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者(五章)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3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
  这里是天涯地角,脚步迈不出去,也不能后退!
  一个人,一群人,千万人,来过这里,驻扎在这里,然后从这里深入未知。
  这里是天,这里是地,这里是他们世界的全部。
  在这里,除了极少数人(比如哥伦布、郑和,还有谁呢?)青史留名,绝大部分,都消失于这茫茫海天之间——甚至不如一片贝壳,或者一块白骨。
  千山渺茫、万云飞起时,那些亡灵,现在被烧酒复活了生命——
  长歌当哭,弱水三千!
  但是,谁能给苦难、梦想和守望的定义?
  谁又能评判出执著、眷恋和生死的份量!
  千百年来,他们成了离世间最远的隐士,成了世人无从知晓又无处可逃的犯人,成为泥沙俱下的记忆中沉郁、悲悯而不放弃形象。
  ——这些,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吗?
  对那些把无边蔚蓝放飞上天的人,他们已经完成了使命,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片空白。
  白空,也许就是大海的全部。
  每一滴水都是坚硬的石头
  让一场暴雨从天而降吧,把每一滴水洗干净。让干净的水和苍茫的天继续辽阔他们的视野,彻底淹没这一群生活在大海中间的人。
  世界在这里混为一体。司空见惯的水,更多时候和空中的浮云携手进退,轻轻搖晃。它们凝成交错往复的日子,轻风一样悄然滑过。
  这里没有野草,没有清新;没有树木,没有青翠;没有轻浮,没有沉重。这里甚至没有白天和黑夜,没有上,没有下,没有天,没有海。
  每一滴水,都是一块石头,坚硬、密实、沉重。
  踩着这些石头,这群生活在海中间的人,鸣笛、绘图、操持罗经、吵架、打闹、喝酒……远离故土,遥望家乡。
  别人说他们从事航海,他们说自己只是在开船。他们开着船掠过无数海底,绕过成片暗礁,拐进一个又一个港口,小心翼翼;他们开着船避开炊烟四起的岛屿,离开一个又一个码头,绝不回望。
  他们
  生活在钢铁铸造的空间,他们的影子散发出坚硬的味道。但是他们的神经柔软,目光惆怅。他们的呼吸如轻轻喘息。他们有时连自己都分不清这喘息到底是机器还是自己胸腔里传来的声音。
  台风、旭日、夕阳、浪涛……一天将他们掩埋无数次,但他们并不需要这些宏大的事物,只想念一丝尘土,几株稻草,三两声牛哞,一串小儿的啼哭。这些寻常日子里无处不在的存在,遥不可及。遥远让大地仿佛装上了车轮,把它们推到了时间背后。
  所谓辽阔无边,于他们只有一个言辞——别人强加的想象。
  不眠之夜终将归结为瞬间,瞬间终将演绎回归。
  他们不说沉默,沉默是划破海天平静的笛鸣。一声长鸣,即是巨大的寂静,是静止,也是进退,进退即期待。
  眺望
  眺望只能是感受,而绝非看见。
  浩淼大海面前,所有飞扬的骄傲平静下来时,人心有岸,而大海依然无限。
  人类对海洋的胡思乱想,大海从来不置可否。
  目光最后都会集中到蔚蓝。
  蔚蓝从大海表面开始,进入纵深。
  在海上,那接近无限透明的颜色,谁也绕不过去。它会让平静眺望的目光逐渐升暖,以致燃烧起来。
  明亮、宁静、忧郁、死亡……悲和欢,属于我们和不属于我们的林林总总,汇聚成一种明知不可接近却甘愿投身其中的诱惑。
  它们一定会化为乌有。


  视野里,一串串脚印从脚下向海滩延伸,深浅不一,整齐又拘谨。
  海浪只“哗啦”一声,就把人类在沙滩上踩出的凸凹抹平了。
  也会看到一叶浮萍在海里飘摇,那是一只小舢舨或者一艘大船。
  它们渐远或者渐近,可能是满腔热忱奔赴,也可能是疲惫不堪返回。
  相信
  声音,像在大海深处冒出来,又似乎是从沉厚的云层后垂下——无数狼在叫嚎:不尖利,不高亢,长长的,低低的,没有尽头。
  声音中有一只手,不自不觉伸进喉咙。那手不急不缓抓着,不动声色扭动,不可阻拦地往喉咙更深处挺进。
  海天灰茫茫。起伏的波浪和那些声音一起,有节奏、快速地盖过船舷、船艏及目光所及浮现的东西。
  它们缺乏美感,消解着我对大海仅存的一点美好。
  它们突如其来,不讲规则,和祖辈遗传的基因一样。
  但是,在海里,我相信它们,正如相信命运。
  相信即使是每小时一节的速度,船也可以穿越大风浪。
  ——选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老龙湾位于临朐县城南10公里处,相传湾里有泉眼直通东海。这里的水四季恒溫,别有一番天地。  来老龙湾好几次了,这里有我喜欢的碧水清泉,更有我向往的那青青翠竹。  进入老龙湾,满满的绿意扑面而来,随处可见的竹子掩映着古朴的木栈道,环绕在那一方碧水周围。  还没到竹林,阵阵风吹竹林的声音已入耳际,时而如千军万马,时而如絮絮低语,于是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这种声音在如此静逸的空气中竟然有了一种深远的感觉。冬
期刊
