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的问题组织技巧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肯·梅茨勒在对采访过程步骤的划分中非常重视访谈中主持人对访谈进程的情感调控能力,并道出了问题组织与情感调控之间的密切关系①。本文参照其中五个步骤——打破僵局、提第一个严肃问题、建立和谐的采访氛围、提问敏感问题、提问敏感问题之后的情感恢复,以《杨澜访谈录》2012年对刘晓庆的专访为例,具体分析其面对强势型访谈对象时所做的问题设计与安排。
  【关键词】人物专访 问题组织 《杨澜访谈录》
  人物专访是一种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任务选择带有定向性、传播意图十分明显的专门访问。②在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常常会遇到强势型的访谈对象,其特点表现为爱抢话、滔滔不绝、表现欲极强等。强势型访谈对象个性鲜明、有时很难“控制”,且倾向于在一定程度上粉饰自我,表演欲极强,使“真实地展现人物”倍加困难。以《杨澜访谈录》2012年10月26日对刘晓庆的专访为例,访谈过程中,刘晓庆几次抢过话头,且常以“不”“NO”“完全不是”等直接否定形式推翻主持人杨澜在问题中的预设猜测,另外由于被访者刘晓庆的跳跃思维,话题常常被“带跑”。这类访谈对象通常会给主持人带来一定压力,应对起来有一定困难,然而,除做足前期准备工作之外,在问题组织上还是有一定的技巧可循的。
  一、打破僵局——“问”出有因
  打破僵局即为开启访谈前的话题引入阶段。例如本次节目的第一集(针对刘晓庆的专访共分为两集)中,一开始杨澜以《风华绝代》(刘晓庆的最新话剧)为背景,提出了以下问题:
  “(一下子签下了100场的话剧)你是觉得自己还需要(向人们)证明什么吗?”
  “你想表现的这个女人(赛金花),虽然社会给她蒙上了很多风尘,但她心里有很真实的力量,是吗?”
  在这些问题中,主持人很明显有将剧中人赛金花与刘晓庆联系起来的倾向,并在问题的设计上给予体现。在对方意识不到的情况下,把最初的话题(即话剧)顺利地引向设计好的问题并导向正题。
  “问”出有因强调的是由头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然而,在一些采访中,省略这一环节有时会取得更好地访谈效果。省略“打破僵局”这一环节即指直接提出第一个严肃的问题。
  二、提出第一个严肃问题——开门见山
  在面对强势型访谈对象时,世界著名记者法拉奇通常开门见山,并在提问中不断找寻敏感话题,将平淡的采访变得具有进攻性。例如在采访霍梅尼前,法拉奇对这位独裁者早就有所了解,于是开场提问便单刀直入:“你是伊朗的新沙皇……”。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话题人物、有争议的人物,有助于迫使其展现自己的真实面目。
  在专访刘晓庆的这期节目中,片头节目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们看看,她(刘晓庆)是否愿意在这里展示一个最真实的自己。”以此为目的,加之第一集的情感铺垫,在该专访的第二集中,主持人开头便省去了上一个环节,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了第一个严肃问题:
  “你演过很多很有权势、很有力量的角色,你内心的那种霸气实际上通过这个角色释放出来的吗?”
  “你会体验到一种满足感吗?”
  在刘晓庆将话题矛头旁移时,杨澜并没放弃,而是进一步以陈述的方式对刘晓庆的真实内心进行追问:
  “我在设想,(生意场上的经历)还是会给你带来一种成就感的。”
  这种开门见山、紧追不放的方式最终使刘晓庆不仅说出了真心话,并且动情地再现了当年生意场上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自己彼时的心理状态。
  “无论第一个严肃的问题是什么,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比较好回答;2、能增强采访对象的自尊心;3、显示出采访者为此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4、在逻辑上符合采访者已经阐明的采访目的。”③在该专访的第一集中,主持人的第一个正式问题则是:
  “我之前专门采访了田沁鑫(话剧《风华绝代》导演),她说她看到你内心住着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大闺女。你演这个话剧有没有觉得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紧接着一个问题是:
  “赛金花的独白说‘我人生虽然有大起大落,但是不能够掩盖我作为新一代女性的光芒’,有很多观众在听到最后你的这段独白时,就会联想到你自己的经历,你在说的时候也有这种共鸣吗?”
