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1例落叶型天疱疮患者中发现有与仅存在于表皮角层下细胞间质的抗原起特异性反应的特有的抗体,这些抗体和寻常型天疱疮中那些存在于表皮全层的细胞间抗原起反应的抗体不同。所以,该患者的2份血清中的抗体仅与2份豚鼠食道和7份人皮肤的不同标本的角层下细胞间抗原相结合。与之相比,4例寻常型天疱疮的血清中的抗体却与这些标本中的整个鳞状细胞层的细胞间抗原相结合,用4份正常人血清则无细胞间的结合。这些特有的抗体在4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例落叶型天疱疮患者中发现有与仅存在于表皮角层下细胞间质的抗原起特异性反应的特有的抗体,这些抗体和寻常型天疱疮中那些存在于表皮全层的细胞间抗原起反应的抗体不同。所以,该患者的2份血清中的抗体仅与2份豚鼠食道和7份人皮肤的不同标本的角层下细胞间抗原相结合。与之相比,4例寻常型天疱疮的血清中的抗体却与这些标本中的整个鳞状细胞层的细胞间抗原相结合,用4份正常人血清则无细胞间的结合。这些特有的抗体在4例落叶型天疱疮中见到2例,在178份寻常型天疱疮的血清中均未见到,在各种皮肤病患者的339份血清中见到1份。
其他文献
在许多感染性、自身免疫性和肿瘤性皮肤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某些针对细胞特征抗原的抗体,结合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已证明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本文介绍过氧化物酶技术在判断皮肤肿瘤的组织学发生以及鉴别某些常见皮肤肿瘤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优点及局限性。
嗜酸性蜂窝织炎(Eosinophilic Cellulitis)是一种少见的、有独特的临床(开始似蜂窝织炎样、随后变为硬斑样的单发或多发性皮损)和组织病理改变(真皮有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有火焰样图形的炎症性肉芽肿)特征,并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复发性皮肤病。
作者指出,过去对于恢复爪形手的功能有许多标准的方法可以采用,但是忽视了小鱼际肌功能的恢复,而小鱼际肌功能对于手的外观和功能都是重要的.小鱼际肌的主要功能有4个:1.外观:在尺神经麻痹患者,由于小鱼际肌瘫痪、萎缩,使掌横弓变平,而且治疗爪形手的外科手术能加重掌横弓的变平,甚至使之颠倒. 2.捏:在尺神经麻痹患者,由于小鱼际肌功能的丧失,第5掌骨不能向掌侧屈曲,妨碍了拇小指对指动作,不能完成5指相捏动
作者以各种不同波段的紫外线[UVA(紫外线波段A)为320~400毫微米;UVB(波段B)为290~320毫微米及UVC(波段C)为200~290毫微米]照射银屑病的斑块进行研究。波段A、B及C单独照射均不起临床或组织学上的反应。
以往对蕈样肉芽肿的超微结构研究主要在深入了解蕈样肉芽肿细胞形态特征,而本文则重点注意特殊的胞浆内副晶状小体以及肥大细胞的变化。作者选择4例典型蕈样肉芽肿皮疹作活检,其中2例为未经治疗且无瘙痒的年轻患者(分别为21及38岁),而另2例以往曾重复应用过X线及可的松治疗(年龄分别为55及62岁)。其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如下:在4例患者皮疹中,浸润细胞主要由典型M F细胞构成。然而仅在2例年轻未经治疗而无瘙痒
作者报道一例棘层松解性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女性,63岁,左大腿伸侧发生肿物2年,无任何自觉症状。检查见左大腿伸侧有一淡褐色豌豆大小疣状肿物,界清,皮损周围呈深褐色。手术切除后一年半无复发。
作者就6年间入院患者诊断为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28例进行了调查报告。
本文作者提出了新的干燥综合征(SS)的诊断标准,并对其做了评价,认为该诊断标准比现行的标准严格,使人们能识别一组发病机理相同的病人,对于确立统一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生儿和幼童中虽有很多急性肝炎并发泛发性单纯疱疹感染的报告,但在成人仅有4例报告,其中2例死亡。作者报告一例59岁妇女,1968年有口腔溃疡,相继于胸、背发生大疱,诊断为寻常性天疱疮,应用强地松40毫克/日反应良好,维持量10毫克/日三年半。1972年3月复发,强地松增至20毫克/日,在此后5个月内水疱明显增大、增多,侵及口腔、头皮、腹部及鼻。自7月27日强地松增至40毫克/日,症状无缓解。
本文作者重点观察了氯苯吩嗪(B663)对伴有组织样损害的复发性瘤型与界线类病例的治疗效果,并与两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Ⅰ组(实验组)包括18例伴有组织样损害的复发性瘤型和界线类病例,以往均经过氨苯砜治疗而曾获得细菌阴转,但复发后对氨苯砜治疗无效。Ⅱ组(15例病人)和Ⅲ组(14例病人)作为对照,以往均未进行过治疗。在本研究中,Ⅰ组和Ⅱ组病人均服用氯苯吩嗪(每天200毫克,每周6天),Ⅲ组病人则服用氨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