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应用意识是指善于从数学的角度,能用数学的语言、知识、思想方法去描述、理解、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心理倾向性,也就是指学习者对知识是否有应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基础教育学科,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远没有语文知识来得生动,具体。数学教学是解题教学,数学课是机械的解题课,久而久之,学生就对数学课感到枯燥、乏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作为教师,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从周围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课的乐趣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下面我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兴趣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生活背景设计生活情景,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先创设一个情景,让10个小朋友站成一行做套圈的游戏,比比谁先套到,学生对这样的比赛肯定有想法,教师可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根据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学生发现游戏规则不公平,应站成圆形才公平。为什么要站成圆形呢?学生就产生了探索圆的特征的强烈愿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进行探索研究,当得出同一个圆内所有直径,所有半径都相等时,追问学生:被套的玩具应该放在哪里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半径、直径的含义。这样的学习,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除了創设生活情景外,让学生感知数学应用的价值,也能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切实感知数学知识之源、数学知识之本、数学知识之用。让学生深切地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二、指导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后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应用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来分析其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设计了给长方形贺卡镶花边,我为学生提供了三种长度不同的彩带,让学生猜一猜选择哪种长度的彩带最节省?要准确确定,选择彩带的尺寸,要研究哪些数学问题?收集哪些数学数据?学生通过小组量一量,围一围等活动探索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意义,通过小组议一议,算一算得出了(长+宽)×2=长方形周长,在指导学生实践中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到了周长计算的实用价值,体验到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技能。
在让学生经历这样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性知识: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进行反思;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知识,比如:猜测、作图、举例、情境、简化、验证、分类、合情推理等;让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条件性知识:知道同一知识的不同侧面,知道探索一些实际问题的限制条件,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数学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拓展实践空间,提供应用的机会
拓展课堂实践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合作,共同分享;拓展课外实践空间:布置课外“长作业”、数学小调查、信息查阅、参观访问、设计方案;强调综合与运用的能力;加强数学交流,通过读、写、听、说、做等活动表达对数学的认识、接受、转化及情感等。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识也只有在运用时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了《图形的密铺》后,开展“我是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利用手中的笔和尺,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有创意的图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通过活动,学生在应用中掌握了技能,感受到了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加强评价导向、强化应用意识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关注学生是否有积极学习的情感,是否有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是否有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通过不断的反馈和指导,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不足,努力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总之,要通过评价,使学生确实感受到应用数学给自己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强化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总之,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起他们热爱数学,乐于实践的强烈愿望。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头脑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兴趣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生活背景设计生活情景,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先创设一个情景,让10个小朋友站成一行做套圈的游戏,比比谁先套到,学生对这样的比赛肯定有想法,教师可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根据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学生发现游戏规则不公平,应站成圆形才公平。为什么要站成圆形呢?学生就产生了探索圆的特征的强烈愿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进行探索研究,当得出同一个圆内所有直径,所有半径都相等时,追问学生:被套的玩具应该放在哪里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半径、直径的含义。这样的学习,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除了創设生活情景外,让学生感知数学应用的价值,也能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切实感知数学知识之源、数学知识之本、数学知识之用。让学生深切地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二、指导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后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应用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来分析其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设计了给长方形贺卡镶花边,我为学生提供了三种长度不同的彩带,让学生猜一猜选择哪种长度的彩带最节省?要准确确定,选择彩带的尺寸,要研究哪些数学问题?收集哪些数学数据?学生通过小组量一量,围一围等活动探索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意义,通过小组议一议,算一算得出了(长+宽)×2=长方形周长,在指导学生实践中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到了周长计算的实用价值,体验到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技能。
在让学生经历这样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性知识: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进行反思;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知识,比如:猜测、作图、举例、情境、简化、验证、分类、合情推理等;让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条件性知识:知道同一知识的不同侧面,知道探索一些实际问题的限制条件,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数学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拓展实践空间,提供应用的机会
拓展课堂实践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合作,共同分享;拓展课外实践空间:布置课外“长作业”、数学小调查、信息查阅、参观访问、设计方案;强调综合与运用的能力;加强数学交流,通过读、写、听、说、做等活动表达对数学的认识、接受、转化及情感等。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识也只有在运用时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了《图形的密铺》后,开展“我是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利用手中的笔和尺,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有创意的图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通过活动,学生在应用中掌握了技能,感受到了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加强评价导向、强化应用意识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关注学生是否有积极学习的情感,是否有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是否有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通过不断的反馈和指导,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不足,努力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总之,要通过评价,使学生确实感受到应用数学给自己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强化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总之,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起他们热爱数学,乐于实践的强烈愿望。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头脑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