  从以上两个问题可以看出,这些问题既显示出主持人为专访做了大量工作,同时每一个问题都不是虚发一枪,而是直指采访的目的——还原一个真实的刘晓庆,完全符合第一个严肃问题应当具备的四大特征。
  三、建立和谐的采访氛围——有“火药味”才更和谐
  在笔者看来,只要是访谈中双方都能接受的且能促进访谈进行的气氛,便是“和谐的”氛围。面对较为强势的访谈对象,有一定火药味的气氛反倒有助于双方碰撞出火花,使节目达到高潮,并为下一步提出敏感问题做情感铺垫。这部分既是整个访谈的核心部分,亦是开启敏感话题的过渡部分。
  优秀的采访者“既要善于‘激化矛盾’,使‘冷场升温’;也要善于平息情绪,使‘火场’降温。”④
  例如,在此次专访的第二集里,该阶段主持人或以疑问形式、或以陈述事实的形式提出了这样几个的问题:
  “《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这本书我当时也看了,看完之后一个综合的印象就是:刘晓庆这个人非常的狂。”
  “你自己想起来,有没有觉得那时候是非常膨胀的?”
  这样几个问题顺利地将前面有关由演转商的一些陈述事实性质的话题转移到对那一阶段意气风发时期的个人心理状态的探究上,并为下一阶段提出牢狱之灾这一敏感话题做铺垫。这样一套略带火药味的问题安排既合情又合理。
  四、提问敏感问题——陈述的语气、更多故事、更多细节
  很多学者指出,敏感的或令人难堪的问题最好在采访的后半部分提出。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物专访都要涉及到敏感问题,但对于强势型采访对象来说,因为其强势的性格与其日常行为方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这类访谈对象通常也是话题人物,所以,这一部分多是整个访谈的高潮部分。   另外,由于敏感问题对观众最有号召力,而观众最关心、最乐于接收的信息之一便是“故事”以及故事中的“细节”。针对这种情况,在提问敏感问题阶段,主持人应辅以故事和细节做材料,使敏感话题更为充实,但是又要在保证可看性的同时,尽量避免营造出一种“过于八卦”的感觉。
  例如,在这次专访的第一集中,针对刘晓庆的几段失败婚姻,包括她与姜文的感情史,以及她对婚姻的看法,主持人杨澜通过以下几句话,完成了敏感问题的采访:
  “在那个年代,为了怕离婚带来的社会压力,很多人会宁可凑合着过。”
  “所以当时你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是一个非常受到瞩目但是也受到非议的女演员。”
  “《芙蓉镇》是一部才情迸发的戏,包括你跟姜文的对手戏,都是不可多得的,在那个时代,成为一个经典中的经典。”
  在第二集中,敏感问题如下:
  “在看守所里你自己回顾走过的这个道路时,有没有某种自我的反省?”
  “在(看守所)里面的时候,听说你每天都洗冷水澡?”
  在之后关于拼命接片子赚钱还债的话题中,主持人再次以陈述的口吻提出了如下问题:
  “其实回头看看,那些电影很多都是烂片啊,你当然也知道那些并不是有太多艺术价值的片子。”
  对敏感问题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没有使气氛过冷或者过热,反而使访谈更融洽地进行。
  可以看出,在这类问题的选择与组织上,主持人一方面通过征询意见、探寻被访者真实想法的口吻降低敏感问题的“八卦感”,并多采用陈述事实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出被访者的意见表达;另一方面又通过细节的提供满足了观众的“八卦心理”,可谓是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当然这种完美的平衡建立在准确把握这类采访对象特征的基础之上。
  五、情感恢复——以观点性问题做情感缓和的扶梯
  总体来看,在问题组织安排上,《杨澜访谈录》与其他人物专访类似,主要从事实和观点两方面入手。事实方面侧重于证实有关被访者的一些信息包括流言,并挖掘不为人知的细节;观点方面则侧重被访者对某一社会性话题(尤其是与其自身有关的、具有一定敏感度的话题,例如离婚、坐牢等)的认知与看法。观点性问题,包括对被访者个人内心变化、社会观念变化等的探究,是人物专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敏感问题之后,提出一些适合被访者自由而充分地阐述自己观点的问题、赋予其自由发言权,对敏感问题后的情感恢复来说是一剂良药。例如,在该专访第一集的最后,主持人问了这样几个问题:
  “你有没有把婚姻作为自己的感情归宿?”
  在刘晓庆给出了“看情况吧,我觉得我一生都在逃脱婚姻”的回答后,主持人继续追问:
  “那是不是因为你自己内心其实是一个很强悍的女人,所以男人们也会觉得跟你在一起很辛苦?”
  “生命中的男人来了或者走了,他们有真的改变过你吗?”
