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b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是化学的学科特征,新一轮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把实验改革放在突出的地位,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我们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利用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现象千变万化,它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从科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事物及其变化都具有科学观察的价值,也就是说观察是有目的性的。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观察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并制定观察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否则,学生往往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的表面现象,而错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重点内容。
  对于实验现象观察的范围,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有的实验要求全面地观察,有的要求有重点的观察。如对于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质性质实验,往往需要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以便能较全面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例如,钠单质放在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观察反应过程时,有的学生只是听到了“嘶、嘶、嘶”的响声,有的则只看到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而未注意到钠已熔成一个小球,还有的学生只看到溶液变成红色。有些反应的主体特征较微弱,易被次要现象所掩盖,此时就必须提示学生排除干扰,对关键现象进行重点观察。简言之,为了便于学生观察,老师要精心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关键之处要引导学生,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实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
  二、通过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及其应用,即最终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让学生学会思考。实验现象是启迪思维的最好材料。化学实验中的丰富内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想象力以及辨证思维能力。教师只要适时点拨就可引发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从表面的、个别的实验现象中发现本质的、普遍的规律。虽然其结果只是验证某些科学上已知的结论,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亲身体验的科学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化学实验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一个适时恰当的提问,随时都会激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进攻”,对容易忽略的问题紧追不舍。
  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做铜片与浓硝酸及稀硝酸反应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盐酸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那么浓硝酸、稀硝酸跟铜片反应放出的气体是否也是氢气?为什么?”那么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浓硝酸跟铜片反应放出的气体呈红棕色;稀硝酸跟铜片反应放出的气体尽管起初是无色的,但当空气进入试管后,气体也变成了红色;而氢气为无色,也不与空气反应。二者对比得出结论:不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与铜片反应后放出的气体都不是氢气。同时也就能进一步明白为什么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只能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用硝酸的原因,这样的提问,不但能启发学生连续思维,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导向知识的核心。
  三、运用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设计能力
  我们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已经实行多年的应试教育对追求高升学率产生的正面影响已是根深蒂固,很难一下消除。学生自己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空,这就使他们的某些潜能受到了压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具体表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上,那就是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因此,面对新的课改和教改,我们应该逐步改变过去那种“程式化”的实验教学方式,把实验交给学生,让他们逐步地学会独立设计实验并独立解决实验问题,这对于帮助他们学好化学及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在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的时候,首先培养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设计实验涉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的装配和操作)、实验现象、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设计实验前必须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教师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目的要求,对实验进行构思,设计实验方案。
  化学实验设计没有标准的步骤和方案,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互相交流、评判、质疑的时间,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案。对实验设计的方案应从科学性(即实验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安全性(即用药量及操作要注意安全,注意环境保护等问题);可行性(要满足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和设施);简约性(装置简单、步骤少、药品用量少、时间短等)四个方面进行正确的评价。只要学生掌握了评价实验方案的要领,他们就可以自己驾驭实验,积极动手了。最后,创造条件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实验。探究性化学实验主要是指面对现实的化学问题或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并付诸实践,根据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进行严密推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实验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实验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自身体会,逐步形成善于质疑、勇于探究、努力求知的态度,就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设计习惯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化学实践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是体现人的认识过程从思维到再创造应用的最生动典范。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但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优化实验环境,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以积极求实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敢于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唤起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血淋巴细胞转化率(LTR)、结肠粘膜组织中N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异体(兔)结肠粘膜免疫和局部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模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予中药治疗组大鼠灌胃乌梅丸水煎剂,西药组灌胃柳氮磺胺吡啶(SASP)水溶液,连续15天。各组大鼠在相同条件下正常饲养。研究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
【摘要】实验教学在化学学科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搞好实验教学,是大多数化学教师研究的课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以我校学生情况分析,我认为农村学校搞实验教学应有所不同,应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一、领会新课标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 二、克服种种困难,创造条件,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三、增设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指导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验操作能力;五、尽可能做好分组实验,发挥学生自主操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化学新课标理念落实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于实验中赋予探索性;对实验适当改进或重新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思和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化学新课标理念落实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注重创新能力的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物理渗入人类生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符合本班级实际的情景,激发情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求知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法创新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着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
“四讲四有”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组织观念,服从组织决定,传承党的优良作风,践
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实验教学,其传统教学模式为以老师做实验为主,学生旁观为辅.近些年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物理教学课程理念了,我们应该将这种模式转变为以
【摘要】化学教学要营造和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模拟的实践活动过程、探究科学家的科学的思考过程,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的本质和规律,实现中学化学探究性教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性教与学    中学化学教学不是即刻去开拓和探索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过程是一种隐含的开拓和探索。化学教学要营造和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模拟的
【摘 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认真备课激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脱落2例),对照组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