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如何针灸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010
  脑卒中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病人脑血管阻塞或是突然破裂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对脑组织的损害较严重。该病在临床上的表现为吞咽障碍、智力障碍、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我国中医学称其为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以及缺血性中风两种。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出70%,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1   针灸在脑卒中康复期的应用
  针灸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可有效调节脑卒中病人的血液循环障碍,降低疾病的致残率,保证病人的肢体功能、吞咽功能等。其中,较为常用的针灸手段包括电针、头针以及体针等,选择患者的穴位进行固定、询经、按时、辨病、辩证干预措施被广泛应用。并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了微波针、腕踝针、皮肤针、穴位注射、舌针、眼针等针灸方式的实践,具有较强的缓解病人吞咽障碍、语言功能、智力障碍的作用。
  2   体针
  体针针灸需坚持辩证取穴、辨病取穴、按时取穴、循经取穴、固定取穴以及脑卒中分期巨刺法等。其中,辩证取穴是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针灸措施,大部分人认为辩证取穴对脑卒中后期的康复具有良好效果。辨病取穴是指对病人机体的顽固性症状进行针灸干预,可选择背俞穴、夹脊穴进行针刺,若患者属于上肢功能障碍可在肩髃、手五里、曲池、手三里、合谷等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排刺;若患者属于下肢功能障碍可在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等足阳明胃经穴位排刺。有人利用三阴交透悬钟对足内翻进行诊疗;少数患者患病后出现腕指瘫痪症状,可选择中泉、中脘、外关、合谷、卜曲池、太冲、泻百会等穴位进行针刺或是点刺海泉、合谷穴位,可针刺海泉双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按时取穴主要是依据子午流注纳甲法,分析患者每日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合进行选经取穴,对脑卒中后遗症明显的病人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
  循经取穴,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需选择合谷、外关、曲池、肩部等穴位进行针刺;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需选择环跳、昆仑、绝骨、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进行针刺;存在口歪的病人需在外关、人中、地仓、颊车、风池等位置取穴;失语患者需在廉泉以及风池等位置取穴,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固定取穴,该种针灸方式以《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为依据,坚持以阳明经穴为主,先针灸健侧,后针灸患肢。有人以“督脉为阳脉之海”作为理论依据,并指出“督脉十三针”(长强、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筋缩、至阳、神道、身柱、淘道、大椎、风府、百会),临床上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诊疗具有良好效果。有學者应用三阴交、人中、内关作为主穴,开展强行刺激针灸方式,以达到疏通经络、滋补肝肾、醒脑开窍的目的,临床治愈率高达60%。
  脑卒中分期巨刺法是指将脑卒中后遗症分为三期,第一期对患者健侧进行穿刺,泻实以补虚,第二期对健侧和患侧共同针刺,具有较好的调和气血的作用,第三期需针刺患侧,保证调补气血、温经通络的功效。
  3  头针
  头针针灸方式是治疗脑卒中效果较好的主要针法之一,相关报告指出,该种针灸方式的治愈率高达80%以上,主要是作用于感觉功能障碍以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康复期。针对患者每日针灸3次的临床治愈率较高于每日针灸2次,其中,针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进行头针干预,留针的效果显著优于不留针,且,留针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4  电针
  电针多联合按摩以及体针开展综合性干预,进而保证临床诊疗效果。有人使用头电针对侧的顶颞前斜线、体电针手足之阳明经穴治疗中枢性偏瘫患者,临床治愈率较高,效果显著。
  5  其他针灸方式
  5.1微波针灸
  使用微波刺激穴位干预脑卒中患者,主要在病人相关经脉经穴上的针柄连接微波天线,设置电压参数为15到25V,干预时间保持在20分钟以下,15分钟以上。
  5.2神经刺激疗法
  该种针灸方式是指针灸位置是和疾病相关的神经,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中,常用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点:(1)刺激正中神经,相当于针刺内关穴等位置。(2)刺激胫神经,相当于对委中穴等位置进行针灸。(3)刺激坐骨神经,相当于对环跳穴位进行针灸,可有效缓解下肢功能障碍。(4)刺激臂丛神经,相当于针灸扶突穴位置,改善病人的上肢功能障碍。
  5.3腕踝针
  该种针灸方式多是以针刺患者的踝部以及腕部以改善病人的脑卒中后遗症,目前,临床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应用较广泛,其中进针位置多为上5、下4。
  5.4皮肤针
  使用皮肤针叩刺痉挛劣势侧及用毫针深刺痉挛优势侧穴,可及时缓解患者脑卒中痉挛症状。
  5.5舌针
  使用舌针干预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较好,多是以缓解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帮助病人恢复语言功能,临床开展舌系带即左金靖,右玉液的点刺放血术。
  5.6穴位注射
  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利用胞磷胆碱在患者的风池、百会穴位注射诊疗,使用醋谷注射液交替于足三里、风池、大椎、肾腧、肝腧、哑门等位置,可缓解病人的血管性痴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5.7眼针
  选择患者双侧上、下焦区,辩证干预临床病情联合其他穴区进行诊疗,针灸期间不可使用捻转或是提插手法,依据穴位选择循序进行而分补泻,临床干预后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
  6   针灸合并其他疗法