  这些问题并没有像它们看上去那么尖锐。事实上,这些问题给了被访者以袒露心声、表达自我的机会,并且道出了很多观众心中的疑问。同时,被访者个人意见的充分自由的表达使其个人话语权与舆论话语权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平衡,从而促使其焦虑情绪和个人情感得到缓和。
  另外,对强势型被访者的专访中,观点性问题所占的比重较之其他类型被访者更大一些。强势型采访对象的行为也较与众不同甚至“出格”,其个人内心变化及其对社会问题的一些看法本身具有极强的新闻性和传播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针对这类人物的专访,观念性的、观点性的内容比重较其他人物专访大一些。
  参考文献
  ①③[美]肯·梅茨勒 著,李丽颖 译:《创造性的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9
  ②叶子、赵淑萍:《电视采访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④陈睿,《公众人物访谈节目的现场提问》,《新闻爱好者》,2010(7):82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概述  传统“应试教育”片面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造成学生片面发展,它以考试为目的,以成绩高低衡量学生好坏,以升学率高低检验教师工作业绩,其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扼杀学生个性化发展,限制学生创造力(马跃,2015)。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國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综合素质这一概念。但实施至今,对于综合素质而言,我们目前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界定,当前主要有以下几
【摘 要】脱贫攻坚宣传是当下主流媒体担负的重大宣传职责,本文以中安在线“第一书记夸家底”策划为例,分析主流媒体参与带货直播在脱贫攻坚宣传中的积极意义,并提出要从讲好故事、做好服务、公益培育三个方面着力,推动主流媒体直播带货健康发展。  【关键词】直播带货;脱贫攻坚;宣传创新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时表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
语文作为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核心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汲取古往今来之识,运筹现世之机变,而且还以母语的地位肩负着学生美感教育和幸福教育的现实功能,它总是以诗词之美、文章之秀丽以及遣词造句间所流淌出的文化精神滋养一代代的神州学子。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良好的审美体验,应当传我中华文化,扬我中华精神,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独立精神。  而语文阅读美感教育的施行,不得不涉及精神智能的存在和培养,它是学生审美
【摘 要】从2005年《超级女声》对《美国偶像》的模仿到2010年《中国达人秀》对《英国达人秀》的成功引进,我国的电视业经历了从最初简单的模仿到买进版权和版权方一起深入研究模式等阶段。2012年夏天《中国好声音》的红火,更是让各大卫视看到了版权引进的优势,纷纷加入欧美节目版权的引进大军。据了解,全国排名前十的卫视超过半数引进了版权模式节目或有意引进版权模式节目。  【关键词】版权类节目 《中国好声
伴随我国发展战略的转变,尤其是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的迅猛发展,维护公平竞争在完善市场体制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新时期新阶段,反不正当竞争必然承担新职责和履行新使命。新发展阶段反不正当竞争的新职责  有市场竞争就会有不正当竞争,竞
【摘 要】温州广电市民监督团的成立顺应了日益强烈的群众表达诉求和媒体自身提升的现实需求。市民监督团所具有的草根性,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新闻素材更丰富、新闻视角更为全面。公民的深度参与,监督的直接公开,提升了报道的新闻张力,提升了媒体公信力。  【关键词】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 品牌  新闻舆论监督以公开性、广泛性、及时性和针对性等特点,深受受众的喜爱。如何让新闻舆论监督更富活力、更接地气,引入群众监督
到目前为止,越南爆发的神秘皮肤病已经带走了19人的生命,科学家们对这种疾病还知之甚少,而未知加剧了人们的恐慌。    神秘皮肤病来袭     4岁的男孩Thuan终究没能挺过疾病的折磨,于1月初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是今年因此病去世的第一名患者。Thuan的家在越南中部山区广义省(Quang Ngai)巴丝县(Ba To)的巴甸村(Ba Dien),去年年底,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他的手脚皮肤发炎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生系统学习信息技术的启蒙学段,在此学段如果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微视频作为制作过程简单、运用方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受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青睐。同时,微视频本身的视频化教学特性(操作录屏),与信息技术的操作内容非常契合,有利于学生循环学习、自主调控。因此,在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微视频会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笔者以《美化文章》一课为
伴随着“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语文课堂也愈来愈追求有效性,强调分析归类、题型整合的模式化方法训练,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语文试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完成语文试卷的水平、实现学生拿到高分的梦想。  在这种意识指导下,语文学科的趣味性便荡然无存,绝大多数的语文课堂只是停留于课文的肢解、技巧的演练、答案的求解。这些关注点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对语文的热情,本该诗意盎然、激情洋溢的语文课堂逐渐变得枯燥、无趣
随着体育科研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体育学术期刊采编工作也随之进行了革新,以适应体育科研工作的需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学组为迎接第29届奥运会科学大会的举行,拟在召开第7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之际,面向全国体育院校、科研院所等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科研管理人员举办“体育科研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围绕“体育学科发展及当前研究热点”、“课题申报相关事项”、“体育科技期刊编辑网络化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