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分娩室两种陪产护理模式的试行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产科初产妇,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试行常规陪护模式,观察组试行一对一分娩护理模式,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50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明显疼痛、异常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临床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键词】常规陪护;一对一式陪护;分娩室;试行;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37-02
临床众多科室中,产科分娩室具有一定特殊性,分娩为女性一生中复杂且自然的生理现象,对分娩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精神心理、产力、胎儿状况、产道,心理因素产生影响的可预防性及可控性较大,故已成为产科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以产妇为中心,选择合适的陪护模式,是促进母婴安全,提高产时整体服务质量的保障[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产科初产妇,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试行常规陪护模式,观察组试行一对一分娩护理模式,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年龄22-35岁,妊娠38-42周,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均为初产妇。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两组在年龄、孕次、孕周等一般情况上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陪产护理模式,孕妇入待产室后,多名孕妇产程由一名主管助產士负责,接生由分娩助产士完成。观察组50例采用一对一陪护护理模式,在产妇宫口开3cm至分娩后2h,由产科助产士实施一对一分娩全程助产责任制,一名孕妇配有一名助产士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情感、生理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对产程的进展行密切观察,多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同产妇交流,加强胎心监测,指导做深呼吸,可对腰骶部按摩以使宫缩疼痛缓解,指会腹压的使用方法,允许其丈夫在分娩过程中参与、陪伴,使产妇获得安全感,增强自然分娩信心。为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对助产士行弹性排班,以缓解其工作压力,保持充沛的热情,为产妇提供更优势的服务。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同时观察两组明显疼痛、异常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产妇术后心理状态,总分均为20-80分,>40分为焦虑或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50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明显疼痛、异常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临床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产科质量直接受产时护理服务水平的影响,一对一陪产为新型护理模式,自传统分娩陪发发展而来,分娩全程均由助产士陪伴,实施持续感情、心理上的支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加强产时保健,明显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为母婴安全提供了保障[2]。一对一陪产采用弹性排班,使人力资源合理应用,全方位高质量的完成陪伴分娩服务,将孕妇视为一个整体,提供人性化照顾与关怀,增强产妇安全感及满足感,营造一个温馨、安静的氛围,提高了产妇舒适度[3]。同时,加强环境及医务人员介绍,行产科保健及宣教,维护了和谐护患关系,使孕妇紧张情绪消除,进而保持心情愉悦,提高配合依从性[4-5]。
实施一对一陪产护理模式,由专一的助产士进行密切关注,一旦胎儿宫内出现窘迫现象,即采取措施恰当处理,使新生儿窘迫率明显下降[6]。一对一陪产护理模式,是现今形势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外在体现,除使生理上的医护得以完善外,还在精神、心理、社会方面使产妇获得了较大的满足,保障了产科安全。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及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分娩式采用一对一陪产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率,保障产科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符林秋,郑连娣.实施温馨工程将整体护理引向深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845-846.
[2] 蒋纯艳,李思.术前访视对手术病人生命体征影响的研究[J].当代护士,2005,6:4-5.
[3] 周秀荣,王坤昌.丈夫全程陪伴分娩对初产妇身心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8,7(1):20-21.
[4] 冯庆梅.医院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及实践[J].中国护理杂志,2007,4(7):73-74.
[5] 黄海珠,陈丹桂.产科门诊如何做好产前健康教育[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0):61.
[6] 廖玉联,关小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围生期孕产妇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14-16.
【关键词】常规陪护;一对一式陪护;分娩室;试行;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37-02
临床众多科室中,产科分娩室具有一定特殊性,分娩为女性一生中复杂且自然的生理现象,对分娩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精神心理、产力、胎儿状况、产道,心理因素产生影响的可预防性及可控性较大,故已成为产科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以产妇为中心,选择合适的陪护模式,是促进母婴安全,提高产时整体服务质量的保障[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产科初产妇,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试行常规陪护模式,观察组试行一对一分娩护理模式,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年龄22-35岁,妊娠38-42周,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均为初产妇。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两组在年龄、孕次、孕周等一般情况上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陪产护理模式,孕妇入待产室后,多名孕妇产程由一名主管助產士负责,接生由分娩助产士完成。观察组50例采用一对一陪护护理模式,在产妇宫口开3cm至分娩后2h,由产科助产士实施一对一分娩全程助产责任制,一名孕妇配有一名助产士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情感、生理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对产程的进展行密切观察,多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同产妇交流,加强胎心监测,指导做深呼吸,可对腰骶部按摩以使宫缩疼痛缓解,指会腹压的使用方法,允许其丈夫在分娩过程中参与、陪伴,使产妇获得安全感,增强自然分娩信心。为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对助产士行弹性排班,以缓解其工作压力,保持充沛的热情,为产妇提供更优势的服务。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同时观察两组明显疼痛、异常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产妇术后心理状态,总分均为20-80分,>40分为焦虑或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50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明显疼痛、异常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临床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产科质量直接受产时护理服务水平的影响,一对一陪产为新型护理模式,自传统分娩陪发发展而来,分娩全程均由助产士陪伴,实施持续感情、心理上的支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加强产时保健,明显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为母婴安全提供了保障[2]。一对一陪产采用弹性排班,使人力资源合理应用,全方位高质量的完成陪伴分娩服务,将孕妇视为一个整体,提供人性化照顾与关怀,增强产妇安全感及满足感,营造一个温馨、安静的氛围,提高了产妇舒适度[3]。同时,加强环境及医务人员介绍,行产科保健及宣教,维护了和谐护患关系,使孕妇紧张情绪消除,进而保持心情愉悦,提高配合依从性[4-5]。
实施一对一陪产护理模式,由专一的助产士进行密切关注,一旦胎儿宫内出现窘迫现象,即采取措施恰当处理,使新生儿窘迫率明显下降[6]。一对一陪产护理模式,是现今形势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外在体现,除使生理上的医护得以完善外,还在精神、心理、社会方面使产妇获得了较大的满足,保障了产科安全。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及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分娩式采用一对一陪产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率,保障产科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符林秋,郑连娣.实施温馨工程将整体护理引向深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845-846.
[2] 蒋纯艳,李思.术前访视对手术病人生命体征影响的研究[J].当代护士,2005,6:4-5.
[3] 周秀荣,王坤昌.丈夫全程陪伴分娩对初产妇身心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8,7(1):20-21.
[4] 冯庆梅.医院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及实践[J].中国护理杂志,2007,4(7):73-74.
[5] 黄海珠,陈丹桂.产科门诊如何做好产前健康教育[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0):61.
[6] 廖玉联,关小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围生期孕产妇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