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黎十多天来,在西欧大大小小十几个城市里走马观花。这些城市既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也注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那种古意盎然又清新雅致,历史传统与现代化文明浑然一体的谐调之美,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印象,引发了深深的感慨。
  把仅剩的一天留给巴黎,实在太短促了,我们不得不跑马观花。驱车直奔城中去,那片最古老,最活跃,最热闹的地区,在塞纳河边,巴黎圣母院门前的广场上停下。
  举目四望,连片的建筑博大而堂皇,庄重而多彩,仍然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塞纳河,这条巴黎的母亲河,水流清澈舒缓依旧,自西向东,蜿蜒从城中心横穿而过,从古到今,哺育过多少人杰,激发了多少艺术的火花,滋润着两岸林立的建筑群或建筑物,始终傲然屹立,异彩熠熠。庞大的、小巧的,古朴的、新奇的、长型、圆型、尖塔型、大厦顶上小城堡型,似乎世界上有多少种建筑风格,这里就有多少种样式,古往今来法兰西经历了多少时代,这里的建筑就留下多少不同的痕迹。况且,不管建造于哪个时代,体现哪种风格,杰出的建筑天才们都发挥出极致的智慧,穷尽人间的想象,进行异想天开的设计,新奇怪诞的结构、千姿万态的造型,努力使每一座建筑以独特而不朽,永久地活在人类的记忆里。纵观全城就是在观瞻一座博大而生动的艺术博览馆,又像在读一部法兰西建筑发展史,在目不暇接中大开眼界,神往心驰。
  使我们无比感慨的更在于那种无法确指又无处不在的和谐情调和浓郁艺术氛围。高大的博物馆、展览会、广场、教堂多而美不必说,穿插其间的公园、草地、大街小巷,到处是喷泉,到处是雕塑,有原始珍贵的遗迹,也有现代惊世骇俗的作品,衬在碧波绿草秋叶纷飞优美宜人的自然景色里,无疑是一道亮丽风景线,人们行走其中,就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息。听陪同者介绍,巴黎市政府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十分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倡新建筑与固有风格相协调,以突出特色。还有意识地把许多现代化建筑放在郊区及不同的卫星城。独具匠心营造出独具的魅力。
  巴黎圣母院正门在复修,罩着一些织物,这座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古老、最庄严、最完善、最富丽堂皇的教堂,我们无缘见其真面目了。隐隐可见从两座钟楼之间微微露出的塔尖。从教堂侧面看塔尖比钟楼高出一大截,从这边看却似乎一般高矮,这正是建筑大师的匠心独具,从而象征基督教的神秘,给人一种莫测的幻觉。碰巧星期天,著名名胜都免票,进出的人很多,某一要员来此做弥撒,门前两列身着大红礼服佩金色绶带的卫队。没有凑趣的时间,只粗略把雨果精彩的描写作以印证便匆匆赶路。穿过协和广场,在卢达索神庙的方尖碑前留过影,就上了香榭里舍大街。一边走一边还在想:路易十六在协和广场被人民推上断头台,为什么照样在塞纳河大桥旁给这个奢糜昏君塑像呢?只因为由他生活作风的影响而形成做工精微的路易十六风格的木雕艺术吗?真是座无所不容、无所不有的奇特城市。
  来到星列广场凯旋门下,已是细雨蒙蒙。茫茫雨雾中,这座记载着拿破仑光荣与梦想的高大建筑,显得更加巍峨厚重,自有一种风雨无摧、岿然不动的雄浑与威严。注目正面雕塑的《马赛曲》,阅读门内刻下的跟随拿破仑远征将军们的名单,恍惚中似乎听到了石板路上车马疾驰的马蹄声和奥斯特利茨战役胜利的欢呼声。雨越下越大,沙沙的雨声淹没了这一切,唯把门下无名战士墓上铭刻的字迹冲洗得更加清晰:这里安息的是为国牺牲的法国军人!那盏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150万官兵的长明灯,火焰跳跃,燃烧不息。陪同者讲了件趣事:据说,每当拿破仑的周年忌日黄昏,从香榭里舍大街西望,一团落日恰好映在凯旋门的拱形门圈里。又是一个建筑奇迹。看来,这座象征胜利的宏大建筑永恒的盛誉是由将军与战士、设计者与建筑者共同支撑着。