  综合疗法干预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体针与头针联合干预,眼针与体针联合干预,穴位与针刺注射联合诊疗,体针与放血疗法联合干预,针药结合干预等。若患者处于脑卒中恢复期,可积极开展综合疗法干预诊疗,比如功能锻炼、药敷、气功以及按摩等加以针灸联合应用,以不同角度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此外,综合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单一疗法。
  脑卒中作为临床上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患病群体需重视疾病康复期的诊疗,积极应用针灸等方式进行干预,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后遗症机率,提升疾病的治愈率。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效果,为后续诊治提供有效临床指导方向。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2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的病史、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并观察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2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全部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术后均痊愈,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现象,手术后7-10天出院。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临床常遇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97例患者,对其常见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当住院治疗的时间为6-15天时,其感染率为18.55%,说明住院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感染。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96%。结论:在普外科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经常遇到的临床问题主要是临床护理问题、手术切口感染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003  现阶段,随着药店持续增多,药品广告呈不断增加趋势,整个购药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对于头痛与感冒等小病认为无需去医院治疗,去药店买些药服用后即可恢复。与此同时,一些患者认为医院手续复杂,医疗费用偏高,自行服用即可。以上因素均会造成患者未按照医嘱治疗情况,无法得到医生正确指导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呼吸科疾病治疗中应用氧气雾化吸入的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本院呼吸科收治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不同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66例,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81.8%,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运用PDCA循环对我科临床路径管理与出院结算人次占比进行整改分析的情况;方法:通过收集医务科2019年4个季度我科临床路径管理与出院结算人次占比的相关数据,运用PDCA循环进行计划、原因分析、实施、检查、效果评价、纠正及持续改性等对我科临床路径管理与出院结算人次占比进行整改分析;结论:PDCA循环是有效的管理工具,并对我科临床路径管理与出院结算人次占比的整改提高有很好的成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7.2;R692.9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005  众所周知,一旦患上糖尿病便会终身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目前,市场上降糖药种类较多,有的糖尿病患者并未认真阅读说明书或严格遵照医嘱服药,血糖控制效果差强人意。对此,糖尿病患者应对各种降糖药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如指掌,如此才可正确服用,有效控制疾病,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中五种标志物检测中的优劣。方法:选取已经确证的80例患者标本,分别采用TRFIA和ELISA两种方法检验,对实验结果有差异的标本采取双孔平行试验,保障结果有效可靠。结果:阳性检出率高的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对HBcAb、HBeAb的比较差异有重要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这两种方法对其他三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疾病采用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疾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均行B超检查,根据结果分析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本组的104例患者中,子宮增大81例,占77.88%,大小形态正常14例,占13.46%,无异常回声型8例,占7.69%,宫腔积液型1例,占0.96%;经B超检查,94例确诊,符合率为90.38%(94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Miyoshi肌病的临床影响及基因检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iyoshi肌病的临床病例,并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基因检测报告。结果:患者足跟、足尖行走不能,行走跨阈步态;影像学检查发现磁共振成像显示下肢肌肉不仅存在萎缩脂肪化,还存在明显水肿信号,主要以小腿中下部明显。基因检测结果发现二代测序显示为dysferlin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结论:Dysferlin肌病易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为本研究年限区间值,择取样本共8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模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量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服务模式,研究组患者行计划生育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避孕知识掌握评分及避孕措施落实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应用计划生育干预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