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分)

来源 :中国文字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HUN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字见于西周恭、懿时期的史墙盘和师望鼎铭文,百年来,专家们释读为(蒙)(遂)、分、兮、賓、班、缅、哿等等.本文认为:①商代和西周初期已有从刀从八的“分”字,此字不从刀,不当为分字.②甲骨文已有多例“万無”(诗经作“萬舞”),此字乃从八万声,应读作“萬”,战国楚简假“(分)勿”为“萬物”可作证.本文又认为:③万和萬的上古音值不是“明元”,而是带鼻冠音的“並元”,有方言和日语中保存的汉字古音为佐证.④(分),从八万声;八,别也,有分开、区别、辨别义;分字音义如“辨”(“辨”,从刀,古音办,与“辨”通),或许它就是古“辨”字.⑤史墙盘赞颂康王功绩只有“分尹亿疆”四字,或谓即为“分君亿疆”之意,本文认为不妥,因为无论从分封在定国安邦方面的重要意义还是从分封数量看,康王期都不能与武王、成王期相比,更不能独美.读成“辨尹亿疆”,即辨邦内外五服,规定不同要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处理诸侯各国和蛮夷戎狄的关系,达到“近无不听,远无不服”,“天下安宁”,这样就与《史记》所述康王之世和《国语·周语上·祭公谏穆王》所述先王之制相应.师望鼎铭谓“虔夙夜出内王命,不敢不分不(套)”句,读作“不敢不辨不规”,即日夜恭谨地为周天子做上传下达工作,不敢不明辨情况,不遵守法度,这也与《周礼》设官的原则和要求相一致.本文还附带论述了楚简中的(新)、(黉)、(惫)、澫四字的音义.
其他文献
对赣语云楼话的变调进行初步的探讨,同时分析变调产生的原因、变调的实质及变调的演变过程.
对蛋白质晶体结构中的分子间结合面的统计分析显示,接触面积(或接触分数)的统计分布呈主要的指数分布和次要的平坦分布的叠加.假定它们分别属于特异性的和非特异性的接触,就
描写内陆闽语的音变和变音现象:前者包括连读变调、变韵、异化、弱化、增音和脱落等;后者包括声调变音、声母变音和韵母变音三类.
描写东北官话的方言副词,讨论东北官话方言副词的特点,与普通话和北京话进行比较.
在总结以往山东方言“VP没”类句式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内部结构和语义表达问题作了详细梳理和深入研究,并与明末清初有山东方言背景的文献《醒世姻缘传》的“VP没”类句式进行
本文以现存于丹阳方言中的十个古白话词语为考察对象,在考源溯流的同时,对这些词在本方言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辨析.
本文对吐鲁番文书和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两条词语进行考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近人”、“远人”用语,非其字面意思可解,而是表示左边、右边,当为唐代西北方言词.明清白话小说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属于非王卜辞一类.本文整理花东甲骨中的“新”字,都只用作地名,这种用法却与王卜辞相近而与非王卜辞相远.此可作为研治古文字轻易以为形同即义通者戒.本
所谓“变形声化”是指把表意字中的某个部分或形旁改写为与之形近的声旁,使其构造由“无声符字”转化为“有声符字”.它是最经济的一种声化,不需要加注声旁,只在原字形的基础
本文对敦煌《诗经》卷子中出现的四个俗字形体进行分析,或探求其偏旁构件的来源,或寻求其形体演变的轨迹,或总结偏旁互作的规律,从而对俗字形体有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