  凯旋门是威严的将军,埃菲尔铁塔就是美丽的淑女。这座巴黎的标志,从广场上南望,仅仅可见它被众多建筑群挤压成纤瘦长条的顶部,像个小摆设。走到跟前一看,才知道它原是那么大,那么高,仅塔底下广场就占地1公顷,高300多米,钢铁塔身7000多吨重。站在塔下,抬头仰望,无论如何抬头,如何向后仰身,都难以看到它的全部。我终于领略了这座在19世纪石木建筑古迹群中横空出世的庞然大物,原本具有的气派和属于它的辉煌。
  据说,它的出现是因为要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和当时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由部长洛克卢和官员们在700多个建筑设计方案选出来的。这个钢铁巨人一出现,就被当作标新立异的怪物,遭到保守人士的强烈反对和攻击,许多社会名流认为它破坏了巴黎中轴线上传统的美,是泼在巴黎脸上的一个污点,以至发起倒塔运动,塔附近的居民也上告到法庭。埃菲尔以生命和声誉作代价,力排众议,坚定信心,毕其所有精力来构建,使塔如期胜利建成。此后,由埃菲尔亲手将法兰西的国旗第一次升到300米的高空。为铭记这位钢铁建筑之父,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塔,并在塔下为他塑了铜像。而今,百余年过去了,铁塔巍然屹立在那里,无情地甩下世俗和浮尘,而成为工业革命中建筑材料更新的丰碑,当之无愧地成为巴黎城首屈一指的标志。审视这上一个世纪的真实创造,感叹这个至今独一无二的存在,我理解了它的价值,它的骄傲,它的永恒,也懂得了它诞生的意义实质所在:历史发展,社会前进,总是以贡献来创造,因创造而不朽!
  包容显示出一个民族的气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艺术保持永恒魅力的灵魂。
  巴黎与我擦肩而过,然而却给我留下了不易混淆、难以磨灭的印象,它以对传统艺术和现代文明的同样尊重,对不论国内国外、宫廷民间凡有价值的创造同样珍惜,构造起一座悠久、丰富、生动的建筑艺术殿堂。正应了那句巴黎家喻户晓的谚语“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更不是哪一个人能建成的。她,因包容而博大,在创造中永获新生。
  
  
其他文献
应法国南比利牛斯大区议会及欧洲钟铃艺术学会的邀请,陈昊苏会长一行于7月8日至10日访问了法国南比利牛斯大区议会首府图卢兹市,出席《蒲牢之青铜—中国钟铃艺术展》及中法友谊纪念钟揭幕仪式。  《蒲牢之青铜—中国钟铃艺术展》是在法国举行的中国文化年项目之一,由欧洲钟铃艺术学会和中国欧盟协会共同主办,展品均为欧洲钟铃艺术学会有关中国的馆藏品,并同时举行中法友谊纪念钟揭幕仪式。此钟重1300公斤,由法方出资
期刊
去年4月份,我以国际交流员身份,被中日友好协会派到岛根县厅商工企画课工作一年。虽然以前有过在东京大都会留学、居住的经历,但是到地方城市长期工作和生活,这还是第一次。刚到这里时,心中的那份不安感和对未来一段日子充满希望的情愫交织在一起,让我欢喜让我忧。  日本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干净整洁、车多人急。人们走路匆匆忙忙而遵守秩序,车辆风驰电掣而有条不紊。在东京住过的人都知道那里的繁华、方便、时髦、洋气;然而
期刊
为纪念中国人民熟知的奥地利友人、伟大的奥地利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诞辰100周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奥地利中国友好协会、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举办的伟大的奥地利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生平展暨《中国的大时代—罗生特在华手记》新书介绍会于4月11日上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应邀出席开幕式。专程访问中国参加纪念罗生特系列活动的由奥地利联邦议会常务副议长哈塞尔巴赫率领的奥
期刊
