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地茶园洪灾成因与灾后复园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n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实地考察皖南山地茶园因6月30日强降雨引起的受灾情况,对成灾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不同受灾特点提出茶园后期管理与修复措施。另外从基地建设规模、茶园管理模式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茶园;洪灾;复园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40-02
  皖南山区指安徽省境内长江干流以南广大的山地丘陵,该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较丰富,是我国著名茶区。该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润温暖,小气候特点显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1]。其内黄山—九华山为河流的分水岭,岭北属于长江水系,岭南属于新安江水系,为钱塘江上游。山地土坡表层多为花岗岩、砂岩等所形成的酸性红黄壤,局部有石灰岩土、石灰性紫色土等,由于土壤呈酸性,加之雨量大,全年多雾,是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和云谷大方等名优茶的核心产区[2-3]。在2013年6月30日的连续强降雨下,该区域内的黄山区、徽州区和歙县,由于土层薄、茶园坡度较大、茶园覆盖率低等原因,使得茶园滑坡较为严重,部分区域属于罕见情况。根据实地考察茶园的受灾程度和特点,笔者分别给出治理和修复意见,并对基地建设规模、茶园管理模式和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 受灾原因分析
  1.1 土壤质地 皖南山地茶园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和石英砂岩风化而成,土层薄,土层下为片状的片麻岩或坡行结构的岩石层,土壤砾石比重大,结构不稳定,容易造成侧滑[3]。
  1.2 气象因素 2013年6月份以来,受灾区局地遭受多次强降雨,雨量大,来势迅猛,造成大量表土流失。又因6月30日短时间内的连续强降雨,使土壤田间持水量迅速达到饱和,重力加大,造成陡坡地岩石层上的茶园土壤整体滑动。
  1.3 茶园地势 茶园建园坡度理论上最大不超过45°,而黄山区、徽州区和歙县区域内高山陡坡茶园具有一定面积。从受灾点可以看出,受灾茶园坡度多数大于45°,加之茶园呈两边高中间凹的“V”字型,易汇集水量,冲击表土,形成滑塌。
  1.4 生态植被 近年随着茶产业的宣传和推广,茶农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茶园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很多不适宜开辟茶园的陡峭山地都开发成了新茶园。茂密植被被裸露的茶园所代替,其中新建茶园、幼龄茶园和重修剪茶园覆盖度低,小于30%,在连续强降雨的直接冲刷下,岩层上的土壤滑坡崩塌,造成灾害。
  1.5 茶园布局 实地查看中发现,受灾茶园属于典型的高山陡坡茶园,且纵向开辟长度较长,多数长度在50~60m以上,而中间没有打桩或设立任何隔离带,造成雨水汇集距离长,冲刷力大。
  1.6 除草剂的使用 由于茶农为了降低劳动强度,追求除草效果,常选用一些内吸性除草剂,在降低茶园地表覆盖度的同时,使得一些伸根较深的杂草根系枯死,造成土层松动,易导致茶园整体垮塌,因此针对高坡山地茶园,在除草剂的选用上应引起重视。
  2 茶园治理和复园技术措施
  2.1 治理和复园总体思路 (1)控制:在滑坡四周打入木桩,布置网带,控制灾情进一步扩大。(2)修复:对于可修复的茶园,采取清理砂石和水道、修复梯壁、培土补缺等技术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尽快恢复茶叶生产。(3)改造:对于垮塌较为严重的茶园,应在垮塌处修建步道、排水沟等,以减少水土流失,恢复茶园园相。(4)预防:在黄山区茶园推广茶园铺草技术、绿肥种植技术等,以增加茶园地表覆盖,对于新辟茶园,应合理布局,预防灾害再次发生。
  2.2 具体措施
  2.2.1 打桩 在a、b标注处应该进行横向打桩(图1),利于茶农管理茶园和采茶时来回走动,另外滑坡两边也应该进行打桩,部分茶树根系有裸露在外面的,应该结合打桩进行培土。
  2.2.4 清理水道 部分受灾茶园水道在灾害中被严重冲毁,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也要组织人员修复水道,一些裸露的山石可以拿来砌在水道的两侧,靠近水道边种些树,利用植物的根系来固定水土,一些下陷的水道用石头填平压实。
  2.2.5 修复梯壁 茶园梯壁被冲毁,形成一条坍塌带的,须从下往上逐级修复。其中低缓坡茶园可以选用石头搭砌梯壁,再往梯壁内侧填土。而陡坡茶园宜采用打桩进行修梯,慎用石块。一些被暴雨冲走泥土的岩层可直接开凿呈内斜式的平基。在内斜式平基上再用石头搭砌梯壁,梯壁最好也采用内斜式,这样既抗冲击又稳固。
  2.2.6 培土补缺 对于水土流失处,先适当填土,于今冬或明春进行栽植茶树。
  2.2.7 增加地表覆盖 通过在茶园套种绿肥、铺草等措施来增加地表覆盖度,同时还可以提升茶园保土、保肥、保水能力。
  2.2.8 建立隔离带 对一些沿高山陡坡上开辟的大面积茶园,因顺山势分布,距离较长,须建立分隔带。如栽种一些根系发达的灌木或者小乔木等,以此缓解雨水对茶园的冲刷。
  3 小结
  3.1 生态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茶园规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名优茶近年带来的经济利益较大,不能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断扩大茶园面积,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这也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合理规划茶园建设,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3.2 调整茶园布局 新建茶园应根据地形特点做出整体规划。如可以采用小面积多地块栽种,对于坡面呈凹形的,凹底不宜栽种茶树,应该栽一些根系较为发达的小乔木,并保留原有的地表植被;另外茶园应该尽量采用横向级梯式,其中以打桩拦土为宜,尽量少用石块砌磅,而纵向超过50m以上的应在中间种植树木建立防护带。
  3.3 转变管理观念 茶园管理仍沿袭传统的手段和观念,这也是造成此次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积极改变茶树树冠培育模式,培养健壮的树干分枝,增加树高,增大树幅,引展根系,通过加强肥培管理和合理的修剪来保证原料的持嫩度;合理选择茶园有害生物控制剂,杜绝内吸式除草剂的使用;在茶园中采取套种苗木、铺草等措施增加茶园土表的覆盖度,减少水、土、肥流失。
  参考文献
  [1]程江华,陈辉,闫晓明,等.皖南山区新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 489-2 490.
