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指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把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外显化,帮助学生把初中地理知识内隐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和认知初中地理知识的方法和步骤就是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的整合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是指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是建立在课程整合和整合点的概念上对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也即“双主体”用“整合点”的形式实现“双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有效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思想和方法设计“整合点”。教学设计、制作以形式和内容兼备,探究和导引同行,重点和难点表里的设计思路为指导分为四步完成。(1)教学设计,包括探究导引的设计和课件脚本的设计;(2)准备素材,以网络和课本素材为主,自主加工为辅;(3)合成素材,以闪烁、淡入、淡出过渡效果、动画效果、视频为主要的呈示手段,以单击鼠标、图片、视频、按钮及文字为主要的交互手段,创建探究环境;(4)美化修饰,注重画面布局、配声配乐和颜色搭配。在视频的使用上,使用Windows通用视频格式MWV,合成软件用PPT2013,课件有很好的兼容性,方便传播和使用。
  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平台网络化。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应用了网络平台的互助性、互动性、高效性等优势,使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更加快捷、规范、有序、清晰。课题组统一进QQ群,主备、研备、个备的内容首先在自己的电脑上用统一的模式准备好,然后以统一的格式在群论坛发帖子,大家根据初备内容进行评论,此过程一直持续到整合点设计结束并交付实施。
  3、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交互智能化。最智能的交互是人的交互,但人的交互如能结合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会更有效。在研究的过程中,除了使用PPT等常见的媒体整合软件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智能白板”,提高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效果。如在投影上利用触摸屏功能圈圈点点、拉幕蔗罩,极大地提高了交互的智能化。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的模式
  整合点重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整合点有:情境建构、呈示问题,整合创新、生成内化,感受建构,巩固反馈;每个整合点又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整合方式。如《中国的民族》整合点设计片段:
  教学内容:民族数量。教学流程:整合创新,生成内化。整合点:教师活动[导引]:出示教材P16第一段文字提问:中国有哪些主要的民族?数量分别有多少?少数民族中哪个民族人数最多?哪个最少?学生探究:阅读文字思考回答。整合方式:1、媒体出示扇形统计图。2、圈点主要民族。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教案和课件。教案预设教学目标和内容,解释和选择教学思路和方法,教案是课件的灵魂,是课件的说明书。课件是对教学思路的模拟、控制和记忆,是教案的骨架,有了课件就有了教学情境,有了方向,减少了思维和记忆的负担。没有教案的课件显得肤浅,没有课件的教案显得空洞。教学活动在教案的引领下,穿梭在课件的轨道中,高效而速达,知识在课堂中生成与流动才显得稳健与从容。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
  1、初备。由主备人提前2天提供初稿,并发主帖,电子备课初稿和课件通过“讨论组”分发至每位组员;全体组员根据初稿补充、修改、评价,并在初稿后面跟帖。
  2、研备。现场集体备课时,组员听取主备说课+演课形式的教学设计报告;根据回贴逐条讨论;现场生成新问题和解决方法或修改课件;最终统一备课内容。主备人根据研讨结果进一步整理、修改完善,确定定稿(修改内容用蓝色字体标记);定稿内容于当天集体备课结束后迅速通过讨论组分发到组员手中进行二次备课。
  3、个备。全体组员根据定稿完成二次备课,对教学流程和课件进行细化、个性化等再补充和修改、完善(二次备课增加内容用红色并加下划线标记)。
  4、文件名及标题格式。(1)发帖格式为:时间周次年级学科组类别课时,如2013-9-4第2周七年级地理组集体备课4课时。(2)类别包括集体备课、公开课等。(3)发帖容量为:每周的集体备课内容发在一个主帖内。当周集体备课内容最靠前课题首发,其他人跟发。
  5、整合点。整合方式的描述主要包括:整合时机、整合时序、整合对象、整合平台、整合方法、整合技术、整合类型、整合意图及目标等。
  五、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主要的价值及意义
  1、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体现了课标的理念,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把地理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是对教育理论的充实,也是对信息理论从技术层面、工具层面、思想方法层面直接服务于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的、积极的、多角度的尝试。
  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有助于中学生地理认知图式的建立,有助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有助于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从教师角度看,有助于教师尽快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是带有校本特色的研究,在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的实施上都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不仅能以点带面,把类似教学策略应用到更广泛的学科教学中去,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快速推动本校的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因此“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有以点带面促进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连、帮、带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果。
其他文献
自我教育是指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正确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人格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这对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刚参加工作时,我眼里的学生是一张白纸,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思想品德,都需要教室去传授,培养,灌输,塑造,真正的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及逻辑性强的特点,而信息技术对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强大交互式特点使多媒体课能充分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的、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相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现把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相整合的几点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那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使枯燥无味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的生动而具体,使数学教学具有很
期刊
摘要:学生科学成绩素质参差不齐,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在教学中很难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总是顾此失彼,使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以至于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也曾主张班内分组教学。本人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进行了小学科学分层教学的尝试,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此谈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小学 科学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期刊
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回忆教过他的老师的文章里是这样写我的:很想念黄老师,多想再听听她上的思想品德课。身为老师,受到学生的肯定无疑是最大的荣幸,那么,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思想品德课老师呢?这一直是我思索的问题,下面就此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记得在师范读书时,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也曾听过:“打铁先得自身硬
期刊
由于智力水平、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原因,造成了一定数量的“学困生”。他们常常受到来自家庭、教师、学生的压力和歧视,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愉悦,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结果出现恶性循环,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是我们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学困生的界定  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他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
期刊
内容摘要:陶行知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他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博大精深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们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分析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 实践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名篇》  2、新《语文课
期刊
在当前藏族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习数学的能力,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对各种数学能力的培养要区分梯度,突破学生的语言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当学的东西全都忘了的时候,仍保留下来的东西。”所谓“保留下来的东西”便是能力,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所保留下来的东西就是学生的数学能力。  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当按两种水平来区分数学能力
期刊
新生入园是幼儿从家庭个体活动进入同年龄的集体活动的开始,是幼儿个体生活中的第一次重要体验。对幼儿来说,从熟悉的父母到陌生的老师,从一切依赖父母到自己独立思考处理一些事情,这期间肯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由于一时很难适应新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常常情绪波动,出现哭闹、不安、任性等种种表现,称为“分离焦虑”期。作为教师要帮助幼儿逐步了解幼儿园,克服陌生感,并使幼儿喜欢幼儿园,愿意到幼儿园来,必须做好新生入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