广州与韩国光州自1996年结好以来,友好往来频繁,合作交流密切。2002年是中韩建交10周年,又恰逢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圈中国足球队首场对哥斯达黎加队的比赛在光州举行。为广泛宣传友城,让友城走向市民,让市民更加了解友城;同时,也为满足广大球迷亲临世界杯赛场、目睹中国队首次征战世界杯的迫切心愿,我们抓住这一契机,以足球为纽带,利用光州市政府为我们落实的200张中国队首场比赛的门票,策划、组织开
期刊
200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在这一中日双方都值得纪念的年份里,对于日本朋友组坂繁之先生本人来说,其意义就更加特殊和深刻了,因为他不仅迎来了自己60岁寿辰,而且还荣获了由中日友好协会授予的“中日友好使者”的称号。授予仪式于3月5日在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举行,中日友协陈永昌副会长出席了授予仪式,并代表中日友协向组坂先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组坂繁之先生长期担任日本部落解放同盟中央执行委员长,
期刊
4月16日欧盟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齐聚欧盟现任轮值国主席希腊首都雅典,参加欧盟新的10个成员国入盟的签字仪式。为祝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4月17日下午,中国欧盟协会和希腊驻华使馆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礼堂举行招待会。会上,中国欧盟协会会长陈昊苏、希腊驻华大使哈拉兰博斯·罗卡纳斯分别致词。  陈昊苏会长在致词中首先对欧盟驻华代表团、欧盟原有的15国和10个新加入的成员国的大使表示热烈
期刊
在德国我到曾在中国工作过的德国朋友阿曼德家做客时,受厂里工人们委托给他捎带了一大包东西,有中国古典对襟式小衣服、龙头童鞋、绣花围嘴儿、哗啷棒、不倒翁等给他即将出生的小孙子(女)的礼物,还有给他和他太太的中国象牙筷子、彩缎荷包、橡木烟斗等礼物。此外还有十几封写给他的热情洋溢的信件,这些信有的是画的画,有的是用简单的中文、德文和英文,反正都是他们之间相互都能看得懂的文字。阿曼德一件件地看着礼物,一封封
期刊
羊年春节刚过,我正收拾起节日的欢乐,计划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忽然大洋彼岸传来了不幸的消息,中国的老朋友、多伦多加中协会主席苏维廉在2月4日去世了!苏维廉虽早已年过八十,但他的朋友们向来把他视为健康长寿的典型,就在一年多前我见到他时,他依然身躯挺拔,精神矍铄, 乐观爽朗丝毫不减当年。当时他不但长途驱车几十公里,从在艾利斯顿的家陪我们去格雷文赫斯特参观白求恩故居,归途中还带我们到他乡间小屋边的松树湖
期刊
正当爱情巨片《芬尼的微笑》在奥中两国隆重上映之际,传来了该剧创作原型瓦格纳女士逝世的消息。瓦格纳(中文名为华知萍),18岁时,在维也纳溜冰场上与当时在维也纳留学的中国警官杜承荣一见钟情。她于1935年踏上远航东方的客船,告别亲人与家乡,开始了她在中国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与维也纳一别就是50多年,瓦格纳从少女变成满头白发、饱经风霜的老人。时代变迁,岁月流逝,唯一永存不变的是瓦格纳女士对丈夫的爱情。20
期刊
女士们,先生们,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庆祝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50周年。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对外友协和从事民间外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出席大会的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民间外交团体。50年前,根据当时国际形势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