  [2]侯学煜.皖西和皖南山地丘陵区发展大农业的途径[J].山地研究,1983,1(3):10-15.
  [3]顾也萍,刘必融,汪根法.皖南山地土壤系统分类研究[J].土壤学报,2003,40(1):10-21.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室内一维土柱淋滤实验,选择氯氰菊酯为淋滤液,研究其在不同介质中的穿透行为,探讨不同介质自身特性对氯氰菊酯纵向弥散行为的影响。实验依据自然降雨强度确定喷淋强度,通过改变充填介质的种类比较氯氰菊酯与氯离子在不同介质中的穿透曲线的差异。结果表明:以乳油形式广泛应用于田间的氯氰菊酯在土柱内的穿透曲线与氯离子十分接近,即氯氰菊酯在水中的迁移性能良好,对地下水有一定威胁。土壤有机质含量会引起弥散系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扶风县开展主栽小麦品种对比试验,根据各试验品种在同一地块、同一耕作水平、对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进行气候条件分析,总结出最适宜扶风地域气候条件的小麦品种,为扶风县小麦主栽品种的推荐提供气象科学依据。  关键词:小麦品种;气候适宜性;扶风县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51-02  扶风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全县农业人口42万,
期刊
摘 要:为了优选出适合凤台县机插籼糯的适宜密度,2013年开展了中籼糯稻机械插秧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密度1.6万穴的产量最高,产量466.9kg/667m2,可作为种植参考  关键词:中籼糯稻;机械插秧;密度试验;凤台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43-02  为了优选凤台县水稻生产的机插常规中籼糯稻的适宜密度,寻
期刊
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以显著改善番茄的农艺性状,增加番茄的株高和茎粗,可以显著提高单株坐果数和坐果率,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单果重,从而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T4、T3、T1、T2处理的产量分别比ck处理增14 208.0、11 488.5、8 062.5 和7 882.5kg/hm2,增产率达20.1%、16.3%、11.4%、11.
期刊
摘 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硅钙镁钾肥对桑树生长发育及桑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农民习惯施肥,配施硅钙镁钾肥能够显著增加春、夏、秋三季桑树的新稍数和平均枝长,同时明显提高了桑叶净光合速率(Pn)和SPAD值,硅钙镁钾肥处理的桑树单株叶片数和百叶重均明显提高,最终提高了三季的桑叶产量,全年桑叶产量较对照提高4.47%~14.61%,差异性显著。此外,配施硅钙镁钾肥能够提高桑叶品
期刊
摘 要:通过药效试验,了解5%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为该产品登记和推广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5%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二代稻纵卷叶螟,300g/hm2、450g/hm2、600g/hm23个处理药后12d调查,平均防效分别为77.4%、91.7%、97.2%,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270g/hm2处理平均防效为89.1%,对照药剂480g/L毒死蜱乳
期刊
摘 要: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但也是各种灾害频发、剧烈的地区。该文在阐述重庆市灾害及其防灾减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重庆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42-02  重庆市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的自然过渡地带,为典
期刊
摘 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考试模式和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等方面对《中药药理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通过教学改革尝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中药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
期刊
摘 要:为了进一步发挥江苏沿江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在靖江市西来镇示范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武运粳24号和机插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结合科技推广和行政给力,有效推动水稻的清洁生产,为打造该地成为国家级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该文介绍了“武运粳24号”的品种特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动水稻清洁生产的措施以及示范推广“武运粳24号”新品种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成效。  关键词:机插
期刊
摘 要:总结介绍繁昌县2010-2012年实施“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成效与主要做法以及经验与启示,并提出3点建议。  关键词:繁昌县;水稻高产创建;成效;主要做法;经验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1-34-03  繁昌县自2010年起,在省、市农委的精心安排下,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和省农委关于开展粮油棉等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的通知精神
期刊