“学农日”,出现在学校教学的课程中,是在我刚刚升入高中学习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学校为了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方针,每周都要安排一天学农课,到农场去参加生产劳动。由于我对学农课的印象特别深,以至于在以后的人生中经常想起这段经历。  那时,每到学农日,学生要自行准备农具,由学校统一组织我们高中四个班的同学一起去农场劳动。虽然距离农场不远,但学校每次都要求我们天不亮就要出发。  有一次去农场学农,天刚蒙
期刊
我会在任何一棵大树下伫足。继而,我的目光从它的根部、躯干渐渐地向上攀爬,直到它抚摸云天的细枝末节。  这是一种身不由己的仰望。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大树,尤其是古树,我一直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近于偏执的喜爱。我想,除了亲人,我所拥抱过并将继续拥抱的生命,也唯有老树了。  我老家——当年的那桃生产队坐落于桂西北的丘陵坡野上,地势大起大落,百年甚至数百年前,那里是莽莽野木,虎熊出没。小时候,还记得家里存着
期刊
出县城沿平日公路向西南行驶,过山东省重点镇柴沟镇,公路沿坡而上,大约十里路的光景,爬上公路的最高处——青龙山的东坡。站在这儿,向东南方向望去,一道高岭横亘眼前,这岭比青龙山高度还高好多,一个村庄就坐落在这山和岭之间的凹地。村子西南方向略高,东北方向就是高密的李家庄水库。这个村庄,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咸家庄。  八十年代以前,因地势的原因,从青龙山流下的雨水分两股流向村庄,一股径自从村子中间穿过,
期刊
2018年暮春,你应邀赶赴一场文字的约会,有幸初识了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簸箕掌村的水帘峡。又恰逢天降春雨,得赏峡谷别样风光,以记之。  ——题记  一  清晨,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空中一片云雾空濛。春雨的潮湿感,挟裹着几多花香气迎面扑来,无声无息地沁入你的心脾,便有一股妙不可言的舒适感,自丹田之处油然而生,让人惬意十足。你和一位同行的崔姓文友各手撑一把雨伞,毫不犹豫地走进了暮春的濛濛细雨中,走
期刊
四季里的锄头  村人叫它kuang(狂),念第二调。它呆的地方,在杂物房里最显眼的位置。杂物房没有门,和厨房一墙之隔,三面墙支撑一个黑瓦屋顶,人和猫狗老鼠进出畅通无阻,像一个不需要门牙的人。里面是见证一个农家和土地打交道的各种物具:犁头、耙子、铁铲、镰刀、秧盆、打谷机、瓜豆架子,等等。它们杂乱无章或各就其位,完全看这家女主人的品性,懒散邋遢亦或勤快整齐。锄头一般不会乱放,再邋遢的农妇也会给它固定好
期刊
这里是时光的窖藏之窟,沿着阶梯拾级而上,一路不断惊喜地触到生命勃发的骨骼。无论立体的时光,翻腾的时光,还是萍滢的时光,寂静的时光,都将在这里沉淀、孵化、升值,从和蔼可亲到香韵勃蓊,引雅客骚士纷至沓来,刮目相看,擎擘称奇,就连时光本身也惊诧不已。  走进亿昌博物馆就走进了一种美好的回望。走进亿昌博物馆就走进了铭想无尽的牵念。  烈鬃下那些气吞河山的雷雨嘶潇渐行渐远,无央的时空浓缩成了质朴、温良的乐句
期刊
與那些寂寞的村庄不同,桂林灵川江头村的寂寞却显得丛容不迫,村里村后雄浑的一座座山门,俨然的田舍,在午后隆冬的阳光普照下,一块块地里的农作物经历了严冬的风霜雨雪,依然一片生机盎然,让人感到十分的欣慰。  我们驱车旅途劳顿地来到江头村,周氏爱莲祠堂的古朴淡雅,绵绵的书香,从家祠建筑精雕细作中,品读到了周家先辈们的用心良苦。祠堂是家族的图腾,它容纳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宗祠最里边的神龛往往摆放着始祖的神像
期刊
一  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对任何一个地方来说,可以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比如旧州,六十年前还是个破败凋敝、不堪入目的地方,如今已是山河锦绣、繁华热闹的圩镇了。  与西南边陲壮族村镇一样,旧州,是个民族特色凸显的地方。据说它很早就是中越两国间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现在,距离旧州不远,中越边境上有个龙邦口岸,那里有边贸集市。  旧州给我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如花似锦。我到达时
期刊
我的工作生涯,几乎有一半时间在龙胜革命老区的乡镇度过,从县城到工作地,不知道多少足迹烙印在红军长征曾经趟过的脚印上。我感受到红军脚印的温暖,感受到红军的心与我心频律一同跳动……过去每年四月的上班途中,几乎总能看见身着戎装的桂林陆军学院学生们,背着沉重的行囊,从老山界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过江底到龙胜县城。看到他们步履艰难,大汗淋漓,我总会让司机停下,想悄悄搭他们一乘,让他们能歇歇脚,缓缓疲劳,可是,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