐藏层之间的全连接改为卷积、池化;由于改进算法A的预测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向改进算法B引入全局平均池化的思想,直接把ELM输入层与隐藏层之间的全连接改为池化.将马里兰大学高级生命周期工程研究中心(CALCE)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两组数据用于仿真实验,发现两种改进算法的预测精度均比常见的几种改进ELM算法更好.以B
研究高倍率电流工况下参数变化和温升对锂离子电池模型精度的影响.建立参数受电流倍率、温度和荷电状态(SOC)影响,并考虑电池发热的锂离子电池电热耦合模型;通过混合功率脉冲特性(HPPC)测试,识别不同电流倍率、温度和SOC区间的阻抗参数;根据识别的参数,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电热耦合仿真模型.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下的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不考虑电流影响的电池模型,电热耦合模型的精度更高,在5℃、15℃、25℃、35℃和45℃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减小了35.4%、4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