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如果缺少情感教育,那对他将来的人生走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在近二十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认识到: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愛”为核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很差,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的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学会说“I’m sorry.”并注意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次期中考试的试卷分析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最简单的“How do you do ?”这个句子不会应答。我意识到是我高估了班里的“学困生”,在练习这个对话时掉以轻心。于是课堂上我主动对全班同学说“Sorry”,是我对同学了解不够详细,是我没让同学好好掌握扎实。在我所教的10数控三班中的王刚、尹超等同学在上初中时英语学习就掉了队,我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制定了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高中后的大面积滑波现象,尽最大努力让每个职校生都有所学、有所获。
二、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公正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进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这种爱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后进生”冷若冰霜。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高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打招呼、说再见、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描述时间、表达年龄等。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在课堂上我是他们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每节英语课前,都让学生进行课前英语小演讲,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相互传染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更加强烈的感染性。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所以这些年每当我微笑着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我热情饱满的态度始终感染着我的学生,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渐上升。
四、要把情感延伸到课外
情感交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对于个体的学生情感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的情感的投入同样必不可少。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在我所教过的10数控三班的曹伟同学由于初中时就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因而提前预习过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进入高一后,刚开始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书写工整,屡屡受到好评。但半学期之后,英语成绩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骄傲自满;我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以后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针对他的情况我单独找他谈心,帮他分析落后的原因。很快他的英语成绩又得到回升。由此可见,课堂之外的情感教育,是对英语教学同样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呵护,只要我们把知识传授和情感交流协调好,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很大地提高。
一、以“愛”为核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很差,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的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学会说“I’m sorry.”并注意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次期中考试的试卷分析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最简单的“How do you do ?”这个句子不会应答。我意识到是我高估了班里的“学困生”,在练习这个对话时掉以轻心。于是课堂上我主动对全班同学说“Sorry”,是我对同学了解不够详细,是我没让同学好好掌握扎实。在我所教的10数控三班中的王刚、尹超等同学在上初中时英语学习就掉了队,我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制定了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高中后的大面积滑波现象,尽最大努力让每个职校生都有所学、有所获。
二、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公正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进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这种爱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后进生”冷若冰霜。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高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打招呼、说再见、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描述时间、表达年龄等。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在课堂上我是他们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每节英语课前,都让学生进行课前英语小演讲,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相互传染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更加强烈的感染性。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所以这些年每当我微笑着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我热情饱满的态度始终感染着我的学生,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渐上升。
四、要把情感延伸到课外
情感交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对于个体的学生情感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的情感的投入同样必不可少。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在我所教过的10数控三班的曹伟同学由于初中时就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因而提前预习过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进入高一后,刚开始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书写工整,屡屡受到好评。但半学期之后,英语成绩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骄傲自满;我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以后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针对他的情况我单独找他谈心,帮他分析落后的原因。很快他的英语成绩又得到回升。由此可见,课堂之外的情感教育,是对英语教学同样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呵护,只要我们把知识传授和情感交流协调好,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很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