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接千载 神游万仞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悦读天下书系海石子文丛书》中的第一本《史海泛舟》是河南作家协会会员申全贵的作品。
  申全贵是我的同乡,也是我敬仰的兄长。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武汉铁路局机务段工作时,就常有诗文作品在许多报刊上发表,我因和全贵兄的弟弟是中学同学所以知道这位从家乡走出的“作家”、“秀才”,并读过他的作品,当时同样做着文学梦的我,私下将全贵兄引以为学习的榜样。后来全贵兄因婚姻回到家乡工作,在县政府做文字工作多年,担任过副县长、市工业局副局长等职务。
  他任副县长时,我们有过一次短暂的交流,我不知道全贵兄在艰苦繁杂的基层工作中,是否找到了与信笔而书、驰骋情志、从事文学创作同样的乐趣?全贵兄退休后随女儿去广州生活,在享受习习南风和天伦之乐的同时,选择了从读史入手,观照现实的读书写作方式。在浩瀚无际的历史典籍的阅读中,他获得了写作的灵感。而长期艰苦繁杂的基层工作的磨砺,又给了他品评社会、体味人生的经验和底气。以历史的阅读,思接千载;以写现实的情怀,神游万仞。十年一剑,于是成就了《史海泛舟》一书。
  《史海泛舟》共收入107篇文章。作者在《自序》中描述自己的写作是“驾一叶扁舟,随意漂游于史海”,“沉思遥想,撷一段史实以喻事理;兴之所至,发几句感叹以抒情怀。悦史感时,以古鉴今,时而激愤陈辞,时而抑郁低吟,时而无语长叹”。作者《自序》中短短的几句话,将《史海泛舟》的写作主旨、叙述模式、行文风格交代得十分清楚。
  悦史感时,以古鉴今,是作者的写作主旨与写作立场。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史绵延不绝的国家,也是一个最重视历史文本与史学传统的国家。写史的如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著述目标,治国的如唐太宗,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千古名言。现实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种继续。通古今之变,明兴替得失,仍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本分和责任。
  《史海泛舟》的作者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其对共和国的热爱和对共和国的忧虑同样强烈。因此他对历史的阅读,处处显露着悦史感时、以古鉴今的立场。他的《“信”,国之宝也》一文将战国吴起“偾表为仕”、商鞅“徙木赏金”、晋文公“出兵伐原”等几个以信立国的故事讲述完毕,然后对当下社会信用缺失的现象予以鞭挞。《教化,国家之急务也》一文引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关于教化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的论述,演绎出作者对现实教化颓坏的深深忧虑。焦灼沉重的文字中,读到的是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撷史实以喻事理,发感叹以抒情怀,是《史海泛舟》一书最为基本的叙述模式。《召父杜母》一文,写西汉南阳郡太守召信臣、东汉南阳郡太守杜诗,因治政有方,爱民如亲,被称为召父、杜母。这也是后来“父母官”的来历。作者认为:父母官是百姓对有惠政的地方官的称誉,后人不察,常以居高临下的“为民作主”、“爱民如子”去诠释“父母官”的含义,实在是与父母官的本意大相径庭。
  此类文字,历史故事的选择排比,见出作者的阅读深度,但历史故事只是一个话由,作者最看重的还是历史故事的诠释中所蕴含的与现实相通、发人深省的物理事理。《疯狂必至灭亡》写东汉人梁冀飞扬跋扈朝中二十余年,不但所有官员侧目而视,连皇帝也惧怕三分,最后引起众怒,被汉桓帝设计除掉。作者最后议论道:“横行朝野,一朝覆灭。”梁冀得到他应得的下场。后来的董卓也是如此。
  在《史海泛舟》中,作者事理情怀宏论的叙写,感时鉴今幽思的阐发,时而是激愤陈辞,时而是抑郁低吟,时而是无语长叹。其行文风格虽有变化,但沉重的话题偏多,轻灵的情思少见。
  读《史海泛舟》,我一直猜想这种由读史而来的沉重压抑的情绪,是否影响了作者的健康。因为在《史海泛舟》出版不久,作者便以64岁的年龄长辞于世。看到作者留在《史海泛舟》封口上的照片,微胖,疲惫。我为作者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谨以此文纪念一个乡梓故里的兄长和他写作的一生。
  (作者系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其他文献
摘 要:奥尔巴赫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罗曼语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在1935年至1946年由于受到纳粹政权迫害而前往伊斯坦布尔国立大学任教,并在此期间创作出《摹仿论》,旨在为现代的现实主义寻找一条新的出路。但是在《摹仿论》中,却存在着不能回避却又被奥尔巴赫搁置在一边的有关于现实主义的矛盾。这个矛盾源于《荷马史诗》以及《圣经》,并在现代小说的背景中被加以放大。整体与细节的矛盾构成了《摹仿论》中奥尔巴赫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又明确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极大助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
【摘要】教学评估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有效的过程性评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如何在大学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过程性评估以及它给大学教学带来的启示值得认真总结。  【关键词】大学教学 评估机制    过程性评估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大学教学的评估方式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主要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
摘 要:任访秋先生以五四的精神来治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文字多趣味与学识,与京派学术有所关联。他研究周氏兄弟的遗稿,对后学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所在。  关键词:任访秋;鲁迅研究;京派学术  我青年时接触到任访秋先生的文章,有格外的亲切感。他的文字和那时候的学术表达不同,有晚清文人的气象,而思想又没有老朽气。先生述学文体有一点周作人的味道,连思想也染有类似的脉络。那时候的学者文章,没有文人的感觉,多
继古开今,观往知来。科技与城乡关系的宏大命题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可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且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产生巨大影响。正如伴随第一次、第二次技术变革,工商业与农业愈加分离和成熟,城市与乡村愈加分离和对立,形成“城市中心化”的城乡关系总体格局,20世纪开始的新技术变革推动了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为城乡关系由分离、对立转向融合、协调带来了契机。  “我国作为中
【摘要】 今日之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领袖的高度自觉与自信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飞跃。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很多思想观点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开创性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逻辑体系 重大创新
王旭烽,女,国家一级作家,民进会员,江苏徐州人,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曾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茶文化学科带头人。其代表作品《茶人三部曲》获1995年度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八五”计划优秀长篇小说奖、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描摹王旭烽老师,对我始终是一件最艰难的事。在精神层面上你会觉得她丰富到华丽,但在生活上她简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中国梦”深情表达了亿万人民的理想,并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对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进行了系统论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所系,是中国对世界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共同的向往。
【摘要】近年来,金砖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经济增长放缓、对外贸易额下降、通胀压力增大、 国内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等问题,西方国家不少分析人士开始“唱衰”金砖国家。金砖国家已意识到进行更深层次改革、增强各自国家长期发展韧性的必要性。金砖国家在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拓展对外经济合作中的分量不断加重。中国应从自身需求和发展优势出发,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和制造业合作、促进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便利化等提出合作倡
摘 要:永嘉当地崇奉新式教育的人士和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永嘉“新青年”,是永嘉新学会及《新学报》(1919—1920)的两个最核心的群体。本文尝试在所谓“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地方”传播的背景下,依托地方学校,讨论姜琦等新式教育人士与郑振铎等“新青年”之间的合作与分歧,辨析“永嘉学派”和“社会改造”两种思路间的张力及其中“地方”所处的位置。  关键词:永嘉;新学会;《新学报》;新文化运动;地方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